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三十六计》学生活
5546300000025

第25章 第四套 混战计(5)

唐遣李世民前去虎牢,据险御敌,阻止窦建德西进,然后伺机而战,将窦建德打垮。此计运用结果,窦建德为虎牢之险所阻,不能西进,陷于进退维谷之境。5月间,唐军伪装粮草完尽,引诱窦建德军前来决战,窦建德中计,全军出动,自板渚出牛口布阵,北距大河,西薄汜水,南达鹊山,长达二十里。李世民立于高处看窦建德的阵势,曾说窦军“风险而嚣,是无纪律,逼城而阵,有轻我心”。即不难看出此军的动态。

李世民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用部分部队吸引住窦建德军全部。直到晌午,窦军“士卒饿倦,皆坐列,又争饮水”,阵势紊乱,李世民看到决战时机已到,乃以轻骑渡汜水,进攻窦军。此时窦建德与群臣正在聚合,仓促应战,阵势大乱。李世民率精锐插人窦军阵后,并改换唐旗帜,窦军更加混乱,甚至迅速溃散。唐军追杀三十里,俘获五万余人,窦建德亦受伤被擒。

这是决定性战役。窦建德败亡之后,王世充看到大势已去,不得不自缚投降。王世充、窦建德与杜伏威是统一战争中东方三大实力,彼等的成败是统一战争胜败关键之所在。杜伏威归附于唐,窦建德、王世充先后失败,这个关键问题已为李唐所解决,因而可以说唐已取得胜利,统一战争基本上已告结束,在中国历史上代隋而立即为唐帝国。

在对敌斗争中,善于利用敌人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工作,往往能够起到军事斗争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商业智慧 通用公司的远交谋略

位处美国汽车王国的底特律市,有一家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它与同处该市的福特汽车公司年纪不相上下,都是近100岁。这100年来,可以说福特和通用各领风骚50年,前者在前50年雄踞世界汽车界霸主地位,后者却在后50年出尽风头。

俗话说:“富甲不过三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迹象表明通用的地位开始动摇了,给人一种岌岌可危的感觉。这种威胁来自太平洋上一个以精明和顽强著称的岛国——日本。

20世纪80年代似乎注定了通用汽车公司运途坎坷。80年代的头一年,通用汽车公司就发生了自60年代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亏损额高达7.6亿美元。

对通用公司来说,这是一场地震,震源当然来自日本。近些年来,励精图治的日本人,不断发展其汽车制造技术,当他们认为他们的汽车可以开出国门时,便大举进攻美国本土,其气势似乎是在雪洗二战中受核弹摧残之耻。五十铃、马自达、三菱、本田、丰田等汽车商纷纷开赴美国市场,其中最大、最具威力的“日本战车”当属丰田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大,到1980年,世界汽油价格高涨,节能、价廉、质优的日本小汽车便大行其道。以大型车为经济支柱的通用公司,其销售量锐减;曾一度最畅销的后轮驱动的小型车——切夫特也被日产的前轮驱动超小型车替代;广为人知的X型车也遇到大批退货,……通用公司终于发生地震。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人,通用公司并不是束手无策,被动挨打。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就着手实施了一项耗资达50亿美元的V型车计划,旨在与本田最热门的Accord以及同类进口车一较高低。1981年6月,这项计划结出了果子,通用推出了V型车,大出意料的是市场反映冷淡,大量V型车积压,通用公司背负了沉重债务,5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而与此同时,通用还在日夜不停设计着一种新型车——S型车,也是用于对付日本人的,预计1984年投产。可是有V型车的前车之鉴,S型车也面临“卿命薄之虞”,是舍是要,通用骑虎难下。

从此,通用不得不仰仗他身后的一位世界上最孔武有力的巨人——美国联邦政府,在对日汽车贸易中做做手脚来维持日子。

罗杰·史密斯受命于通用公司危难之时。首先面对的是公司严重的财政赤字,接着,V型车投产失败,公司雪上加霜,流动资金负债剧增至原来的4倍,流动资金不足原来的1/5。而此时的S型车也前途暗淡……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都叫人一筹莫展。

史密斯明白,他只有3年或最多4年的时间来实施新的战略,错过这个时间,日本汽车将恢复对美国市场的大举进攻,通用就再没有机会迎头赶上了。

他一改前任的做法,停止生产本公司汽车,转过来与日本汽车商“结交”。一方面边挨骂边裁员;另一方面他购买日本厂家铃木5%的股份,作为交换,铃木公司将在出口限制解除后,每年卖给通用公司8万辆超小型车。通用将把这些车重新以“斯普林特”命名,通过“雪佛莱”销售系统卖出去。与此同时,通用公司拥有其34%的股份的日本汽车生产厂家五十铃,也同意每年向通用公司提供20万辆汽车。以后,公司又与一家成本更低的出口商——韩国的Daewoo汽车公司达成了类似的协议。

尽管有了这些合同和协议,但仍满足不了通用公司的绎销系统的需求量,史密斯估计公司每年共需要100万辆小型车和超小型车。由于有了进口的限制,通用不可能从日本人手里获得更多的汽车。于是他想到了联营,既满足了销售系统的需要,又填补了公司小汽车生产线的空白。

一个最合适的合作候选者冒了出来,就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公司。丰田因为美国限制日本汽车进口,因此打算在美国本土制造汽车,但该公司又不想冒太大风险搞单干,于是就有了联营的想法。1981年圣诞前夕,丰田派人拜访了罗杰·史密斯,提及以后两个公司间合作的可能性。

反反复复经过多次谈判后,直到1982年末,联营最终有了眉目。1983年初,通用与丰田宣布两家公司正式联营,定名NLTMMI——新联合汽车制造厂。

联营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通用公司使得其在加州弗莱蒙特的一家汽车工厂得以为继,且不必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研究新车,而有物美价廉的定型汽车生产,并且还可以学到丰田汽车公司的许多技术;而丰田不但省下了在美国设厂所需的4亿美元,而且开始能够与美国的零部件配给商和汽车工人打交道,这对其立足美国是很有裨益的。

1985年2月,新联合汽车制造厂的产品雪佛莱·诺瓦斯如期投产了,每辆车的实际成本要比福特或克莱斯勒生产的国内车便宜很多。

史密斯的这些“远交”手段虽然是在美国人一片声讨中进行的,但结果已证明了他的成功和高明。在他上任的短短3年中,通用获得了50亿美元的盈利。

1985年7月,通用公司宣布选定了位于田纳西州纳什谷以南30英里处的面积2000英亩的农场作厂址。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都很适合通用生产“土星”汽车。同时,公司开始为80年代末设计一种代号为通用-10型的中型汽车,拨款7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代价最高的单项汽车生产项目。

尽管日本汽车节节胜利,通用公司在美国还是保证了超群韵市场份额。通用公司不满足在市场上对日本人进行防守,便采取攻势,开发新技术,同日方进行联营,这种灵活的战术,决定了它能够长期保持这一优势地位。

罗杰·史密斯的确是“重新设计了整个通用公司”。

【智慧金言】

从这个解语中可以看出,“远交近攻”计谋,是一个分化敌方,或者防止敌方建立联盟,以达到各个击破这一战略目标的策略。这个计谋,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军事谋略。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这个谋略是在战国时期。《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记载有这段历史。

远交近攻的好处在于文武相济,刚柔并施,双管齐下,使对手顾此失彼,难于应付。

加入世贸后,中国企业不但走向世界,还面临挑战,对此不但要加强同世界的接轨,深化改革,还要战胜我们自己,及其同行业企业,以便企业同国际市场接轨后,顺应历史大潮,迅速地发展起来。

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①

【计名探源】

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想要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即用借虞国的道路,讨伐虢国。为使虞国国君虞公答应借路,荀息又建议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区出产的美玉去收买虞公。开始晋献公不舍得两件宝贝,荀息又向献公分析:如果能够使虞国借道给晋国去攻伐虢国,那么将来虞国迟早也会为晋所吞并,晋国的宝物只不过暂时放在虞国的府库罢了,不就同放在晋国的府库里一样么!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谋。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虞公不要上当,指出虢国与虞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如果虢国灭亡,虞国必然会跟着灭亡。但虞公贪于宝马美玉,不顾宫之奇的劝阻,借道给晋国,还出兵帮助晋国攻占了虢国的战略要地下阳。晋献公在攻下虢国首都上阳,灭虢之后,在回师途中,顺手灭掉了虞国,虞公及其家室都当了俘虏。这就是“假途伐虢”之计的由来。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②

【按】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势不受一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如: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二年),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五年)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