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交际心理学
5352100000015

第15章 善于洞悉人心:瞬间看透他人的心思(1)

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恐怕也道出了“人心难测”的道理。有人说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交际过程中,与其感叹人情冷暖,我们不如练就洞悉人心的技巧,只要很好地掌握了这种技巧,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看透周围的人和事,洞察一个人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可以让你以不变应万变,从而使你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左右逢源,尽情挥洒。

气质是人的综合反映

气质是人的学识、修养和内心世界综合的反映。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常常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式,而行为又表现为与气质相吻合的特征。辨别一个人的气质,对于合理调配人的行为规范是有重要影响的。

所谓气质,是先天的德性、颖悟、人品与后天的培养、修炼、知识积累的总和,它涵盖的方面很多。一般而言,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涵养,有涵养不等于有人品。所以,囊括知识、文化、涵养的是人品而非其他,四者的综合才能形成独特的“气质”。气质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即你的精神面貌和总体素质,你的人生阅历总和,你的毕生积累之大成。它反映在你的举手投足之中,体现在你的为人处世之上,更流露在你的言谈话语之间。

气色的变化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态:忧惧害怕的颜色大都是疲乏而放纵,热燥上火的颜色大都是迷乱而污秽,喜悦欢欣的颜色都是温润愉快,愤怒生气的颜色都是严厉而明显,嫉妒迷惑的颜色一般是冒昧而无常。所以一个人,当他说话特别高兴而颜色和语言不符时,肯定是心中有事;如果其口气严厉但颜色可以信赖时,肯定是这个人语言表达不是十分流畅敏捷;如果尚未出言便已怒容满面时,肯定是心中十分气愤;将要说话而怒气冲冲时,是控制不了的表现。所有上述这些现象,都是心理现象的外在表现,根本不可能掩饰得了。

“色”是一个人情绪的表现,“色”愉者其情欢,“色”沮者其情悲。也有不动声色之人,需从其他角度来鉴别他们的情绪状态。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人不是生而知之的,但人确实与先天气质有关系。要了解那些从娘胎里给我们带来的气质特征,对照下列内容可以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1)积极型

积极型的人刚毅勇敢,不输他人;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有作为的人;不重利,认为得利必有失;坚信自己的信念;善于自我解释;经常积极、活跃地活动,与自己的心情好坏无关;动手能力强,自我倾向性强;不易接受他人意见;做事有恒心,失败了不灰心,顽强奋斗,坚持到底;不受他人情绪好坏的影响。

(2)躁郁型

躁郁型的人能与性格古怪、思维方法不一样的人轻松往来;乐意为他人服务;听到悲哀的话,立即为之感动;做事冲动,常办错事;常被他人称为好好先生;遇事不冷静思考,就立即采取行动;服从分配,上司叫干啥就干啥;对初次见面的人很容易亲近;能轻松地与人谈笑,开玩笑;不古怪,不别扭。

(3)黏着型

黏着型的人做任何事一开始就孜孜不倦,有耐心;常被人指责为不通融合群;做事毫不马虎;与人交往中绝不缺情,正义感很强;处理事物时,原则性很强,但方法不太漂亮;常勃然大怒;专心处理一件事时,未做完之前,其他事一概不管;心情好时,动作也来得慢;一方面积极,一方面保守;喜好洁静。

(4)分裂型

分裂型的人不善交际,独自一个也不寂寞;宁愿多思考,也不轻易采取行动;呆呆地好像在想什么问题;对他人的喜怒哀乐并不介意;人家都娱乐时,他会为自己的某一件事而忧虑;有点神经质,对世俗的反映显得迟钝;给人的印象是冷淡,不易亲近;并非恶意,但有时会挖苦人家;进入新环境中,不容易与他人亲近;对任何事物总是从广泛的角度去深思理由,不喜欢在某一规定范围内行动。

(5)折中型

折中型的人有时含着微笑讲话,有时却冷淡对人;时常无缘无故地不耐烦、大发雷霆;平时心情悲观,但有人安慰时显得高兴、愉快、任性,说话表情过分;相信道听途说,容易接受他人暗示;喜欢华丽,好摆阔气;有时显得撒娇;多嘴多舌,但感情冷淡;喜好炫耀自己。

(6)否定型

否定型的人内心烦恼,但表情上不表露;自卑感强;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没有决心做下去;不希望想的事,偏偏要留在脑子里想;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表现出恐惧之感;自己做过的事,时常挂念在心里;对做过的什么事都没有满意的时候;已经过去的不顺利的事,还永远记在心里,闷闷不乐;意志消沉,没有耐心;应该说的,不敢说出来。

除人的类型之外,血型也是影响气质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血型特征,气质特征和性格特征。血型特征与气质特征都以遗传因素为主,绝大多数成分产生于先天,而性格特征则因人的后天修养累积而成,可以改变,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影响人的气质特征。概括地说,气质既是内在的修养,又是外在的表现。人可以用知识来弥补气质上的不足,遮掩其中的缺点,并使优点发扬光大。

表情是内心的真实写照

正所谓“相由心生”,脸的情态与性格有着必然的密切关系,我们不难从一个人的性格推断出他大致的表情,也不难从一个人的性格判断他常具的表情。

在高明的观察者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状况的“海报”。狄德罗在他的《绘画论》一书中说过:“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表情是最能反映情绪表面化的动作,中国传统的人相学以脸型、相貌等占测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是有失偏颇的,但如果凭面部表情来推测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大致上是有相当的准确性的。

(1)性格达观的人

这种人一贯心情开朗愉快,表现得无忧无虑,不会杞人忧天,自寻烦恼。总是给人微笑的印象,面部肌肉较为松弛、平滑,两唇微张,嘴角上扬,腮部的肌肉突出,抬头纹和眼角下的皱纹表现得较明显。

(2)性格内向的人

这种人平时安静沉稳,处事谨慎人微,但在具体工作中常“前怕狼,后畏虎”,优柔寡断,性情孤僻。他们行为举止较为紧张,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两唇紧闭“一”字形,显得嘴小了些,唇颊相接部位的皱纹和眼角皱纹表现得较明显。

(3)性格幽默诙谐的人

这种人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态,动作滑稽,言谈轻松诙谐、妙趣横生。他们的面部表情是嘴角上扬,口为上凹弧状,而眼眉挑起成上凹弧,恰好与口的上凹弧遥相呼应,眼睛眯成一条缝,总有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感觉,抬头纹和眼角下的皱纹表现得较明显。

(4)性格忧郁的人

这种人常常情绪苦闷、孤独、焦虑、忧愁。其表情拘谨,极不舒展,眉间纹、人中纹和唇下纹一般表现都比较明显。屠格涅夫在《前夜》中对叶琳娜的面部表情有这样的描写:“她的唇际,当她没有笑容时,却有一抹几乎看不见的线痕,表现出一种隐秘的永在的焦虑。”屠格涅夫笔下叶琳娜唇际的这抹“线痕”,正是她漂泊生涯中长期郁积心头的焦虑刻在她面部肌肉上的痕迹。

人的大脑分为两半球,发自内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脑控制,却具体反映在左脸上;而左脑则专司理智性感情(即经过克制和伪装的感情),然后反映在右脸上。因此左脸的表情多为真的,右脸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对方的真实感情,必须强迫自己去观察对方的左脸。

从表情的动作上,能够一眼洞察别人的内心动机,春秋时期的淳于髡就是这样一个“高手”。

梁惠王雄心勃勃,广召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连连召见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与他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梁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哪里是这样,要不就是我在他眼里是一个不足与言的人。”

推荐人以此言问淳于髡,他笑笑回答道:“确实如此,我也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第一次,梁惠王脸上有驱驰之色,想着驱驰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是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就没有说话。”

那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一回忆,果然如淳于髡所言,他非常叹服,淳于髡的识人之能。

从面部表情上,读透了内心所蕴藏的玄机,是识人高手厚积一世,而薄发一时的秘技,而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合唱的“空城计”了。

一部《三国演义》,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空城计”,当诸葛亮带领一帮老弱残兵坐守阴平这座空城时,兵强马壮的司马懿父子,率领20万大军兵临城下。

在城墙之上,诸葛亮焚香朝天,面色平静,他旁若无人地洞开城门,自己端坐在城墙之上,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飘飘然令人有出尘之想。

一场千古的双簧戏,由此拉开了帷幕,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城墙之上,一个在城墙之下,用心机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能看穿他虚张声势的空架势,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倘若司马懿拿下了诸葛亮,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司马家族目前羽翼未丰,最后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

娴于军事的司马懿当然知道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的下场。诸葛亮的存在,让司马懿有了和曹操周旋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操还必须倚重司马懿,诸葛亮一倒,曹操立刻没了后顾之忧,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哪里还有司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静的背后,俩人心中都在波澜起伏,就是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心知司马懿不会下手,才敢下这看似冒险之局,当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惟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和他合唱双簧戏,这出戏,非大智大慧的人,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走姿折射人的内心世界

走路是任何一个健全人体的本能。这种动作与生俱来,而且看似平常,没有半点的特别,但却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在泄露人的心理活动这一方面,脚部是全身最诚实的部位。可惜很多人都顾不上或不注意观察这个部位,对这方面的知识也缺乏了解。如循规蹈矩主人的走路姿态,与积极上进主人的走路姿态绝对是大相径庭。由于这种分析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们要学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走路姿态,从中找出他们的真实性格。

(1)走路沉稳的人务实

有的人走路从来都是不慌不忙的,哪怕碰到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这种人办事历来求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这样的人比较讲究信义,比较务实,一般来说,工作效率很高,说到做到。

(2)走路前倾的人谦虚

有的人走路总是习惯上体前倾,而不是昂头挺胸。这种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和温和,为人比较谦虚,一般不会张扬,很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很有修养。有的人走路把头低着,双手紧紧地背在背后。他们的脚步有时很慢,不时还会停下来踢一下石头,或者捡起什么东西来看一下,然后又丢下。从一般的情况看,有这种行为的人往往心事重重。他们或许正在为一件很难办的事情而焦头烂额。

(3)走路低头的人沮丧

有的人走路的时候总是拖着步子,把两只手插进衣袋里,头常常低着,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里。这样的人往往是碰上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很多快要走入绝境的人常常有这样的表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晨,有位牧师遇到了这样一个人。牧师很可怜他,给了他两元钱,并对他说:“不要绝望,前途会变得很光明的。”

第二天早晨,这位牧师又见到了这个人。

那个人正朝牧师走来,并且很高兴地对牧师说:“不要绝望,前途会变得很光明的。”并递给牧师四十元,说:“那匹马赢了,赔注是一赔二十。”

看来这个人是因为囊中羞涩而感到沮丧,牧师在关键的时候给了他必要的帮助。

(4)走路两手叉腰的人急躁

有的人走路两手叉腰,上体前倾,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他们可能是一个急性子,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跑完急需走完的路程。

这种人有很强的爆发力,在要决定实施下一步计划的时候常常表现出这样的动作。在这段时间里,从表面上看,他们处于沉默的阶段,好像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其实,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

他们的这种动作,实际是一个大大的“V”形,正是他们在告诉别人,胜利正在向自己走来,你们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5)高抬下巴走路的人傲慢

有的人走路的时候,下巴高高地抬起,手臂很夸张地来回摆动,腿就像高跷一样显得比较僵硬。他们的步子常常是那样的稳重而迟缓,好像刻意要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人很傲慢,被人们称为“墨索里尼式”步态。如果不想与这样的人对抗,在他们的面前最好表现的谦虚一点。

(6)喜欢踱步的人善于思考

就姿态而言,这是非常积极的姿态。但是旁人可能对踱步者讲话,因而可能使他思绪中断,并且干扰到他正想作的决定。多数成功的推销员了解:要让踱步的顾客单独思考是否决定购买自己所推销的商品,不要去打扰他,这点是很重要的。假如他想要问问题时,他们才让他停止踱步思考。有许多成功的谈判乃至于一方咬着舌头不吭气,让另一方继续决策行为,在地毯上踱方步。

(7)、漫步的人外向,端步的人内向

有的人走路总是不正规,就像玩儿似的,一点儿也不规范。这种人与上一种人正好相反。他们属于外向型的人,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感兴趣,可以算得上是十处唱歌九处在账。

这样的人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很认真,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意见。人们称之为曲线型的人。

有的人走路头几乎不动,笔直地往前走去。这样的人关心自己超过关心别人,很少注意目的地之外的人和事。

这样的人是内向型的人,主观意识很强,处理问题很少有弹性。他们如果去当会计、出纳,要在他们那里开后门是不容易的。他们被称为直线型的人。

(8)、背着手走路的人有优裕感

有些人走路的时候昂首挺胸,双手背在身后,给人一种很有优裕感的印象。有大量的现象表明,具有这种动作的人,往往是比较有地位和权势的人。政府要员、高级军官、学校校长、公司董事长等,常常以这样的姿势出现在公共场所。研究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自信、比较狂妄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