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象随笔二辑》序
1994年秋,《新现象随笔》一书出版面市。没有任何商业炒作行为,不久,即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说它很受知识界还有读者大众中层次较高者的好评。一时竟上了书摊。直接寄给我的购书函也有数十封。一年多以后,该书印行了第二版。现在,不时还有读者来函求购。
这很使我感到欣慰。因为该书是精心编就的,所收篇目全是新作,而不是抄来抄去的旧版本。我非出版社编辑,当初编此书的衷心有二:一想奉献给读者一些真正的精品,使他们能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有所收获;二想将这些散见于报刊的精品保存下来,免得沙里埋金,转瞬即逝。只要这两个目的达到了,这部书就有了价值。
日前,中央编译出版社王吉胜先生来电,请我按照。《新现象随笔》的思路,续编第二集。我手头正忙着写文章,实在不想分心,但又感到责无旁贷,说不出拒绝的话,只好勉力来做。书名想来想去,就定为《新现象随笔二辑》,仍然销得好的话,以后还会有三辑、四辑、五辑……虽然就文体而言,是不能分出高下的,也就是说,不可以说小说一定比报告文学高级,诗歌一定比散文高级,因为所有的文学品种,只是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本是不言而喻的事。但是在我心里,不知哪根筋转不过来,偏就认为随笔比散文更高级,大概是因为我自己驾驭不了它即转而生出敬畏之一?
随笔的确更难写,在散文所需要的真情、才能、良知、哲理、宽广胸襟、人道情怀、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文化意韵与精神、对真善美和理想信仰的不懈追求、献身全人类进步事业的牺牲精神等等之外,还需要学识和理性。这是必须读破万卷书,尝遍人生五味子,甚至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历尽千劫万难之后,才有可能达到的境界。所以有作家散文和学者随笔之说。把学者和随笔连在一起,确很妥当,这里的学者应作广义理解,它指的不是职业和身份,而是一种韵致与精神。
从1994年秋到现在,又整整两年过去了。之所以言又,是说一再被人预言兔子尾巴--长不了的我国当代随笔创作,偏偏就像长了精气神儿,随着《步步高》的曲调,竟然呈现出如下景观:一1作者越来越多,有山外青山楼外楼之感慨并且这已不是两年前的那种话题层面,即是说小说家、剧作家、理论家、报告文学作家、诗人等等都参与到随笔创作中来了,而是说文坛之外的各方神圣,诸如哲学家、画家、美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国际问题专家、出版家、文献学家、记者、图书馆管理员…也全都参与进来了。常常是发现了一个新作者名字,一打听,原来早就是某某学科的大家;逆推理亦如是,当你面对某某学科大家时,一抬头,敢情他的随笔着作就送到你眼前来了。于是我这个副刊编辑的作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以至于见过世面的我也连连发出感叹:可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2笔涉越来越广,有八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之高标与两年前相比,明显地感到今天的随笔创作,其含金量越来越高了--眼界越来越宽,题材涉猎越来越广,社会内容越来越丰富,已远远超出昔日的文学范畴,而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世界性格局之中。
20世纪末全人类所面对的所有问题,比如国家关系、民族调解、生态危机。环境保护、人类的前途与发展、物质主义与精神自救、贫困问题、教育问题、信仰问题、道德问题、人口问题……作者们笔随神游,无所不涉。读着这些文章,经常一阵阵感到世界之大,历史之渺,文化传统之深厚,生活内容之丰富多彩,引发我们思索自己应为这个世界奉献的一份责任。
3佳作层出不穷,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快乐我十分不同意那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一段时间以来,总是在这里那里听到现在随笔虽多,可是没有精品,甚至连一篇好的也没有的批评;而且这种说法还具有传染性,还有不少人随声附和,还屡有报刊白纸黑字地登出来。我坚持认为他们肯定没有认真看作品,连不认真也没看,简直就是没看,因为只要稍微多看了一些作品,就说不出这种爪哇国的话语来了。
我有充分证据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一是当编辑十余年来,得一实在体会,即别看剪刀加糨糊,忙忙碌碌三百六十五天,天女散花似的编发了那么多文章,但一年若能留下两篇精品,就算卓有成绩。而近两年来,每到岁末检点全年报纸,都惊喜地发现精品可达四五甚至六,这当然不只是奇峰独立的结果,也是源于地平线增高了不少。
二是我也编了十几本散文随笔集了,依我之见,一本书之中,一般来说上等文章能占到三分之一,即可以说是一本够水平的书了。那么,读者可仔细审看本书,像《忆法书二卷》、《我眼中的张中行》、《悼许国璋先生》、《两根灯草》、《一代精英》、《新秋漫笔》、《黄金万两付官司》、《谢秘方》、《衣文化浅谈》、《惜别樱桃园》、《梵高的目光》、《围棋的境界》、《弄堂》、《玫瑰》、《中国文人与佛与道》、《撕日历的日子》、《书名是一条河》等等,等等,我认为都是上乘之作,它们已经占了一半甚至更多;其余的文章,其实也很够档次,只不过不能都在这里罗列罢了。四以上所言,有点儿王婆卖瓜之嫌?其实不。我基本上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商量,唯有稿子绝不通融的十分严格的编辑,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要是连这都不能实事求是,也就别端这碗饭了。上面的名单之所以不厌其多地开列出这么长。也有不怕读者检验之意。
我敢说这是一本文化品位很高的好书,读了会使您大有收益。
1996年金秋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