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
5426100000032

第32章

郭罗锅栽了很多树,树都长得很好,树叶青翠茂盛,树干又粗又直。他的房前屋后都栽满了树,田头地角也栽满了树,河边沙滩上还有一大片林子,也是他栽活育成的。

郭罗锅栽树出了名,许多人纷纷向他请教,有学得好的,也有学得不好的。他有个邻居,向他学栽树,反复问他,栽树有什么秘诀?郭罗锅对他说:“栽树不难,一要方法恰当,二要顺其自然。栽的时候,坑挖深一点,让树苗的根伸直;填土以后踩实,浇点水;以后就让它自己长,不要老去动它,也不要常浇水;发现有虫害,再想法治一治。就这样,哪里有什么秘诀!”

邻居按照郭罗锅的指点栽下树苗,可总是长得不好,有的又黄又矮,还有的死掉了。挖开死树一看,根都烂掉了。原来,邻居非常性急,总希望自己栽下的树长得越快越好。树苗栽下后,他今天去看看,摸摸树枝,明天去看看,摸摸树叶;他生怕树苗干渴,经常浇水。郭罗锅对他说:“树栽下以后,别老去碰它,水也别浇得太多,浇得太多树根会烂掉的。除非特别干旱,一般来说,有天上的雨水也就差不多了。”邻居按照郭罗锅的话去做,果然成活的树多了起来,树也比原来的长得好些,不过比郭罗锅栽的树还是差得远。

郭罗锅栽树的名声越来越大,传到了县城里。县官姓金,长得头细、腿短、肚子大,平日迷信风水命运。一位看相先生对他说:“大人姓金,又是酉时出生的,而且天生雄鸡之相。按五行学说,金生水,金又克木,而酉时属鸡,雄鸡喜欢站在高坡上,威风凛凛地报晓,呼唤日出。大人必须改建县衙,多用木料,建得高一些,后园挖一个放生池,以应金生水,一定会高升发达、财源广进。”

金县令听了看相先生的话,坚信不疑,立即大兴土木。为把县衙建好,他派人在全县搜罗最好的木材,结果看中了郭罗锅沙滩上的那片树林。金县令带人找到了郭罗锅,丢下几贯铜钱,不由分说,便将沙滩上的树砍得光光。郭罗锅呼天抢地,心痛不已。

许多人都为郭罗锅鸣不平。可也有人暗暗发笑,说风凉话:“栽树栽得好有什么用,白白给官老爷栽!还不如我栽得不好,树还是我自己的。”那位栽树栽得不好的邻居,也是讲风凉话的一个。

可是没过多久,那位金县令因为贪赃枉法,被人告发,丢了乌纱,成了囚犯,发配到远方去服苦役了。朝廷又派来了一位新县官。这位新县官姓侯,长得四肢长、躯干短、瘦不拉肌,也相信风水命运。看相先生对他说:“大人姓侯,侯者,猴也,难怪大人天生猴相。猴生于林,性喜爬树、攀高。大人必须广栽树木,封山育林,才能步步高升,封侯拜相。”

侯县令听了看相先生的话,高兴坏了,立即下令全县封山育林、广栽树木。他闻听郭罗锅善于栽树,急忙派人把郭罗锅请到县衙,封了个“栽树师爷”的头衔,专管全县栽树,每月给予俸禄。郭罗锅本来就喜欢栽树,现在专做自己喜欢的事,每月还有银子,何乐而不为?他欢天喜地地干了起来。

这一来,许多人都为郭罗锅庆幸,说:“郭罗锅栽树栽得好,还是有好报,看人家现在当了栽树师爷,管全县的栽树,又风光,又实惠。我们还是学学郭罗锅,把树栽得好好的。”那位栽树栽得不好的邻居,也连声称是。

郭罗锅当了几年栽树师爷,全县的森林越长越好,树越栽越多。郭罗锅的名声传到京城,皇帝决定将他召到京城来管理御花园的花草树木。侯县令把这个消息告诉郭罗锅,郭罗锅说:“我一大把的年纪了,不能离开本乡本土。再说我又是个驼背,到京城去,还不把别人笑死!”硬是坚决不肯去。侯县令没有办法,只好上奏皇帝,说郭罗锅年老多病,无法到京城供职。皇帝也不勉强,这事便不了了之。

有人又笑话郭罗锅有官不会当,有福不会享,那位邻居还说:“他天生就是个穷受苦的命。”郭罗锅听了,也不生气,笑一笑就算了。

不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潼关,占领了京城长安,皇帝和大官都逃到四川去了。叛军首领安禄山在长安称帝,让他的儿子率领“禁卫军”驻扎在御花园里。这些“禁卫军”异常残暴,将御花园养花栽树的男人杀得光光,将宫娥才女抓去当老婆和女仆,满园的树木和花草,更是糟蹋得不成样子……

消息传到郭罗锅的家乡,人们都称赞郭罗锅有先见之明,郭罗锅说:“什么先见之明!人生在世,也和我种树一样,是福,是祸,谁知道!”

人活在世上就要像郭罗锅那样,不为祸福的转换而悲喜,不为名利而患得患失。

童心

◆文/尹利华

赵局长正在给6岁的孙子讲童话。他说,古时候呀,有一个残暴的国王,他喜欢吃一种稀有的海螺,于是就命令他的老百姓都到海里给他捉这种海螺。如果哪一天捉不到,他就大发雷霆,杀掉一个人。一天,大家都没有捉到这种海螺,人们害怕极了。正在这时候,一位白须飘飘的老神仙出现了,他将一只癞蛤蟆变成了一只像咱们的房子这么大的海螺,让人们去献给国王。大家兴高采烈地抬着这只蛤蟆变成的大海螺向国王的城堡走去……

赵局长刚讲到这儿,门铃响了。

他开门一看,熟人,是养殖场的小王和小马,两人照例给他送水产品来了。

小马和小王两人满头大汗,抬着3只黑色的编织袋。赵局长将他们让进了屋后,习惯性地往门外瞅了瞅,没人。

他回身对孙子说:“乖,爷爷有事情和叔叔说,你先去玩,回头爷爷再给你接着讲故事,好不好?”孙子很听话,蹦跳着出门玩了。

关上门,赵局长含笑说:“两位辛苦,先喝杯水。你们张场长真是好福气,有办事效率如此之高的部下。”

小王和小马抹了抹额头的汗,满脸堆笑,说:“赵局长,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应该做的,没有您这几年的关怀,就没有我们养殖场的今天。”

赵局长满意地笑了,指着那三只编织袋问:“老张这次给我弄了些什么玩意儿?”

小马说:“一袋甲鱼,一袋龙虾,一袋扇贝。”

放下东西,小王和小马就告辞了。

赵局长送走小王和小马没一会儿,孙子回来了,缠着他继续讲故事。

赵局长将孙子抱在膝盖上,慈爱地说,那个国王一见人们送来了这么一只大的海螺,自然高兴极了。他命令铁匠连夜打造了一个巨大的蒸锅,清蒸了这只海螺,然后他就拿了一把大叉子,吃着螺肉,边吃边往里走,一连吃了3天3夜。人们在外面等国王出来,等啊等啊,却见一只又大又丑的癞蛤蟆从里面蹦了出来,大家都明白了,原来他们那位贪吃的国王变成了癞蛤蟆。于是,无论这只癞蛤蟆蹦到哪里,人们都用唾液吐他,用石头扔他……

为了讲得更形象,赵局长一边讲着,还一边向孙子表演那个变成癞蛤蟆的国王又蹦又跳的滑稽样,把孙子逗得拍着小手喊:“打癞蛤蟆喽,打癞蛤蟆喽。”

中午吃饭的时候,孙子神色有些怪怪的,突然很认真地问:“爷爷,王八是什么?”

赵局长哈哈大笑:“傻孩子,放在桌子中央的不是王八么?”

“噢。”孙子盯着桌子中央的那盘甲鱼汤,显得很吃惊的样子,面色变得青白。

赵局长用筷子夹了一块甲鱼肉,放在孙子的小碗里,孙子却很快把它扔在地板上。

赵局长忙问:“乖乖不爱吃?”

孙子的小嘴绷得紧紧的,不说话,只是用一双充满惊悸的眼睛盯着桌中央的那盘甲鱼汤。

赵局长说:“这个很好吃的,乖乖以前不是经常吃么?”

说完,他做了个示范,夹了一块甲鱼肉,往嘴里塞。

“爷爷,不要!”孙子突然大声哭了出来,小巴掌将赵局长筷子上的甲鱼肉打落,然后扑倒在赵局长怀里,搂着他的脖子,晶莹的泪珠扑扑地落下,“我不要爷爷变成王八,我不要爷爷变成王八!”

赵局长一愣,忙问是怎么回事。

孙子抹着眼泪,说:“那两个叔叔是坏人,我听见他们在门外说,谁吃了他们送的王八,谁就会变成王八!”

听了孙子的话,赵局长持着筷子的手僵在空中,再也放不下去……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思:反腐仅仅靠讲就行了吗?今后反腐的路在何方?

生命危险

◆文/李广智

在我人生路上最暗淡的那段日子里——但凡平民百姓都有这种体验——我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心浮气躁四处浪荡像那找不到羊肉泡馍馆子的狗。后来,我想到那位来自阿尔泰的哈萨克猎人,虽然老了举不动猎枪了毕竟还是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兴许能找出点乐子来,于是我便不请自到地找上门去。猎人的子女都忙事儿去了,我在猎人那儿整整泡了一天,两人灌下去了两瓶伊力特曲,吃掉了两盘手抓肉,直到窗外漆黑一团,我还没有离去的意思。老猎人慈祥地望着我,泛红的脸上闪着油亮亮的光,说真主保佑,我的孩子,我还是给你讲一个雪原狼的故事吧,雪原上,醒酒最快的就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