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禅学管理
5340200000057

第57章 老僧的定力

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管理者应该有足够的定力。

禅宗和净土宗是佛教两大支,两者的根本主张背道而驰。禅宗主张顿悟自力成佛,而净土宗则主张通过宗教仪式他力成佛。两宗一直没停止相互的攻击。

但在禅宗和净土宗里面都有下面这么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位无果禅师深居幽谷一心参禅,二十余年来都由一对母女护法供养。由于一直未能明心见性,就想出山寻师访道。

护法的母女要求禅师能多留几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给禅师。母女二人回家后,马上着手剪裁缝制,缝一针念一句弥陀圣号。做毕,再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做路费。

禅师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准备明日动身下山。

是夜无果仍坐禅养息。半夜时分,有一青衣童子,手执一旗,后随数人鼓吹而来,扛一朵很大的莲花,抬到禅师面前。童子说:请禅师上莲花台!

禅师心中暗想:我修禅定功夫,未修净土法门,就算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

无果禅师就不理他,童子又再三地劝请,说勿错过,无果禅师就随手拿了一把引磬,放在莲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诸乐人,便鼓吹而去。

第二天一早,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磬,问无果禅师道:“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吗?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用刀破开,见此引磬,知是禅师之物,特来送回。只是不知为什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

无果禅师听后,汗流浃背,乃作偈曰:“一袭衲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作马儿。”

说后,将衣银还于母女二人,一别而去!

佛教的缘起性空之说,三世因果之理,说起来神奇玄妙,听起来匪夷所思,可能太荒诞太不切实际。但是荒诞滋生真实,绝对的荒诞滋生绝对的真实。

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

“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成熟阶段,这句话是对管理者的最佳忠告。

每个人都想赚钱,但切不可因贪小利而失大。要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骗子屡屡得手的秘诀无外乎三点:一是博取人的同情心;二是趁人疏忽大意的时候下手;三就是利用人的贪念欲望。对付后一种的绝招就是: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只有经过汗水的东西才最真实。

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它喜出望外,一通猛吃之后倒头便睡。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无忧的休闲中过去了。

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痛苦的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面对米缸现在的高度,想跳出去也无能为力了。

人有时候与这老鼠一样,会面对诱惑的考验。我们身边太多的诱惑就像妖精一样,时时引诱我们,让我们慢慢淡忘、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

小孩子会受到糖果的诱惑,学生会受到游戏的诱惑,官员会受到贿赂的诱惑,减肥者会受到食物的诱惑,而每个成年人都会受到风花雪月、锦衣玉食、黄金美元、名誉地位的诱惑。

管理者如果没有无果禅师那样深厚的定力,早晚会被这些诱惑所俘虏,从而死无葬身之地。

定力是一个人意志的忍耐程度,它是和勇气恰为互补的意志元素。管理者的定力越高,就越能遇事不慌、临危不乱,就能从容面对花花世界的种种诱惑。

管理者是否定力十足呢?可以参照以下提问,“否”越多就说明你定力越高。

“下不为例”是你的口头禅吗?

你经常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吗?

你总是提前花下个月的工资吗?

你容易被人说服吗?

你经常不能完成自己制订的目标吗?

你喜欢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吗?

你经常在早上赖床吗?

希望管理者的回答全部是“NO”,因为坚定的自制力是抵御引诱最有力的武器,它能使管理者从软弱无力的受迷惑状态中解脱出来,恢复控制自我的能力,重新主宰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