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银行支行长
5443200000015

第15章 面对竞争,“秀”出实力(3)

品牌是最具个性的,传统意义上无差别的金融服务不可能形成品牌。创造品牌就一定是在一般性服务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特色,并且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

品牌建设不是支行长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一定是一个支行的全体员工凝心聚力的结果。并且要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断努力去完善它、提升它。

一个支行推动品牌建设,说明这个支行的行长有着远大的职业理想,能以一个银行家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经营管理的支行。

支行一般没有产品设计权限和能力,其活动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支行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有各方面的支持,至少要突破来自各方的障碍。

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甚至不是一任支行长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有远见的支行长甘愿奉献,还需要有能力的支行长接续努力。

像营销其他金融产品一样,银行品牌也需要营销。通过自我宣传,让上级、客户和社会接受,是支行在品牌打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品牌有一个形成、发展、衰落的过程,怎样保持品牌的持久常新,这需要对支行的品牌进行持续的管理,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生命。

优秀的支行才能打造品牌,优秀的支行长才有能力建设、维护、管理和保持一个支行的品牌,只有优秀的支行长才有胸怀承受打造品牌的压力和机会。

“快点贷”送惊喜

袁先生是由市分行小企业中心副总经理岗位调任支行行长的,他运用在小企业中心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来打造支行小额贷款的品牌,进而成就品牌支行。

他先是与市分行的相关部门合作设计了一款名为“快点贷”的贷款产品,准备通过结算柜台来办理,特点是快。

产品设计完成后,他便在贷款流程上进行设计,目的是让客户以最快的速度、最简单的手续、最直接的渠道获得急需的贷款。

“快点贷”的目的是解决客户临时的小额资金需要,特点是快,这就带来了风险控制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专门聘请了行业风险管理专家进行项目评估,最后找到了快捷与风险的平衡点,并通过了上级行的批复。

为了推行“快点贷”,他确定了三步走的渐进式推进方法。

第一步,突出快的特点,进行规模放量,吸引更多的客户,形成客户口碑。

第二步,提高门槛,增加保证措施,加大单笔额度,保留优质客户,保持特点,形成品牌。

第三步,跟进贷后,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大单笔贷款额度,吸引新的客户,保持品牌吸引力。

三个步骤大概用了一年左右时间,品牌初步建立起来。现在客户需要50万元以下贷款会自然想到这家支行。

由于“快点贷”的品牌效应,也吸引了一批新的客户前来办理其他业务。一些客户也因为“快点贷”与这家支行建立了业务关系,从此成为这家支行的忠实客户。如此一来,不仅支行的业务总量不断提高,而且还吸引了一批与这些客户相关的新客户。

由于他们品牌建设的成功,上级便及时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在全行推广,袁先生也自然成为上级行的先进典型。

创建品牌并不那么容易,但是袁先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做成了,这其中自然有许多原因,根本原因还是袁先生的品牌意识和周密计划。

他在创立“快点贷”品牌的时候,正值全国上下都在想办法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时刻,天时、地利,再加上他运作时的人和,成功是必然的。

品牌有很多种,可以是产品,可以是管理,可以是服务,重要的是要像袁先生一样选择一个适合支行的品种。

品牌不是一句空话,而需要实实在在的东西。假如没有有特色的服务、独特的产品、适宜的管理模式,所谓的品牌就不可能被认可。

品牌建设有很多方式,袁先生采用的方式是他自己最熟悉的,并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尽快形成自己的特点,应该说这是品牌建设中比较好的方式。

支行长要知道自己有什么强项、有什么特色,知道自己的支行能承受什么样的品牌创造过程,知道自己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只有这样,这个品牌创造才会是适宜的。

袁先生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这就是他走向目标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

利用“客串”秀声音

银行是社会中的银行,支行更需要活跃在社会中以形成必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自己的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支行一般不负责整体对外宣传,但它本身也有一个如何通过宣传来树立自己的形象,进而开拓市场、发展业务的问题。

支行对外宣传的主要形式是窗口宣传,然而这一宣传形式也多是由上级行策划和确定的。因此,支行在宣传的过程中怎样突出自己的特色,让客户区分和认可,确有许多文章可做。

还有一个重要的宣传渠道,就是负责营销的员工给客户传递的形象和信息。这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客户会通过这些员工的声音和形象来判断这个支行。

更重要的宣传是支行长的社会活动,支行长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参与到什么程度,都对支行的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支行长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比较多,特别是在县域支行。县委、县政府是把支行长作为行政单位负责人来看待的,凡是涉及各单位、各部门的事情一般都会算上支行长,需要负责人参加的活动也一定少不了支行长。

但是有些支行长比较反感政府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在耽误他们的时间,是陪着官员们做游戏,其实这正是支行长秀自己和支行绝好的“客串”机会。

有的支行长知识结构单一,特别是一些纯业务岗位出身的支行长。如果支行长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除了存贷款外其他什么都不怎么会,那参与社会上内容广泛的活动时就会觉得力不从心。

有的支行长存在单一的业务观点,认为只要是与业务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社会活动就应该拒绝参加,久而久之,便把自己以及支行孤立起来了,难以形成相应的社会影响。

如果能够在社会活动中经常看到支行长的身影,听到支行长的声音,随着支行长知名度的提高,支行也会为社会所熟悉,业务才能紧随其后开展起来。

在社会活动中有很多“秀”自己的机会,“秀”自己的过程也是寻找业务机会的过程,只是需要选择好切入的时机和方法。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优秀的支行长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在社会活动中“客串”一把的机会,找到机会之后的良好表演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了。

“希望存款”带来新希望

武先生在县支行任行长,与当地党委、政府各部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与许多部门负责人都成了朋友,这些部门也成了他掌握市场信息的重要来源。

对那些非经济部门的负责人,他更是高看一眼,并主动挖掘那些软权力部门背后的价值,通过那些部门的权力来对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他在与团县委负责人的交流中发现,他们想急于做点事情来表现自己的政绩,武先生便与他们共同商量策划了“希望存款”活动。

这一活动由团县委主导、组织和宣传,有效地规避了银行业监管的限制,并有效提高了存款组织活动的社会号召力。

武先生所在的支行对每一份“希望存款”,按比例从业务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钱来捐赠给“希望工程”。这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扩大了支行的社会影响,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希望存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团市委推广了团县委的经验,并扩大活动规模,把“希望存款”变成了这个行在全市的活动。

团县委被评为省、市先进团组织,这家支行被推荐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武先生也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

通过组织“希望存款”活动,这家支行看到了新的希望,眼界也变得更宽,武先生也感觉到社会中有挖掘不尽的业务资源。

之后他又与县妇联合作,组织了“巾帼创业”活动。支行通过小额贷款支持妇女自主创业,并且通过这个活动盘活了一批以妇女为纽带的客户。

不久,这一活动得到上级妇联的重视,又联合上级行在全市推广,全市各项业务也因此受益,武先生作为发起人自然受到上级行的重视。

此后他又相继组织了“残疾人小额惠贷”残联贴息贷款项目、“压岁增值钱包”存款项目、“渔业互保”增收等多个项目,促进了业务发展,也为银行探索新的业务渠道找到了新路。

武先生能够主动与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加强联系与沟通,找到共同语言,进而找到合作的契机,这是一种超乎业务之外的能力。

银行与政府在行为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有些支行长甚至反感政府官员的作派,而武先生却能求同存异,寻求自己可能利用的机会。这不仅需要胸怀,也需要智慧。

从武先生组织的第一个活动开始,他的媒体曝光率就急剧增加,这不仅给他所在的银行做了广告,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

社会多是通过行长看银行的。

一个支行长在社会上自然代表他的支行,而武先生随着自身知名度的提高,他所代表的已经远远超出了支行,地方政府常常把他看作“银行界的代表”。

武先生社会地位的提高,是他参与社会活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他给社会带来了利益,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好处,这就是双赢。

走入社会,需要意识、胆量、信心,更需要能力,没有对社会组织的正确认知,没有相应的社会知识和能力,就不可能参与其中,更难以被认可。

武先生的优秀在于他不仅参与了,而且被认可了;不仅被认可了,而且创造了其他人难以创造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