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举起这杯葡萄酒
5488900000027

第27章 风中梦想路(2)

现在不行了,公司既没有钱,而且不管进什么货,都只能赚不能赔,因为是公家的,三个猫瞪着六个眼,都在瞅着你,看你这两步走。做成了,挣了,你鲁祥云就在蔬菜公司打开天下了;如果做赔了,对不起,你卷起铺盖回家抱孩子吧,别说国营的蔬菜公司了,在栖霞你鲁祥云也臭了桶子了。

鲁祥云仔细算计着,掂量着手里的钱,尽量多进品种,进好销的品种:婴儿乐奶粉进两包,这样糖果那样糖果进几包……就这样弄了满满一车货回来。一路上,鲁祥云算计着这一车货就能挣不少钱,心里头有点悠然得意了。

傍晚,鲁祥云从青岛回来了。公司的职工都下班了,鲁祥云想把货放在车上,第二天再卸。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司机竟然刁难他了。没名没姓地对他说:“不行啊,这样把我的车压坏了。”

鲁祥云做他的工作说:“就一宿,几个钟头,明天早上早早叫人卸下来,不会有什么事。”司机不是省油的灯,拿出架子道:“哎,我这个车是日本的,不抗压。压坏了,圈就扁鼓了,跑起道来不行。不能放在车上,要不你就卸在大院里吧。”

鲁祥云见司机是铁了心跟自己过不去,再跟他说什么也没有用,就去找保管打开仓库门,要把货卸进去。

鲁祥云急火火地跑到副食品仓库的保管员家,恰巧她正在做饭。鲁祥云就很客气地跟她说:“王师傅,我从青岛拉了车货来,放在车上不行,你把仓库的门开开,我把货放到你仓库里吧。”

让他没想到的是,又叫他吃了“闭门羹”“哎呀,我仓库里没场放了。”

鲁祥云明知道她的仓库里有地方,是故意刁难自己,可又不能发作,就跟她说:“就一车货,也不多,挤吧挤吧就行了。”

“哎呀,听你说的,说没有地方放就是没有地方放,挤还能挤出地方来啊,又不是人,这是货呀。”

“能不能想个办法先放在过道里,明天上班再搬到别的库里?”

“说没有地方就没有地方,你也真是的,我还能把仓库吃了?”不管怎么说,人家就是不回公司开仓库。鲁祥云窝着一肚子火,却也不能发作。车又不能不卸。

鲁祥云又跑到另一个保管员家里,这位保管员姓蒋,是管酒库的。鲁祥云前面碰了钉子,这回说得就有变化。他知道副食品不能放到酒库里,但事情急了,只能先借库了。他对这位保管说:“蒋保管,请您开开门,我拉了车货没地方放,先放到你库里,明天就搬出来。”

保管问拉的什么货,鲁祥云说是饼干、罐头什么的,她一听,眼里带着瞧不起的神气拖腔拉势地说:“啊呀,你懂不懂经营啊,副食品不能放到酒库里呀。”

这哪里是跟顶头上司说话,纯粹是笑话鲁祥云是土老帽儿。鲁祥云心里忍着,接过话来说:“就是,你说得对,只是临时放放,明天一早就搬出去。”

“你说了话当话啊,明天一定得搬出去。不搬就坏了规章你知道吗?”鲁祥云一听这话,感觉这位保管员还不想跟自己对抗到底,就赶紧说:“行行行,明天一定搬出去。”见鲁祥云打了保票,她才说:“那么,你就先等等,等我收拾收拾,给你去开开仓库吧。”

“杀”开一条“血路”

这个国营的“病”真是病入膏肓了,鲁祥云走过了多少经商的曲折道路,却从来没有走过像蔬菜公司这样泥淖深深的“拔鞋路”,每走一步都会被绊个跟头,如果不是鲁祥云精明过人能吃苦能忍,换成多少有点火性的人,早就跟保管员训上了。

鲁祥云能够有今天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他的品质决定的。他在任何时候都知道什么在前什么在后,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是最重要的。如果鲁祥云当时跟王保管执气,说她是故意刁难,仓库里有地方故意不开门,矛盾必然当场就被激化了,不仅她不会开仓库的门,而且还会让自己下不来台。

那样,货卸不下来不说,肯定会被等着看热闹的司机见笑。不用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鲁祥云跟保管干起来了”的“新闻”就会在全公司响盘子,“老农民就是不行,哪能弄了国营企业的”闲言碎语第二天就会在全城长翅膀飞,鲁祥云就是有千条理万张口,也说不清道不明,他原来的“能人”形象会一落千丈。

鲁祥云想,这口气忍倒是能忍下来,只是这样下去,在公司里,说什么没人听,听见了故意跟自己找麻烦,让你事事不顺利,什么也做不成,这个经理不是成了摆设了吗?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整个公司就会人人跟自己作对,什么威信也没有了。到那个时候啊,鲁祥云你真会走到叫天天不应,入地地无门的地步。你鲁祥云还有什么面目见朱留村蛇窝泊镇的“江东父老”?看来,不动杀戒是不行了,不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蔬菜公司经理还有商业局副食品科副科长的“小乌纱帽”,就该挪地了。

逼上梁山。鲁祥云决定“杀”出一条“血路”来,他要真正地背水一战,要彻底征服改变这种国营病,让蔬菜公司起死回生,成为一颗让全县人都看得见的新星。

鲁祥云是有计谋的有策略的。他犹如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把握着战机,掌控着战斗的每一步主动权,整个战场的局势都在他的运筹之中。

第二天,他像没事一样,不动一丝声色。那位保管员看他没敢对自己怎么样,更加洋洋自得,觉得自己了不起。鲁祥云看见了装着没看见,听见了装着没听见。

到了第三天,鲁祥云一上班就叫人到潍坊去拉一大解放车咸盐,告诉去的人务必早点赶回来。下午,鲁祥云就坐在局里的办公室等着,故意闪出个空来让那个王保管表演一番。

当时的咸盐还没有成袋装的,都是散装的大粒盐,按规定是不能放到王保管的副食品仓库里的,鲁祥云就要故意刁难她。他看准了,王保管必不会让人把咸盐卸到自己的库里,肯定会跳出来说三道四,这样鲁祥云就抓住她的把柄了。

果不出所料,拉盐的回来后,打电话问鲁祥云把盐放到哪里,鲁祥云告诉他就放在王保管库里。不一会儿,拉盐的给鲁祥云打电话来说:“鲁经理啊,王保管不叫往她库里卸,你看怎么办?”

鲁祥云一听,正中下怀,他要的就是这个“反叛劲”,就是这个“把柄”,他骑上自行车,一溜烟到了仓库。

在保管屋里,见王保管正在围着火炉织毛衣,鲁祥云二话没说,上去一把夺下毛衣来,钩开炉子盖,把毛衣窝吧窝吧,往火炉子里塞,一边没好气地往里塞,一边恨恨地说:“我再叫你上班干私活。”

在场的人都傻了眼,没人能想到鲁祥云这么“二虎”。

王保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毛衣被他烧了,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鲁祥云就瞪着眼盯着她说:“你把钥匙拿出来。今天我宣布,免了你的保管员的职。”

王保管叫鲁祥云镇住了,乖乖地把仓库钥匙交了出来,鲁祥云对等着卸车的说:“就把盐卸在这个库里。”然后对王保管说:“别人是先清点货物再交钥匙,你是先交钥匙再清点货物。”

王保管先是愣着,没想到鲁祥云会来这么一手,打了她个措手不及,等缓过神来,就气急败坏地说:“你个二郎神,个体户,有什么了不起的,俺几辈都是蔬菜公司的,你算老几?咱俩走着瞧。”

当时的体制统得死死的,免个职工都得商业局长办公会研究批准。鲁祥云去跟科长把这事一汇报,科长眼睛瞪得老大说:“哎呀伙计,你真大胆,自己就敢免职工。”鲁祥云硬着头皮说:“不这么干,这样的企业该破产了!”

这事一出,就如热油锅里泼了一瓢凉水,整个蔬菜公司像炸了锅。所有的职工和他们的家属都瞪大了眼睛看这场好戏。

人们知道,王保管家里有根子,她丈夫在县里某权力单位是挺厉害的主,决不会就这样罢休。还有人觉得,如果这件事就这么算了,蔬菜公司老职工的脸不也丢尽了?蔬菜公司职工们传下来的辈分威信也就没有了。真能让这个个体户这样坐在国营企业职工身上显大吗?难道真能让他在这里仰手是天、俯手是地吗?如果真让他打过这个江山去,我们蔬菜公司的职工今后还会过上好日子吗?

较量刚刚开始,鲁祥云知道这件事不会就这样随便拉倒,他下了决心要迎接更艰巨的考验。

“真金不怕烈火炼,炼来炼去是真金。”他暗暗告诉自己,是条男子汉就不用怕事,何况自己走的是正道,不管王保管家有多大势力,我鲁祥云决不会后退半步。

人们拭目以待,鲁祥云静静等待。

果然,停了一段时间,王保管跟她老公来到了鲁祥云的办公室。恰好,商业局长这天也来检查工作碰上了这事。

鲁祥云豁出去了,义正词严地对她老公说:“她是我的职工,她干得不好,我就有权免她。你今天来打架,我告诉你,你自身难保。”

她老公看鲁祥云是个不怕死的主,态度这么硬,也被他的气势所压倒,就说:“今天来找你,你这么说,不稀罕跟你干了,再跟你干,就用塑料袋套着头。”

一场硝烟弥漫的较量,鲁祥云凭着自己的胆量和正气取得了全胜。他看着王保管和她老公愤怒地走出公司的背影,心里告诉自己,蔬菜公司的江山这一次打下了。从今以后,我大展宏图的条件成熟了。

一锤子砸响,满锤子是钢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够挺过来,你就成功了。鲁祥云的这次“惊险之旅”就这样跨过险滩顺利地走向了新的天地。新的局面就这样打开了。

人们看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邓小平的那一套,是天经地义没有办法再搬回到过去的“惟身份论”上了,社会的变革让人们真正认识到惟有向着商品经济、向着使自己或自己单位富裕起来的方向前进。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虽然没有挂在鲁祥云的嘴头上,但人们已经感觉到“二郎神”也可以领导国营企业了。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转变,是任何人都不能逆转的历史规律。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本是贬意,但如果改一字就会成为一个真理:“顺势者昌,逆势者亡”。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经过了鲁祥云与王保管的事件,不仅蔬菜公司再没有人往鲁祥云这个枪口上撞了,鲁祥云还一下子成为栖霞县显赫一时的改革名人,成了很多人注目的风云人物。

到这个时候,鲁祥云过去一切经历生成的私营企业经营理念完全变成了国营企业的经营理念。栖霞蔬菜公司就像一个临死的人,突然间宣布他回到了青春,那是一种多么的兴奋与激动啊。

鲁祥云的锐气与勇敢,使这种起死回生的感觉在蔬菜公司所有的员工当中流动,大家仿佛看到鲁祥云给蔬菜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美好的生活;人们开始相信,鲁祥云会给公司带来新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也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很多人觉得,即使得不到好处,鲁祥云也会有个交待。

社会就是这样在变革中无情地冲击着第一块站出来的石头,我们不能说那位王保管就是一无是处,更不能说她是故意的反对改革,也不能说她是活该或者是可怜。对于王保管来说,这是一种观念的冲击也是一种“个人的生命洗礼”;对于蔬菜公司的全体职工来说,事实告诉人们的就是顺服的好处远远小于悖逆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