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难免出现误传,这些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逐渐掩盖了成语的本来面目……
夜郎没有“自大”
在人们心里,提到夜郎,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个流传千百年的成语——夜郎自大。夜郎自大已经成了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者的代名词。其典故出自《史记》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
公元前122年,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今云南省)。使者会见滇王时,滇王竟然好奇地问:“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敢拿自己的穷乡僻壤与堂堂汉朝相比。同样令他惊讶的是,后来他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夜郎侯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也拿同一个问题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从中可以得知,问这话的是滇王在先,而夜郎侯在后,结果夜郎侯替人受过。
位于贵州省最东部的万山地区夜郎谷
一个小小的西南地区小国,居然和汉朝疆域比大小,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夜郎”便和“自大”紧紧地联系起来。那么,夜郎真的自大吗?夜郎到底有多大呢?
夜郎之名,始见于史记。《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一句就说:“西南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司马迁说:“那西南方向有许多国家,就数夜郎国最大。”夜郎到底有多大?他也不知道。
《后汉书》追记战国时期夜郎的范围: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就是说,当时的夜郎国涵盖了贵州大部,云南、四川、广西、湖南部分地区。这在当时来说,也的确足以言“大”了。
就事情本身而言,无论是滇王还是夜郎侯,都是因为视野不开阔、孤陋寡闻,才会问出此类问题。究其原因,他们两个都是僻处大山的方国,偶有山外客来,急于打听山外世界,实为人之常情,而并非妄自尊大向汉王朝叫板。
司马迁对此事则十分宽容:“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指出是因为道路不相通,滇王和夜郎侯各为一方之主,不知道汉朝之大是情有可原的。
“长袖善舞”并不是指舞姿美
袅袅长袖,纤纤细腰,飘绕萦回,如卷雪,似流波,令人陶醉,为之神移。所以很多人看到长袖善舞这个成语,就会联想到貌若天仙、长袖飘飘的古代舞者,进而把长袖善舞用来形容戏剧演员的精湛舞技。实际上,这个用法是错误的。
长袖舞又称翘袖折腰舞,始于战国而盛于两汉,是汉代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史载,汉朝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善为长袖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东汉张衡在《武赋》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舞姿:“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绰约闲靡,机迅体轻。”意思是轻柔的罗衣,随风飘扬;长长的袖子,翻飞交横;轻盈而矫捷的身姿,好似立于树梢的燕子,跳动时的迅疾又像惊弓的鹄鸟;她们的体态是那样的轻快柔美,既婀娜多姿,又妩媚动人。
长袖舞显著的特点是舞人无所持,凭借长袖交横飞舞的千姿百态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长袖舞的服饰主要有上下同宽的狭长袖,上下同宽的宽长袖,宽袖齐腕再由腕内延伸出一段窄长袖等几种。汉代长袖舞形式有柔婉、健朗、诙谐多种,多表现对称和变换之美。舞人的服饰虽然随舞蹈节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大都是宽袖束腰、长裙拽地,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
长袖舞是一种唯美的舞蹈,没有长袖自然不能进行下去,可以说此舞最大的看点就是那富于变幻色彩的长袖。与我长袖,我必善舞。“长袖善舞”一词语出《韩非子·五蠹》,原句为“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论范雎、蔡泽:韩非子说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确是有理!意思是说,对范雎和蔡泽两人就像舞蹈者有更美的舞衣、经商者有更多的本钱一样施展手段,因而吃得开的行为是有所讽刺的。
但是,现在的很多媒体在运用“长袖善舞”时,却忽略了其中包含的贬义。比如:“问题是,纵使石油外交长袖善舞,在诸多地区取得合作开发等方面的突破,在国际石油政治的挤压之下总量也依然有限。”(《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0月13日)另外,还有“货币政策如何长袖善舞”、“愿做舞者,长袖善舞,将社会忧愁分担”等标题,都是误用。
呆若木鸡并不“呆”
“呆若木鸡”现在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或者被吓傻的样子。但是其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在古代,这个成语其实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类似“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勇若怯”的至高境界。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是一个很有深意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周宣王爱好斗鸡,让一个叫纪子的人专门为他训练斗鸡。才养了十天,周宣王就急不可耐地问纪子是否训练好了。纪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忍耐不住了,再次去问,但纪子还是说不行,因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了十天,纪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不会慌张,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跟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就吓得掉头就逃。
原来,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其实并不是最厉害的鸡。
由此可知,古代呆若木鸡是指一个人立身处世,只有外表威风逞强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磨炼,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凝聚于内。看似呆呆的、没什么稀奇的,可是那些存心挑衅、争先恐后的斗鸡,碰到一动不动、内蕴真气的木鸡,却根本不得近其身,对方还未出手,自己先就吓破胆了。
“呆若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也说明成功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
杏林救人,杏坛育人
“杏林”和“杏坛”,是两个与“杏”相关的极具分量的名词,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所指的实质内容却有着天壤之别,稍不留神,就会弄错。虽都有“杏”字,却与杏无关,前者指的是医药行业,后者指的是教师行业。
杏坛
提起“杏林”,这里有一段典故。据晋人葛洪《神仙传·董奉》里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个福建籍的医生名叫董奉,平时他不种田,专门给人看病。但是,他从来不收病人的钱,他唯一的要求便是:病重的好了以后种五棵杏树,病轻的好了以后种一棵杏树。十年后,董奉诊所附近足有十万余株杏树。待这些杏树都结果了,董奉又对人们说,如果谁要买杏的话,不要钱,只要用谷子换。这样,董奉又有了许多的谷子。他用这些谷子接济穷人和路过而旅资不够的人。后来,人们就用“杏林”来形容董奉为民谋利益的事。再以后,人们又将“杏林”引申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词语来赞美那些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而“杏坛”的典故则出自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他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杏坛礼乐冠华夷”中的“杏坛”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以“杏坛”名之。后来杏坛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和对教师行业的雅称。
“衣冠禽兽”原为褒义
在网络上经常看见一些可爱的动物照片,小猫小狗穿着漂亮的花花衣裳,而且标题也很有趣:可爱的“衣冠禽兽”。
古代服饰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衣冠禽兽”这个词并没有什么好感,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某些人徒有人的外表,穿着人的衣服,却干着禽兽不如的坏事。
其实,在最初,这个成语的原意并非如此。“衣冠禽兽”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在当时,“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官服上绣以飞禽走兽,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据明、清两史的《舆服志》记载,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而且等级森严,不得逾越。“衣冠”上的“禽兽”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具体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而且对官服颜色做了规定: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只有官员才能穿上描禽画兽的官服,享受一定的待遇,自然与平民百姓不同,所以,“衣冠禽兽”是一个褒义词,带有老百姓的羡慕眼光。
其作为贬义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末陈汝元所写的《金莲记》一书中。因为在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民不聊生,将穿着官服的人视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具有了贬义,老百姓将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为“衣冠禽兽”。
“上下其手”并非猥亵用语
一些新闻报道常用“上下其手”这个词来表示对女性的动作骚扰,而且似乎对歹徒的一些下流行为描写得非常传神,于是人们便把“上下其手”与猥亵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上下其手并非后人杜撰出来的,它出自一个典故,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肮脏。
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楚康王和秦国人联合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大夫皇颉出城和楚国的县尹穿封戌交战,败后被俘。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想争功,非说是自己俘虏的皇颉,与穿封戌争执起来,两人请伯州犁当裁判。伯州犁出主意说去问问俘虏,听他怎么说。
三人把皇颉带了过来,伯州犁对他说:“他们二人是为您这位君子所争,请您说实话。”
公子围是楚康王的弟弟,伯州犁当然要向着他,于是伯州犁向皇颉“上其手”,就是高举着手,先介绍公子围说:“这一位是我国的王子公子围,也是我们国君的弟弟。”介绍完公子围,然后把手垂得低低的,指着穿封戌说:“他叫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个县官。”然后伯州犁问皇颉:“他们俩哪一位俘虏了您?”
皇颉自然能领会到伯州犁的暗示,便顺水推舟地回答道:“我是碰上公子围才打了败仗的。”于是,这功劳算在了公子围的头上。
后来,人们看不惯伯州犁的做法,就把他的那种用上下举手的方式制造弊端、歪曲事实的行为叫做“上下其手”,用于指某些人互相勾结、玩弄花招、进行舞弊的恶劣行为。《旧唐书·魏征传》:“昔州犁上下其手,楚国之法遂差;张汤轻重其心,汉朝之刑以弊。”《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统统换了自己的私人,以便上下其手。”
这才是“上下其手”的本来意思,并没有不健康的义项,现代一些庸俗的用法实在是冤枉了它。
“乱七八糟”出自战乱
“乱七八糟”是一句流行很普遍、用途很广的口头俗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称乱;糟,本指“做酒剩下的渣子”,后来引申为“把事情办坏”。“乱七八糟”,即为“乱糟糟的,很无序”。
“乱七八糟”很容易给人们留下民间俗语的印象,其实,它也一样拥有厚重的历史背景。若追究它的来历,它原本出自于历史上的两次叛乱。
“乱七”是指西汉时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分封了许多刘氏同宗的诸侯王。待西汉景帝时,膨胀起来的诸侯王势力己危及到皇帝的统治,他采纳晁错的意见,削减诸侯王的领地和特权,引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漳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等六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晁错,仍不能退兵,最后,派大将周亚夫领兵平定了这场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而“八糟”是指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衷做了皇帝。但司马衷昏庸弱智,大权落到其外祖父杨骏手中。司马炎的妻子贾后野心勃勃,欲掌皇权,她设计谋杀了杨骏,请汝南王司马亮辅佐,后又对汝南王不放心,便派楚王司马韩杀死了汝南王。后来,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后,自立为帝。这又引起其他一些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先后共有八个同姓王参与了这场叛乱,最后,以司马衷被毒死,另立一个新皇帝告结束。这场叛乱持续了十六年,先后有八个王参与叛乱,史称“八王之乱”。
无论是“七国之乱”还是“八王之乱”,都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将社会搞得一团糟。后来人们便将这两次叛乱联系起来,造出一个“乱七八糟”的词汇来。
“豆蔻年华”不指青年女子
“豆蔻年华”总是给人一种很美的意境和幻想,很多人在形容一个女子时就喜欢用“豆蔻年华”,比如“她今年二十出头,正值豆蔻年华”等,其实这是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