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禅学管理
5340200000064

第64章 雪窦非信差

真正的大商人往往是厚道人。厚道就是就是给人留路,给人留利,实质上就是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生意。这就是商场上的“无欲则刚”。

雪窦寺在浙江宁波四明山中,历代时出高僧,都以雪窦为名,但禅宗公案中的雪窦禅师是指正脉的雪窦重显禅师,不可误认。

雪窦大师慈悲心切,诲人不倦地传播着佛法真谛,让人彻悟人生的本来意义,在禅林中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天下的学人士子,衲子奇僧,无不争相趋鹜,切磋印证。

大师住到雪窦寺后,庄严佛土,气象一新,成为禅林云门宗法的新祖庭。这一时期,其他禅宗派系都显得衰落,独有云门一枝独盛,所以天下称为“云门中兴”。

当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太守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待你。”

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

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

即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真正的大商人往往是厚道人

商场上,商人有三种类型:一是精明人,二是老实人,三是厚道人,介于精明人与老实人之间,是厚道人。

作为商人,精明是要有的,但精明太过分了,生意永远都做不大。小算盘打一遍,老想着自己能赚多少钱;算盘珠一拨又回来了,倒打一遍看还有多少漏网的,将利润都扒到自己怀里。“小九九”打得虽然精明,但是绝对做不好生意,人家与你合作担心吃亏上当啊!

真正的大商人往往是厚道人。厚道就是就是给人留路,给人留利,实质上就是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生意。这就是商场上的“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欲”当然是指欲望,“刚”是指刚强不屈、刚正不阿。人不可能做到“无欲”,佛祖还有欲望呢(但愿众生得离苦境),这里的“无欲”是指没有那种求名求利求官的庸俗追求。人能如此,自然就不怕人戳背脊骨,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一个管理者如果可以做到“无欲”的话,就是放弃了尘世中杂念,就是清空了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清空了心灵,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清空了心灵,也就有了让生命一次次远行的条件。

《西游记》中,唐僧比起三个徒弟和一匹白龙马来本事最小,但是取经的意志最坚定,灵魂的坚强战胜了肉体的柔弱,无欲则刚,所以他成了这个群体的领导者--师父。取经的途中,退可以还家,而旁可以有欲。欲望构成了灾难,阻挠着西行之路,灾难一个个走过,欲望也一次次被战胜,这一路是对欲望不断消解的一路,九九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

人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无数事实证明,凡追求人格高尚者都信仰“人到无求品自高”。因此能够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为或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