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2003年的散文创作
读者看到今年本书的编目可能会惊诧,散文集何以要这么怪怪地排序?
据实以告,不是为了追求形式酷而作的秀,也不是为了卖书而大幅度招摇手里的幌子。在2003年散文的阅读过程中,我确实一次又一次被年龄的概念击中,直到把它的真实性加以理性的归纳,并下决心如此展示出来。
真是的,在对中国当代散文逐年的阅读中,我还从没这么强烈地感觉到,年龄,竟然也能如此整齐划一地形成一波又一波不同的文学潮流。界限具有意味深长的魔力。
一、冲击最强烈的是青年群体
给我感受最强烈的,是青年群体的冲击,所以我想打破长幼尊卑的秩序,先谈谈他们。
王朝阳的《丧乱》展示了巨大的历史沧桑感,其宽度、厚度、长度,还有温度,都在这一个送葬的活动也即本文中,无限生长和膨胀着。这是作者86岁老祖母的不归路,却也是35岁的王朝阳必须的回乡之路一虽然若干年前,经过他父亲的努力,他已幸运地跳出农门,成为一个城市人。经过脱胎换骨的人生历练,今天,当他站在西安巍峨的城楼上俯瞰乡村地平线时,自然有了丰盈的对比与识认。于是,跳出个人的小圈子,将秦地汉民族的生存景象--既包括吃喝拉撒、婚丧嫁娶的活着层面上的故事,也包括千百年来乡间固有的规矩、道理所组成的精神传统,一一缓缓地道给了我们。
然而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超出我们经验的新奇的内容,而是其行文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因子,是老一辈和中一代作家所没有的。比如叙述方式上迷走一般的散乱,叙事语言和评判语言的两军混战般的杂合,节奏的天马行空,意识的小伪大真,视角的混用等等。王朝阳自己说:我想尽可能写得浑浊一些,杂乱一些,我觉得浑浊杂乱才是生活的真相。这句藏着牙齿说的话,其实包含了不少内容,起码有:一、批评过去的文学没有展示出生活的真相。二、认为文学应该写出生活的真相。三、尝试通过浑浊杂乱的手法写出生活的真相。
王朝阳不是随便说说的,他近年来写了不少散文随笔,各种风格的都曾尝试过。去年他的长篇散文《无法抗拒的传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广得好评。但我觉得直到这篇《丧乱》,才真正是写成了--好比丰收的庄稼骄傲地闪着金红色的光芒成熟于田野上一样。我个人看法:《丧乱》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宣布青年散文家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成熟的年轻一代,从此站到了散文的前台。
当然,目前在散文界,这个年轻的队伍还不是很壮大,人数还远少于老一辈和中一代。但其精英人物个个杰出,都是高学历,高眼界,高起点,大处落墨,出手不凡,有的已戴上了着名桂冠,正对应了自古作家出青年的天道,周晓枫这两年文思喷涌,佳作迭出,甚至到了使人眼花缭乱的程度。
这个思维e一样快的北京女孩,冰雪聪明而又才华横溢,连续囊括冰心文学奖、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等国内一系列散文大奖,靠的是她出众的实力而非其他因素。她的散文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上的强势,不是强壮的强,而是超强的强,那般精致典雅,熏风香草,沙净天澄。这不但得益于博览群书,更得益于平时生活中极有意识的锤炼,她对语言已非是运用,简直是恋爱,而且到了迷醉的仙境,连生活中的对话都姓文学,一句快似一句,充满新奇的比喻,还具有哲理性,不知道当年柳如是可就是这么说话的?本年度周晓枫在《人民文学》上开了专栏,连连得分,最好的一篇就是收在本书中的《你的身体是个仙境》,此篇正题反做,写的是从童年起就定格了的对女性身体的不认同,从中还不经意地折射出了社会思潮的一些反光。由于语言的流光溢彩,全文一万二千字,让人一口吞下,然后满意地抹抹嘴说:嗯,摇曳多姿。
另一位秀外慧中的伶俐女孩叫徐虹,她真正是属于2003年,从年初开始,变戏法似的,突然间散文、小说遍地开了花。她的出众在于感觉,是那种脸上没有皱纹、心上有许多滋味的真正年轻的体验,能够看到别人所没有留心到的最细小的枝叶,并把它们采撷到文学的园子里来。她还有一个本事,能把生活中灰头土脸的平常事虹霓化,是通过带着磁性的、有穿透力的语言,来完成她缤纷的画板的。《北京断章》正是这样一篇杰作,它娓娓地告诉我们说,一个从小长在北京胡同里的小女孩,她小眼睛里的北京是多么的有味道,那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奇特神秘的北京文化。然而这一切还没有完,徐虹最让我惊讶的是,作为新闻界同仁,她的写作心态竟然如此奇诡:我更着迷于那些大时代的普通人在普通生活中发生在内心的惊心动魄。我希望记录它们,使得任何事件都稀松平常,惊险隐藏于皮肉包裹的内心深部。我希望在写作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一项由表及里的内心的偷窥与探视。媒体身份对于写作有相当的益处,这时记者成为一名特工,可以有机会占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而在我辈以往的训练中,任何文字的起点,都应该是经国大事,载道永远是我们肩头的重担。如今可真是年轻人的时代,年轻打通了多种思维通道,年轻意味着开放和多元,年轻真丰富,真好!,年轻而有资力,就更是晴天兼丽日的美景。在这支年轻的队伍中,还有几位是老名家了,比如徐坤、伍立杨、谢有顺、何向阳。徐坤占一山而兀三峰,小说、散文、理论皆出人头地,外语亦好,电脑精通,还是名副其实在埋头攻读的博士研究生。伍立杨安心偏居海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文章越写越有典籍气象。谢有顺乃文学批评界后辈新锐,人年轻文老到,其人其文皆贵在气势,呼啸风生,见解常高人一头,令人叹喟长江后浪推前浪。何向阳更是一位经典才女,一张娃娃脸,出言每嗫嚅,却满腹学问,文思纵横,笔力透纸,现任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已有好几年,无人不服,且无人诟病。可惜今年她的几篇散文皆书卷气过浓,考据引证太多,怕影响了一般读者的阅读信心,几经踌躇,还是忍痛割爱了。
应该提及的还有几位,如王开林、彭程、汗漫、唐韵、黑陶、王开岭等,皆有不俗表现,限于篇幅,此不一一。分析二三十岁这个年轻群体的散文家,虽然也是有的呼风,有的唤雨,有的电闪雷鸣,但他们整体上不像老一辈和中一代那么散乱迥异,而有着一些共同性和相似性。
比如:1)他们基本上都是高等学府出身,毕业后基本都在文化单位或机关、公司、学校供职,是社会的文化精英;2)他们又基本都是都市生活的活跃分子,就是他们构成了芭蕾舞、音乐会、展览馆、咖啡店、酒吧等的群众阵营,成为都市先锋文化的精英;3)他们还是最新书籍、影视、CD、网络、一信息的追星族和领路人,是始终处于前沿的文化消费的精英。所以,浓郁的文化成色,较高的审美级别,敞开的信息系统,与世界接轨的眼光、胸襟、手段,构成了他们的写作状态呈现出一个共同点--精致。其实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个精致的文化构件,读其文章,其语言、结构、哲思、形式、一举手一投足,处处有如一枚设计上佳的邮票,方寸之间,安排得疏密得当,色彩斑斓,意境渺远,精致有度。好有一比,我总觉得他们是生活在苏州园林里的才子佳人。
比起他们饱经战争离乱和运动冲击的父兄,年轻的散文一代真是幸运,除了自身的素质,社会还为他们安排好了安心雕虫的外部条件--宽松的精神空间和挂着字画、满室书香的书房。在近代学人的生命轨迹上,他们是离文化圆心最近距离点的一群,完全可以上承唐宋,下接五四,潜心埋头学问,惨淡经营文章。我们有理由期待他们:把当代中国的文化积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命力最旺盛的中年一代
在隆重推出青年一代之后,我还是得说实话:目前中国散文的主力军还属中年一代,创作力最旺盛的是他们,人数和作品最多的是他们,他们也写得好。
从创作风格、结构方式、语言运用来说,中一代更与老一辈衔接得紧密些,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构思,中规中矩的标准语言,传统意境中显示出思想的锋芒。授业,传道,解惑,推动社会的进步--他们从来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这种创作状态使他们觉得适应,舒服,驾轻就熟。九九归一,天下的路怎么走都可以,惯用的写法照样可以实现得很好,还是让我们用例子说话。
韩少功不愧是大家,看他不动声色的默默,可是文章会说话。今年他的《万泉河雨季》依然被我排在首位,不是因为他的名气,而实在是因为写得好。不动声色的开头,不动声色的叙述,讲的是一个上山下乡时代排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老故事,你以为又是忆苦思甜,仅此而已。
谁知他突然一抖手中的笔,转下来的竟是今日海南另一群娘子军的新表现,由此深化到今Et中国的政治改革、经济建设、商业大潮、道德倡导以及赚钱发财、成名成家、享受生活、情感寄托、世道人心等诸般有关社会发展前行的主题。韩少功真有定力,一点儿时髦的手段都不用,一点儿花哨的作料都不加,只是不动声色的传统结构,不动声色的传统语言,连声音都不曾高几声,却早已把那深沉的意味刻在你的心上了。
赵致真现任武汉电视台台长,主攻中国的科学普及事业,多次在国际上获大奖。其实他早年是咱们文学界中人,发表过不少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今年他应邀到香港科技大学讲学,花3个月时间细细考察了这所大学10年的辉煌创业史,又研读了世界上对其一致的赞誉与钦佩,不由得激情操觚,写下了这篇文采飞扬的书信。我郑重推荐读者诸君当美文来读,既能通达世界,给你传达我们平时无由得知的新信息;又能滋心润肺,使你得到文学的补养,何乐而不为?
海外华人、荷比卢写作会主席林湄女士的《湖畔岁月》是一篇哲思散文,她把自己居住的柏克湖作为课堂,请来亚里士多德、牛顿、康德、培根、老子、庄子、苟子等古今中外诸圣贤,向他们求教多年苦苦思索的人生问题: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得最好?要不要活得有意义?需要坚守什么?需要牺牲和放弃什么?需要奉献的又是什么?……这些形而上的问题,在庸人来说是吃饱了撑的,但在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看来,它们确实比牛奶、面包、花园、洋房、汽车、股票、金银珠宝艰难一万倍,终生都困扰着全世界那些纯粹而又认真的灵魂。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物欲无限膨胀的商业和享乐的社会中,这样的灵魂,是多了还是少了呢?
不知道。但我知道,在本书中并不少,周彦文、张炜、张立勤、王培元、林呜岗(法国)诸位,都是与林湄声气相通、心心相印的同党,都还在为理想活着,还在顽强地追问着自己生命的质量。周彦文弃官为文,在花团锦簇的广州坚守一张书桌;张炜避开繁华都市,选择到山林读书写作;王培元忠于鲁迅,以先生的光芒追照恶人、坏人、庸人、小人;还有张立勤的第43次提醒,林鸣岗的对黑色的解读……都是一次次可歌可泣的灵魂的搏斗。
中一代是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掌门立户的一代,是需要为社会顶起天撑起地的栋梁。这是个公职式的角色,要求他们的颇高,必须首先是以关注天下、推动进步为己任。对于这一代作家来说,他们的任务也颇繁重,既还没有权利像老一辈那样呆在退思园里,悠悠地忆寻往事;也不能像随心所欲的青年那样,单凭着个人兴趣,一味沉浸在天一阁里读和写。幸好这一代人有这个思想基准,也有这个境界,综合本书中他们的写作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条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