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30

第30章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的防治(2)

(4)远眺法。经常在学习或写字1~2小时后远眺大自然景色,使睫状肌调节得以松弛。假性近视要注意和真性近视区别,如假性近视戴了近视镜片,眼睛会很不舒服,因为它并没有解除调节痉挛,还有导致近视发展的危险。

预防假性近视的方法有哪些?

注意用眼卫生,阅读和写字注意保持30厘米距离和正确的姿势。改善学习环境,注意自然光线和室内充足的照明。劳逸结合,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阅读2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不要躺着或走路时看书。另外,建立良好的学习制度,加强体育锻炼也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远视?

当眼的调节作用完全处于松弛状态时,来自无限远或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经过屈光间质的折射作用聚焦于视网膜后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朦胧圈,结果导致不清晰的物像,称为远视。远视可分为轴性远视和屈光性远视。轴性远视指眼球前后径(眼轴)过短,而眼屈光力正常,这是远视眼最常见的原因。屈光性远视指眼轴长度大致正常,但因角膜或晶状体前面弯曲度减弱,特别是后者,以致造成屈光力降低。

远视的症状有哪些?

(1)远视患者为了获得清晰物像,不论看远或看近都需要运用调节,而调节力的强弱与年龄和健康状况相关。轻度远视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调节力强,远、近视力都正常,故又称为隐性远视。中、高度远视,有的远视力正常而近视力差,有的远近视力均不正常,所以又称为显性远视。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下降,远、近视力均下降,以近视力减退更明显,出现“早花”现象。年轻患者由于长时间过度的调节痉挛,眼屈光力暂时加强,使远视眼呈现正视或近视状态,后者称为假性近视。

(2)视力疲劳。视力疲劳是远视患者的主要自觉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甚至恶心、呕吐,尤其阅读或近距离工作时更为明显,稍事休息症状减轻或消失。

(3)远视患者使用过多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多的集合,因而产生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度数较高的一眼呈内斜位。

(4)眼球各部分较小,晶状体大小基本正常,前房浅。高度远视眼眼球小。视神经乳头较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神经乳头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以往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情况无变化,称为假性视神经乳头炎。

(5)远视患者常伴有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睑腺炎。

远视是如何产生的?

新生儿的眼球未完全发育,眼轴较短,多为远视眼。少儿的晶状体弹性强,形态也较膨凸,因此可借其调节作用而得以矫正视力。10岁左右的儿童眼球发育已到一定程度,眼轴逐渐增长,因而远视眼的程度也随之减弱。到成年以后,眼球完全定型,大多数远视眼可成正视眼;有些人眼轴过短成为远视眼;还有些人由于一些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眼轴过长而成近视。

远视容易引起眼睛内斜吗?

正常人看远是不用调节的,看近时则需要用+3.0D的调节就够了。但对于远视者而言,看近所用的调节则需加上远视度数。眼睛看近物时产生近反射,调节的同时使双眼内转产生集合辐辏,高度远视的患者看物体比正常人多用调节,从而使其比正常人多产生辐辏,眼球呈现一种过度内转状态,也就出现了内斜视,这种情况多见于+2.0D~+9.0D的远视儿童。其中内斜完全由调节过度引起者称为完全性调节性内斜,此种内斜戴远视眼镜可使内斜全部矫正;另一部分内斜除调节过度因素外,尚有眼外肌发育异常等因素,称为部分调节性内斜。戴镜后内斜只能部分矫正,残存内斜需手术治疗。

为什么儿童患远视眼需尽早治疗?

儿童须防治近视,已为众人所熟悉,而远视眼的防治还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远视比近视好,远视看远好”,“配眼镜是近视眼的事”等等,其实这些说法是不正确的。所谓远视眼,是外界景物的反光进入眼内屈光系统后,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看远看近均不清楚。许多中高度远视眼不仅视力低下,还伴有斜视、弱视等。所以眼科医生认为,远视是比近视更麻烦的屈光不正眼疾,不能等闲视之。

远视眼除了影响远近视力之外,还因调节肌之一的内直肌长期过度收缩,致使发生肌肉疲劳症状,眼球酸胀,眼眶疼痛,同时伴有头昏脑胀。患儿会出现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不佳,讨厌看书写字,因而学习成绩下降。

远视者,其调节力加强后,必定会增加内直肌的兴奋性。如果一只眼的远视程度严重,为使该眼看清物景,必须增加调节,内直肌的兴奋性必然比正常眼增加,因此,有的远视眼逐渐形成内斜视。所以,斜视眼多数出现在远视度数较高的患儿。有屈光参差的远视伴斜视患者多数都习惯用注视眼(远视度数较低之眼)工作和学习,而将不使用的斜视眼搁在一边,时间久后,就会导致斜视眼成为弱视眼。

患远视的儿童应及早验光配镜。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不爱看书,诉说看书稍久就会感到字迹模糊、眼胀、头痛,学习成绩不好,就必须及时到医生那儿检查,检影验光。如确定为远视(包括远视散光),要抓紧在8岁以前的黄金时机,配戴合适的眼镜,千万不要拖延。否则到12岁以后配镜,视力提高就会很困难,更不用说恢复双眼同视功能了。儿童远视配镜前,一定要先以睫状肌麻痹剂点眼,在充分散大瞳孔的条件下验光。

如何为远视眼儿童配戴眼镜?

(1)低度远视,即300度以下学龄前儿童,视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无视力疲劳症状者可暂不配镜。因为许多小儿都有300度的生理性远视。有视力疲劳症状者,若戴镜后能够提高视力,则应配戴。但不一定配足,可保留50~100度。

(2)中高度远视,即大于300度以上者。此类儿童,远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大部分有视力疲劳症状。可分阶段配镜。先戴上稍低于验光所得度数的远视眼镜,待适应后再按验光结果将全部远视度数比例给予处方,配戴第二副眼镜。

(3)有眼球内斜者,原则上要配足远视度数。尤其是戴镜后内斜完全矫正或基本矫正且获得双眼单视功能者,即使戴镜后视力反而降低,亦要按医嘱配足度数。若戴镜后眼位暂无改观,且视力下降明显,上课时黑板也看不清,走路亦有困难,则开始时可适当戴浅一些度数的眼镜,待适应后,再重新配镜给足度数。通常情况下,初戴眼镜总会有些不舒服,一般戴2个月以上便会适应。戴镜适应后要坚持常戴勿摘,并经常检查视力,对伴有弱视者要常遮盖健眼并训练患眼,以使患眼视力恢复正常。

外部治疗远视的方法有哪些?

(1)轻度远视且无自觉症状者,无需治疗。

(2)视力减退或有视疲劳症状者,宜验光配镜。用凸球镜矫正,以最好视力的最高度数为配镜原则。学龄前儿童的远视,程度低者(小于++2.0D)一般属于生理状态,可不必矫正);对伴有内斜视的远视,应尽早给予全部矫正,以矫正内斜视及防止形成弱视;青少年的远视,凡出现视力减退、视疲劳或发生斜视(包括隐斜视)者,应予矫正;成年远视者,应根据年龄和主觉接受程度而做相应的矫正。

(3)儿童患者应每年验光1次,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4)针灸治疗:同近视眼。

(5)手术治疗,主要是角膜表面镜片术。

中医治疗远视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八珍汤

【成分】党参12克,茯苓12克,黄芪12克,黄精12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川芎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八珍汤为气血双补之名方,现又加黄芪、黄精补气升阳之品,更增强其气血双补,益睛明目之效。

【主治】远视眼属气血两虚者。症见不耐久视,两目隐痛、甚则连及前额,面色少华,心悸头晕,气短神疲,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疗方二

明目地黄丸

【成分】枸杞15克,熟地12克,菊花10克,淮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柴胡6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生熟地、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滋补肝肾;山药益气健脾;柴胡疏肝解郁;菊花、丹皮清肝明目。本方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之效。

【主治】远视眼属肝肾阴虚者。症见眼胀头晕,眼内干涩,稍有灼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或舌脉正常。

疗方三

地芝方

【成分】生地20克,天冬15克,菊花15克,枸杞子15克,玄参12克,当归10克,酒白芍10克,车前子10克,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生地、天冬滋肾养阴;菊花清肝明目;枳壳理.气和胃,补而不滞;再加枸杞补肾生精,敛阴明目;当归、酒白芍补血柔肝,敛阴和营;车前子固肾明目。共成补肾养肝,益阴明目之剂。

【主治】远视眼属先天禀赋不足,或肝肾俱亏者。症见视远清楚,看近模糊,或看远看近皆模糊不清,视物持久常感眼胀、头痛,伴舌质淡,脉细。

什么是单纯远视眼?

单纯远视眼是指当调节作用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在视网膜之后成为焦点,因此在视网膜上是一个环状区域,不能形成一清晰影像。从远视眼的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线是分散光线,如来自眼球后的某一点,即其远点是在眼球后,是虚性的。

什么是单纯远视散光眼?

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两个互成直角的子午线不能同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其中一主要子午线在视网膜上成焦点,而另一子午线则在视网膜后成焦点。在视网膜上成焦点反射出来的是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成焦点的反射出来的呈分散光线,称单纯远视散光眼。

什么是复性远视散光眼?

这是单纯远视眼和单纯远视散光眼的结合。当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两个互成直角的子午线均聚集在视网膜后面,两点是一前一后。复性远视散光从视网膜上发出来的光线均呈分散光线,其中一个子午线反回的光线分散更大。

什么是散光:

正常角膜,特别是角膜的中央部,其弯曲度是接近球面的,即光线通过角膜时会像通过凸球面镜那样发生折射,而聚集于一点(焦点)。如果角膜在各条子午线的弯曲度参差不齐,有的子午线屈光力强,有的屈光力弱,那么光线通过角膜后就不可能聚集在同一点上,也就是不可能形成一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晶状体表面弯曲异常也可引起散光,但一般度数较低。

外部治疗散光眼的方法有哪些?

(1)无自觉症状及无视力下降者可不必治疗。

(2)有明显症状及视力下降者应验光配镜。规则散光用柱镜矫正,不规则散光试戴角膜接触镜矫正。

什么是弱视?

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断矫正或矫正视力低于0.9者均为弱视。弱视可以发生于一眼或两眼。

弱视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病因不同弱视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弱视的措施有哪些?

(1)屈光矫正。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配戴度数准确的眼镜是治疗弱视最基本的方法。

(2)遮盖疗法。这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弱视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治疗方法是两眼戴矫正眼镜后遮盖视力好的眼睛。可在眼镜片上贴一块黑色纸片,或用纱布块将一眼包住,前者容易偷看,以后者的疗效确实可靠。视力好的眼睛被遮住后,强迫弱视眼看东西,弱视眼因经常使用、得到锻炼而提高了视力。

(3)此外还有红胶片法、光栅刺激疗法、后像镜法、光学药物压抑疗法等。

什么是斜视性弱视?

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同时伴有弱视,但无眼底异常。目前认为这是因为斜视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主动抑制由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形成了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的,因而是可逆的,预后是好的。但偶有少数原发性者即使在积极治疗下视功能改善也不显着。

什么是屈光参差性弱视?

由于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矫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双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发性弱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因而可逆的。

什么是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期,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遮挡瞳孔,致使光线刺激不能充分进入眼球,剥夺了黄斑部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功能性障碍发生弱视。

什么是先天性弱视?

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经专家推测新生儿常有视网膜或视路出血,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先天性弱视继发于眼球震颤。

什么是屈光不正性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象融合障碍,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所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自能逐渐提高,无需特殊治疗,但为时较长。

什么是老视

随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减低,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常于40岁以后开始。原有远视者可相应提早出现,原有近视者可相应推迟或不出现。

老视者的视力一般可不受影响,早期仅在阅读时需将书本放远,晚期则需要配戴凸球镜片才能进行阅读。未经矫正的老视可引起调节疲劳症状,如阅读时间稍久即感眼睛胀痛、视物模糊等。

产生老视眼的原因有哪些?

老视眼的起因,是因为人体眼睛晶状体的退化。年轻时,晶状体柔软富有弹性,可以随时变厚变薄,看近物时有很好的调节能力。随着年纪的增加,晶状体渐渐硬化,丧失了柔软度和弹性。看近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适能力降低,无法准确地聚焦于视网膜上,而会有视物模糊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讲,老视眼是人衰老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会衰老,就如同随着年老,头发变白,肌肉萎缩,关节不灵活,皮肤松弛等等变化一样,眼睛也不例外。由于晶状体老化,睫状肌功能衰退,调节力减弱,导致老视眼。老视眼不仅仅由于年老,还取决于原有的屈光状态,与人们的生活习惯、职业种类等因素也有关。经常习惯在20厘米近距离视物的人,要早日配戴老视镜;而对视物距离常在40厘米以外的人来说,对老视镜的需求可能就晚些。此外,身体衰弱或长期疾病引起的睫状肌调节功能衰退,也可促使老视眼提前出现。

治疗老视眼的方法有哪些?

给患者配戴凸透镜,可补偿调节力的不足,使近点移近至便于近距离视物的适当范围内,这是治疗老视眼的主要方法。但应了解患者平时习惯的视物距离,检查其屈光状态和调节程度,然后选用适当的老视镜,补充不足的调节力,并使其保留一定的剩余调节力,以求得对长时间近距离视物的最大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