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5462600000034

第34章 竺法护《光赞般若经》解析

买小荚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竺法护(228~306年),月支后裔,世居敦煌,既是僧人,又是翻译家。他的一生致力于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译经生涯几乎与整个西晋政权相始终。他译出的佛教典籍有百余部之多。其中,大乘佛教经典占主要比重,同时这一部分也是竺法护所极力提倡的宗教思想和理论。在这些大乘经典当中,流传至今并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部就是关于大乘佛教般若学的经典,即《光赞般若经》。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解析。个人拙见,还请方家指正。

众所周知,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一就是《般若经》。按照惯例,《般若经》依据篇幅、品类的多少一般分为《小品》和《大品》两类。《小品》始译于东汉,迄于东晋;《大品》始译于西晋。竺法护译出的《光赞般若经》10卷(二十七品)属于《大品》,与其同本异译的西晋竺叔兰、无罗叉译出的《放光般若经》20卷(九十品)和后秦鸠摩罗什译出的《摩诃般若经》27卷(九十品),都属于这一类。虽然《小品》和《大品》在篇幅和品类上有所不同,同时也依据译经者的不同翻译习惯,在运用汉语词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探究其基本思想内容来说,都是一致的。大乘佛教主张“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认为众生通过这六个方面的修行,就可以从生老病死的苦难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而“六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智慧”(“般若波罗密”)。所以《般若经》被称为“诸佛之母”,而“一切诸法皆从般若波罗密中生”。

法护的《光赞经》共10卷(二十七品),10万余字,见《大正藏》卷8第147页,又称《光赞般若波罗密》或《光赞般若》。此经与西晋竺叔兰、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经》为同本异译。《出三藏记集》中记载:“光赞,护公执胡本,聂承远笔受,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每至事首,辄多不便,诸反覆相明,又不显灼也。考其所出,事事周密耳。互相補益,所悟实多。恨其寝逸凉土九十一年,几至泯灭,乃达此邦也。”译时,长安帛远信、沙门法度亦在。译出后,“逸在凉州,不行于世”。前秦道安在河北得此经中一卷。后来,慧常、进行、慧辩等人欲到天竺,于宁康元年(“酉年”,癸酉年,公元373年)路经凉州时,发现此经的全部,抄录后托人于太元元年(376)五月送至襄阳道安处,方公布于世。后来,道安反复将其与《放光般若经》作对比研究,著成《光赞析中解》、《光赞抄解》各一卷及《合放光光赞略解》,经的主要内容是讲说大乘般若学。现介绍、分析如下:

首先,《光赞品》中主要讲述“学般若波罗密”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是说,佛在罗阅祗耆崛山中说法,自舌根放光,照三千大千世界,光中生莲花,诸佛坐于莲花上,听佛讲说“六波罗密”(“六度”)。此法威力无限,听闻者皆可得益。如此提到了听闻此法可得之种种利益(或意义),如:

盲者得自而亲色缘,聋者彻听闻诸音声,志乱意惑复还其身,迷愤者则时得定;其裸形者自然衣服,其饥虑者自然饱满,其消渴者无所思绕,其疾病者而得除愈,身瑕疵者诸根具足,其疲倦者自然得解,久倚身者则无所倚。一切众生得平等心。展转相瞻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各各同心等无偏邪皆行慈心。一切群萌悉修十善清净梵行无有尘埃。一切黎庶悉获安隐。

而且世尊告诉舍利弗,如果想达到诸多修行的目的,就要“学般若波罗密”,经文中说道:

欲得成就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世尊功德之谊。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超度有为无为诸法行者。去来今法至于无本。诸法所兴不起本际。欲逮此者。一切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法。欲行诸佛世尊而供养者。欲得具足诸佛眷属无量群从。欲得获致菩萨枝党。欲得净毕众祐之德。欲致布施心无所受。不起犯戒想无嗔恚心无懈怠心。不欲发起于乱心者。又不欲起愚痴心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由此规定出“学般若波罗密”的范围以及“学般若波罗密”后可以达到的修行境界。

《顺空品》中佛告舍利弗:

若有菩萨。必当有父母不应有妻子。或初发意净修梵行成为童真。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或有菩萨。以沤和拘舍罗习于五欲。然后舍家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

实际上,是以此来劝戒修行者断七情、绝六欲,抛弃世间俗事杂念,虔心归佛。

其次,《行空品》中讲述“行般若波罗蜜”最终可以达到的目的就在于,能具足怛萨阿竭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度脱灭度无量无限不可计数众生之类乎。这里的“十种力”,指佛具备的十种智力:(1)知觉处非处智力,即知道事物理与非理的智力;(2)知三世业报智力,即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3)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4)知众生上下根智力,知众生智力和性质优劣的智力;(5)知种种解智力,知众生的种种知解的智力;(6)知种种界智力,知众生素质和境界的智力;(7)知一切至处道智力,知转生人、天和达到涅檠等因果的智力;(8)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知众生的生死及善恶业缘的智力;(9)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和无漏涅粲的智力;(10)知永断习气智力,知永断烦恼、惑业不再流转生死的智力。“四无所畏”,指传教说法应充满自信,无所畏惧。包括佛四无畏和菩萨四无畏两种。此经主要讲菩萨具备的四无畏法:(1)对能诵记解脱佛法的自信;(2)对了解众生根机深浅并应机说法的自信;(3)对解决众生疑难的自信;(4)对圆满回答听者询问的自信。“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提”,旧译为“无上正遍觉”或“无上正遍知”等,现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被认为是能觉知佛教一切“真理”,并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是“大乘菩萨行”所要成就的觉悟。

可见,“学般若波罗密”是修行初期的内容,“行般若波罗蜜”则是修行最为重要的环节,而修行者经历“学般若波罗密”和“行般若波罗蜜”后,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度脱灭度无量无限不可计数众生之类乎”,即自度度他。

然后,经文中就对具体的修行方法和阶段作出了规定。

如,《大乘品》主要介绍菩萨所行的“六波罗密”(即“六度”或“六到彼岸”)。

住檀波罗蜜有所施与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尸波罗蜜所获禁戒。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尸波罗蜜而获禁戒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羼提波罗蜜能有所忍。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羼提波罗蜜。而行忍辱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惟逮波罗蜜而为精进。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惟逮渡罗蜜精进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禅波罗蜜而不乱意。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禅波罗蜜。为一心耳。不为学者。众生独人住般若波罗蜜而行智慧。则为一切群萌之故。住般若波罗蜜。而遵智慧耳。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为断绝群萌之类限量众生被僧那铠也。

这里的“檀波罗密”即“布施”、“尸波罗密”即“持戒”、“羼波罗密”即“忍辱”、“惟逮波罗密”即“精进”、“禅波罗密”即“禅定”、“般若波罗密”即“智慧”,它们是六种从生死彼岸到涅槃彼岸的方法和途径,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将财产毫不怜惜的捐助与寺院僧众等;把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降到最底程度;忍受世间一切苦痛和侮辱;要坚持不懈,无休止的奉行;坐禅入定,一心念佛,不可胡思乱想;要达到超越俗人的特殊认识等。

《十住品》中主要讲修行“六度”后可以进入的十种不同的修行阶段,即“十道地”。经文中说道,菩萨“行六波罗蜜,人于道地。”何谓“道地”呢?

入一切诸法。无来亦无所去。无去亦无所坏。一切诸法不可知处亦无想念。行十道地不见道地。

并且对“十道地”作出解说。“十道地”也称“十地”,是佛教修行过程中的十个阶位,它包括“三乘十地”和“大乘菩萨十地”。这里主要讲“大乘菩萨十地”,即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段,内容包括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胜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经文中通过对“十地”的阐述来说明菩萨之所以能实现其志愿,就在于其能“常具足六波罗密”,得无上智慧,进而“得住十道地”,而成如来等。

最后,有部分品主要讲述一切皆“空”、万法皆“空”。如《分别空品》、《了空品》、《所因出衍品》、《无去来品》、《等三世品》等。例如,在《分别空品》中讲道:

修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号。亦不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名。亦不见菩萨。亦不见菩萨名。

由此说明,事元常住,一切都是空无的,甚至连修行者修行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不可见的。在《了空品》中详细地说道: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内空。不见外空。不见内外空。不见内外空空。而空无内外空。空不见内外空。不见空大空。空大空不见空。空大空不见究竟真空。究竟真空不见大空。究竟真空不见有为空。不见究竟真空。有为空不见无为空。无为空不见有为空。无为空不见终始长远空。终始长远空不见无为空。终始长远空不见未分别空。未分别空不见旷野长远空。未分别空不见本净空。净空不见未分别空。本净空不见自然想空。自然想空不见本净空。自然相空不见一切诸法空。一切诸法空不见自然相空。一切诸法空不见无所有空。无所有空不见一切诸法空。无所有空不见自然空。自然空不见无所有空。自然空空不见无所有空。无所有空不见自然空空。

进一步强调一切在流,一切在变,要用不停留、不执着、不静止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无去来品》中说道:

是一切法,皆悉无常,无有长存,不可久固。说明世间万物都处在流转变化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如果说有,那么恒一不变的本体也只能是“空”。按照“般若”的观点,世界上一切皆“空”,同时“空”也就是一切。这一方面是通过用“空”这个概念,来取消世界上一切现象和差别,进而论证人们的认识及所要认识的一切对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另一方面将“空”置于统一世间万物的地位上,并由此证明它所具备的超越时空的“法性”或者“佛性”。依照这种观点,大乘佛教指出,个人解脱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其目的是要通过运用“般若”这种智慧去“度脱一切众生”。

所以,在《分曼陀尼弗品》中说明“般若波罗密”在与诸多修行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强调其重要性,经文中说道:

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念五根、五力、七觉意、八道行。空无相无愿诸解脱门。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四分别辩。大慈大哀无忘失法慈悲喜护。晓了道品所施行法。声闻辟支佛法菩萨法。一切诸法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

可见,“般若波罗密”(“智慧”),是大乘佛教思想的根基,也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大乘般若理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自然、社会、人生的本性就是它的空性。空性是世界的“实相”。“实相”即实然之相,本然之相,即世界已经敞开、无所遮蔽的本来面目。空性是世界的终极依止。空不是无,当然也不是有,空就是空。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大乘般若学要求人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对万物空性的认识,也只有“空”才具备世间万物一切力量、具备一切法力和“佛性”。由此劝戒人们脱离世俗诸多精神、物质上的烦恼和牵绊,皈依佛门空无一切的境界当中,达到修行自我,度脱他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法护的《光赞般若经》对大乘般若理论的阐述是较全面的,涉及“学般若波罗密”的目的、意义和“行般若波罗蜜”的内容、方法,并且对诸多修行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还涉及“般若波罗密”与诸多修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的重要性;其“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每至事首,辄多不使,诸反覆相明,又不显灼,考其所出,事事周密耳。”反映了大乘般若学最主要的内容和宗旨,成为后期翻译者进一步阐释的基础,也为大乘般若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历经三国、两晋之后,《般若经》也逐渐成为汉译佛教典籍中最为流行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