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的企业可以与众不同
5437000000008

第8章 五载点滴可为镜,内省借鉴图超越(8)

不难看出,2009年两位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理由不是因为他们在传统经济学领域内的贡献,而是跨越了经济学边界,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独辟蹊径,获得了非凡的学术成果并最终得到了诺贝尔奖项的认可。

他们的成功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一条启示:冲破惯性的思维定势,突破固有的传统意义上的领域或行业边界,尝试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或途径去重新审视并开创原有的事业,或许会有出乎意料的成功。

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界也层出不穷,以下三个小案例或许会更进一步廓清我们的思路,加深我们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在20世纪20年代,汽车逐渐成为美国家庭的必备品,而当时汽车业的巨擘福特公司仍在注重功能型的理念中故步自封,其汽车颜色单一,款型单一。这时通用汽车冲破了对汽车功能型的既有认知边界,提出了“为每个钱包、每个目的而准备的汽车”的战略,从而创造了新的需求。

传统上,电脑制造商的竞争集中在提供速度更快、配备功能和软件更多的电脑,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戴尔却挑战了这一产业逻辑,率先改变了买方的购买和配送体验。在戴尔,从顾客订货到送货上门只需四天时间,而竞争对手则平均需要10个星期以上。通过对顾客直销,戴尔个人电脑的价格比IBM代理商的价格低40%,却仍能赚钱。这一创新模式的成功,逐渐成就了今天戴尔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

在航空业,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以汽车旅行的价格提供了航空旅行的速度,改变了以前大家都认定的乘坐飞机一定是昂贵的这样一个思维桎梏,开创了短途航空旅行的一片新蓝海,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不越雷池半步”,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拒绝改变、怯懦创新的挡箭牌;但跨出一步,可能就有无限奇谲瑰丽的风光呈现在你的面前。孰优孰劣,相信我们不难判断。

《卓越管理》2009年10月

冲动与财富绝缘 成功与理性相关

惊心动魄!

我想没有比这四个字更能形容中国创业板开市前两天的情形。

涉身其中的股民们足足过了一把过山车般的瘾,忽而狂飙突进,让人喜出望外;忽而飞流直下,让人徒叹奈何。喜忧交错,爱恨杂糅,斩获颇丰成功逃逸者有之;但大多数是深陷其中期待解套,如久涸的土地渴盼甘霖……

逢新股上市必涨,这大概是大多数中国股民对中国股市的一贯认知。更何况第一拨荣登创业板的28只股票是被精挑细选而出,更加深了一众股民对炒作创业板稳赚不赔的想法。不过,这“28星宿”确实也没让股民们失望,10月30日,创业板甫一鸣锣开市,所有股价便争先恐后地往上蹿,大多数股民们那时刻根本就没了思考力,逮着就买,冲动替代了理性,狂热覆盖了冷静。殊不知,被套牢的风险也在那一刻被深深埋下。

以冲动为主要特征的创业板的疯狂炒作行为绝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孤例。奔着发财的欲望而去,结果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细究其原因,无非是从众心理在作怪。在准备不足、缺失判断力的情况下轻率出手,以撞大运的心理去试水财富游戏,呛几口水是再正常不过的结局。

说到股市,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虽然他的传奇般的创富故事已经被天下媒体无数次地报道过,但针对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创业板被爆炒的案例,其反衬作用是如此显明,所以就有必要重提一下其“先进事迹”,以此给股民们提个醒。言归正传,“股神”巴菲特经典的投资理念有很多,现择其要梳理如下:

不熟不买,不懂不做。巴菲特的所有投资活动都坚持只投资自己了解的企业和项目,这是他的一条投资铁律,即便在互联网企业一夜暴富、诱惑无限的时期,他也不为所动。理由很简单,他没有参透那些企业,所以当这些企业股价一泻千里的时刻他也毫发未伤。

独立思考,相信直觉。巴菲特认为,投资市场充满了诱惑,如果投资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投资行动就会趋于非理性,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了。他同时也强调直觉的作用,只有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才能不受股市行情的干扰。当然正确的直觉力来自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知,这需要一定时间的锤炼才能修成正果。

集中投资,长期持有。巴菲特一直坚持将大部分资金集中投资在少数几只优秀企业的股票上,这正好与80/20原则相吻合;只要他认为一家企业具有很强的价值增值能力,就会进行长期投资。他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期限是永远。”

看股价不如看企业。巴菲特认为你在决定进入股市搏击之初,首先要做的是先决定想进入的行业,接下来的事情才是在行业内圈定企业并且在一个适当的价格时买进。在一个拥有合适价格的问题企业和拥有问题价格的合适企业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他会选择后者。

理性,理性,还是理性!这是巴菲特股市大获成功的不二法则。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唯愿通过对比,我们能借鉴一些方法,不要再次坠入那些财富光环笼罩下的陷阱。

《卓越管理》2009年11月

经济转型叩门声起,你将如何选择?

在国内,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即:调结构、促消费、稳增长。

在全球,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虽然最后没有达成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传达的信息却是无比的清晰:低碳是全球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经济转型的叩门声已然彻响在耳畔,企业绝对不可以充耳不闻、置身事外。我们不妨先对经济转型为什么变得如此紧要和必需的脉络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企业或许可以从中感悟点滴,进而在其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出积极的应对之举。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场渐进的、独特的、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宏大改革,特别是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颁布的政策蓝图为今后中国的发展廓清了思路,强化了信心。解读报告,我们不难发现:政策转向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也进入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中央政府做出了“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布署,2009年在“保八”无虞的情况下,将“调结构稳增长”锁定为2010年的目标核心。很显然,“调结构”已放到了全国经济工作更为显着的地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乡结构和调整地区结构是“调结构”的四大基本任务,关系到企业层面,优化产业结构最为直接相关。具体到2010年“调结构”的要求,就是指2010年经济增长将更侧重质量和持续性,重点要放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因此,产业重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的优化和落后产能的淘汰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在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

“低碳经济”目前已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热度最高的名词,碳排放被科学界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降低“碳均GDP”(单位二氧化碳GDP的产出水平)也已渐成全球共识。早在2009年3月,在伦敦G20峰会前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一份政策概要,呼吁各国领导人实施“绿色新政”,将全球GDP的1%即大约7500亿美元投入可再生能源等五大关键领域。特别是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我们看到了全球国家高度一致的诉求:降低碳排放是我们持续走向未来的不二选择,虽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碳排放幅度、资金技术支持力度上没有最终达成一致,但在可以预见的不远的未来,凝聚成共识的条件会最终成熟。中国领导人这次是带着“到2020年中国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50%”的自愿性减排承诺参会的,也彰显出了中国肩负起大国责任的信心和决心。

无论是中国“调结构”的政策要求,还是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经济转型的浪潮已经汹涌而至,你的企业是勇立潮头,还是被挟裹而去,关键在于你自己当下的选择。

《卓越管理》2009年12月

以变应变 重塑成长

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世界经济史上肯定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横扫全球,传统意义上的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步入衰退,中国经济虽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并未伤筋动骨,尤其可喜的是,2009年三季度以来经济数据逐月向好,率先走出经济阴霾已然成为现实。

此消彼长,中国经济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借势上位,未来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话语权不断增强也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国家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适时出台肯定是居功至伟,但是在微观领域企业的具体表现才真正决定了中国经济复苏的节奏。

的确,我们本土的许多优秀企业家和他们领导的企业在危机四伏的2009年里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他们逆水行舟,却依然能乘风破浪;他们身上所彰显出来的可贵的企业家精神如夜空中的熠熠星光,照亮着我们穿越经济低迷的漫漫长夜。他们成功的轨迹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以下几条朴素的道理:

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你就要有远见!以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扬名立万的“技术狂人”王传福在2003年就决定利用电池生产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向电动汽车领域拓展,立志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电动汽车第一品牌。随着今天低碳经济已成为世人共识,可以期待未来的电动车时代一定有属于他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在2002年,入世之初的中国企业普遍对食品安全缺乏深刻的认识,经过日本“绿色壁垒”洗礼的宫明杰就开始着手在龙大建立一套全流程的绿色食品生产机制。在食品安全越来越被当代人关注的今天,龙大作为先行者也同样会收获更多的认同。

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你就要学会以变应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业的南存辉堪称中国企业家群体里的常青树,正泰历经岁月风浪的洗礼而历久弥新,靠的是他这个操盘者始终能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远东在企业发展史上曾经历过四次改制,每一次改变都赋予了蒋锡培更多的信心和底气,当然这和他“每年1/4的时间肯定要用于培训学习”的平时储备有关。所以无论企业面临多少歧路关山,他都可以带领团队从容跨越。

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你就要勇于担当!豪捐83亿、成为中国慈善第一人的陈发树虽然一度面临许多质疑,他的出发点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更多地帮到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寒草根到慈善巨擘,陈发树已经书写了历史。身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卢志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全联发起的“光彩事业”播火者的使命,用数以千万元计的善举,感染着后来者。

他们是《卓越管理》杂志和8名专家评委会委员评选出的“2009中国企业十大卓越管理年度人物”的部分代表,他们是中国经济方兴未艾、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他们也正是中国从经济大国快步走向经济强国的中坚力量!

同时,我们还评选出了严旭等10名“2009中国企业十大女性卓越管理创新人物”,她们都是2009年度在各自领域,特别是在企业管理创新领域表现优异的巾帼英杰。对2009年度“成长理念超前、成长速度领先、成长步伐稳健、成长前景光明”的本土成长型企业的优秀代表,我们也一并给予“2009中国最具成长魅力企业30强”的褒奖。“与成长型企业一同成长”也是《卓越管理》杂志一贯奉行的发展信条。

新年肇始,希望在前,让我们一起为这些表现卓越的企业和企业家们祝福,为他们鼓掌!

《卓越管理》2010年1月

让想象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阿凡达》一骑绝尘,仅用六周的时间便以18亿4300万美元的总入账超越了《泰坦尼克号》保持了12年之久的票房纪录,并有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票房超过20亿美元的电影。

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奇谲瑰丽的悬浮山、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传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以非凡的想象力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梦境般的神奇新世界,在俘获观众眼球和情感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电影史上前无古人的商业奇迹。

无独有偶,我眼前浮现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29个在鸟巢上空绽放的“大脚印”烟花。张艺谋和他的导演组以这种近乎完美和惊艳的表现形式来呈现第29届奥运会走进中国、走进北京的盛况,同样也是靠惊人的想象力征服了世人,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增添了一个华美的注脚。

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靠想象力征服世界。”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技术成果可以迅速传遍全世界,已经很难给企业带来太大的竞争优势。换言之,仅依靠技术并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想象力以及由想象力导引出的创新意识完全有可能承担起企业助推成功的重担。

在商界谈及想象力,首先无法绕开一个人,他就是有“苹果教主”之称的乔布斯。正是凭借其天才的想象力,苹果先后推出iPod、iPhone、iPad等一系列堪称完美的杰出商业产品,不仅奠定了自身长久以来的市场霸主地位,同时也让苹果的消费者极端忠诚,须臾不离其左右。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乔布斯的想象力一日不枯竭,他就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下一个惊喜。最近,在美国又涌现出一个源于想象力的产品杰作,这款名为“第六感”的产品被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冠以2009年度创新奖的殊荣,被认为很可能会引发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甚至由此改变我们的生活。“第六感”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印度裔学生普拉纳夫·米斯特里发明,它由摄像头、微型投影仪和智能手机组成,用一根绳子挂在使用者面前,使用时由摄像头拍摄出图像,经由手机软件进行处理,然后用投影仪将结果投射到触手可及的任何物体上。这款看似简单无奇的产品最吸引人之处,就是人们可以用最舒适的方式来与虚拟世界互动。米斯特里之所以能化平凡为神奇,居功至伟的仍是非想象力莫属。

想象力绝不是空想和梦想,而应该是有依据、有目的的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国人从不匮乏想象力,尤其企业界更应该大兴想象力之风,开发员工潜在的智慧。只要想象力与创造经济价值目标相结合,就很可能成就一番新的事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