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塞万提斯
5458200000003

第3章 主要作品(1)

塞万提斯的创作,以小说的成就最大,《训诫小说集》,是他的重要作品,《堂吉诃德》是他的代表作。

《训诫小说集》

《训诫小说集》(中译选本名为《惩恶扬善故事集》),是1613年出版的,一共包括十三个短篇小说。

这些短篇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带有流浪汉小说特点的现实主义作品,如《林高奈特与戈尔达底略》、《忌妒的义斯德勒马都拉人》、《大名鼎鼎的洗盆子姑娘》和《骗婚记》。第二类,哲理性对话作品,如《玻璃博士》和《狗的对话》。第三类,模仿意大利的小说,以情节取胜的作品,如《吉卜赛小姑娘》、《慷慨的情人》、《西英女郎》、《鲜血的力量》、《科尔内利亚夫人》和《两姑娘》。

这些短篇小说,像一幅幅画卷,从各个方面描绘了当时西班牙的社会现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表达了人民反封建的要求和愿望,可以说是一部整个时代的史诗。正如作家所说的,这个“故事集”是“社会的变形”,“可以从每一篇里吸取到一个有益的教训”,从每一篇里“都可以尝到多么鲜美有益的果子”。今天,这部“故事集”,仍有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

在《慷慨的情人》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荒淫无耻作了极为无情的鞭挞。故事中,写了三个土耳其的达官贵人,为了争夺一名女奴隶,耍阴谋,施诡计,以致相互残杀,落了个可耻的悲惨下场。

塞浦洛斯总督阿里即将离任,继任总督哈森已经到来,在举行欢迎仪式的时候,犹太人带来一名漂亮的女奴隶标价拍卖。这个女奴隶脚上带着纯金的脚镯,胳膊上套着两个镶大珍珠的手镯,衣服华丽、鲜艳、大方,这个姑娘叫莉奥妮莎。两任总督和大法官看见这姿色无比的美人,都想把她占为己有。犹太人要价四千,阿里愿出这个价钱。哈森也愿出,但他说:“这美丽无比的奴隶,咱们都不配受用,只有皇上一个人才配。”阿里说,他想买下来,也是“献给皇上”。他们都打着为皇上的名义自己买下来,简直闹到要动刀子的程度。法官为了占有这个女人,自己想出个主意。他说:“既然你们是为皇上买的,她是属于皇上的,那她就得由皇上来支配。”法官让他们两人各出二千,奴隶由他来看管,并由他用两任总督的名义把女奴隶送给皇上,他说自己也想为皇上尽一点力。就这样,法官把女奴隶弄到自己手里。

尽管两任总督暗中贿赂,他只是置之不理。但是,由于他的仆人理卡多对莉奥妮莎的真挚的爱情,他的妻子哈里玛对理卡多的单相思等原因,他未能如愿以偿,只得送往君士坦丁堡去献给皇上。航途中,他准备将妻子哈里玛推下海去,对皇上说莉奥妮莎死了,然后再用暴力占有她。当法官要结果哈里玛性命的时候,哈森的兵船随后追来,哈森命令士兵只留下莉奥妮莎,其他人都杀掉。后来又有一艘船来了,他们也攻打法官的船,原来这是阿里的船,他为了同一目的,早就埋伏在这里。法官见势不妙,对他们说:“是哪一个魔鬼叫你们造这样大的反?你们怎么敢为了满足你们主子的淫欲,不惜听凭他的调遣,干起反抗皇帝的勾当来?”没有人听他的,一场混战开始了,哈森的士兵全都被杀,阿里葬身鱼腹。莉奥妮莎得了救,和恋人理卡多回家乡去了。法官的妻子哈里玛跟了仆人马茂。法官“赔了夫人又折兵”,气疯了。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揭露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故事里,虽然写的是土耳其人,但当时西班牙的统治阶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狗的对话》,是写医院里的一个病人听见窗外两条狗在用人的语言进行交谈,叙述它们各自追随过的主人:贵族、骑士、教士和大学生等人的尔虞我诈和欺骗行为,对社会提出了抗议。

在《玻璃博士》的小说中,作者通过疯子博士的言行,对当时西班牙社会的黑暗腐败、弊端恶习作了比较全面的尖刻的讽刺。

汤麦士·路达亚,是一个穷苦孩子,以做工流浪为生。想以求得学问,成了名,为他的父母、故乡争光。两个绅士雇用了他,让他跟他们一块读书。

路达亚主要攻法律,文学也很出众,才华出色,品行优异。主人结束学业后,他又跟着一个步兵队长到萨拉曼加大学半工半读,好不容易念完了全部课程,最后得到了法学博士学位,当了律师。这时,一个女人向他求爱,他拒绝了。这个女人让他吃了一个榅桲,里面有毒药,使他中风昏迷,像个白痴。

路达亚躺了六个月,失去了他的才能,成了疯子,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玻璃博士”。他赤着脚,穿着古怪的衣服,吃很少一点东西,还用古怪的方式吃,露天睡觉,或者埋在草堆里。每当他出现在法拉多利大街上,就吸引了一大批尾随者。他议论社会,评点事物,回答人们提出的问题,他仍保持着平日的机智、灵敏,并且有独到的见解。

一个朋友让他到朝廷里去做事。他说:“请阁下替我向那位贵族谢绝,说我不配住在朝廷里,也不配住在宫殿里,因为我总算还留着一点羞耻心,不懂得奉承人。”他看了贵族们打猎用的数不清的鹰及其他类似的鸟之后说:

“靠这些鸟儿打猎,对大贵族来说,是一种完全合适的消遣,因为花费和收获的比例是二千对一。”一个赶骡子的人说自己是被雇用的仆人,问玻璃博士,对他有什么说的。玻璃博士说:“主人的荣誉抬高仆人的荣誉。你们把雇用你们赶骡子的人称作你们的主人,你们看看,你们是在为什么人干活,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荣誉;你们的雇主都是这地球上所能容忍的最肮脏的垃圾。”玻璃博士看到一个刑事法官,他说:“我可以打赌,这个法官心里藏着毒蛇,墨水盒里藏着手枪,手里藏着闪电,把落到他职权范围内的人都一个个毁掉。”

作者说,“路达亚说了那么多贤达的话”,如果他不是疯子,“人人都只会以为他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一个人。”

二年后,路达亚被一个修士治好了病,到法庭去上班,人们还是照样跟着他。他对人们说,过去老天“剥夺了我的理智”,现在我又“恢复了理智”,“我是萨拉曼加大学的一个法学博士,我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求学,得到了不少学位,直到得了现在这个博士学位;我的贫困使你们相信,我所以能得到现在这个地位,是因为勤奋,而不是因为受了恩惠。我来到法庭这个大海洋,希望在这儿游泳前进,取得我生活的面包,然而如果你们不离开我,我很可能就沉下去,灭顶。”最后,还是有人跟着,他决定离开那里,上法兰德斯去用臂力来维持生活,因为他已经没法再运用他的智慧了,城里人也把他忘掉了。当他告别时,愤懑地喊道:“啊,城市和法庭啊!你们使胆大妄为的人能称心如意,却叫谦逊的劳动者失望;你们大量的支持着无耻的小丑,却听任崇高的贤士饿死;我现在和你们告别啦。”最后他当了兵,在法兰德斯作战时,默默无闻地死在战场上。

作者借疯子博士之口,对那些不顾廉耻,专会阿谀奉承的达官贵人,过着奢侈豪华生活的贵族们以及“心里藏着毒蛇”的法官们进行了无情的讽刺、谴责和鞭挞,说他们是支撑黑暗社会的“最肮脏的垃圾”。而像路达亚那样只想凭自己的真才实学为人们服务的人,却遭到人们的摒弃。作者使人们看到,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没有靠山,没有手段,不会干卑鄙无耻勾当的人,是没有立锥之地的。如果你有学问、有智慧,又能道出真相,说出真理,就更不能为当时的社会所容纳。作者严正指出,这是一个小人得志,贤士饿死的社会。但由于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局限,不可能指明出路,只好让博士愤愤离开。

玻璃博士的悲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黑暗社会的悲剧。

其次,作者在这个集子里也反映了当时西班牙下层社会的贫困,以及由贫困造成的种种罪恶。从而对黑暗的反动的社会提出了抗议,对下层社会的不幸给予很大的同情。

《林高奈特与戈尔达底略》,属于流浪汉小说。林高奈特与戈尔达底略是两个惯偷,一路行窃,来到塞维尔,有人立刻报告给该城小偷王国的最高首领莫尼波迪。莫尼波迪令手下人向他们提出警告,如不马上入伙,将被驱逐出境。两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当了小偷王国的臣民。这里是乞丐和盗贼的世界。

在作者笔下,这个下层社会里有机构、有法律,也有信仰,也有道德。

是贫困造成了他们的罪恶,是社会的黑暗与龌龊,使他们丧失了人的尊严,他们之中许多人就是西班牙司法制度的牺牲者。

塞万提斯对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有深刻的体会,在一些小说中,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吉卜赛小姑娘》中的吉卜赛人,被认为是社会的背叛者,他们也是普通的受压迫的人,和那些贪赃枉法、荒淫无耻的上层社会的人士比起来,他们的品质只有更高尚。他们过着流浪、偷窃的生活,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他们之所以对吉卜赛以外的人没有同情心,正如他们自己所说,那是因为实际生活逼得他们不得不如此。

塞万提斯在许多小说里,对封建等级观念、封建法律以及不合理的包办婚姻提出了抗议,赞美了具有叛逆性格的新女性,歌颂了男女之间真心诚意、始终如一的爱情,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反封建、要求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想。

《吉卜赛小姑娘》,写了一个年轻的绅士唐·璜尼哥,爱上了吉卜赛姑娘普莱秀萨,改名安德鲁,跟吉卜赛人过着流浪生活的故事。

吉卜赛老太婆收养了一个女孩子,叫普莱秀萨。她把自己的全部本领和干这一行的各种诀窍,都一古脑儿地教给了这个女孩子。她成了吉卜赛人中最受人爱慕的舞蹈家,并且数她最美丽、最稳重、温文、端庄、活泼,没有半点不合适的轻薄举动。不管年老的、年轻的吉卜赛人,在她面前,都不敢唱淫荡的歌,也不敢说越礼的话。

十六岁时,普莱秀萨在马德里初露头角。她的美貌、才德轰动了马德里。

这时,一个年轻的绅士唐·璜尼哥被她的机智和美貌所征服,向她求爱。说他是一个骑士,得过西班牙最高勋章,他父亲爵位很高。他是独生子,能得到一笔财产。普莱秀萨对他说,她出身低微,是穷苦的吉卜赛姑娘,“我只有一件珍宝,我把它看得比我的生命还宝贵,那就是我的贞洁。我不愿接受人家的诺言和礼物把它出卖,如果接受诺言和礼物,那的确是出卖。而且,如果它可以买得到,那它的价值一定很低。”姑娘说,如果他来是为了取这个“珍宝”,除非和她结婚,否则,任何引诱都不会达到目的。即使他愿意和她结婚,也必须答应她的两个条件:首先,得让她了解一下他是不是像他所说的那样人;其次,他必须和吉卜赛人住两年,彼此互相了解,双方满意了,才可嫁给他。唐·璜尼哥决定按照她提的条件,做一个吉卜赛人。于是她说,自己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惯了的,“决不能让忌妒来束缚或妨碍我的自由”。但让他尽可以放心,她有多么自由,“就有多么诚实”。所以她给他的第一个命令是“你对我要绝对信任;因为一开头就忌妒的爱人,不是傻瓜就是缺乏信任。”普莱秀萨给他起了一个吉卜赛人的名字,叫安德鲁·卡巴勒罗,并约定了会面的日子。

普莱秀萨亲自调查了一切,情况和本人说的一样,她很高兴。在约定的日子,她把安德鲁领回到吉卜赛营地。从此以后,安德鲁“他放弃他的骑士身份,和出身名门那种虚幻的荣誉”,做了吉卜赛人。一个老吉卜赛人把普莱秀萨许给他作妻子或情人。他说,他们过的是逍遥自在的生活,既不受过分顾虑的束缚,也不受礼节的约束,但严格遵守相亲相爱的法则;不通奸,讲究忠实,如不忠实就杀掉。普莱秀萨当着几位老人、他们的立法者对安德鲁说:“按照我们的法律,决定我应该是你的,而且已经把我给了你,可是我按照我自己的意志。一切法律中最有效的一种我不能嫁给你,除非你照我们俩已经谈妥的条件做。”“这几位先生可以把我的身体给你,可不能把我的灵魂给你,我的灵魂是自由的,生来就是自由的,将来也会永远保持自由。”

还说,“我的这些亲族认为男人可以随意遗弃或者惩罚他们的妻子,我不同意他们这种野蛮的办法。”

安德鲁尊重她的自由意志,愿意接受她的考验。但他不愿沾上新伙伴的习气---去偷东西。他宁愿拿出二百金克朗,来抵偿一个月可能偷来的东西。他心地善良,看见穷苦的人被师父偷了以后哭泣时,心里很难受,就掏出钱来赔他们。

普莱秀萨是那么善良、理智和稳重,她在同安德鲁相处的过程中,渐渐爱上了他的优良品格,为他高兴,为他担忧。她情不自禁地唱道:

我愿意知道,

爱情是否有那么大的权利,

使我的心灵变得崇高无比,

让我走上更高的小道。

只要两人的灵魂平等,

论起美德和正直,

世上最低微的小厮,

也可以和最高贵的人竞争。

我内心的这些思想,

替我把卑劣的一切变得美好;

请你们,千万要记牢,

威严和爱情不建筑在共同基础上。

一天,他们住到一个客店里。店主人是个富孀,她的十八岁的女儿爱上了安德鲁,并主动向他求婚,安德鲁拒绝了。她一心想报复。当晚他们离开时,她在安德鲁的行李里放了一条值钱的珊瑚项圈、两只银质纪念章和一些小首饰。安德鲁遭到求爱者的诬告。他被捕时,失手将镇长的侄子打死。镇长将他逮捕入狱,并判处绞刑。普莱秀萨痛不欲生,为了营救爱人,向市长和市长夫人求情。这时,吉卜赛老太婆向市长夫妇揭开了一个秘密,说普莱秀萨就是市长夫妇丢失的女儿。她把放孩子小饰物的匣子交给市长,是姑娘小时候带的,里面有一张纸条,写道:“这个孩子名叫唐娜·康丝丹莎·德·阿西维多·曼尼西斯;她的母亲叫唐娜·桂奥玛尔·德·曼尼西斯,她的父亲叫唐·弗南多·德·阿西维多,是卡拉特拉伐骑士团的骑士。她在1594年耶稣升天节那天早晨八点钟失踪。”市长夫妇认了自己的女儿,并答应把女儿嫁给安德鲁。镇长得到一笔赔偿费,撤回了诉讼。普莱秀萨和安德鲁结为夫妻。害单相思的少女承认自己为了爱而犯了诬告罪。但她没有受到惩罚。因为这个欢乐的时节消除了人们复仇之心,唤起了仁慈宽大的胸怀。

作者在《吉卜赛小姑娘》中,歌颂了普莱秀萨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以及同封建等级观念、男女不平等的思想所进行的斗争,赞扬了安德鲁忠贞不渝的爱情。

普莱秀萨和安德鲁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真诚如一的基础上的。

普莱秀萨爱的是安德鲁的“品格”,而不是他的高贵出身;安德鲁爱的是普莱秀萨的“美德”,才放弃了出身名门的“虚幻荣誉”。两人的灵魂是“平等”的,基础是“共同”的。作者认为这样的爱情才能够使人的心灵变得“崇高无比”。

普莱秀萨是一个追求自由、追求幸福,具有叛逆性格的新女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名鼎鼎的洗盆子姑娘》,写了一个贵族青年爱上客店里洗盆子姑娘的故事。

布尔哥斯城里有两个骑士,一个叫唐·第阿果·德·卡里阿佐,另一个叫唐·璜·德·阿凡戴诺。唐·第阿果有一个儿子和他同名,叫卡里阿佐,唐·璜有一个儿子叫唐·托马士·德·阿凡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