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禅学管理
5340200000004

第4章 工作坊就是道场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成正果,一个管理者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何止九九八十一难。

智慧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东西,它在原产地经常营养不良,但经过移植之后往往会焕发出巨大的生机活力。人类历史上的无数案例都无一例外的倾向于证明这个奇怪的定理,比如禅宗本身的故事。

中国禅宗的智慧是从佛教传下来的,而佛教又是从古印度传过来的。可以说禅宗发源地是遥远的印度。

佛教大约在东汉明帝时候传入中国,然后开始缓慢地发展,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融合淬炼。

禅宗公认的始祖--达摩祖师南北朝时期来到中国,开始传道,经历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直到六祖慧能下山弘法,禅宗才开始发扬光大,并成为国家承认的宗教。

慧能死后禅宗演变为五宗: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菏泽神会、永嘉玄觉、南阳慧忠。其中以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和青原行思-石头希迁最盛,数传后演变为沩仰、临济、云门、曹洞、法眼五宗--这些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禅宗派系。

禅宗最大的宗旨就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大师们认为吃喝拉撒无非修行,砍柴烧水都可成佛--这些革命性的思想一直影响至今。

如果你现在在公司里面埋头上班,别忘了,你也在修行。

平常心做平常事

研究一种文化,哲学首先要抓住它的精神实质。

中国禅文化的精神实质是注重内在的充实和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在能否起用、起用的大小如何,就在于内在是否充实、充实的大小如何。

聪明的日本人活学活用了中国的禅文化,把禅文化的精神充分地融入到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实业家铃木正三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工作坊就是道场!

“工作坊就是道场”的含义很多,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管理者面对沉重的工作、复杂的市场,只要一颗禅心(信心、爱心、诚心)就足以承当。

如果所有的管理者及员工有了这样的工作理念,那么商业活动中就会少很多丑陋的现象,比如消极怠工、假冒伪劣商品、没有诚信等等。

禅不是空洞无物的,而是落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工作当中,在生活、工作中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

“工作坊就是道场”就是提倡人们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炼自己的心性,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并通过工作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在工作中运用禅的方法,有助于解除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古代禅师们实际上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们多是在着衣吃饭,担柴运水等日常生活、动用作为中参禅。六祖以一舂米行者开悟得法,百丈怀海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香严智闲之锄地以瓦砾击竹而开悟,龙潭崇信之煎饼求道,隐峰禅师之推车度众,南泉普愿之牧牛采樵……禅师们都是在生活中参禅成功,实现了自我升华。

身体在做什么,心也就在做什么。管理者在工作的时候,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以禅的那种平静、轻松的心态去做事情,才是最有效率工作。在开会、签文件、处理事务乃至一举一动时,都要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这就是将公司当作了修道场。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成正果,一个管理者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何止九九八十一难。修行并不限于深山古洞或寺院道场,工作就是修行,只要管理者用禅的心态去经营公司,就有一份的智慧,就有一份的成绩,就有一份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