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西西伯利亚笔记
5589800000025

第25章 油画、CD、和俄罗斯水饺

我已经归心如箭。说是11月4日的航班,其实是0点30分,3日晚不到10点就得出发。

米沙驾车来接我去买油画和俄罗斯民歌的CD。我不会油画这个词,让小张先给我打电话。米沙立马就来了。

油画集中在列宁广场周边。有地下室画廊,有大街上露天展览,也有地铁出口处的工艺品商店,都公开标价。在俄罗斯没有讨价还价一说。

米沙熟门熟路。因为这里举办过他个人的摄影展。我们两人跟竞走似的,凡是有油画出售的地方,他都带我走了个遍。

这些画的价格,根据作者的知名度,尺寸和质量来定。从一千几百卢布到五六千卢布不等。可我不能买太大的,不然带回家往哪儿挂?

我最终选定的,是地铁口艺术品商店的两张表现俄罗斯秋季景色的画。画框不太讲究,但我喜欢那种有纵深感的白桦林,一张是初秋,林子里红的、黄的、绿的斑斑驳驳,绿色还是它的基调,顶端是窄窄的蓝天白云;只有少许金色的叶子落在碧绿的草丛里;另一张是深秋,飞雪几度飘落又几度融化的深秋,林中小道残留着雪痕,白桦树干亭亭玉立,天空已经没有,只有褐黄色的叶片还在枝头顽强地守着防线;而在小道深处,那些红得发紫,甚至是发酱色的枫树,远远地向你显示它的骄傲和魅力。

看不出他们的作者是谁,这不重要。两幅画加起来,也才100多一点美元。

地铁走廊里,地铁口的艺术品商店,都有CD卖,米沙要我走,说红色广场那边有专门的音乐书店。果然,那里的CD全多了。我一下子买了五六张,我喜欢的歌《雪球树》《草原》《苏丽珂》《小白桦》《有谁知道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有。我想,回去送老同学老朋友礼物,没有比这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歌曲更珍贵的了。我还“与时俱进”,买了两张眼下俄罗斯青年喜欢的流行歌曲和迪斯科。机关里开联欢会的时候,我可以拿出来显摆显摆了。

米沙家就在附近,他邀我去看看,不过他说,他正在装修,不是时候。我说没关系。米沙住的是公寓楼的一层,三房一厅,近100平米,算是可以的了。可儿子一间,女儿一间,夫妇俩一间,实际上很挤了。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器材,他的作品,他买的画,他的电脑,都放哪儿?他还是音乐发烧友,音响,成摞的盒带、唱片、CD,弄得屋子里满满当当也一团糟。不过米沙一看就是个精明利索的人,如果装修完了来看,来喝咖啡来听音乐来欣赏他的作品,那肯定极有情趣的。

把画带回加加林,我的心里就踏实了。米沙说:买画的发票一定要带好,有发票出海关就没问题了。明晚我送你去机场。

下边的事情是给妻子买礼物,这从来是男人们远行归来前最头疼的事。女人就是女人,她今天喜欢什么明天又喜欢什么你很难号准她的脉。电话里她说是否买一张大熊皮挂在家里,西伯利亚不是产熊吗?可现在冒生命危险进森林猎熊的人很少了,你上哪儿去找买熊皮的地方?即使买到了,海关那儿你能过吗?老马倒是自报奋勇,说以后他到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那一带去买,再从远东带回国。我就对妻子说,老马要是被俄罗斯海关扣住了,以贩卖野生动物罪判几年罪,你可得去俄罗斯给他送饭!

国不能一日无君,家不能一日无主。加加林这个家走了老马,连柴米油盐都成了问题。老马是憋着一肚子气走的,又十分匆忙,顾不上那么多,这可以理解。那周局长则是一毛不拔,或许是怕,怕多化了一分钱连家都回不了。不过事到临头,局长倒也能吃苦也能凑合。

现在就靠老马留在冰箱里那点面包牛奶,剩的羊肉腔骨,冰箱外一棵放了好几天的洋白菜,以及昨晚尤里亚在科雷万到新西伯利亚近郊路边买的农妇自种的西红柿了。大家似乎心照不宣:靠这些东西坚持三天,等老马回来。

我看见翻译小张一个人在厨房啃一块好几天前的面包,那面包是否蟑螂爬过都不好说,因为我几次晚上起夜都在厨房里发现过蟑螂。我心里有些酸酸的。别人都好说,小张刚30啊,让他挨饿不是太不道德了吗?

我提议说:我跟小张去马路对面买点东西做晚饭吧。烟雾腾腾中,这一回周局长答应了。

小张终于获得了片刻的自由,因为雇主一刻都不放他离开身边,我要带小张去森林公园,去看马戏,周局长一概不准。

我们穿过地铁,就在对面买了两袋500克装的速冻水饺,那包装袋上印着一头猪,不用问便知是俄罗斯式的猪肉饺子。也就是70卢布左右。我说,体验一下吧,看能不能接受。当然,我还有一个目的是让小张当翻译,买几瓶香水,回北京在妻子面前有个交代。

周局长见到水饺时眼睛一亮。小张立马打开电炉子煮起来。由于锅小,得分3次。看着周局长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忽然有些同情并可怜他,这位外能么喝500人,内有年轻老婆伺候的县局长,恐怕多少年也没吃过这样的苦,以至落到了缺少尊严的地步。

所幸俄式的猪肉水饺味道尚可,都是真货,连大葱白菜之类都没有。其实人馋了,什么都是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