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5450300000002

第2章 基本常识(2)

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哪二种类型和三期

1.根据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二种类型:

(1)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常呈现慢性咳嗽、咳黏液性脓痰,但不存在肺内化脓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或慢性肺化脓症等,无明显的气流受阻的表现。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除咳嗽、咳痰外,伴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喘鸣,当急性呼吸道感染或接触刺激性气体时,气流受阻的表现较为明显。

2.若根据其病程进展,可以分为三期:

(1)急性发作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可伴有发热等各种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项症状显著加剧;或重症病人病情明显加重。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至1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

怎样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1.典型症状

(1)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清晨和傍晚更甚,且逐年加重。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伴有喘息,经常或多次出现哮鸣音。

(3)每年发病持续3月,连续2年以上。

2.重要体征

咳嗽,咳痰,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罗音。急性加重期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

3.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2)呼吸功能检查

早期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一容积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它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更为敏感;闭合容积可增加。发展到气道狭窄或阻塞时,就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表现,如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70%),最大通气量减少(<预计值的80%);流速一容量曲线减低更为明显。

(3)血液检查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缓解期多无变化。

(4)痰液检查

涂片或培养可见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等。涂片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已破坏的杯状细胞,喘息型者常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有什么样的表现

一到冬天,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病情经常会加重,或者引起急性发作。在夏天、秋天的时候,气候温暖,病人一般在疾病的缓解期,只有咳嗽,咳一些白色的黏液痰。而在冬季和春季,气候经常发生骤变,在受了风寒的情况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咳喘会加重,咳出的痰也就会由白色的黏液痰变成黄色的黏性脓痰或脓性痰;体温也会升高,不过,有些老年人体温升高并不明显,这一点应该记住。

到医院检查,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前胸,会发现病人的肺里有炎症的表现(医生能听到病人在呼吸的时候,发出一种“噗噜、噗噜”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病人在呼吸的时候,痰液在支气管或细支气管中移动发出的,在医学上称这种声音为“湿性罗音”。听到了湿性罗音,也就是找到了炎症的证据);检查病人的血,还可以发现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于是,医生就认为病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如果产生了这些症状,就必须进行治疗了。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反复复急性发作,会有许多不良的后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它能发展成肺气肿,最后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上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只有咳嗽和咳痰两种症状,而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除了咳嗽、咳痰以外,病人还有喘息的症状,所以说,喘息型比单纯型要严重一些,治疗起来也相对困难一些。

如何防止和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如果又受风寒而感冒,使得早已存在于支气管黏液内的病毒或细菌又一次大量地生长繁殖,使症状加重,咳嗽剧烈,咳痰增多,先为白痰,后变成黄痰,伴发热、怕冷、全身不适,这就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要防止和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首先是要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要消除引起急性发作的原因。增加抵抗力的办法之一是坚持锻炼身体。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如做操、打太极拳、散步等。运动可以使呼吸加深加快,血液循环加快,丰富的氧气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个器官,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身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抗病的能力。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耐寒能力差,当气温突然降低时,很容易感冒,所以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同时要坚持耐寒锻炼,从春天开始,先用手摩擦头面部及上下肢的暴露部分,每天数次,每次数分钟,到皮肤微红为止;天气转暖时,改用毛巾浸入温水中,拧干后擦头面部及四肢,每日两次;夏天用毛巾浸入凉水中,拧干后作全身摩擦,每日1~2次,并用手捧凉水冲鼻腔;秋后改用凉水擦脸,洗鼻腔。坚持不懈进行锻炼,才能提高耐寒能力。此外,要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出现症状,要尽早治疗,适当服用消炎药,防止向下呼吸道蔓延。还要注意防止吸入有害气体、粉尘,室内注意通风,吸烟的人要戒烟。

怎样自我判断慢性支气管炎病情的轻重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长期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疾病。判断慢性支气管炎病情的轻重,主要依据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的轻重程度。

1.咳嗽:(1)轻度: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2)重度: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工作和睡眠。

2.咳痰:(1)少:昼夜咳痰10~25ml,或夜间及清晨咳痰5~25ml;(2)中:昼夜咳痰51~100ml,或夜间及清晨咳痰25~50ml;(3)多:昼夜咳痰100ml以上,或夜间及清晨咳痰50ml以上(对痰液性状及颜色等应加以观察和记录)。

3.喘息:(1)轻度:安静时无喘息,而早晚偶有喘息发作者,程度轻,不影响睡眠或活动;(2)重度:患者在安静时喘息明显,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及活动;(3)中度:病情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安静时喘息较轻,仅早晚喘息加重,尚能平卧者为中度。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因症状差别可分为两型,因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因此对患者出现的咳、痰、喘应加以综合判断。如为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且处于临床缓解期,出现了轻度咳嗽或少痰,未必一定要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可短期观察,需要时门诊治疗;如在慢性迁延期则需用药;如为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并出现病情变化者,则应及早就诊。

怎样鉴别慢性支气管炎与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与急性支气管炎两者区别较易,可根据下述三方面进行鉴别。

1.病史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在发病前无支气管炎的病史,即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而慢性支气管炎既往均有上述呼吸道病史。

2.病程及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快,开始为干咳,以后咳黏痰或脓性痰。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多在3~5天内好转,但咳嗽、咳痰症状常持续2~3周才恢复。而慢性支气管炎则以长期、反复而逐渐加重的咳嗽为突出症状,伴有咳痰。咳痰症状与感染与否有关,时轻时重。还可伴有喘息,病程迁延。

3.并发症

急性支气管炎多不伴有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而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伴有上述疾病。

怎样鉴别喘息型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都是内科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而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又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个类型。

人们之所以常常把它俩混为一谈,往往是被它们的相同特点所迷惑,比如发病时,它们都有喘息、气急咳嗽、咳痰等表现。鉴别喘息型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哮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发病年龄看,支气管哮喘发病年龄较轻,多见于幼年或青年,约l/5的病人有明显的个人或家族过敏病史;晚期常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患者患病年龄较晚,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家族史和家庭过敏史不显著。

2.从发病季节与发作特点看,支气管哮喘以春秋季发病率较高,并具有发作性特点,祛除诱因,发作停止后,病人可以恢复正常,无不良表现,如同常人一样。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常在寒冷的季节发病,以反复的急性发作为主要表现。发作缓解后,仍有一个长期慢性的咳嗽、喘、咳痰的表现。

3.从临床症状看,支气管哮喘一般没有慢性的咳嗽、咳痰病史,而以喘息为主要特征;伴发的咳痰较轻,病程短。气管和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增高,表现为广泛的支气管痉挛和管腔狭窄,临床上有阵发性的呼吸困难和咳嗽,发作短暂或持续。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则多在咳嗽,咳痰若干年之后才伴发喘息,而且咳痰较重;多半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加剧,咳嗽、咳痰及喘息迁延不愈,早晚咳痰,呼气延长。

4.从体征上看,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以双肺布满哮鸣音为主,间歇期肺部呼吸正常;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除了哮鸣音外,常有湿性罗音。

5.从药物治疗上看,对支气管哮喘应用支气管解痉药物后疗效显著,肺功能可得到改善。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在急性发作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要手段,单纯应用支气管解痉剂(扩张剂)后,效果差,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怎样鉴别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多发于儿童或青年期,常常继发于麻疹、肺炎、百日咳后,有反复大量地咳脓痰和咯血症状;两肺下部可以听到湿性罗音且部位比较固定。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下部肺纹理增粗,支气管阴影增深;病变严重者可见卷发状阴影;支气管碘油造影显示柱状或囊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患者还可有杵状指。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肺部可闻及罗音。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主要是通过CT检查来鉴别的,CT检查能帮助确定诊断。

怎样鉴别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结核

肺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发病与季节无明显的关系;活动性肺结核常常伴有午后低热、乏力、盗汗、咯血等症状;咳嗽和咯血的程度与肺结核病灶的大小和活动程度相关;肺结核病人特别是咳嗽后,常常在肩胛间区听到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部有浸润病灶或空洞;痰结核菌检查阳性。

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与季节有明显的关系;咳嗽、咳痰、喘息反复发作,每年患病3个月以上,连续几年发病。

由于老年人慢性肺结核的毒性症状不明显,常因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掩盖不易被发现而误诊,应特别引起注意。

怎样鉴别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

肺癌患者常发于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的男性;伴有刺激性的干咳,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痰中带血,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肺部X线检查可以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影或阻塞性肺炎,以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痰液检查可以找到癌细胞。查痰脱落细胞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但是,要警惕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掩盖肺癌症状,从而延误早期诊断。当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发生性质变化,或痰中带血时,应立即作进一步的检查。

如何鉴别慢性支气管炎与左心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吐白色泡沫黏液样痰、气喘等。因此,当老年人有上述症状时,人们常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所致。其实,老年人咳嗽、吐痰、气喘,还有一种可能是冠心病、高心病等心脏疾病并发的左心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与冠心病、高心病等心脏疾病合并的慢性左心衰竭,或者同时存在时,都可表现有咳嗽、吐痰和气喘等症状,常常不易区别,容易被漏诊或误诊。

这是因为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并存,而各种疾病间的相互影响可掩盖或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或已产生了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未被引起重视而致,加上老年人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存在,一旦发生心内、心外或心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诱发或加重左心衰竭恶化。

老年人慢性左心力衰竭早期可表现有咳嗽、吐痰、气促,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相仿。但病人在站立和坐位时不咳或咳嗽减轻,平卧后即可出现咳嗽加剧、胸闷、气促、特别是头颈部出汗较多,病人常采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后即感症状明显减轻。病人时感乏力,白天尿少,夜尿多,体重增加等表现也是慢性左心衰竭的特征性表现。

什么是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喘息型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痰多或干咳,或伴气喘,或见发热等为主要特征。凡能引起上感的病原体皆可引起支气管炎,而细菌与病毒双重感染颇为常见。急性支气管炎多为流感、百日咳、麻疹、伤寒、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而慢性支气管炎则多由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不当或未加治疗转变而成。本病属中医“咳嗽”、“咳喘”等范畴。临床上常可分为风寒型,风热型,痰热型,痰湿型,阴虚肺燥型和肺虚久咳型等。

小儿也可能患慢性支气管炎吗

慢性支气管炎是成人中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那么,小儿是否也有慢性支气管炎呢?答案是肯定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病人咳嗽、咳痰超过2~3周即可考虑进入慢性过程。近年有不少专家提出应将持续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超过3个月定为慢性支气管炎较为适宜。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除反复咳嗽、咳痰不愈表现外,几乎都伴有经常性的流涕、鼻塞、夜间张口呼吸症状。另有约40%患儿肺部听到哮鸣音。小儿气管腔细而柔软,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气道狭窄,从而产生哮鸣音。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并非单一病因所致,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支气管异物及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一旦遇到疑似慢性支气管炎的患儿,应从上述常见因素考虑,结合免疫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病因,切忌笼统地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一味地应用抗生素盲目治疗。

通过小儿胸部X线检查,甚至支气管镜检查,一旦明确了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病因,须积极去除病因,结合抗感染、对症处理等措施,绝大多数患儿能够治愈,预后良好。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