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禅学管理
5340200000043

第43章 放下放下

一流的老总每天工作3小时,二流的老总每天工作5小时,三流的老总每天工作8小时。

《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两千多年后,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船来船往,人声鼎沸。感慨地问:“来来往往这么多船,他们都在忙什么?”和ND653伶牙俐齿答道:“在奴才看来,这穿梭不息的运河里,无非只有两条船,一条是名,一条是利。”

对于常人抓抢还惟恐不及的名利,佛陀却劝人“放下”。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拿了两个三人多高的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对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功名利禄在人心上的压力,岂止是黑指婆罗门手上的花瓶?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人生辛苦的源泉。听一听佛陀的开示“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授权之前要“放下”

有一个富翁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他看见一背着柴草的农夫很快乐。富翁就请教:“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但为何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这样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放下即空,空则是生活大智慧。空能扫除心中的积郁,放下既有的成见,摆脱欲望的牵扯,能发出清澈的智慧之光;空能使人有生活的空间,有性灵的自由,有醒觉的事实;空使人得到喜悦,得到知足,得到圆满。所以有“万般神通皆小术,惟有空空是大道”一说。

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总裁严介和说,作为一个老总在内部管理上应该做到该管则管,不该管则不管。让群体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企业老总贵在苦其心志,而不是劳其筋骨。如今一流的老总每天工作3小时,二流的老总每天工作5小时,三流的老总每天工作8小时。

领导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谁也没有这样的神通,能事事包办。万科地产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洪舸认为,一个公司的领导如果能力太强,其实是个灾难,“他会事事过问,事事关心,但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到最后这个公司肯定会垮掉。”

领导者为突出工作重点,实行有效领导,就必须掌握“灵活授权”的领导艺术。领导者授权于下属,就要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他们的工作除了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检查以外,不要去随意干涉。因为信任人、尊重人,可激发下属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种向心力,和谐一致地行动。疑入不用,用人不疑,这是领导者应遵循的一条原则。

“放下”可不是让管理者四脚朝天什么事儿都不干,更不是让管理者自我“下放”去风花雪月,去玩物丧志。

“放下”是指放下你的心来,安心做事;放下你的成见、偏见来,比较客观地接受外界的资讯。这个放下是你的“内省”功夫,就像你的吃喝拉撒睡一样,别人是无法替代你进行的,所以一定要切切实实自己去解决。

“放下”还指放下管理者的部分责任,让下一级员工去承担;放下那些碎石沙子水一样的事情来,让员工去办理,管理者只负责处理一些最重大的决策问题。凡事亲历亲为,诸葛亮尚且都会被累得吐血而死,何况是一般人呢?

如果管理者成天被名缰利索缠身,成天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成天小肚鸡肠,无法开豁,既得不到快乐,又管理不好企业。

苏格拉底被弟子强拖着去逛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他的感慨居然是:这些东西我都用不着!如果苏氏放不下这些,还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哲人吗?

因此,“放下就是快乐”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管理者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快乐不会天天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