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5543300000031

第31章

当时在北京工学院进修的远学也经常到二外公家陪老人聊天,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北工到刘家距离很远,每次去都得转好几次车,但他从不顾及,只要有空就往这边跑。刘子谷对这位热诚朴实的侄孙女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身在武汉的吴雅一直关注着二外公的病情,却苦于无法亲自在老人的病榻前尽一分孝道。后来她趁带学生到北京实习之机,特地带上女儿雷吟去看望老人。到京后她即与远学汇合,一家子先住在学生们让出的一间宿舍里,后来搬到高工招待所。吴雅、远学日间外出办事,留下雷吟在老外公家。老外公和老外婆都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灵俐的曾孙女。

母亲和丈夫在北京的那段时间,武汉方面全靠奶奶帮着吴雅带雷吟,支撑着一个家,但老人毕竟年事已高,本身又患有心脏病,做了一段时间终于病倒了,不得不回到自己家里休息。吴雅一个人拖着孩子,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实在蹬打不开,只得将实情写信告诉了母亲。母亲同时又收到儿子来信,说媳妇也怀孕快临产了,希望她回去帮忙。这时老外公的病情也相对稳定下来,冬环便提出想回武汉帮助儿女。但此时伯父伯母都舍不得离不开她了,希望她能就此长期留在身边。冬环只得说明情况,表示回去忙过这一段,以后会再回来照顾老人家,两位老人只得在依依不舍中放行。堂妹刘安和女婿远学将她送上南下的火车。火车启动前,冬环一再让安妹回去转告伯父母,说她在武汉那边忙出头绪后就会回到他们身边。遗憾的是,她回到武汉后,就陷入儿女的繁多家事,再没能脱身。

一年后,刘子谷病重不治,在北京去世。这位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并加入共产党,后来在白色恐怖中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却一直保持气节,坚守信仰,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渴望回到党的队伍中的老人,在他去世之后,上级党组织盖棺论定,决定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没能为伯父养老送终,成为冬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

冬环回到武汉后,便住在女儿处照看孙女操持家务。吴雅生下雷吟后,到那时已先后搬过两次家。一次是从“桶子楼”搬到喻家山的“鸳鸯楼”,这原是学校为新婚夫妻所建,房间整齐划一,都是一室一厨一厕外加一个小阳台,虽然仍然窄小,但总算配置齐全,自成一体了。但即使以当时的标准,祖孙三代挤住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也很成问题,吴雅不得不跟在“桶子楼”时一样,将做饭的炉子等行头搬到过道里,在厨房里为母亲铺了一张床,因房间太窄,床的一头不得不将就着放在1米多高水槽上,整张床就跟悬在空中一般,爬上爬下极不方便。

从小就习惯听外婆讲着故事入睡的雷吟一定要跟妈妈、外婆同时睡在一起,于是祖孙三代常常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当时各地都正在热播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小家伙非常喜欢,每天都要外婆一集不挪地为她讲解。尽管日子过得清苦紧张,但小小的房间里却总是充满了欢笑。(三年后,一家子搬到五十年代为苏联专家修建的小楼中的一个两室单元房居住,又过了两年,搬进一处二室一厅的新房。)

1985年10月,吴稚的妻子小英生下了儿子吴川。对于整个吴家来说,这无疑是又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而对于冬环来说,则不啻是对二十多年不济命运划上了最后的句号。面对着跟前的一双儿女和一双孙儿女,她觉得老天终于弥补了她大半生的不幸--她已经不能设想自己的后半身还有更圆满的结局了!

孙子出世之时,正好远学从北京学成归来,使得冬环得以从女儿处抽身,去帮助儿子和儿媳照顾孙子,料理家务。

吴稚婚后没有住房,所幸小英的姐姐小平随丈夫赵东明出国后,在鸳鸯楼空有一间房子,小两口便一直暂时栖居在那里。住房的格局和大小都跟吴雅和远学的那套无异,两个人尚可将就,如今突然变成了四口人,其拥挤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加上小英工作的武汉铁路医院又远在汉口,每天上下班挤车转车,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住房问题一度成为吴稚不得不放在首位考虑的问题。

母亲在儿子家除了要操心全家的一日三餐之外,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小孙子身上。因儿媳胃口不好,奶水不足,孩子只得用奶粉喂养,白天尚无大碍,但夜晚就很具体了--只要小家伙一哭闹,就必须起床冲兑奶粉喂他。每夜少则两次,多则三次,如果都让吴稚和小英亲自操劳,那两个人白天就什么事都不要干了。她以老年人睡眠少为由,将这个苦差事全部揽下。吴稚见母亲实在劳累,后来就在每天晚上做完功课之后,先将牛奶兑好用热水烫着,使老人半夜起床能直接用上。小英休满产假不久,被单位派往西安进修,奶奶在孙子跟前就又当奶奶又当妈了,但她无怨无艾,乐在其中。姐弟两家相隔不远,平时常互相走动关照,也使老人倍感欣慰。

63

上世纪80年代,是吴雅在事业上奠定基础,初露锋芒的重要时期。

第一次在职读研未能取得国家承认的正式学位,她并未十分在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她除参加机床动力学科研组外,还担任了学生的答疑、辅导工作,并在实验室为开辟新实验,恢复老实验进行仪器调试,撰写实验报告书等。由于学习刻苦,取向明确,方法对路,吴雅的数理基础更趋扎实,专业造诣日益精进,很快就在同时留校的青年教师中崭露头角。

她任助教时负责辅导的“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都是公认的“硬骨头”;后来她又辅导《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动力学》等重要专业课程,并编写了《金属切削机床实验指导》《机床动力学实验指导》,参加编写了《机床动力学的题与解》等填补当时教学空白的专业教学用书。

从1984年起,吴雅开始攻读不脱产的助教进修班硕士研究生。助教进修班是国家教委针对当时高校中没有硕士学位的助教比较多的情况,在全国为数不多的一些重点高校专门开办的,课程设置与普通的硕士研究生完全一致,许多当年错过了读硕的年轻教师报考,包括上几届工农兵学员出身的教师。

读硕的同时,吴雅开始担任基础课《线性代数》的讲授任务,成为他们那一批留校的青年教师中第一批登上讲坛上基础课的专业教师。在此期间,她带领学生进行了三次生产实习,三次课堂设计和一次毕业设计,后来又接下讲授《金属切削机床》和《机械振动学》部分章节的任务,后者是面对研究生的。与此同时,她还参与一系列的科研课题:在机床动力学课题组进行机床切削过程的动态特性的实验,对机械加工系统中的“负载效应”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新事实与新证据,得到有关专家的赞许。金属切削中的闭环辨识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她在实验中成功地将二维时序模型应用于闭环辨识,为这一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除此之外,她还承担了“Z3025-8U型摇臂钻床优化设计”课题中的全部试验工作和部分结构设计;代表华工与同济医科大学合作进行“武汉市人口死亡率分析与预报”的研究,主持完成其中的时序分析与预报两项主要内容;参加B6032牛头刨床、C6140车床性能试验,负责激振试验、切削振动试验等等。其中《Z3025-8U型摇臂钻床优化设计》荣获1985年华中理工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她与杨叔子教授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向量ARMA模型的一种建模方法》,获1985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努力,她终于以优异成绩拿下了机械工程学硕士研究生的所有课程。在1985年底由杨叔子、熊有伦、尹肃秋、卢文祥等八位教授签署的成绩表上,清晰地记录着她的各科成绩:自然辩证法82分,线性代数93分,测试技术90分,系统辨别94分,微机原理及应用93分,振动理论84分,弹性力学99分,控制工程83分。

她在杨绪光教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论文《机床加工系统的闭环辨识》,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际例证,指出了传统的利用激振法在静态条件下研究机床结构的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系统辨识”理论和时序方法对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整个机床加工系统直接进行闭环识别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维ARMA模型的建模方法,即一种化繁为简,利于高速计算的机床加工系统的数学模型;最后对实际车床切削加工系统进行了环闭辨识,对存在争议的负载效应问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精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一颇具前瞻性和开创性的理论对于研究机床的动态特性、实现在线控制、设计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等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受到参与论文答辩的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一致肯定,并对吴雅的学术潜力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的导师杨绪光教授在对论文的评语中写道:

本文工作量大,难度较高,作者在文中提出不少自己的有意义的观点……具有理论性和实用性,具体特点为:1、说理分析清楚,论点比较严谨,对机床加工系统作为闭环系统分析合理;2、所提建模方法有明显优点,并有实用价值且已得到应用;3、所提出的关于机床负载效应问题是一个很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值得继续研究。

机械工程系主任师汉民教授,专门就吴雅的硕士学位问题向学校写了一封很有力度的推荐书,推荐书说:

我推荐本系青年教师吴雅同志申请硕士学位。她于1978年7月毕业于本院机制专业后,即留校任教。在工作之余她进修完了机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规定的学位课程以及助教进修班的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各门课程的考试,获得了助教进修班的结业证书。她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外圆磨床加工的稳定性》早在1982年5月即顺利通过答辩。评阅人认为该论文“内容是丰富的,理论分析也比较系统深入,尤其是在稳定图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有一定发展,足见论文作者充分掌握了这方面的专业论理知识,具备了从事科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上达到了硕士水平,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在此之后,基于她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又写出了第二篇学位论文《切削加工系统的闭环辨识》。

留校工作以来,吴雅同志坚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承担了教学与科研方面的种种任务,做出了不少成绩……她基础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工作进取心强。从她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来看,即使与我系历届硕士毕业生比较起来,也是佼佼者。当初她是按照组织上的意见,未报考硕士研究生,而是一边工作一边进修提高,走的是所谓“零存整取”的道路。她早已修完硕士生的全部课程,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而至今未获得硕士学位,这仅仅是由于我们工作上的拖拉延误所至。

我强烈推荐吴雅同志申请硕士学位,并请求上级部门尽快核准授予她硕士学位,因为此事远远不仅是如何对待吴雅同志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如何看待广大青年教师发展与成材的道路的重大问题。我以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取信于青年教师,以榜样与事实使他们相信:第一,听从组织安排的“老实人”不会吃亏;第二,我们重的是真才实学,不是只看学历;第三,对大多数青年教师来说,成材之路是在实际工作中成长。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好,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对于当前的工作,都是极为不利的。

机械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李淑珍副教授也写了内容大同小异的推荐书,认为吴雅“经过各种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锻炼,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高的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早已达到硕士条件和水平。”

吴雅的硕士学位论文《机床加工系统的闭环辨识》经过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的认真评审,以86·6的高分获得通过。

论文评阅人,当时的武汉工学院余敏副教授认为:“……本文研究方法正确,有一定的创造性。可以看出,作者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掌屋得较好,科研能力较强。本论文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由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熊有伦签署的答辩委员会决议说:

吴雅同志系在职人员,并经过助教进修班阶段,学满学位课程,成绩优良,论文质量与科研能力已具有硕士水平。机床加工系统的闭环辨识是一个难度较高的课题,论文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该同志能在边工作边进修的状态下取得这样的成果,说明该同志在机械振动、机床动力学、时间序列和系统辨识等方面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科研能力。

答辩委员会7人一致通过,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然而,等待着吴雅的却依然是只听门锁响,不见大门开的严酷现实。由于当时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的第一批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试点单位中没有华中理工学院,她的学位问题再一次搁浅。

吴雅以与前次一样的平和的心态面对了这一切,照样努力工作,并荣获机械工程系1985年度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1986年,吴雅被提升为机械工程系讲师,并开始担任机械制造专业本科845班的班主任。

是年底,华中理工学院终于被定为第二批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试点单位。1987年3月,吴雅的硕士学位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验收。

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得到了回报。

一年后,《机床加工系统的闭环辨识》获得湖北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64

1987年6月27日,华中理工学院院报在第一版的显着位置,发表了该报记者的长篇通讯《梅花香自苦寒来--访我院首批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吴雅》,第一次较为详实全面地介绍了吴雅的事迹,使吴雅的名字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华工校园。

由于吴雅为人处世一贯低调,不愿宣扬自己,这篇现场感很强的通讯,后来亦成为媒体直接面对面地采访她的仅存的此类文字,因此殊为珍贵。

文章开头写道:

无数次在她的学位申请表上看到她的名字,无数次听人谈起她--吴雅。希望与她见面,竟有些迫不及待。

那是一间15平方米的“鸳鸯楼”的房间,因为正是午休时刻,她蜷曲在三人沙发上。屋子里显得有些零乱,整个房间有三分之一的空间被书柜和书桌占领,书桌上、木凳上,甚至茶几上都是书。

“谈什么呢?我没有什么可谈的呀!”听我说明来意,她显得有些慌乱,无所适从的样子,那神情简直不能把她和那个苦苦追求了6年,最后终于以在职人员的身份获得了硕士学位的人联系起来。我不由得想起了她的学位申请表,以及杨绪光教授、杨叔子教授谈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