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32

第32章 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的防治(4)(1)

根据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会议通过的弱视定义是:凡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矫正低于0.8者均列为弱视。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眼睛不红不肿,炯炯有神,而且眼科医生用常规检查方法,如裂隙灯、眼底镜等也不能发现眼球本身有明显病变,然而经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不能达到正常,这样的眼睛被称为弱视眼。

弱视与近视有哪些不同?

弱视与近视不是一种病。近视眼是由于眼的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两种病有本质的不同。

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因为近视仅仅是视远时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不受年龄限制;而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可能无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觉,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不仅影响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人口素质。

引起弱视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1)屈光不正。这种患儿生来就有高度远视、散光,少数有高度近视,两眼的屈光度数相近或相等,双眼的视力往往也相近或相等。这些孩子如果不配戴合适的眼镜,看外面世界总是模模糊糊的。这样,由眼传到大脑的冲动较正常眼弱,致使眼到大脑皮质视觉中枢神经通路发育不良,从而产生弱视。这种弱视称之为屈光不正性弱视。

(2)屈光参差。有些孩子,他们有屈光不正,但一眼度数低,一眼度数高,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度数低的眼看东西是清楚的,而度数高的那只眼看东西则模糊不清,当两眼同时看一个物体时,由每只眼传人到大脑的冲动不一样,在大脑视皮质形成两个清晰不等的物像,大脑无法将它们融合成为一个物像。这样,视觉中枢主动抑制了模糊的像,只对清晰的像产生反应。久而久之,度数深的那只眼就形成了弱视眼。这种弱视就是屈光参差性弱视。

(3)斜视。是常见的弱视原因。这种患儿有斜视或曾经有过斜视。常伴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斜视的孩子看东西时,常有复视和视觉紊乱,即用一眼看一个物体,例如看桌子,桌子的像落在眼底一个部位,而另一只眼看桌子,桌子的像落在眼底另一个部位,由眼底不同部位传人到大脑的冲动就反应出两个像,这就形成复视。而另一方面,桌子旁的像又落到斜视眼的黄斑区,使这个像和另眼在大脑的桌子像重叠在一起,就产生视觉紊乱。由于复视和视觉紊乱,孩子感到极度不适。于是,大脑皮质主动抑制了从斜眼传来的冲动,斜眼视力下降成了弱视眼。

(4)形觉剥夺。出生时由于某些原因,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或不适当的遮盖影响了进入眼的光刺激,使该眼不能产生正常的冲动,也就没有正常的冲动传入到视觉中枢,使眼到视觉中枢的通路发育受影响,从而产生弱视。

(5)先天性弱视。这是一种少见的弱视,意思就是生来就有的,原因不清。有人认为与新生儿期眼底及视路的出血有关,有的伴有微小的先天性眼球震颤。

弱视对患儿的危害有哪些?

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功能及精确的立体感。在日常生活中,视力低下常常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今后工作,有许多专业要求有良好的视力和立体视觉。立体视觉是人类辨别远近、深浅的必备功能,是从事精细工作的需要,在每年学生升学、招工、招干等过程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视力不好而失去机会。如果有一孩子视力为0.2,患有弱视,则不论是否戴上眼镜,视力都只有0.2,没办法像正常人戴眼镜后到达1.0。这种视力如果不治疗,则一辈子都是0.2,不能开车,要上视障特殊课程,在学校中学习有障碍,在社会上竞争力及机会也会降低。

弱视的轻重程度是如何规定的?

屈光不正矫正以后,远视力≤0.1者为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0.5者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者为轻度弱视。

为什么对弱视强调早治疗?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患,治疗效果与治疗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的效果越好。但由于6个月以内好眼的视力还很差,发育还不完善,即使弱视也不宜采取遮盖治疗,否则易引起好眼的弱视。三四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训练最适宜。如果错过了这时机,13岁以后眼至大脑皮质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力提高的希望很小,建立完善的立体视觉更难。进入成年,治疗弱视则基本无望。所以我们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弱视的严重性也在于这种病常常不被家长和老师们重视,因为弱视眼不红不痛,除斜视外,外观没有明显改变,有的孩子一只眼视力还较好,不影响他们玩耍、学习,家长及老师更难观察到,常常是体格检查时才发现,失去最佳治疗时期,影响疗效。又由于弱视治疗是较长期的一项治疗,有时会与学习产生矛盾,人为中断治疗。

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孩子的弱视?

(1)定期查视力:家长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处让孩子识别。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很有可能是弱视。

(2)平时注意观察:除了视力低下以外,弱视儿童往往还有其他表现,如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并发弱视。

(3)遮盖试验: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有意遮盖一眼,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就提示未遮盖眼视力很差,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弱视能治愈吗?

绝大部分弱视经过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不仅视力可以达到正常,而且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双眼视功能建立立体视觉。

首先要强行使弱视儿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家长不愿意让患儿戴眼镜,认为会越戴越深,今后不能脱去眼镜。这是错误的。因为对绝大多数弱视儿童来说,无论是屈光不正型、屈光参差型还是斜视型,都存在一个屈光不正的问题,配戴合适的眼镜就如同照像机的焦距一样,是为了使患儿弱视眼的视网膜能获得一个清晰的物像,有一个正常的刺激,使之能产生一个正常的冲动传至大脑。当然对于弱视儿童的配镜要特别慎重,要充分散大瞳孔,验光最好要进行人工验光,因为电脑验光误差较大,配镜应根据弱视类型、斜视情况等适当调整配镜度数。我们还常常遇到一些远视散光的患儿被配戴上近视散光镜,这无疑给患儿造成人为的近视,影响眼球发育。因此我们建议弱视患儿配镜应到正规医院检查,最好由专科人员检查,配戴合适眼镜。其次要进行弱视训练。常用的方法有传统遮盖法、后像增视法、压抑疗法、视觉刺激法等。

在孩子治疗弱视中家长应怎样指导?

(1)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提高是逐渐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

(2)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落地打碎。

(3)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