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5543300000017

第17章

泪水突然涌满了冬环的眼眶,她拉着女儿的手,颤声说道:“雅儿,你是女孩子,农村条件比不得家里,凡事都要多加小心……我最放不下心就是你……”

这时吴雅被被后边的人推拥着已经爬上车厢,她转过身来,含泪带笑地向母亲和远处的外婆挥手:“妈妈,婆婆,你们放心吧!我们会好好的,你们要照顾好自己!”

挤满知青的大卡车缓慢地驶出人群,开始加速,终于在人们的叫喊声中绝尘而去,直到完全消失在远方的田野雾霭里。

吴雅挤在颠簸的卡车上,不时地探头回望着紧随在后面的另一辆卡车,她发现比别人高出一头的吴稚一直在兴致勃勃地跟周围的同学说着什么,吴稚也看见了姐姐,举起手臂向她致意,两辆车上的人几乎同时都举起了手臂,一种命运与共的情感在知青们中间传递着。

从县城到他们插队的刘隔区只有一个来小时的车程,但姐弟俩没有安排在一起,吴雅被安排到刘隔公社的永丰大队一小队,吴稚被安排到十几里外的高阁公社红北大队三小队,此番告别后,姐弟俩就分多聚少了,平时各在一方干活务农,偶尔回家,也很难相约同行,只有逢年过节时方能有几日的短暂相聚。

39

吴雅插队的刘隔公社永丰大队,地处汉川县北端,是以种植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区,她落户的一小队紧靠汉北河,是一个只有百来户人家的村落。汉北河是一条人工水道,水面宽约三、四十米,过去曾与汉水连通,后来为防洪涝,又筑坝阻断。

永丰村的房屋沿汉北河岸一字排开,房屋多为草顶土墙的平房,全村男男女女200多口人,都是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外面的文革闹得天翻地覆,这里依然遵从着多年不变的生活轨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静得就像脚下的汉北河。

知青们的到来,自然就是这里最令人兴奋的大事了。

那天下午,载送着吴雅等一行八位女知青的卡车把她们送到刘隔公社。除了吴雅,其他女知青分别是熊汉芬、严世英、朱永宪、张汛、张荣芳、涂梅英、黄凤元,其中黄凤元是从刘隔区下放的。公社和大队的人列队鼓掌对她们表示欢迎,大队书记高松青亲自上车将一行带到一岔路口停下,说是下边的路车进不去了,只能步行。这时早已等候在路边的一群社员立即围拢上来,抢着帮她们挑运行李,知青们的背包箱笼瞬间便被“抢”光。帮吴雅挑运行李的是一个名叫高春生的小伙子,非常热情朴实。当她得知小伙子是高书记的儿子时,很是感动,在心理上与脚下这块土地一下就拉近了距离。

吴雅一行被接到虾子地(永丰一队)的知青点里。她们来前已听说这里是公社的一个先进知青点,在她们之前曾接待一批来自武汉的“老三届”的知青,现在已经走光了。知青点建在村头一处堤岸上,出门几步便是汉北河,一排六间的大瓦房,在村里犹如鹤立鸡群,十分显眼;房间重新粉刷过,里面摆放着各人的床铺、小凳和农具,有专门的厨房,供知青们集体开伙,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等都添置齐备,连烧火用的柴草都已备足。按当时的政策,每个知青下去时国家要补助230元的安置费,看来这里的工作是比较到位的。吴雅和女伴们三人一间房分头收拾住下,私下都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当天晚上,队里还特地想办法搞了点鱼和肉做了一桌菜,用自酿的白酒招待大家,大队高书记和生产队长、贫协主任、民兵连长、妇联主任等都到齐了,一起举碗祝酒,对八位女知青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吴雅代表大家对所得到的热情欢迎和周到安排表示感谢,并表达了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决心。

当天晚上,吴雅在日记中写道:

新的生活开始了!初来乍到,对周围的环境虽然有些陌生,吃的方面也不是太合胃口,这些都有待将来慢慢习惯。但社队领导和广大社员对我们都非常热情,安排也不错。听说明天还不让我们跟社员一起劳动,先让我们在大队参观,了解当地阶级斗争和生产方面的情况。总之,一切都比原先想象的要好。今后,我们一定做到人在心在,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过好思想关、感情关、劳动关和生活关。

第二天,知青们一致推举吴雅担任知青小组长。

后来冬环和别的知青家长都陆续到永丰村来看过,对知青的安排也甚感满意。

吴稚所在的高阁公社红北大队三小队知青点一共有6个知青,也是集体开伙,轮流做饭。由于6人中吴稚是唯一的共青团员,也被公社和大队任命为知青小组长。

吴雅和吴稚下乡后,留下母亲和外婆在空荡荡的家里,整日形影相吊,倍感凄凉,屋子里常常是半天没人说一句话,不是没有话,而是没有说的心思。甚至连煮饭的心思都没有了,因为煮好了也没有胃口,往日一家四口热热闹闹地围在饭桌前,吃什么都香的情景,变成了两个老人的默然相向,常常是吃上几筷子便放下了。

亏得一个年青后生的到来,给这个空寂的家带来了几分活气。

小伙子名叫李四和,是吴稚从初中到高中的同班同学,他家是近郊的菜农,就住在王家山附近,以前常来家里跟姐弟俩一块玩耍或做作业,冬环特别喜欢他憨厚朴实的禀性,乐意吴雅吴稚跟他交往。吴雅和吴稚决定同时下乡,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位老人,当时外婆已年过花甲,母亲也已是临近半百之人,他们这一走,日常买米运煤之类的重活都没人帮忙了,万一有谁突然患个病什么的,连送医院的人都找不到……他们曾认真商量过,由他俩每周轮流回家一趟帮家里做些事情,但遭到妈妈和外婆的一致反对,认为这样三天两头地往城里跑,必然影响自己的锻炼和进步。

正当姐弟俩一筹莫展之时,李四和笑呵呵地过来了,他对他们说:“你们就轻装上阵地走吧,家里的重活我全部包了!我住得近,也方便。”原来他早就在考虑这个事了。其实姐弟俩也不是没想到这一点,只是不好意思开口,现在见他主动提出,态度又非常诚恳,自然是喜出望外。吴雅说:“你家里也缺少劳动力,哪能都包下来呢!平时没事时偶尔过来看看,我们就放心了。”吴雅和吴稚下乡之后,李四和果然每天抽时间来到他们家帮忙做事,挑水背米,运煤劈柴,跑腿打杂,承担起了所有的重活累活,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没事时就陪两位老人说话聊天,讲一些吴雅和吴稚在学校的往事和知青在乡下的消息,使两位老人生活上不再担忧,精神上也得到莫大慰藉,天长日久,彼此已俨然一家人,平时他也称冬环为妈妈。

后来吴雅和吴稚从农村出来,到外地上学、工作之后,李四和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每天上门帮忙做事,直到外婆去世,母亲搬离王家坡为止。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冬环和吴雅姐弟一直铭记于心,即使是后来天各一方,仍感念不已。

40

吴雅他们下乡时,正遇上江汉平原水稻大田插秧的农忙季节,从公社到各大队、生产队都在热火朝天地搞“会战”,只要能干活的人统统都要上第一线去,实行所谓“6对6”(即早上6点出工,晚上6点收工)的工作制,午饭均由各家各户送到田间地头,那几天寒气凝重,雨水也特别多,不要说光着腿脚下田,就是出门走路都受罪。

作为先进知青点的永丰三队,原本打算按部就班地安排知青们集中学习、参观几天,但知青们眼见社员们一身泥一身汗地从早忙到晚的情形,觉得自己穿戴得干干净净地待在家里实在不好意思,便由吴雅出面代表知青向队领导提出要跟社员一起下田劳动,“上好插队落户第一课”的要求。队领导见她们态度坚决,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