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举起这杯葡萄酒
5488900000028

第28章 风中梦想路(3)

人们对鲁祥云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鲁祥云在公司的地位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可。他的话在栖霞县蔬菜公司好用了,没有人再敢顶牛了。用官场的话说,叫“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了。不仅如此,鲁祥云还是栖霞县商业局副食品科的副科长,他的做法,得到了局党委的肯定。如果谁人再想跟他斗一斗,那就是跟共产党斗,跟县商业局过不去了。

鲁祥云真正成了蔬菜公司的主人公了;虽然过去他不是国营职工,但现在他是堂而皇之的真正的领导。他是个有了身份的人。

“一锤子打响,满锤子是钢。”栖霞蔬菜公司就这样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鲁祥云召开了大会,还是在那间临时的会议室里,全公司的员工一个不少全部到位。这一次不仅没有人再发牢骚说闲话,鲁祥云的每一句话大家都在倾听,甚至有人还拿着小笔记本在记录着。

鲁祥云在会上讲了蔬菜公司改革与发展的远景和打算,也讲了当前大家从改革中可以得到的好处,保证在短时间内把欠大家的工资全部发下去,并且让全公司在全县商业系统中很快进入前列。

职工们听得都有点发呆,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就像应许天上掉馅饼一样。但同时,鲁祥云也宣布公司的纪律,让人们觉得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叫人人要拿着公司当自己的家这不可能,但是,上班就得有个上班的样子,不是逛街,是工作,任何人再出现像王保管那样的上班干私活,不听领导话的现象,就按我们公司的规定办理。”

人随王法草随风。从此以后,上班吃瓜子、织毛衣、干私活,打架斗殴的现象一扫而光。蔬菜公司真是一下子改邪归正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暗地里的不服,哪里是一时半刻就能改变得了的呢?

大刀阔斧,凯歌嘹亮

鲁祥云深知,要让栖霞蔬菜公司真正走上大路,必须一点点地改变人们过去的思维方式。而改变人们的观念最主要的是要用事实说话。如果光凭自己在跟王保管的处理之事上的“敢于斗争”威信,早晚要被公司的职工所唾弃,因为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改变歪风邪气,最根本的是要见到公司兴旺起来。

鲁祥云当然十分懂得“朋友是暂时的,利益是永恒的”的社会原理,知道要想自己真正在蔬菜公司里站稳脚跟,就必须千方百计把公司变成一流的企业,给职工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说话兑现,说到做到,他把利益这个杠杆作为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不搞任何花架子,不搞空头支票,“什么年底兑现,什么视收益给奖励”等等,全部不搞。而是因事因地当场就兑现,让每个职工都拿到切切实实的利益。让利益来做教师,让利益来开口说话。

鲁祥云从小事上做起,让甘心为公司做事的人得便宜。公司来了货物,卸车时,有人拈轻怕重。鲁祥云就在这事上做文章让为公司付出的职工得好处。一天,来了两车白糖,有的员工很精细,怕卸车太累又遭罪,第二天就请假不来了。鲁祥云就召集所有在班的员工都来卸车,卸完了车,就开始发“福利”分给每个参加卸车的员工五十斤白糖、两箱啤酒和一些饮料,作为参加卸货的奖励。

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益。那些请假不参加的职工没想到自己的“精明”反而吃了亏。这样,一连几次下来,他们也长了“精细”,再听到有车拉货或者公司有重活累活,他们也不请假了,也不去跟公司计较了。

大家都来了,鲁祥云再也不发东发西了。他以为,职工当真的“以企业为家”才是好职工,公司也决不能拿着员工当工具不当人待,光叫员工干活不让职工得好处。逢年过节,鲁祥云就多发福利,上好的刀鱼、虾、肉、下货,应有尽有,让全体职工都感到自己的蔬菜公司真是变了样,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处。

蔬菜公司原有的经营方式在鲁祥云手里得到了完全的创新发展,他大胆探索新的商业发展思路,倡导客户第一的理念,并让全体职工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客户的需要就是我的服务目标”。公司所有的运作完全围绕着客户展开,客户需要什么公司就提供什么货源,以至于蔬菜公司成为全县商业批发最全的大市场。

鲁祥云找到县电视台,跟人家谈妥了,一年给人家足够的广告费,把蔬菜公司的牌子打得响响的。每天早中晚,只要打开栖霞电视台的节目,就会看到“栖霞蔬菜公司经理鲁祥云携全体员工欢迎您光临”的广告,到了年节,还有祝福的广告,让利的广告,并且承诺“货真价实,让利于民”,让全县的老百姓都知道栖霞蔬菜公司是个重信誉、讲诚信、为老百姓服务好的商业公司。鲁祥云的大名,在全县真是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

借政府之势,开企业之路。鲁祥云又审时度势,巧妙地借着经济发展的大势,策划活动,使栖霞县蔬菜公司成为全县农民心中最响的一块商业牌子。

那时,正是政府号召农民参与流通领域的大形势,一个“动员全县个体户参与蔬菜公司活动、加快农村商品流通”的策划,从鲁祥云手里出来了。他的“由蔬菜公司搭台,由生产企业出资,由政府出面宣讲”这种“三合一”借政治之势搞商业营销的模式,取得了“政府、农民、企业”多赢的好效果,不仅后来成为全县商业系统的经典之作,还成为当时的一大新闻。

1992年的《烟台日报》的二版头条以《参加县里一个会,胜过自己摸半年》为题发消息报道了这次企业当配角、政府来唱戏、农民来得利、企业得效益的多赢活动,消息明确对这次活动予以肯定和称赞,说是栖霞县把思维方式倒过来,也就是逆向思维,请五百名农民进城参加新闻发布会,引导他们闯市场。报道是这样写的:

“4月24日,春雨后的栖霞县城,满眼葱绿,五百多名农民起大早赶来,参加栖霞县第一次面向农民的新闻发布会。”

“这次新闻发布会是由栖霞县蔬菜公司与山东范公酒厂、碧云洞矿泉水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原来是打算请新闻单位记者和社会各界名流造造声势搞促销。县商业局和县政府领导听取汇报后,觉得当前应该引导农民闯市场,让知名人物参加新闻发布会,倒不如借此机会让农民进城开阔眼界。于是,他们就提前十天在县电视台做广告,下请柬邀请全县五百名‘流通能手’参加新闻发布会。”

“在悦心亭宾馆会议室里,记者与五百名农民兄弟一同看金牌,看企业录像,边看边听;听碧云洞矿泉水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产品如何夺世界金奖的闯市场的经验,听栖霞县于副县长谈全县经济发展大势和支持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各项政策。不少人喜形于色,交口说好。

“会后,农民们纷纷到栖霞蔬菜公司参观、洽谈,半天就订货近百万元。”

这次活动,除了政治效益以外,农民和栖霞蔬菜公司明显得到了经济的收益。报道明确告诉读者,鲁祥云搞的这一场“政治营销”,半天就订出了近百万的货。这在当年来说,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特别是通过这场活动,栖霞蔬菜公司的牌子,在全县商业系统中,成了最响的,它的品牌效益更是无法估量的。

与此配套的业务经营,鲁祥云也是出奇招、出新招,出人意料地让人有想不到的惊喜。他的办公室跟业务批发办公室连在一起,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商量。

在业务批发办公室里,鲁祥云让人把橘子、香蕉还有其他应时水果,摆在茶几上,凡来打货的客人,都可以免费品尝,尽着你可劲地吃;远道而来的,中午还管饭,让每一个前来打货的客户真的是感到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亲切方便。

在业务上,如果有什么难处,鲁祥云都是尽力帮忙,比如那些偏远山区的客户,有时候来得太晚了,当天回去挺困难,不论打货多少,鲁祥云都会派车送他们回去。不少客户因此感激不尽。

这样经营下来,蔬菜公司真是人和气顺业兴,每年的春节,全县家家户户,都吃鲁祥云蔬菜公司的糖,喝鲁祥云公司的酒,抽鲁祥云公司的烟。栖霞蔬菜公司在全县商业中成了“一股独大”的商业明星,光彩照人。

人在路上,路在风中,风中远方

一路凯歌。鲁祥云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就被提拔为栖霞商业局副食品公司的副总经理,并且继续兼任蔬菜公司经理。年终大会上,戴上大红花,向全县商业系统介绍自己的改革搞活的经验。他成了全县商业流通领域里的真正能人,他在领导眼中,是创造奇迹的人;在职工眼中,是能带来好工作好生活的好领导。

鲁祥云在这段时光里,也得到了充实和提升。他深深感觉到,从接触商业以来,虽然以前干个体,当“二郎神”做得很大,生意很火,但很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模式与国营企业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特别是他在与不少国营企业的厂长经理接触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经验。

鲁祥云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更加解放,前瞻性和理想之梦更加远大。他不再局限于做好一个蔬菜公司的经理和副食品公司副总,他要当老总,要当商业局长,甚至更高的想法,他都在梦想着。是啊,他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经验,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别人能做的,为什么我鲁祥云就做不得?

他想的没错,但人生之路并不是个人说了算的,就像这一节开头所说,人生的旅途是“人在路上,路在风中”,任何人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走向。

当然,我们常常会说贝多芬的名句:“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咽喉”,生活中,那只是鼓励努力的一种精神因素。真正的命运之神,并不会完全被人所掌握。人的努力是一回事,而人生的道路是另一回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一回事,而“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也是一种正常;只是有一条,人生的路只要你努力,决不会白费。

鲁祥云的经历正是这样,当他梦想自己会走上官场之路的时候,他的官梦却因为上司的调动而夭折。当年招聘鲁祥云当蔬菜公司经理的商业局长,因为种种原因,而调到异地工作。鲁祥云因此而被打入另册,他的升官梦最终破灭了。

“东方风来满眼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全中国大步走向世界强国。鲁祥云瞻前顾后,重新构想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经过艰难的抉择,他毅然决定离开自己心爱的蔬菜公司,重走个体私营经济的道路。

且不说在那个官本位居首位并处处显要的年代,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又有几个人愿意在显耀的“国家干部”的岗位上退下来而进入私营的阵营中呢?真可谓凤毛麟角、万里挑一。

但是,鲁祥云选择了这条道路,这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跳火坑”,无异于扔下“金饭碗”去拿“要饭棍”。这在一般人眼中真是显得不可思议和很另类。是啊,三年的蔬菜公司经理,显赫一时,就如一阵风在他眼前吹过,人生路茫茫,前程终如何?

鲁祥云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但他知道他的将来一定会比现在更好。他就是抱着这个信念向前进,尽管人生之路在风中,他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决不图眼前的一时舒服和痛快甚至可向人夸口的地位,他的梦想是建立自己的“财富帝国”,那才是他真正的人生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