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06

第6章 角膜疾病的防治(1)

什么是角膜炎?其症状有哪些?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角膜炎症反应通称为角膜炎。角膜炎发病时伴有明显的视力减退和较强的刺激症状,眼科检查可见角膜光泽消失、透明度减低、溃疡形成、睫状充血。

角膜炎按解剖层次可分为哪几种?

角膜炎按解剖层次可分为深层、浅层。深层角膜炎:炎症病变局限于基质的深部、后弹力层附近者;浅层角膜炎:炎症病变局限于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的浅部,从组织学上讲,炎性病变主要在上皮,有时波及基质浅层。

角膜炎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哪几种?

角膜炎按解剖部位可分为中央部、周边部。中央部角膜炎:炎症病变位于角膜光学区(中央区4mm)者,多见于病毒性角膜炎、匐行性角膜炎、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周边部角膜炎:炎症病变位于角膜的边缘部者,多见于急性卡他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泡性角膜炎等。

角膜炎按病理变化可分为哪几种?

角膜炎按病理变化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化脓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急性角膜炎:起病急骤,症状剧烈,可迅速形成角膜溃疡或穿孔的角膜炎性病变,如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匐行性角膜溃疡、淋菌性角膜炎等。慢性角膜炎:起病隐蔽、症状较轻、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很少引起角膜穿孔的角膜炎性病变,如角膜实质炎、盘状角膜炎、霉菌性角膜炎等。亚急性角膜炎:发病过程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的角膜炎。化脓性角膜炎:指凡引起角膜溃疡伴有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非化脓性角膜炎:指凡不引起角膜溃疡或有溃疡但无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

角膜炎按病原可分为哪几种?

角膜炎按病原可分为外生性、内生性、混合性。外生性角膜炎: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内生性角膜炎:指来自全身的内因性疾患所致的角膜炎症,多为变态反应引起,如泡性角膜炎等。

角膜炎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哪几种?

角膜炎按临床表现可分为点状、线状、盘状、钱状、树枝状、地图片状。点状角膜炎:在角膜上皮层,出现针头大小的浸润,很快破溃,荧光素可以着色者,多见于病毒感染。线状角膜炎: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的点状浸润融合扩大成线条状者,或位于角膜后壁的深层条纹状浑浊者。盘状角膜炎:病变位于基质层圆形灰白色直径在4mm以上,但仍保留一圈未被侵犯,边缘清楚。钱状角膜炎:系由多种病毒所致的大小、多少、深浅不一的小圆盘状浸润,形似钱币的角膜炎,在我国多为8型腺病毒感染。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均系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角膜细胞浸润、坏死脱落,以致形成不同形状和深度的溃疡和混浊。

角膜炎按炎症性质可分为哪几种?

角膜炎按炎症性质可分为溃疡性、非溃疡性。溃疡性角膜炎:角膜炎症浸润进一步扩大加深,上皮至基质坏死脱落形成创面者。非溃疡性角膜炎:是位于角膜基质层内的炎症,属非溃疡性的深层角膜炎,又名角膜实质炎。

角膜炎的按病因可分为哪几种?其表现是什么?

角膜炎的病因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棘阿米巴以及梅毒螺旋体等。

其症状表现是:

(1)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

(2)细菌和真菌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常伴有不同性状的较多脓性分泌物;病毒性角膜炎则分泌物不多,为水样或黏液状。

(3)视力下降,如病变位于瞳孔区,则视力下降更明显。

角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1)感染性。感染性角膜炎是我国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不仅发病率和致盲率高,严重者还可摧毁眼球。

(2)内源性。某些全身病可以累及角膜,如维生素A缺乏引起角膜干燥或软化。一些自身免疫性全身病也可出现角膜病变。

(3)局部蔓延。邻近组织的炎症可波及角膜,如结膜、巩膜、虹膜睫状体等的炎症。

预防角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预防眼外伤,对受伤眼进行及时预防性治疗,如滴用15%磺胺醋酰钠等。

(2)积极治疗角膜外伤。若有角膜上皮损伤,应及时滴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眼膏,必要时还应包扎双眼,逐日随访,直至角膜上皮愈合为止。

(3)慢性泪囊炎是造成细菌性角膜溃疡的重要原因,应彻底治疗。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炎?其症状有哪些?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常见的有曲霉菌,镰九菌、念珠菌等。多见于温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常发生于植物性角膜损伤后,也可发生于其他角膜上皮缺损后。其症状:常有植物性外伤史,如稻谷弹伤角膜、植物枝叶擦伤角膜等。起病相对缓慢,主觉刺激症状常较轻微,与严重的混合充血、角膜病变程度和前房积脓现象甚不相称。角膜病灶呈灰白色,欠光泽,外观干燥而粗糙,表面微隆,溃疡周围有浅沟,角膜后可出现斑块状沉着物。前房常有黏稠的积脓,取溃疡坏死组织进行涂片检查,常可找到真菌菌丝。

西医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抗真菌治疗:0.2%氟康唑、1%克霉唑、0.5%金褐霉素、二性霉素B、5%匹马霉素等,每2小时滴眼1次,愈合后继续用药2周,以防复发。

(2)用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滴眼,每天3次。

(3)用1%阿托品眼液滴眼,每天3次。

(4)用5%碘酒做角膜烧灼,仅限于较浅而小型的溃疡,以免引起强烈的刺激反应。

(5)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试行结膜瓣遮盖术,或作角膜移植术。

(6)预防:不滥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防止植物性角膜外伤,受伤后勿用脏手擦眼,密切观察病情。

中医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加减平胃散

【成分】苡仁2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藿香10克,茯苓10克,防风10克,茵陈10克,黄芩10克,陈皮6克,羌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苍术燥湿健脾;藿香、厚朴、陈皮芳香化湿;苡仁、茯苓健脾运湿;羌活、防风祛风胜湿;茵陈清热利湿;黄芩清热。本方具有祛湿清热之效。

【主治】真菌性角膜炎(溃疡)。症见角膜溃疡成片,表面如腐渣堆积,睫状充血,畏光流泪,疼痛较轻;伴不思饮食,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脉缓。

疗方二

加味茵陈蒿汤

【成分】滑石(包煎)15克,银花15克,茵陈10克,栀子10克,熟大黄10克,黄芩10克,苦参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连翘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苦参、栀子、黄芩清热燥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菌陈、滑石清热利湿;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大黄荡涤肠胃,导热下行。本方具有清热化湿的功效。

【主治】真菌性角膜炎(溃疡)。症见角膜溃疡成片,表面如腐渣苔垢,粗糙干涩,前房积脓量多,重度睫状充血,伴溲黄便结,口苦,苔黄腻,脉弦数。

疗方三

加减三仁汤

【成分】薏苡仁30克,乌贼骨30克,蒲公英25克,滑石15克,法半夏10克,蔻仁10克,通草6克,芜荑6克,芦荟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苡仁、蔻仁、滑石、通草、法夏宣化湿热;蒲公英、芜荑、芦荟清热杀虫;乌贼骨退翳。本方具有宣化湿热,清热杀虫的功效。

【主治】真菌性角膜炎(溃疡)。症见角膜溃烂,其色污秽,发展较慢,睫状充血较轻,病程缠绵,时轻时重;伴舌红苔腻,脉滑或濡。

什么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本病是指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角膜炎症。依其病变形态的不同,分为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圆盘状角膜炎。树枝状、地图状角膜炎,初起为角膜上皮小水疱,破裂成浅层点状病灶,可融合成树枝状或地图状溃疡。盘状角膜炎,上皮性病变向深部发展,导致基质混浊,可呈边界清楚的圆盘状混浊,也可波及整个角膜,呈弥漫性灰白色混浊。反复发作者可引起坏死性角膜基质炎,并进一步引起角膜穿孔,穿孔范围一般较小。此型无明显溃疡面,荧光素染色时隐时现,病程迁延反复。用荧光素染色,其外形清楚可见。常于感冒、发热后发病,起病较缓,病程冗长,易于复发。感染后病毒长期潜伏在体内,当体弱而抵抗力降低时易于发病。一般为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有复发倾向。中医学称本病多为风热毒邪外袭,素有湿热、肝火、阴虚等易致发病。

西医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用抗病毒眼药水,如0.1%疱疹净、1%无环鸟苷、环胞苷等,每小时滴眼1次。

(2)为防止混合感染,可滴抗生素眼药水,如0.1%利福平等。

(3)有睫状充血者,可用1%阿托品眼药水滴眼扩瞳,预防虹睫炎的发生。

(4)用0.1%人白细胞干扰素滴眼。

(5)对于盘状角膜炎,荧光素染色阴性者,为抑制基质层的免疫反应性水肿和浸润,可在应用抗病毒药物的同时,给予皮质类固醇眼液滴眼,亦可结膜下注射泼尼松龙(强的松龙)0.3毫升。在炎症控制后逐渐减少滴药次数,勿突然停药。

中医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银翘散(汤)

【成分】银花15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淡竹叶1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0克,荆芥6克,淡豆豉6克,薄荷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荆芥、桔梗、牛蒡子、淡豆豉祛风散热;芦根、淡竹叶、甘草清热生津。诸药合用,共奏宣散风邪,清热解毒之功。

【主治】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症见角膜点状或树枝状混浊,睫状充血,眼睑浮肿,羞明流泪,眼内涩痛,伴有苔薄黄,脉浮数。

疗方二

龙胆泻肝汤

【成分】银花30克,连翘15克,板蓝根15克,当归12克,龙胆草9克,焦栀子9克,黄芩9克,柴胡9克,生地9克,泽泻9克,木通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柴胡引药入肝;黄芩、栀子清热降火;泽泻、木通清热利湿;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生地、当归、滋阴养血;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本方具有清肝泻火,佐以解毒之功。

【主治】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症见角膜地图状溃疡,翳色发黄或伴前房积脓,重度睫状充血,羞明难开,热泪频流,头目疼痛;伴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疗方三

甘露消毒丹

【成分】飞滑石30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茵陈15克,茯苓15克,藿香9克,石菖蒲9克,木通9克,白豆蔻仁4.5克,薄荷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本方系在甘露消毒丹的基础上去射干、贝母,加茯苓而成。方中蔻仁、藿香、菖蒲、薄荷芳香化湿,宣畅气机;滑石、木通、茵陈、茯苓清热渗湿,通利小便;黄芩、连翘、栀子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芳香化湿、清热解毒之功效。

【主治】单疱病毒性角膜实质炎。症见角膜实质层混浊水肿、呈盘状或不规则形,并可见后弹性膜皱襞及少量角膜后沉淀物。刺激症状及睫状充血较轻,视力障碍明显;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疗方四

养阴清热汤

【成分】金银花15克,生石膏15克,生地15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芦根10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枳壳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石膏、生地、花粉、知母、芦根养阴清热,生津止渴;银花、黄芩、胆草清热泻火解毒;荆芥、防风疏风散邪;枳壳、甘草健脾和中。诸药调和具有养阴清热,佐以散风之效。

【主治】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症见角膜树枝状浸润或地图状溃疡,知觉减退,睫状充血,羞明流泪,眼痛;伴口渴欲饮,舌红少津,脉弦数或细数。

疗方五

消毒饮

【成分】钩藤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15克,黄芩15克,赤芍15克,蒲公英15克,菊花15克,柴胡10克,夏枯草10克,薄荷10克,蝉蜕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柴胡、薄荷、菊花、钩藤、蝉蜕疏散风热;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清热解毒;夏枯草、黄芩清肝泻火;赤芍凉血活血;甘草解毒。诸药调和具有疏风散热,清热解毒之效。

【主治】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症见角膜呈点状、树枝状混浊,知觉减退,睫状充血,羞明流泪,沙涩疼痛,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疗方六

扶正固本汤

【成分】黄芪30克,党参30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黄精12克,山萸肉12克,丹参10克,五味子9克,川芎9克,陈皮9克,升麻9克,柴胡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坚持半年,儿童药量酌减。

【功效】方中黄芪、党参、黄精、升麻、柴胡益气升阳;菟丝子、枸杞子、山萸肉、五味子、女贞子滋补肝肾益精;陈皮、丹参、川芎调理气血。本方具有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的功效。

【主治】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证属脾气虚弱,精血不足而屡次复发者。

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少食辛热炙煿之物。

(2)按时滴药,保持眼部清洁,以免混合感染。

(3)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发热性疾病,预防本病的发生。

(4)在星点状及树枝状阶段,病变在浅层时,积极治疗,防其病变向深层发展。

什么是匐行性角膜溃疡?

本病是指细菌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角膜炎,是细菌性角膜炎的常见病,易致前房积脓,故又名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多在角膜上皮损伤后,因感染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所致。慢性泪囊炎及体弱者易于发病,可因角膜全毁而失明。中医学称之为凝脂翳,是黑睛外伤,加之风热毒邪犯目所致。

西医治疗匐行性角膜溃疡的措施有哪些?

病情较重者,可全身使用抗生素肌注,如青霉素80万单位,每8小时1次;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天2次。待细菌培养后再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但本病以局部使用抗生素为理想给药途径,如:

(1)频滴抗生素眼液,如0.25%氯霉素眼液、0.2%庆大霉素液、0.3%诺氟沙星液、0.1%利福平眼液、千里光眼药水等,任选2种交替滴眼,每15分钟1次。

(2)红霉素眼膏,睡前涂眼1次。

(3)用1%阿托品眼药水滴眼,每天3次。

(4)庆大霉素2万单位,球结膜下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5)预防:(1)病室避免强光照射保持眼部清洁,保持大便通畅。(2)防止角膜外伤,一旦外伤后,需及时处理并预防感染。(3)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及时处理,以免在角膜外伤时诱发本病。

中医治疗匐行性角膜溃疡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眼珠灌脓方

【成分】生大黄(后下)12克,生石膏(先煎)12克,金银花10克,玄明粉(冲)9克,瓜蒌仁9克,枳实6克,黄芩6克,夏枯草6克,天花粉6克,淡竹叶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大黄、枳实、玄明粉、瓜蒌仁泻火通腑;石膏、黄芩、夏枯草、淡竹叶清热泻火;银花、天花粉清热解毒;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本方具有泻火通腑,清热解毒之功。

【主治】匐行性角膜溃疡。症见角膜溃烂,状如凝脂,前房积脓,头目剧痛,伴口渴喜饮,便结溲赤,舌红苔黄,脉数。

疗方二

海藏地黄汤

【成分】熟地15克,生地15克,防风10克,木贼10克,羌活10克,当归10克,木通10克,玄参10克,谷精草10克,白蒺藜10克,蝉蜕6克,黄连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生地、玄参滋阴清热;熟地、当归养血活血;黄连、木通清心导热;羌活、防风、白蒺藜、谷精草、木贼、蝉蜕祛风退翳明目;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以补虚为主,兼祛余邪。

【主治】匐行性角膜溃疡后期。角膜溃疡日久不敛,轻度睫状充血,眼痛羞明,舌红少苔,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