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易经》学生活
5561600000006

第6章 需卦——养精蓄锐,待时而动

(乾下坎上)

【原文】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

需卦象征等待,有收获,大通顺,问吉凶能得到好的征兆,渡大河有利。

《彖》解释道:需,也就是等待的意思,(水在天上)表示险在前面。刚健而没有陷入,它的意思就是不会遭到穷困了。需卦有孚信,光辉亨通,守正吉祥,处在天的位子,因为有中正之德。有利于涉过大河险阻,出外有功效。

《象》解释道:上卦坎为云,下卦乾为天,云在天的上方,就是需卦了。君子从中受到启发,要饮食宴乐。

【智慧解读【译】

需卦内乾外坤,阴阳合体。这一卦的卦形,在“乾”的上方是“坎”,“坎”代表的是水,不容易步行涉过。然而“乾”代表的是刚健,坚强有力,如果能够等待,在等待中做到有信心,最后的前途仍然是很光明的,是亨通的。只要坚守纯正,就会吉祥,就能够渡过大河。在这里,“贞”是“吉”的先决条件,必须纯正才能吉祥,必须等待时机才能有所作为。“需”就是等待的意思。蒙卦是儿童成长的时期,而需卦是等待万物吸收营养成长发育的时期,但这不等于无所作为。它启示我们在条件不成熟时,应该好好地积蓄力量,在积蓄中不断地壮大自己,将来定会一飞冲天,大有作为。

【原文】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汗【译】

初九,在郊外等待,有利于保持恒心,这样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在郊外等待,是不冒险前进;有利于保持恒心,没有灾祸,是没有失去常态。

【智慧解读【译】

“初九”在下卦的最下方,又在需卦,所以称为“需于郊”这一卦的各爻基本上是处于等待的状态。大河大险在上卦,从“初九”至上坎,由远及近,步步紧逼坎险,而“初九”离坎险最远,是在最远处的郊外等待。因为灾祸一时还危及不到,所以只要保持常态就可以了。这一爻告诫我们:在等待时机时,要像“初九”一样能够坚持常轨,做到刚毅又有恒心,并且与灾害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该过早地采取行动,这样才不会有过失。

【原文】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译】

九二,在沙滩上等待,虽然有些小的口舌是非,但最后会吉祥的。

《象》解释道:在沙滩上等待,水流向四处漫延;虽然有些小的口舌是非,但最后会吉祥的。

【智慧解读【译】

“九二”爻比“初九”爻靠近坎水一步,到了水边的沙滩上了,加上“九二”阳处阴位,所以“小有言”。但是此爻处在下卦的中位,行为适中而不斜出,且有刚强的属性,所以虽然会有些口舌是非,但是影响不会太大,最终的结果是吉祥的。这一爻告诫我们:在等待时机时,虽然不时会有些困惑,有些失意不安,但是我们不必去理会,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小的纷争之上,因为前途是光明的。

【原文】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译】

九三,在泥沼中等待,招来了强盗。

《象》解释道:在泥沼中等待,灾害在外边;自己招来了强盗,只要小心谨慎,就不会失败。

【智慧解读【译】

“九三”爻与外卦坎险紧紧相临,就像已经逼近了河边的泥沼一样。以泥作为象征,就等于说随时有陷入危险的可能。况且“九三”又为尚武之爻,外卦“九五”阳爻得位,位居外卦的尊位,因此在强大的外敌面前,妄进就会招来灾难。所以必须谨慎,才不会失败。这一爻告诫我们:愈接近危险,我们愈要小心谨慎,千万不可轻举妄动,一定要权衡事情的利弊,否则就会招来灾祸。

【原文】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译】

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从洞穴中逃出来。

《象》解释道:在血泊中等待,是柔顺而听从。

【智慧解读【译】

这一爻中的血好像与前面的郊、沙、泥连接不起来,但其实是很有关联的。这说明坎险已经接触到了身体,不仅是身体肌肤,而是已经接触血液了。这种局势是非常紧张的一种状态,常使人热血沸腾。“六四”已经面临了巨大的危险,很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所以用在血中等待来象征。不过好在“六四”阴爻能够居阴位,虽然柔弱但是能够守持中正。因此不会轻举妄动,不久就会从陷入的“穴”中走出来。这一爻告诫我们:在面临危险时,应当明晓柔顺之道,顺应外界的变化,切不可逞强使气,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脱离险境。

【原文】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译】

九五,在酒食宴乐中等待,守正吉祥。

《象》解释道:在酒食宴乐中等待,是因为中正。

【智慧解读【译】

“九五”以阳爻之身而能居于阳位,且“五”又为尊位。这是全卦中最好的一爻。聪明的人知道把握时机,能够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他们能够乐天知命,也就能够做到忧郁不怀于心了。因此就能够在安闲的饮食宴乐中等待时机的来临。但是有一点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就是在这种安全的状态下,仍然要坚守正道,就如“九五”居中正之位一样。这一爻告诫我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我们仍然需要洁身自好,坚守做人的原则,不可有违中正的道理。如果不这么做,会导致危险的。

【原文】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译】

上六,进入洞穴中,有三个不请自到的客人来临,尊敬他们,最终会吉祥。

《象》解释道:来了不请自到的三个客人,尊敬他们最终会吉祥;虽然位置不当,但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智慧解读【译】

“上六”与下卦的“九三”相互呼应。“九三”加上它下面的两个阳爻,具有积极进取的刚毅品性。因为前面有坎险,所以等待了很久,现在终于到了等待的最终时刻,因而一拥而来,也就是“不速之客三人”。“上六”属于阴爻处在阴位,但却在阳爻之上,且又处于上的极点,已是进退无路,虽居高位却有名无实,没有地位。对于三个来临的阳爻,既无力量赶走,那么就只好以恭敬虔诚的态度来相待,这样就能化暴戾为祥和。这一爻告诫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当处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逢凶化吉,最终一定会获得好的结果。

【经典例说】

越王勾践,忍辱复国

周敬王二十七年,吴王派大将伍子胥和伯瓠率领30万兵马向越国进发。得知吴国攻打本国的消息后,勾践急忙召集众大臣商议对策,却没有一个好的应对办法。勾践仓促应战后以失败告终。没办法,不愿当亡国奴的勾践只好同意采用丞相文种的计谋,由他连夜出发,带着美女和珠宝去见伯豁以求和。

文种见到伯嚭后,恭恭敬敬地将带去的礼物悉数奉上,十分卑微地对伯嚭说:“我们大王已经知道错了,对于和吴国交战之事追悔莫及。因为无知,而冒犯了吴国,现在派我来向吴王请罪,希望能够得到吴王的宽恕。今天带来的礼物很少,实在不成敬意,请您收下,望您能在吴王面前多多美言,如果能得到吴王的宽恕,我们的大王和越国的百姓将不胜感激,并愿意岁岁称臣,年年纳贡。”

文种讲完这番话后,就静静地站着,不动声色地偷偷观察伯嚭的态度。

过了许久,伯瓠才冷冷地说:“事到如今才来求和,有什么用处呢?越国大势已去,很快就要被吴国灭掉,到时候你们越国的财宝美女不都是我们吴国的吗?!我看你还是将这点礼物如数带回去,等着我们灭掉你们吧。”文种赶忙说:“听起来您的话很有道理,绌细品味,又没有道理,如果吴国将越国灭掉,是可以得到越图的全部珠宝和美女,但是却不能都是您的啊!越国虽然战败被困,但还有许多兵力可以抗争,您听说过困兽犹斗这句话吗?”

看到伯嚭不做声,文种又继续说:“今天给您带来的礼物是仓促准备的,以后,凡是您所需要的东西,只要和我讲一下,就会马上送到您的府邸。”

其实,伯嚭看到文种送来的美女和珠宝早已经是垂涎三尺,之前的冷淡态度是故意的,一是为了装装门面,二是想借此加重砝码,以便今后得到更多的美女和宝玉。昕到文种的回答,伯嚭心想,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冷下去恐怕就要事与愿违了。想到这里,他马上换上一副笑脸,一口答应在吴王夫差面前一定会替越国说情。文种见目的已经达到,便又对伯嚭说了些恭维奉承的话,赶回了会稽山。

第二天,伯豁面见夫差,奏明了越王勾践派文种求和之事。夫差听了伯嚭的叙述,怒气冲冲地说:“父仇未报,我岂能同意求和?!”伯嚭拿了越国的好处,又口口声声答应了文种,于是,他就费尽心思地劝谏夫差答应越国的求和。最终,夫差没能抵挡得住伯豁的迷惑,同意了越国的求和,但他同时提出,要越王勾践夫妻去吴国做人质。无奈之下,勾践只好按照夫差的要求,带着夫人和范蠡来到了吴国。

勾践一行到了吴国以后,将带去的金银珠宝悉数送给了夫差和吴国的大臣。在吴国,勾践等人住的是低矮的石屋,吃的是糠皮和野菜,穿的是连身体都不能完全遮住的粗布衣裳,每天勤勤恳恳地打柴、洗衣、养猪,和吴王的奴隶没有分别,但他们儿个都没有发出任何怨言。

每过一段时间,夫差就要亲自来勾践等人的住处巡视,了解勾践他们的情况。刚开始,他还有所顾忌,后来看到勾践等人一直都是这样,他也就放松了警惕,并且认为他们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被困苦和劳作折磨得麻木了,已经没有任何反抗的心理了。吴王认为,对于勾践等人,已经不必再去提防了。

吴王夫差不知道,在吴国的两年多时间里,勾践依然不断让人去贿赂太宰伯嚭。每次伯豁收到越国送来的礼物后,都会去夫差面前为勾践说情。时间一长,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再加上每次看到勾践都是一副很卑微的样子,夫差也就被伯嚭说得动心了,觉得即使把勾践放回越国,也不会对吴国造成威胁了。一天,当伯嚭再次为勾践讲情时,夫差就透露了要放勾践回国的想法。

吴王夫差要放勾践回国的消息,很快就被伍子胥知道了,他急忙求见夫差,说道:“以前的事情您听说过吧,夏桀抓住商汤,而没有杀他。纣王抓住了周文王,也没有杀他,结果放虎归山,遗患无穷,终于都被自己所囚禁过的人灭掉。如今,大王不但不将勾践杀掉,反而要放了他,最后的结局和夏桀、纣王,能有什么两样呢?!”伍子胥这番话以古喻今,说得有根有据,夫差听后也是心有余。悸,也担心重蹈夏桀、纣王的覆辙,于是也打消了把勾践放回国的念头。

一天,勾践听说夫差生病,就向太宰伯嚭提出前去探望的请求。经奏请夫差获得准许后,伯嚭带着勾践来到了夫差的病榻前。勾践一见到夫差,就快速地伏地跪下,急切地说:“听说大王病了,心中万分着急,特意奏清前来探望。大王对我无上恩宠,我略懂一些医术,可以为大王诊断病情,希望得到大王的允许,也可借此表我效忠之心。”正巧这时夫差要解大便,于是勾践等人都退到了外屋。重新回到屋里时,不顾众人惊异的目光,勾践拿起夫差的粪便,就放在嘴里仔细品味,然后,勾践伏地跪下祝贺:“大王的病就要痊愈了。我刚才尝出大王的粪便是苦味,这预示病情好转。”

看到勾践表现得如此举动,夫差很受感动,当即表示,病好后就送勾践回越国。过了几天,夫差的病果然好了。其实,夫差得的也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是感冒风寒而已,迟早会好的。夫差没有失言,将勾践放回越国。

被囚吴国整整三年的越王勾践受尽了屈辱折磨,尝尽了亡国的辛酸。但勾践没有因此而垂头丧气,他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忍常人所不能忍,终于为自己东山再起赢得了时机。

【大师讲评】

在这里需卦是一个吉卦,只要你直面困难,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有时处于弱势并不等同于落后,比如长跑,起跑快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最终获得冠军。

面对困境,镇定自若。大英雄的业绩并不全是靠了浴血奋战,有时只是需要你的一点耐心。时机一到,天大的功劳竞可唾手而得。“密云在天,待时而雨”,这是很多成大事者的出路所在,把握这一原则,你就劈开了一条通向人生巅峰的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