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一见审配的书信,立时愤怒地说道:“许攸,那这个滥行匹夫!现在还有什么面目在我面前献计。你和曹操很早就认识,想是也受了他的财贿,为他献计说话。韩猛在东平折损,我原本就要治你的罪。如今大战即将开始。权且暂时寄下你的罪。等到打败曹操后一并发落!现在你马上退出去。不要让我再看见你。”
这个时候,许攸算是对袁绍彻底失望了,也不再对袁绍抱有任何的信心。同时,他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终于决定离开无能的袁绍,去重寻新的明主。
做出了决定之后,许攸当晚就悄然离开了袁绍的军营,向着曹军的军营急速而去。
归曹
此时,曹操在官渡前线的情况十分危急,军粮短缺已经使得他有了退兵的打算。许攸的到来令人兴奋异常。
“公(曹操)闻攸来,跣出迎之”,可见曹操对许攸到来的兴奋程度何其高。
“跣出迎之”,第一层意思是说曹操来不及穿鞋,可能在干着什么事,一听说许攸来了,大喜过望,光着脚就从营帐里往外跑。
第二层意思是表示敬重,因为在古代礼仪中,光脚表示了一种尊敬。
曹操后来得势以后,汉献帝曾经给过曹操一个特殊的待遇,这就是带剑鞋履上殿,叫“剑履上殿”。剑就是带剑,臣子可以佩带着剑去觐见皇帝;履就是穿鞋,这说明一般的人是不能随便穿鞋朝见皇帝的。可不可以穿袜子呢?这要看地位,地位高的人可以“袜而登席”,穿着袜子走到席位上,而地位再低一点的就一定要光脚。因此,光脚也是表示尊重。
这个曹操光着脚跑出去之后,抚掌而笑道,子远你可来了,“吾事济矣”,我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接着便把许攸请到了军帐里坐下。
曹操和许攸携手一起进入营帐,操先拜于地。许攸说道:“公你是朝廷的丞相,我是一介布衣,为什么要如此谦恭呢?”曹操说道:“公你是我的故友,怎么能用名爵来分高低贵贱呢。”。
这时的曹操,求贤若渴,自然把许攸当成“座上宾”。
许攸问曹操,袁绍现在的兵力很是强盛,你想用怎么方法对付他呢?你现在的存粮还能够支撑多长时间?
曹操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差不多还有一年的存粮吧。
许攸说,这不可能啊,我再给你一次机会说实话。
曹操笑着说,军粮还能支撑半年!
许攸说,你难道不想要让我帮助你击败袁绍了吗,对我还说实话。
曹操笑着说道,我刚才是跟你开个玩笑,实话对你说吧,军粮只够一个月的了,子远你说现在如何是好呢?
许攸一见曹操说出了实情,于是将自己的见面礼掏出,给曹操献上一条妙策。他对曹操说:“你现在孤军据守官渡,外面缺少援军,内部缺乏粮草,现在已经处于危急时刻了。袁绍现在的粮草主要囤积在故市、乌巢,淳于琼负责把守。然而他的防线过长,兵力分散,假如你能够出动骑兵,出其不意地袭击他的军粮囤积之地,烧掉他的粮草。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袁绍就会自我灭亡。”
对于许攸的建议,很多将领都心存疑虑,只有荀攸和贾诩表示赞同。曹操当机立断,留下曹洪、荀攸守护营寨,亲自率领五千马步兵,分成数个小组,趁着天黑,直扑乌巢。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很快就到达乌巢,包围了那里的粮草军营。
淳于琼起初以为是小股敌人的袭击,所以并没有在意,只是派出一部分兵马出战。
淳于琼,字仲简,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与袁绍、曹操曾是西园八校尉之一,后来跟随袁绍,曾劝阻奉迎迎献帝,致使袁绍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沮授谏阻袁绍出兵,违背了袁绍的意旨,于是分监军为三都督,淳于琼掌管其中一军。官渡之战,淳于琼随颜良攻击白马,失利后率军运粮。
消息传到袁军那里,袁绍认为此时曹操进攻乌巢,其营寨必然没有防备,假如现在就去进攻,肯定就会使得曹操无家可归。
然而,有的将领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曹营一贯坚固,曹操敢亲自率军出来,他的营寨定然是做好了准备。而乌巢的粮草一旦被烧掉,我军就有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局面。
谋士郭图也支持袁绍的的观点,他认为淳于琼将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肯定能守得住粮仓,现在不能坐失良机,应该集中全部兵力攻击曹操的营寨。
袁绍最终听取了郭图的建议,便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全力攻打曹营,只派遣少量骑兵去支援乌巢的淳于琼!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东汉末年,他应募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战斗,后担任了冀州牧韩馥的军司马。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取得冀州,张郃率兵投归袁绍,担任校尉。其后,由于在抵御幽州割据势力公孙瓒中立下了战功,因此升为了宁国中郎将。
然而,张郃和高览率军攻击曹军的营寨,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到达乌巢的曹军放火烧粮,袁军大乱,粮草尽烧,将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均被斩杀,士卒伤亡千余人。大将淳于琼的鼻子被割下,其后曹军又将所有阵亡袁军士卒鼻割下,连同牛、马的舌头一起送往袁军,袁军将士看后十分震惊。
曹操询问败将淳于琼:“你如今弄成这样,是什么原因呢?”
淳于琼答:“胜负乃是天所定的,干什么再问我呢?”
曹操实际上想要留下淳于琼的性命,然而许攸指出倘若淳于琼日后见到自己的样子必定会心生怨恨。于是,曹操斩杀了淳于琼。
乌巢失守的消息传来,袁军顿时乱了方寸。当初坚持攻击曹营的郭图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就诬陷张郃,说他心存怨恨,因此才没有全力攻击,导致战事失利,他是这次失败的元凶。
就在袁绍踌躇,难以决断之际,有人将郭图的话告诉了张郃。张郃和高览见此无心恋战,便率领全军投降了曹洪。曹洪等人起初不信,许攸出面为其担保,才接受张郃等人的投诚。
乌巢粮草被烧光后,袁绍全军逐渐溃散。袁绍及长子袁谭各单骑北逃,直到黄河渡口,收拢数百骑兵,渡河到了黎阳北岸。官渡之战,袁绍损失七、八万兵卒,武器、辎重、图书、珍宝的损失更是无数。从此,袁绍在河北一蹶不振,直至病亡。
而曹操采用许攸的计策,消灭了袁绍的大量有生力量,从而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攻破冀州
袁绍在官渡大败后,逃回河北,虽然他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他依然占据有四州的广大土地和人口,而且还有一定的军事实力。
袁绍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字显奕,为幽州刺史;三子袁尚,字显甫,是袁绍后妻刘氏所生的,袁绍非常喜爱他,因此将其留在了身边。
袁绍后妻刘氏劝他尽快确立后嗣,袁绍于是和审配、逢纪、辛评、郭图等人商议。但这四个人也是各为其主,审配、逢纪二人,倾向于辅佐袁尚;辛评、郭图二人,倾向于辅佐袁谭。
建安七年(公元公元202年),袁绍发病而亡,袁尚继承了袁绍的官位和爵位。但是,长子袁谭对此极为不满,便与两个弟弟,袁尚、袁熙,展开了连年的交战。
袁谭自称车骑将军,率军进驻黎阳。袁尚派遣逢纪跟随他。后来,袁谭多次和袁尚交战。失利后,袁谭不得不向曹操求救。于是,曹操率军攻打袁尚,并且包围了邺城。
趁此机会,袁谭攻占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并逐渐招抚了袁尚的旧部。
袁尚被曹操打败后,只好去故安投奔袁熙。不久,袁谭背叛了曹操,曹操统军征讨。袁谭只好率军屯扎在龙凑。曹操大军不断进逼,袁谭不敢出击,趁着夜间逃奔了南皮,靠着清河驻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攻破了袁谭的营垒,袁谭也被斩杀。袁熙、袁尚两人难以抵挡曹操的兵锋,逃往辽西投奔乌丸的首领蹋顿,但不久曹操就将乌丸平定,二人只得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结果却被公孙康所斩杀,首级也随后被送给了曹操。
曹操在围攻冀州时,命令士卒绕城筑起土山,又想要暗地里挖掘地道,以攻破冀州城。没想到审配设计坚守,法令严格,因此曹军一时难以攻下。
冀州城门的一个守将因为喝酒而耽误了巡视,审配严厉地责斥了他。此人怀恨在心,就逃出城投降了曹操,并向曹操建议在突门挖掘地道就可进入城中。然而审配看出了曹操的意图,使得挖掘地道的计划没有成功。
就在曹操一筹莫展之际,许攸建议曹操利用漳河水来攻取冀州城。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接着,曹操便命令军兵奋力在城外挖掘壕堑,不久就引来了漳河水。冀州城中水深数尺,再加上粮草断绝,军兵多有饿死的。
最终,冀州城被攻破,审配失败被擒,拒不投降,慷慨赴死。
成败全在一张嘴
冀州城破,袁绍在河北的残余势力基本算是被扫清了。频频给曹操献计的许攸却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所以才导致了功成而身没的悲剧下场。
针对许攸的死,有不同的版本。
《三国演义》中写道:一天,许褚骑马进入东门,正面碰见了许攸。只听,许攸大声对许褚说:“你们这些人没有我,怎么能够顺利出入这个门呢?”
许褚听后,十分生气地说道:“我们经历了千生万死,冒死血战,才将城池夺下来,你怎么如此夸口说大话!”
许攸厉声骂道:“你们都是一些草莽匹夫,根本不值得称道。”
许褚听了,一怒之下便拔剑杀死了许攸,然后他提头来向曹操请罪,说:“许攸太无礼了,我已经杀死了他。”
曹操听完了经过,对许褚说道:“子远和我是老相识,他只是开个玩笑,你又何必杀他呢!”将许褚深深责备了一通之后,曹操下令厚葬许攸。
《三国志》魏书裴注引《魏略》写道:许攸倚仗自己的功劳,经常对曹操口出戏言,甚至直接称呼曹操的小名,在正式场合也没有收敛。
在一次聚会上,许攸对着曹操说:“阿瞒,你若是没有我,就不会得到冀州。”曹操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说的确实不错啊。”口上虽这么说,曹操的心里却非常不高兴,他觉得许攸太过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