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5332900000008

第8章 角膜疾病的防治(3)

【主治】蚕蚀性角膜溃疡。症见本病初起,角膜边缘出现点状浸润或条状溃疡,睫状充血,畏光流泪,眼痛难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疗方二

冶金煎

【成分】枳壳10克,黄连10克,杏仁10克,玄参10克,桑自皮10克,旋覆花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菊花10克,葶苈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枳壳、杏仁、旋覆花、葶苈子泻肺祛痰,行气降逆;玄参、桑白皮、黄连、黄芩清热泻火;防风、菊花祛风散热,清利头目。诸药配合共奏祛痰清热之功。

【主治】蚕蚀性角膜溃疡。症见角膜溃疡向中央扩展,色白带黄,进行性边缘呈蚕蚀之状,混合性充血,疼痛剧烈;或兼胸闷不舒,咳嗽痰黄,舌红苔腻,脉滑数。

疗方三

当归四逆汤

【成分】当归10克,大枣10克,白芍10克,桂枝5克,通草3克,甘草3克,细辛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当归、白芍温补肝血;桂枝、细辛温经散寒;大枣、甘草益气健脾;通草通利血脉。诸药配合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滞之功。

【主治】蚕蚀性角膜溃疡。症见角膜溃疡呈蚕蚀状进展,目赤紫肿胀,四肢厥冷,脉细欲绝,舌淡无苔或白滑苔。

什么是角膜基质炎?其病因是什么?

本病是指发生在基质层的一种非化脓性角膜炎症。亦称深层角膜炎。病变主要位于角膜基质层,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一般不受影响,故角膜表面不发生溃疡。可单眼发病,常累及双眼,且易于复发。多为梅毒、结核、病毒等致的免疫反应。中医学称混睛障,亦称气翳。系风湿热毒之邪熏灼黑睛气血瘀滞所致。

西医治疗角膜基质炎的措施有哪些?

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若为梅毒,需抗酶毒治疗,若为结核,应抗结核治疗;如果因病毒所致者,宜用抗病毒药物,全身应用和局部给药结合。亦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口服。

(1)用0.5%醋酸可的松液或0.075%地塞米松液滴眼,每天4次。或用强的松0.3毫升,球结膜下注射。

(2)用1%阿托品眼液滴眼,每天2次。

中医治疗角膜基质炎的疗方有哪些?

疗方一

羌活胜风汤

【成分】黄芩10克,川芎10克,独活10克,柴胡6克,羌活6克,白芷6克,桔梗6克,薄荷6克,前胡6克,荆芥穗6克,枳壳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羌活、防风、独活、白芷、前胡、荆芥、桔梗、薄荷、柴胡、川芎通疗风邪,清利头目;黄芩寒凉清热,且制风药辛温之性;白术、枳壳调和胃气;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具有祛风清热的功效。

【主治】角膜基质炎。症见角膜基质层混浊,睫状充血,畏光流泪,头目疼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疗方二

银花解毒汤

【成分】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天花粉12克,蜜桑皮10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枳壳5克,蔓荆子5克,大黄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龙胆草清泻肝胆;黄芩、桑白皮、天花粉清热泻火;银花、公英清热解毒;大黄、枳壳通腑泻热;蔓荆子疏风散邪;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本方具有泻肝解毒的功效。

【主治】角膜实质炎。症见角膜实质层混浊,或有毛刷状血管伸入,睫状充血,刺痛流泪;伴便秘尿赤,口苦,苔黄,脉数。

疗方三

甘露消毒丹

【成分】滑石20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石菖蒲10克,木通10克,藿香10克,白蔻仁10克,菊花10克,木贼10克,茵陈10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藿香、蔻仁、菖蒲芳香化湿,宣畅气机;滑石、木通、茵陈渗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黄芩、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菊花、木贼祛风退翳。全方具有清热化湿的功效。

【主治】角膜基质炎。症见角膜基质层混浊,水肿增厚,睫状充血,头重眼胀痛,舌红苔腻,脉濡数。

疗方四

百合固金汤

【成分】麦冬12克,玄参12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百合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桔梗10克,贝母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方中百合、生地、熟地滋养肺肾;麦冬配百合润肺止咳;玄参助二地滋阴清热;当归、白芍养血和阴;贝母、桔梗、甘草清肺化痰止咳。本方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

【主治】角膜基质炎。症见角膜实质层混浊,新生血管稀疏,睫状充血、疼痛及刺激症状较轻,病情反复;伴咳嗽少痰,颧红,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什么是暴露性角膜炎?如何治疗?

角膜由于失去眼睑的保护而暴露,从而导致角膜表面干燥、上皮脱落甚至继发感染。常见原因有眼睑缺损、眼球突出、瘢痕性睑外翻、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昏迷及眼局部或全身麻醉致角膜知觉及瞬目反射消失等。引起的病因:角膜病变常限于暴露的部位,由浅入深发展,上皮干燥、剥脱,基质浸润性混浊,可形成溃疡。继发感染时病情急剧恶化,引起前房积脓。其治疗方法是:

(1)以治疗病因为主。若睑裂闭合不全程度较轻且一时又难以改善者,可做永久性睑裂缝合,或配戴软性接触镜以预防或治疗角膜炎。

(2)局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和涂眼药膏,以防继发感染。

(3)若有继发感染,则按感染性角膜溃疡处理。

什么是角膜软化症?如何治疗

角膜软化症是一种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角结膜上皮干燥,继而引起角膜基质软化和坏死的角膜病变。其症状:有高度营养缺乏史,多见于伴有高热、腹泻的幼儿或人工喂养不当的婴儿。眼部表现,按病变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夜盲期,夜间视力不好,暗适应功能差;干燥前期,球结膜及角膜表面失去光泽,弹性减退;干燥期:角膜毫无光泽,知觉完全丧失,可有畏光现象。当眼球转动时,球结膜会产生许多与角膜缘平行的皱褶,在内外侧球结膜上,可见到典型的基底朝向角膜缘的三角形泡沫状上皮角化斑,称为Bitot斑;角膜软化期:为最严重阶段。若继发细菌感染,则溃疡可迅速发展导致穿孔;伴有维生素A缺乏的其他症状,如消瘦、皮肤失去弹性、声音嘶哑、易并发肺炎等。其治疗方法是:

(1)病因治疗。在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改善营养的同时,可口服维生素AD丸、维生素A、鱼肝油等,以及用浓缩鱼肝油滴眼。

(2)为了预防感染,应同时滴用抗生素滴眼液。若出现角膜溃疡及前房积脓,必须及时充分散瞳。

(3)若角膜已穿孔,可行结膜瓣遮盖术或角膜移植术。如眼内容已大量脱出,眼球无法保留时,则应行眼球摘除术或眼内容摘除术。

什么是圆锥角膜?如何治疗?

圆锥角膜是一种先天性角膜发育异常。表现为角膜中央部进行性变薄,向前呈圆锥状突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在青春期发病,缓慢发展,多累及双眼。其症状是:视力减退,因严重的不规则散光、高度近视、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引起;角膜顶端变薄,呈锥形隆起。明显的圆锥角膜在裂隙灯显微镜下非常典型,易于诊断,但早期的圆锥角膜应通过检测角膜地形图才能确诊。如果后弹力层破裂,可引起急性基质水肿,视力明显下降。其治疗方法是:

(1)轻度者可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以改善视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圆锥角膜的发展。

(2)如果圆锥突起很高,无法配戴接触镜,或角膜已变混浊时,可行表面角膜镜片术或角膜移植术。

角膜恶性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有哪些?

(1)临床表现:本病临床并不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女无显着差异。肿瘤生长较其他恶性瘤相对缓慢,1年左右可长至豌豆大小,呈分叶或结节状,有时出现血性泪水。肿瘤由于所含色素的多寡不同,可呈黑色、棕色或淡红色。晚期可转移到局部和全身淋巴结、肝脏、脑、骨等。

(2)治疗方法:(1)眼球表面的黑色素痣迅速增大或有明显炎症时,应及时切除病灶,送病理检查;(2)侵犯范围广泛者,应尽量切除瘤组织,并检查切缘,术后放疗;(3)瘤组织波及穹窿部、眼睑,或经放疗无效又复发者,应行眶内容物剜除术;(4)全身转移者,酌情化疗或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