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
5588600000005

第5章 积蓄力量,改变人生(2)

苦的滋味的确让人觉得不好受,甜、乐的滋味人人都喜欢。艰苦的劳动、挫败和失败与苦味一样,几乎没有人想特意去领受;而成功的喜悦则是大家都梦想得到的。但是,想要享受成功的喜悦,多半先要饱尝找寻成功的艰辛。

人生的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能苦会乐的那份坦然和化苦为乐的那份智者的超然。

有这样一个关于“苦”的故事:

寺院中有十几个弟子要出去朝圣。临走时,他们的师父拿出一个青青的苦瓜,对弟子们说:“你们随身带着这个苦瓜吧,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们在朝圣的过程中走过许多圣河圣殿,他们都严格地依照师父的教导去做了。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苦瓜煮熟后,师父尝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真是奇怪,这个苦瓜泡过这么多的圣水,进过这么多的圣殿,竟然没有变甜。”弟子们听了,个个都立刻开悟了。

这是一种明智的教化,苦瓜本来就是苦的,不会因为泡过圣水、进过圣殿而改变了其苦味。人生是苦的,修行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改变,因此,我们时刻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煮熟了的苦瓜,当我们吃它第一口的时候,也许苦得不能下咽,如果我们继续吃第二口、第三口,这时就不会觉得那么苦了!

生活中我们要正确认识苦的滋味,唯有真正面对事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中解脱。所有的事情唯有就当下去面对它、解决它,不期待未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和处理。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只有真正了悟“苦乐一体”的道理,摒除苦乐的俗世划分标准,体验到“大乐”,这才是真正的乐啊!因此,不要再逃避苦,接纳一切苦与乐,用自己的全部感受去体验世间的所有。

为善不求人知

常人在做好事时总是免不了要让外人知道自己的善行,只有让外人知道了自己做的善事后才能活得心里踏实。其实,真正心善的人是无论自己做过何种好事都不会在外人面前留下任何痕迹。也就是说,我们不要为了做好人好事而用“善”的观念把自己束缚起来。为善不求人知,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

一个男士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与他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的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深重,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被这个问题搅得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您,请您为我澄清心灵上的困惑。”

禅师微笑着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以前我做过许许多多的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过的坏事肯定比你做的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曾经杀过很多人,只要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鬼魂。”

禅师也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鬼魂。”

强盗说:“我做的事情没有一点人性可言。”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去想那些我以前做过的没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一说,他用一种鄙夷的目光瞄了一眼禅师,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诩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呢?”

于是这位强盗愤怒地站起来,连声招呼都不打就下山去了。

那位男士站在一旁,闭口不言,等到那个强盗离开以后,他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知道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过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描绘成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答道:“我知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让他弃恶从善更好的呢?”

那位男士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什么叫作美德了!”

禅师用善意的谎言引导强盗弃恶从善,他把他的善意用伪装的罪恶来掩饰,这是一种默默的大善啊!

真正的善是默默无声的,把善意埋藏在心底,行善无迹。行善不在于勉强为之,它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有时,行善因其不为人知而更加幸福。

一个小伙子潇洒地吹着口哨,在一片草地上表演着。突然,他看到不远处的一把椅子上端坐着一个可爱的女孩儿。阳光明媚,绿草如茵,而女孩儿的眼里充满了愁苦和忧郁。小伙子看到后随手采了一根狗尾草,走到女孩面前并且微笑着把它送给女孩儿,而后吹着快乐的口哨走了。

有一天,一个洒水车司机发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一直尾随其后,一条街,又一条街。司机终于忍不住好奇,便停车问那位男孩儿。原来小男孩儿是个孤儿,今天是他的生日,而洒水车放出的音乐,正是那首《祝你生日快乐》。司机得知原委后,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他随后邀请那位小男孩儿坐在驾驶室。那个清晨,整个城市弥漫着温馨的生日歌。

慈悲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而降,滋养着大地的生灵。

大智若愚

做学问的最高境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是无所不知,还是一无所知?学有所长,本是好事,然而,有时候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学识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时,反而会妨碍他学习其他的知识,造成他在其他方面的“无知”。反过来讲,内心始终宁静,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就是最高的学问境界。弘一法师在给人们讲道时,经常用苏格拉底的事例来佐证“无知”是求知的最高境界。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一位“无知”的智者,他说:“许多人认为我有渊博的学问,其实我什么都不懂。”他曾经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画了两个圆圈,一大一小。他对他的学生说,大圆好比是他,小圆好比是某个学生,圆的面积代表知识,圆的周长代表与未知领域的接触,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他们的无知面。圆的面积越大,相应的周长也越长,这就表明知识越丰富的人,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苏格拉底一再宣称自己“毫无智慧”,同时又津津乐道于这样一个神谕,即当他向神殿提出“有什么人比我更贤明”时,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一个人比你更贤明”。

如果将哲学比喻成一个人,从其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博大的智慧胸襟的角度看,哲学真的是无所不知,从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革命,从千年前的奇思妙想到当今的智能科学,无一不涉及哲学。然而,从事物的具体性和特殊性的角度看,哲学又是一无所知的,他无法告诉你几亿年前的宇宙是怎样的,也不能告诉你机械是怎样运作的,甚至不能具体地告诉你心脏是如何跳动的,相对于科学,哲学又是一无所知的。

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解丁肇中的人都知道,他在接受采访或提问时,无论是本学科问题还是外学科问题,也无论提问者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外人士,丁肇中经常给出的回答是三个字——“不知道”。他曾经解释:“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要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

一位骄傲的人为了难倒一位年长的学者,于是,他绞尽脑汁,收集了历史、哲学、化学、物理等各个领域的未解之谜,把所有的难题都摆在了老人的面前,并且让这位学者用一句话将所有问题的答案讲出来。老人轻松地笑了笑,随即用一句话说出了他的答案——“我全都不知道”。这位自命不凡的人其实还是未能难住这位“无知”的智者。

真正的学问到了最高的境界便是“无知”。学问充实了以后,自己却感觉到还有更多领域的知识还不懂,这才是有学问的真正境界,无所不知而又一无所知。

人生需要厚积薄发

在漫漫的人生中,如在某人年轻时,或是修道还没有成功之时,或是在逆境之时,都必须能够“沉潜”下来,等待时机的到来。只有修炼到相当的程度,才能升华高飞。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普济寺,他找到释圆高僧,哭丧着脸对他说:“人生倒霉透了,这样的人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与其苟且活着,不如死了算了。”

释圆大师只是静静地听着年轻人的抱怨和叹息,最后,他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不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大师抓了些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倒入适量的温水,端到年轻人的面前,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

年轻人疑惑地问道:“宝刹怎么喝温茶?”释圆大师笑而不语。

年轻人喝了一口,细品着,不由得摇了摇头,说道:“怎么连一点茶香都没有啊。”

释圆大师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是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大师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又过了十几分钟,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气的沸水进来。释圆大师起身,拿了一个新的杯子,重新放入茶叶,倒入沸水,再端到年轻人面前,递给他。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接茶杯,释圆大师急忙拿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此刻,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释圆大师总共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淡绿的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随后,释圆大师笑着问那位年轻人:“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异样吗?”

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大师点点头:“水温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在水面上,茶叶也泡不开,所以就散发不出来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和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之事,也和沏茶是同一个道理。就像沏茶的水温度不够,就不可能沏出散发诱人香味的茶水一样,你自身的能力不足,要想处处得力、事事顺心是不可能的。要想摆脱失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苦练内功,切不可心生浮躁。”

人生如茶,只有水温够了,时间够了,茶香才会慢慢地飘散出来。人生需要慢慢积淀,当时机成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作为本钱,一定能够锦上添花。

一位年轻画家在他刚出道时,三年里都没有卖出一幅画,这让他很失意。于是,他去请教一位世界著名的画家,他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整整三年居然连一幅画都卖不出去。那位著名的画家微微一笑,问他每画一幅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他说大约一两天,最多不会超过三天。那位著名的画家就对他说:“年轻人,你可以改变一下你作画的时间,你用三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我敢保证你的画只用一两天就可以卖出去,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是的,用三年的时间来画一幅画,当然要比用三天画的画质量高得多。

人人都想一步登上天,但是只有时机成熟了,才能达到一步登天的愿望;如果时机不成熟,再着急也是无济于事。做任何事情都要厚积薄发,时机未到时,静若处子,沉心定气,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扶摇直上。

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

人们都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流水在河流中缓缓行进,在碰到有抵触的暗礁或障碍物时,缓缓的流水的活力突然被激发释放,水流的流速反而加快了。坚强的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一时失利时,也是这样顽强和充满活力。

从前,在一个偏僻深山的寺庙里,有位归省禅师,他担任这座寺庙的住持已经很多年了,可谓德高望重。住持,是一寺之首,故由年高德劭的归省法师担任。虽然他地位崇高,一般不负责实际日常工作。负责日常事务的是监院,俗称“当家的”,主管全寺经济收支。在这个寺庙里,法远和尚因为善于精打细算,能够合理安排膳食,归省法师就任命他做监院。

平日里,寺庙的僧人们受佛教戒律的约束,过着清苦禁欲的生活。饭菜品种,多为大烩菜,用植物油,杂以山药、豆角、白菜等,并佐以金针、蘑菇、粉条等,称为罗汉菜。主食以白面、小米、莜面、玉米面为主。

有一年,遇上大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这个寺庙的生计不管怎么精打细算,还是个大问题,因为没有进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平常时候,寺庙的少量土地大部分给当地农民租种,僧人也自耕自种,并且,常有善男信女布施钱物,寺庙僧众生活亦无困难。甚至还有余钱用于做功德善事,维修寺庙。

可是,眼下大旱时节,信徒们自己的生活都没有着落,哪还有多余出来的奉献给寺庙呢?寺里的僧人们只好每天喝能照见人影子的稀粥,吃从地里挖的野菜,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还有人出现了浮肿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