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35

第35章 眼眶疾病及眼外伤的防治(2)

处置方法:取半卧位,双眼包扎,使血液沉积于前房下方,不致遮盖瞳孔,并防止眼球过多活动而继发出血;适当使用止血药;一般情况下不缩瞳亦不扩瞳;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时,先用药物保守治疗。如出血过多而继发青光眼,经药物治疗3~5天后未见吸收者,应及时行前房切开放血术。

(6)晶状体挫伤:其症状表现晶状体混浊。晶状体混浊发生较迟,发展缓慢。轻者前、后囊出现散在点状或片状混浊,重者混浊继续增加,导致全混;晶状体脱位。

处置方法:晶状体全部混浊时,应手术摘除晶状体,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或超声乳化术等,视情况植入人工晶状体;晶状体脱位,若无严重视力障碍、虹睫炎或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者可不治疗。

(7)玻璃体混浊和积血:其症状表现,玻璃体混浊和积血。由于睫状体和视网膜脉络膜出血和炎性渗出物进入玻璃体内,导致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和积血。玻璃体疝。常见于晶状体脱位处玻璃体疝入前房。疝入量多时可以堵塞瞳孔和房角,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如玻璃体长期与角膜内皮接触,可引起大泡性角膜病变。

处置方法:玻璃体积血和混浊可先采用药物治疗以促进吸收,如维生素C、安妥碘、透明质酸酶、尿激酶、平地木散等。大量积血估计难以吸收者,在2周至1个月内行玻璃体切割术。

(8)视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挫伤:视神经挫伤,通常视力完全丧失。视网膜震荡伤,在后极部出现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变白,视力下降。一些病例在3~4周水肿消退后,视力恢复较好。有些存在视网膜坏死,黄斑部色素紊乱,视力明显减退,称为视网膜挫伤。脉络膜破裂,多为于后极部和视盘周围,呈弧形,凹面向视盘。伤后早期破裂处常为出血掩盖。出血吸收后显露出黄白色瘢痕。

处置方法:口服或静滴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滴血管扩张剂;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ATP等。

(9)眼球破裂伤:当伤口较大,多发生于上方角巩膜和内、外直肌附着处等巩膜薄弱部位。晶状体、葡萄膜及玻璃体等眼内容大量脱出,前房变深。眼内大量出血,以致眼底检查看不见。眼压低,眼球可变形、塌陷。视力急剧减退至光感或无光感。由于球结膜弹性好,破口常隐蔽在球结膜下,表现为结膜下浓密的积血。由于眼内容大量脱出而呈暗红色隆起,该处常为巩膜伤口破裂处。

处置方法:根据伤口探查情况,有视功能者应尽量修补缝合并II期玻璃体切割手术;如确实无法恢复视功能,眼球已变形者,应劝说患者同意行眼球摘除术。

什么是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眼炎,又称紫外线性眼炎或紫外线性角膜炎。工厂中,主要是电焊工、金属熔锻工及其辅助工等好发。医院的医生或护士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及水银灯下的电影工作者好发。在高山、雪地、沙漠、海面等眩目、耀眼的环境下工作者,因日光中的紫外线也可引起类似本病的症状,习惯上称雪盲。是由于紫外线被角膜上皮细胞吸收后,产生光点生化反应。紫外线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一日蓄积量在15分钟以上时,经6~10小时方可出现症状,故多在午夜看病。一般起病急,多双眼发病,眼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轻者角膜上皮细胞可在24~48小时再生、自愈,故本病能很快恢复而不致造成永久性损害。

什么是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足双眼发生的肉芽肿性色素膜炎,指穿通性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非化脓性葡萄膜—炎后(往往是受伤后2~8周最多,或更长时问后,也有数年后发病者),另一眼也发生同样性质的急性弥漫性葡萄膜炎者。(受伤眼称为刺激眼,未受伤眼称为交感眼。交感性眼炎的病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病毒和自身免疫因素有关;也有人说是在眼外伤的契机下,引起的特发性葡萄膜大瞒炎的表现:目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色素膜色素细胞皆可能为本病的抗原,当眼球受穿孔伤后,抗原从眼球封闭状态下溢出.产生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本病在意外伤的发病率比手术眼的发病率高20~50倍,角、巩膜创口内有色素膜嵌顿者,最易诱发本病。但由于近些年来,对眼外伤处理技术的进步,使交感性眼炎的发病率已降至0.1%左右。

眼部异物伤的种类有哪些?如何处置?

眼部异物伤大致有以下几类:

(1)结膜异物:结膜异物常黏附在上睑结膜上,尤其在睑板下沟的部位,故必须翻转上睑进行检查。较大的异物可附着于上穹隆部结膜内,故检查时应充分暴露穹隆部。

处置方法:用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揩除。多而小的异物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再揩除残存的异物。

(2)角膜异物:角膜异物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金属性异物多见于工业性外伤,植物性异物常见于农业性外伤。

处置方法:表面异物可用蘸以生理盐水的棉签揩除。如为较深的异物,先滴1%丁卡因做表面麻醉,再以注射针头或异物刀剔除。滴抗生素眼药水,晚间涂抗生素眼药膏。

(3)眼内异物:眼内异物除造成眼内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外,尚可引起细菌感染及化学性反应,导致视力严重减退。

眼内异物的检查方法:查找异物入口。常可在角膜或巩膜上找到穿孔的伤口或瘢痕,必要时应借助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详细检查。根据眼内组织病损部位常可找出异物的径路,并在其径路的尽端或其下方找到异物。若发现原因不明的单眼性白内障、瞳孔散大、反复发作的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并发铜、铁质沉着症,则应高度怀疑眼内异物存在的可能。眼眶X线或CT检查可发现异物。

处置方法:任何性质的眼内异物,原则上均应取出。有时由于异物位置特殊(如靠近视神经旁)或异物为非磁性,在取出时可能严重破坏眼球组织,这种情况下必须慎重衡量手术的利弊因素后再作决定;磁性异物一旦确诊,必须及早取出,如有炎症发生,更应分秒必争,尽快取出。部分后极部磁性异物、球壁异物和非磁性玻璃体异物必须行玻璃体切割术取出。

(4)铁质沉着症(铁锈症):

铁质异物进入眼内,在组织内逐渐被氧化生成氧化铁(铁锈)。铁锈与组织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含铁蛋白质,沉着在组织内。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对铁质沉着最敏感。临床可见角膜周边基质层铁沉着;虹膜呈棕色;晶状体前囊下出现棕色颗粒,皮质混浊并呈弥漫的棕黄色;玻璃体液化,呈弥漫的棕黄色;视网膜发生变性萎缩。应尽早取出异物。

(5)铜质沉着症(铜锈症):纯铜(含量≥85%)有特别毒性,引起急性铜质沉着症和严重炎症,需要立即摘除。若铜为合金(含量<85%),则会引起慢性铜质沉着症。典型表现为角膜周边部后弹力层受累;虹膜呈黄绿色;晶状体前、后囊下皮质及后囊表面呈现黄绿色细点状沉着物,晶状体典型改变为葵花状白内障;玻璃体混浊,条索形成;视网膜血管上和黄斑区有金属斑。金属弥散后,摘除异物不能减轻损害,故应尽早取出异物。

什么是眼化学伤?如何处置?

眼化学伤可分为酸性化学伤和碱性化学伤。酸性物质如硫酸、硝酸等与组织接触后,仅使组织蛋白质凝固,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酸性物质向深部组织渗透、扩散,故灼伤病变一般比较局限。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石灰、氨水等与组织接触后,可溶解脂肪和蛋白质,因此易向深部组织渗透,有扩散趋势,伤势常较严重。其症状是伤后常因疼痛流泪、眼睁不开、视物模糊而立即就诊。眼化学伤的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

处置方法:

(1)现场抢救,分秒必争,就地取材,进行彻底冲洗,自来水、井水、河水均可。也可以将整个面部浸入水中,连续做开眼、闭眼动作,使化学物质充分稀释清除。结膜囊冲洗务必彻底,角膜、结膜、穹隆部必须在充分暴露状态下进行冲洗。如有化学物质留在结膜囊中,应予彻底清除。

(2)结膜苍白、角膜混浊范围大者,需将球结膜做放射状剪开3~4处,在结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以便清除渗入结膜下的化学物质。

(3)结膜下注射中和剂。

(4)结膜苍白者,可在球结膜下注射血管扩张剂。

(5)重度灼伤,用1%阿托品扩瞳,每天3次,防止虹膜后粘连。

(6)防止感染。如有穿孔或眼内感染时,以局部用药为主,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药膏,每天3~4次,包扎患眼。

(7)使用激素可以减轻初期角膜及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和刺激症状。激素用量根据不同的病情而采用静滴、口服,局部滴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但应注意在角膜创面愈合后荧光素染色阴性时才可用,以减轻角膜混浊及抑制新生血管生长。

(8)伤眼的护理很重要。对有眼球粘连或可能发生粘连的患者,每天换药时用玻璃体棒插入上、下穹隆部进行分离,擦净分泌物,多涂眼药膏,或用亲水性软性接触镜衬人睑球之间,以防止粘连。

(9)结膜、角膜大片坏死者,可将坏死组织切除,做结膜移植和角膜移植。

什么是电光性眼炎?

紫外线照射后引起角膜和结膜浅层炎症反应,俗称电光性眼炎。其症状发作有一段潜伏期(3~8小时)后再出现症状,故白天工作后常于夜间发病。发病时先有异物感,然后发生剧烈眼刺痛、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并伴头痛。检查可见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水肿,可伴有细小密集的角膜上皮剥脱。

处置方法:以止痛、防止感染、减轻眼睑痉挛、促进角膜上皮恢复为原则。急诊时间可滴1%丁卡因1~2次止痛,不宜过多。涂抗生素眼膏以防感染;冷敷,避免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