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秘境探踪
5587800000041

第41章 年猪

以农为生的俐侎人,主要从事养殖业和种植业。而养殖业,是补贴家用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从事劳动生产的得力工具,也是自我消费的肉食品。他们养水牛黄牛,主要是为了应付耕田犁地;他们养羊,主要是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他们养家禽,主要是满足家庭消费和到市场上换取经济;他们养猪,除了部分长定了到市场上出售外,主要是为了留作冬、腊月杀年猪,从而让一年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俐侎人每年都要喂养年猪,都要在既定时间杀年猪。在乌木龙乡木厂村采访时,我了解到了俐侎人旧时与杀年猪有关的一个有趣风俗。

据说,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旧时的俐侎人都有一个传统习俗,要在厨房里的火塘中烧一根粗大的树根。这根树根一般要提前准备好,年三十晚上,天未黑定,就开始在火塘里和其他柴禾一起烧。他们认为,这株树根越大越好,越大表示来年杀的年猪会更大。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要将烧树根当作一件大事抓落实。有时,睡到半夜三更,也会从睡梦中惊醒,他们要确保树根正常燃烧。如果树根熄灭了,他们的心里就会忐忑不安,因为这会被他们认为是不好的征兆,会让他们认为来年的年猪会多病或中途死亡。

年三十晚上烧树根与来年杀的年猪大小有关系,那毕竟是老一辈俐侎人的传统认识。今天的俐侎人,尽管年三十晚上还要烧火、烧树根,但他们已经不相信那一套陈规旧俗。他们很清楚,年猪的大小与猪与人有关系外,肯定与树根毫无关联。

俐侎人杀的年猪,一般要从年初就开始圈养。圈养时,他们会在众猪中挑选外形好、肯吃食的猪,一般是二到三头,贫困些的人家至少也会选取一头,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家甚至会选取四五头。圈养后的年猪,一般都不到山上去放牧,以免其在运动中掉膘、减肥。年猪所食,与放牧的猪有区别,并受到特别的优待,要用包谷、苦荞、小麦等粮食将其催大催肥。

进入冬、腊月,就是杀年猪的季节了。厩里的年猪经主人一年辛辛苦苦地饲养,总算不负人意,个个都患了肥胖症,体形较大的甚至走路都吃力了。主人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开始磨刀霍霍向肥猪。

杀年猪是俐侎人最为高兴的日子,他们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吃杀年猪饭。会在杀年猪前两三天,提前通知亲朋好友。杀猪前一天,会准备好豆腐和其他蔬菜。豆腐要用来做猪肠,蔬菜一般用刚杀好的猪骨头相煮后招待客人。

俐侎人杀年猪,一般是在早上。而且杀年猪日子一般不和亲朋好友选定的日子相碰撞,因为,一年到头只杀一次年猪,他们要用一整天的时间,邀上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年猪杀倒后,一般会用火将猪皮烧黄,会用猪皮和酸菜、树毛相拌,做成酸辣可口的凉拌生皮,俐侎语称“活节憋作”;会将三线肉煮熟,用染料作成红肉;会用包谷面和猪骨头相拌,作成粉蒸,俐侎语称“活不作”;会将猪脊肉、粉肠切碎,做成香气扑鼻的小炒,俐侎语称“活卤作”;会把猪肝切个粉碎,用酸柠檬汁和作料拌匀,做成肝生。这些食品,组成了俐侎人的年猪菜。

猪收拾好了,猪肉除留够杀年猪当天吃以外,就在囤箩里用酒、盐巴、辣椒粉进行腌制。衡量着腌制时间到了,就挂在楼上,想吃就吃,想吃哪块就吃哪块;猪肠一般由俐侎妇女们在早饭后集体忙活,做成香肠,挂杆晾晒。晒干后,想炒吃,想煮吃,就随人便。

菜饭作好了,主人家就招呼亲人朋友,围桌而坐,准备开饭。吃饭前,要先用煮熟的猪肉祭奠庙房;祭奠庙房后,又回到家里祭奠祖神台。祭奠仪式结束后,家人和亲朋好友就入座就餐。男人们边吃菜,还会边喝点酒表示庆贺;女人们就相互夹菜,边吃边款着与年猪有关的话题;孩子们自然和大人们搭不上话头,就一门心思和津津有味地解决着碗里的饭和桌上的年猪肉。

杀年猪的日子,热闹而喜庆。热闹和喜庆一整天后,日子又复归平静了,但有年猪肉垂挂的楼房,就更显得殷实多了。喂年猪和杀年猪是俐侎人年复一年的功课,今年杀了年猪,他们就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盘算着来年如何更好地喂养年猪,算计着如何将来年的年猪喂养得更大更肥,以便更好地滋润自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