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们的故事2
5593000000057

第57章 乘着歌声的翅膀(2)

再说金玲,她从林场被抽调到大连的化工研究所,虽然因为歌唱得好,倍受重用,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让她放弃了进入本地专业文艺团体的机会。1980年她对调到维义所在的玩具研究所的幼儿园当音乐老师。后来也提前内退自己办了一家幼儿园,她想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培养各多热爱艺术的孩子。正在她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因为城市改造,幼儿园被拆掉了,无奈中,她到平安公司找了一份差事,一直干到现在。

和大多数返城的知青一样,经过十多年的折腾,金玲和维义有了稳定的工作,安适的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也不愁衣食了。一有了闲心,就容易怀旧,想起了老战友,想起当年宣传队的浪漫生活。北京毕竟是文化大都市,群众文化生活特别活跃,各种合唱团从中央机关到街道胡同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春心萌动的金玲和维义,参加了水平不错的“音乐之友合唱团”,他们又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回自己的青春,飞到了遥远的地方。

他们又想到了北大荒,正好团里有好几位老知青,多数都是当年兵团各团宣传队的骨干。他们能说到一起,也能唱到一起,都喜欢怀旧的老歌。后来一商量,他们都说,我们不如成立一个自己的合唱团。这样一来,在1995年3月,一个并没有什么伟大意义的一天,在三里河一家公司的会议室,传出了歌声:

“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暖流就涌出了心底。

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

在这只有北大荒人才能真正理解的歌声中,“北京北大荒合唱团”成立了。从此这个不断变换排练场所的合唱团如流动的热土,不断吸引着热爱黑土地又热爱歌唱艺术的老知青,他们在这里找回了青春,找到了知音。这里成了他们的精神伊甸园,每周一次的排练是他们最期盼的日子。星期日这一天,他们像第一次参加春游的孩子一样兴奋地从北京的东南西北,赶到三里河或真武庙或宣武文化馆或民族歌舞团的一个不大的排练厅。他们中有开自己的车来的,有打的来的,有挤地铁来的,也有徒步走来的。他们中有政府的官员,有发了财的老板,有普通的上班族,也有下了岗的老职工,但一进了这个圈子,他们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有一样的身份――老知青。那一刻,他们把自己的所有的疲惫烦恼忧虑都汇入了感天动地的歌声。他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和快乐。

江逊之是从老战友尹金玲和汪维义那里听说北大荒合唱团成立的。他不顾着名歌唱家的身份,也挤进他们的队伍,和大家一起唱起来,就像当年在7团宣传队时一样。他说他是奔着“北大荒”这三个字来的,因为这里凝聚了他难忘的苦乐年华。他毕竟是专业演员,排练中他总是认真地教大家如何标准发音,如何处理不同的歌曲,如何在歌声中融进自己的心。后来大家干脆让他当了艺术指导。关心和指导过这个合唱团的有老一辈指挥家秋里、着名作曲家瞿希贤,还有当代着名的指挥家聂中明、唐江、李华德、王树人等等。他们的指导让北大荒合唱团成了北京众多群众合唱团中的翘楚,团里的每次演出都相当精彩。但是他们还需要一个常任的艺术家当头。这样,大家一致推选江逊之担任了北大荒合唱团的团长,因为他是自己人。合唱团的经费是靠大家交会费的,作为团长的一切工作都是义务的。有人算过,这些年当团长的老江赔进一台轿车,因为按他的资质,如果用指导合唱团的时间去教学生,大概足可以挣一台相当好的轿车。老江笑着说,和你们在一起,我能多活十年,一台车算什么!

在江逊之引领下的北大荒合唱团,成了北京最着名的业余合唱团之一,他们参加过如纪念周总理百年诞辰的音乐会、庆祝香港回归晚会、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晚会等许多大型文艺演出,在第五、六届中国合唱节和第一、二届全国企业职工合唱大赛中都夺得过金银奖。在2006年第28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他们又一举夺得了大合唱、小合唱和独唱的三项金奖。

在家乡的舞台上,我目睹了江逊之和尹金玲、汪维义的面容,说实的,他们已不再年青亮丽,但却显示出一种夕阳般的辉煌和霜染秋林般的绚丽。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北京声望很高的北大荒合唱团,也引起了海外音乐界和华人音乐爱好者的注意。正好华盛顿中国音乐协会和华盛顿中国知青协会,要在北京选一个老知青合唱团到美国演出,他们在内蒙知青的“草原恋”合唱团、陕北知青的“宝塔山”合唱团和北大荒的知青合唱团中,最终选中了江逊之他们的这个北大荒合唱团。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支持下,以农垦总局副局长、当年山河农场的知青作家韩乃寅为团长、以江逊之为团长的48人演出团于2007年11月29日飞过浩瀚的太平洋,开始了为期17天的美国演出。经过严格的挑选,女高声部的尹金玲和男低声部的汪维义都成为了团员,金玲还带来了京剧清唱,维义带来了二胡独奏《夜深沉》。

这是中国赴美演出的规模最大的业余合唱团,第一场演出是在华盛顿的蒙郡高中大礼堂举行的,1000多名美籍华人和当地市民观看演出。这个题为“来自黑土地的歌”的音乐会立刻在这个时刻牵动全世界神经的都市卷起一阵“黑旋风”。这带着异域的黑土地芳香的歌声,让美国人惊叹这喧嚣的人世间还有这般神奇美妙的天籁之声;更让他们知道了中国还有这样一个如诗如画般壮阔美丽的地方――北大荒。在场的华人更是被深深地感动了,这耳熟能详的乡音,让他又看到了雄伟的天安门,看到了广阔的草原和常在梦中展现的故居门前的那条小河。

也许更动情的是那些经过“洋插队”的老知青们,无论在校院苦读还是在餐馆打工的艰难岁月,还是过上了有房有车有地位的好日子,他们都没有忘记他们曾洒下汗水和泪水的土地,也许就是在那里积蓄的力量和经验,让他们永不言败,埋头苦干,事业有成。

“喊一声北大荒,能喊出勇猛,喊出顽强。

喊一声北大荒,能喊出纯真,喊出坦荡。

喊一声北大荒,能喊出热泪两行。哦,北大荒!”

这歌声唱出了台上和台下所有老知青的心声。每当唱起《北大荒人的歌》、《知青的歌》、《喊一声北大荒》这几首歌,他们都是热泪盈眶,不断的鼓掌和欢呼,那热烈的情景,在国内从未见过。这次演出团的团员都被老知青和热心的华人请到自己的家里食宿,看完演出他们还情犹未,彻夜长谈,忆往昔情未了。特别是让他们难忘的,他们一到休斯敦机场,鲜花、标语、掌声、拥抱,扑面而来,如同姚明的火箭队的主场一样火爆。几十家当地知青和华人,像接待亲人一样开着数十台轿车,把大家接回自己的家。他们看清了欢迎人群举着的标语:“真情载体 友谊桥梁”、“融情黑土地 隔海有知音”、“天下知青是一家”。他们更不能忘记的是,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当年的内蒙兵团的知青乔红在自己的官坻举行“家宴”招待演出团所有战友,她说:“你们的到来,让我非常亲切、非常高兴、非常激动。你们唱的歌是以岁月为谱,以青春为词,记录我们一代人非凡的生命历程。30多年过去了,我们青春不老,和祖国一起进步,一起成长。这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2007年12月4日,北大荒合唱团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的演出让他们的美国音乐之旅达到高潮。曾经当过知青的王光亚大使和夫人及在联合国工作的所的中国人,还有许多外国外交官都观看他们的演出。没想到,在联合国的工作人员中竟有三十多个中国的老知青。更让江逊之没想到的是,竟见到了当年在22连当过四排长的北京女知青席兰俊,见到了他们7团宣传队的副队长、拉手风琴的北京姑娘李亚君。真是一段佳话,分别了三十多年的中国小兴安岭下一个知青宣传队的老战友江逊之、尹金玲、汪维义和席兰俊在联合联合国大厦重逢了,他们紧紧拥抱,热泪横流。在后面的演出中,江逊之唱了悠扬的蒙古长调风格的《天边》和那首深情的《母亲》,在场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朋友都被他的歌声打动了。而尹金玲唱的京剧选段《家住安源》和《都有一棵红亮的心》,让在场的中国人沸腾进来,他们都是在这久违的音乐声中成长的,这激荡人心的曲调,引起他们的许多联想。

乘着歌声的翅膀,江逊之他们飞到了大洋的彼岸,又飞回了自己的祖国。他们还在歌唱,在那欢乐的日子里,也在那些平淡的日子里和琐烦的市井生活中。在歌声中他们重回青春,在歌声中他们化苦难为幸福和快慰,在歌声中他们的灵魂更纯洁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