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体验自卑——韩小蕙随笔
5559200000040

第40章 长忆河源

长相忆,忆河源。

却道为何?

我乃一土生土长北京女子,与河源素昧平生。月余以前,还只道“河源河源,大河的源头”,却不知在我国广东省,还真有一个河源市。只可惜它地处偏远,坐落在梅州和惠州之间的寥冷地域,坐着汽车颠儿颠儿得开大半天,越走越觉得地老天荒了,才能远远望见地平线上,果真还有这么一座小城市一一难怪它属于富庶的广东省的贫困地区,此话绝对打实,没有见人哭穷的虚伪。交通不便是很严重的问题,使经济腾飞不起来,使知名度提不高,使人有劲儿没有精气神儿;而没有了精气神儿,没有了知名度,经济便更难腾飞。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河源就还是“大河的源头”,而不是现代化的广州,也没有变成正走向后现代的深圳。

然而,当我在这片热土上走了一圈之后,却发现了她的1000多条优点。

河源虽没有广州的热闹,深圳的繁华;虽没有湛江的历史,韶关的古迹;虽没有汕头的喧嚣,潮州的名声;甚至也远远比不上与它比邻的惠州,这几年那里的家用电气名声大振,带动了城市大踏步发展,已使国人另眼相看……是的是的,可惜可惜,这些河源都没有。然而河源有水!她的财宝是水--”河之源,水之源”,此说凿凿。

河源的水原名新丰江,是从新丰县的重山密林中泉涌而成的。说是泉涌,不夸张,涓涓细流,淙淙小溪而已,有的水流步入其中,浅浅的还没不了脚踝。可是我也曾在长江的源头追溯过,同样是这些貌不惊人的小溪,竟齐心合力汇成了那样一条伟大的江。新丰江当然不好跟长江相提并论,不过当我伫立在巨大、宏伟、空旷、集天地力度为一体的新丰江水电站大坝上,看着“腾!--腾!”的蛟龙从脚下呼啸掠过,同样感受到了自然界之精华--水--大水--连天之水--所形成的伟力给于我们人类的强烈震撼!这是真正排山倒海的感受。这感受,我以前在长江葛洲坝发电厂领略过,后来在黄河刘家峡水电站领略过,如今已不觉惊奇,惊奇的倒是纤纤秀秀的广东,竟还能奔涌出这样一条粗壮的大江,且充满了阳刚之气!

乘船向上游驶去,才渐渐恢复了身在粤中的感觉。原来世事皆像易安居士的词,既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阳刚的一面,又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阴柔的一面,奇只奇在新丰江大坝当空一拦,就截然把豪迈的下游和纤秀的上游分开了。连名字也不同了,不再叫男性的“新丰江”,而叫作淑女一般的“万绿湖”。至此,这柔媚的广东西子的面纱,也才慢慢揭开了。

万绿湖的确如她美丽无比的名字,万般皆绿品,无处不见碧。遥看远山,山正梳妆,“扈江离与辟芷兮”;近处观树,树亦打扮,“纫秋兰以为佩”。仰首望长天,天也青青,”倒转青天做湖底”;俯身痴问水,水也青青,“烟波淡荡摇空碧”。人在身在心在,宛如进入了一个巨大无垠的宝石盆景,远树是浅绿的岫玉,近壑是碧郁的绿松石,脚下的水呢,则是墨绿墨绿的翡翠,一齐发射着夺目的光芒,可真是绿透了一方天地,美煞了半个河源!时值孟冬,昨儿离开北京时,一阵阵掠过秃树的大风,正刮得尘埃四起,日月无光,来到这万绿之湖,却依然满眼“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绿、绿、绿,岂能不羡煞河源人的绿福气?有人说“绿色是人类最亲和的颜色”,那么能留在这万绿之中,哪怕仅做一棵柔情的小草,此生亦足矣!如此说来,这就是你长忆河源的原因所在吗?

不,不不,还差得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上靠的也是一方人,因此我最留意乃至珍惜的,还是这里的人文环境一一万绿湖,河源人,你们交的是怎样的一张答卷呢?

是100分!

迄今为止,万绿湖还一直是一位天真纯洁的处女,完美无瑕地保持着最天然的本色,没有一点点污染。于是乎这条洁净的水流,静静地流向香港,供应着600万港人的饮用水。可是,为此,河源人作出了惨痛的牺牲,从50年代修建大坝至今,日历已缓慢地撕去15000多张,当年的小苗已长成参天大树,当年尺高的孩子已快要做祖父母,移民的问题却还没有解决完!

我们在广州碰到一位女处长。40多岁,人瘦瘦的,着一身合体的深蓝色西服,腰身挺得笔直,说起话来分寸有度,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殊不料,这就是河源当年那尺高的孩子!一说起背井离乡的父老乡亲,一提及她曲折的人生经历,她的眼圈儿就红了。“你们知道当年我们有多难!”她只说了这么一句,就说不下去了。

沉默了大半天,女处长才又说:“现在水库周围,还有几万人没有安置妥呢。迁到高山上去的,守着大河吃不到水;小孩子要出来念书,每天要走几十里山路;为了防止污染,不让建工厂,经济发展不起来;出来打工的,人家嫌文化水平太低……为了这条河,河源人可是吃了大苦头了!”

我们听了,心里紧巴巴地难受!我立即升腾起个顽强的念头,就是作为一名记者,我有责任把这一切告诉世人、特别是香港人--“为了你们能生活得好,河源人民、祖国人民,作出了多么大的牺牲啊!若是他们不想如此奉献了呢,也许河源的经济马上就能腾飞起来,河源人马上就能富得流油!人生一世,谁不愿生活得好呢?谁没有权利向往富足的生活呢?所以呀,饮水当思源,别忘河源人!”

当然,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民,他们绝不会如此做,这不符合他们高尚的民族道德。不过越是这样,就越应该回报他们--不应该总是让善良的人吃亏。“是呀,我们正在努力想办法。”河源县的高仁泽副书记、河源市的黄建中副秘书长,还有河源宝马集团黄添强总经理,以及我们所到之处的各级干部们,都在如此说。他们早就把河源的山山水水踏遍了,把河源的优势劣势吃透了,得出的结论依然是一个字:

水!

水呀!还是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盘古开天地以来,人类逐水而居;祖租辈辈代代年年,新丰江养育了河源人,所以这条大河说来说去,怎么也是河源的福分。“我们只有依靠这唯一的财富,开发万绿湖的旅游资源,是时候了!”

我对高仁泽的敬业精神,充满了由衷的敬意。万绿湖上的每一座小山,每一棵小草,他都熟识,能随口叫出它们姓什名谁,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它们的故事。问起一些难度很大的专业问题,比如“什么树属什么科生长期为多少年?”“哪一座山包的石质含有什么成分百分比各是多少?”“万绿湖的水质、成分、软硬、含量”等等,他几乎无一不是脱口而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胸中牢牢装有两把大锁,一为文化,是开启的锁.二为环保,是封闭的锁。他坚决反对掠夺性开发,竭尽全力营造着万绿湖的文化品格,甚至写出这方面的专着。

另一位为万绿湖磨秃了几枝笔的是黄建中,难得这位市府副秘书长竟捧来了他的大作《万绿湖的文化背影》,从万绿湖的生命本源、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文条件、创造意识、乃至开发万绿湖的3个文化层次一一农业文化层次、工业文化层次和生态文化层次等等方面,以洋洋万言之巨,以按捺不住的激情,以华美丰盈的文采,把整座万绿湖一股脑儿地端在你面前,叫你热爱她,思索她,为她做事情。这一着可真厉害,别说那些来此视察的大小官员们不得不乖乖地顺着他的思路走,就连大名鼎鼎的作家李国文、叶楠、粱晓声、田珍颖、肖复兴,也捧着文章啧啧称奇,更对河源刮目相看。说来,我们这个“中国作家万绿湖采风团”,也是高仁泽,黄建中们的一着棋,他们想要借助这些大作家的笔,把万绿湖的知名度打到全国去。这些有思想的干部还有很绝的一着,就是办起了一本堪称高档的《方与圆》杂志,欲以文化作为前导、作为动力、作为媒介,来尽快开启河源腾飞的历史闸门。多么独特的思路,多么高瞻的眼光,多么有水平的选择,可真是使人振奋的一代新型领导人啊!--这里我要说句题外话,近年来我在神州大地上东行西行,走来走去,所到的各地各处各级,都每每发现这样一批能文、能武、懂科学、懂技术、有现代意识.有人类胸怀、有历史眼光的新型领导人,已经登上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这真令人欢欣鼓舞,是不是?因为我认为,中国有没有希望,明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取决于他们……

眼下的北国,正是雪锁冰封。大风又起了,野狼一般地在窗外肆虐,撕扯着荒秃的树枝,发出“呜--嗷!”的嚣叫,腾起一片暴土狼烟。我就更加思念起绝色的广东西子万绿湖。胸中荡漾着融融的绿意,我不由自主把眼光越过黄河,越过长江,越过粤中那一片热土,然后,在河源停下来,久久!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北京,在红色的天安门前,让我高声地为河源和她的人民,祈祷--祝福!

长忆河源,却道是:想早同看见她一飞冲天的新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