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女人的暧昧也精彩
5604600000007

第7章 有需要,就有甜蜜(2)

五、男人也需要“残酷”

这就叫残酷即仁慈:让一份完整的爱造就一个完整的人,让两个完整的人共同联合,而不再相互掠夺,才是你幸福的正轨。

把“残酷”当做仁慈未免霸道,但很多时候,正是没有商量的“残酷”饱含了人性中最深厚的仁慈。在两性关系中也是如此。

和善良一样,不同的人对仁慈也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心慈面软就是仁慈,由此向不如自己的“卑微者”好善乐施。但从人性更深刻的意义看,这样的行善只能算做仁慈的潜层表现,要没有仁慈本身的力量,仁慈也会像善良一样,成为某些人随意践踏的绿地。

晓倩对这个道理的领悟真可以说是无师自通。在她19岁的少年时,被一位十分体面的男士K爱得死去活来,至今晓倩都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地方让K如此着迷,难道就因为她说了句“我就是想恋爱不想结婚”吗?于是,每日站在楼上目睹晓倩的风姿,就成了K最感动的情史。

而在晓倩那样的妙龄,是不大懂得恋爱的苦味的,只是以为,恋爱对她就像做游戏,要是没有异性相吸,两人就没必要在一起。所以对太过痴情的男人,晓倩是不大领情的;非但不领情,还坚持认为,像K那样的男人,太过老实又过分软弱,也不配和她在一起。

而晓倩内心的残酷,也恰好萌生在和这种男人交手的一两刻。其实她和K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一个月吧,因为K每回给她打电话她都拒绝,K终于忍不住跑到晓倩家,说要和晓倩谈谈他心里的感觉。

“我从来没有这样爱过一个女人,每天站在窗口,眼看着你从楼下走过去,竟然连一眼都不肯看我!”K说着,哽咽得要哭了。

“我不认为站在窗口看女人是爱,我理解的爱不是那个样子。我觉得,那是在看西洋景。”晓倩对K直言,没有半点犹豫。

“不骗你,我真的很痛苦,我每天都想死!”K说着,把旧式女人的痴迷表现得像演戏。

“要想死你就麻溜地去死,找个体面点的方式。”晓倩平静地说,把心里的残酷发挥到极致。

“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残酷的女子!”K大喊,喊得惊天动地。就在他喊到饱和的那一刻,晓倩险些动了恻隐之心。

K是学中文的,一向不喜欢非正轨口语,对书面语言爱不释手。开始和K认识时晓倩就交代过自己的“狠”。K当即纠正她说:“那不是狠,那叫残酷。”

从此残酷对他俩有了特别的含义。现在K把“残酷”当成定论用在晓倩身上,晓倩自有回击,当即说道:“我还活着呢你就想死,咱俩到底谁残酷!你口口声声说你爱我,你的爱从何谈起!”

“我……”这回是K语塞了。

晓倩本来就鄙视懦弱男人,加上她一向珍惜时间,看男友一蹶不振的样子,转身扬长而去。

本以为这场被爱就此结束了,不想三年后,晓倩和K再度相遇。K看上去没有了先前的懦弱,成了一名相当成功的编剧。

“晓倩,你真了不起!”是K给晓倩的见面礼,夸赞里带着豪迈,一改先前的斯文。

“了不起的是你!”晓倩给男友同样的回报,加重了语气。

接下来因为忙,两人没说太多的话,但分手以拥抱做别,从真挚的相拥里晓倩知道,虽说她当年是有点残酷,但那有力的残酷已化作深厚的仁慈,在一个懦弱男人身上结果了。

男女关系有两种,一种现代,一种传统;一种开放,一种封闭。后者靠的是人伦法规,前者靠的是人性感觉;后者靠的是传统习惯,前者靠的是自身努力。

于是有了如下的规律:就传统夫妻而言,要么男人生活在女人的软弱里,或者女人生活在男人的仁慈里。幸福婚姻不能说没有,那完全要看各人的运气:好男人有幸碰上好女人,他自然得到好丈夫的美名;好女人有幸碰上好男人,她也能赢得好妻子的赞誉;但要是俩人都没运气:男人碰上的女人太泼赖,女人碰上的男人太花心,男人就有可能遭到女人的“强暴”,女人更可能陷入失败的哭泣。

正是在如此的被动下,“残酷”让现代夫妻接受了爱的挑战,也领略了力量的神奇:男人的阳刚不是来自于女人的软弱,而是根植于男人的准则;女人的幸福也不用乞怜男人的宽厚,而是归于自己的努力。男人不幸碰上坏女人,他无法逃脱游戏的罪责;女人不幸碰上坏男人,她也会奋起反抗,让坏男人在女人的美德里束手就擒。

更可喜的是,男人的坚强让懦弱的女人生出自强的力量,女人的独立也让懦弱男人生出新生的勇气。而两性关系的发展正是有赖于这样一个良性的途程,由此不但女人从男人那里获得了力量,男人也从女人那里取得了动力。

就像《求爱上上签》里的刘嘉玲和梁家辉:

刘嘉玲是心理医生,梁家辉是黑社会老大。在向刘嘉玲求救的心理治疗中,这位大哥大暴露了自己鲜为人知的软弱,让心理医生大为不解。刘嘉玲原以为梁家辉是上天送来的礼物,不想这位江湖老大的懦弱让她生出了鄙视之心。

以后的日子,梁家辉不断请求刘嘉玲的理解,刘嘉玲却以残酷的拒绝把梁置于门外,厉声说道:“我最讨厌死缠烂打的男人!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勇气,那时我们再做朋友。”

影片结尾处,让心理医生大开眼界的奇迹发生了,刘嘉玲被黑社会头目绑架到聚集地,面对乌云压顶的黑暗,梁家辉成功地策反了黑道弟兄,并以前所未有的坦率喊出了自己的勇气:“今天,我赢了我自己!是我的女人改变了我!”

这就叫残酷即仁慈:让一份完整的爱造就一个完整的人,让两个完整的人共同联合,而不再相互掠夺,才是你幸福的正轨。

那是因为,男人也软弱,他也需要女人的力量;男人也依赖,他更需要女人的“残酷”。

六、给自己秀一个爱情喜剧

反复地写伤痛,可以化解伤痛;一如给自己秀一个爱情喜剧,你也可以把秀出的戏剧变成生活。

有媒体问我:“网络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我说:“网络最大的好处不是方便和快捷,那只是网络的技术好处;要说网络的精神好处,应该说,网络为九成以上的情感梦幻者提供了实现梦想的通道。”

也许你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只要你想想小说家的事业,那种通过爬格子的方式实现梦想的行当,你会对网络的好处恍然大悟。天哪!网络竟然是如此神奇,它不但为小说家开辟了天地,也为每一个想成为小说家的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通道。

事实是,即使没人承认你是小说家,你也可以写小说。写下自己感怀的故事,而后与人分享,与人交流。即使那人只是一个人——他或她——在私小说层面,你仍然做了自我梦想的缔造者。特别当“他”或“她”对你回应有加时,你那时的感觉如沐浴春风,豁然开朗!

这就是网络的神奇,也是网络的美妙,一如所有的美妙无不来自于想象和创造!而网络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想象的神奇;且网络胜过信件的快捷与虚无,又为想象的实现增加了“信誉”保障。

试想,芸芸众生中,文思敏捷者虽不乏其人,为什么小说家只是少数呢?一来,小说家的使命怕是多数人不想问津的高难;二来,小说家的寂寞也是多数人不想遭受的悲苦;第三,传统小说家,都是以写别人为“操守”的,私小说不要说没地位,恐怕连想也没人想。

直到改革开放,私小说终于重见天日,连同人的个性也从过往的指责中解放出来,升值为人的特色和骄傲。这首先因为,人想讲真话了;其次更重要,人不再想读别人了,人突然想读自己,就像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多数人都想唱自己一样。

对此爱默生早有见地。爱默生说:小说终将被日记或传记所取代。那些才是扣人心弦的书,人能从中提取真实的经验,并从真实的记录里找到自己的感悟。

像极了流传的地球人的故事:外星人拿着高倍望远镜看地球,发现地球人得了一种不动症,每个人都坐在一所“小白房子”前凝神关注,而正是从这数以百万的小房子里,开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绚丽的花朵。

用这个故事比喻网络的神奇虽有反讽,但从事实看,仍不为过。信件太真实了,它限制了人的想象空间;信件又太慢了,它对梦想的实现也造成了阻隔。唯有网络,它快于信件,让天性懒惰的人乐意沟通;它又虚于信件,让喜爱谎言的人坠入诱惑。于是,对着一个个知名又不知名的倾听者,人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故事,并从自我故事中体验到真实的快感和孤独的快乐。

是的,孤独只有在绝对的个人层面才能变成快乐。当你对别人倾诉自己时,孤独被认同取代了;当你对别人杜撰自己时,孤独通过“作品”变成了升华的快乐。

这个意义上,每个网络写作人都是小说家;在写作的心理层面,每个讲故事的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特别对女人,又在她失恋时,她急需在她的爱情梦里起死回生,更需要在她想象的幸福里重整旗鼓。

这种时候,不如你索性给自己秀一个爱情喜剧,放开手脚大胆地写,让你在自己的爱情梦里大摇大摆,我行我素:他对你的迷恋,他对真爱的渴求,他对岁月的珍惜,他对忠诚的守候;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写下你最为感动的细节,让他的忠诚为你护航,让他的坚挺成为你的骄傲。

有人问玛格丽特·杜拉斯:“为什么你总也写不够童年经历?”杜拉斯回答:“我就是要不断地写,反复地写,才能用写作抚平创伤。”

可见写作有疗伤的作用:反复地写伤痛,可以化解伤痛;一如给自己秀一个爱情喜剧,你也可以把秀出的喜剧变成生活。

人就是这样地神奇,他能毁灭自己,也能创造自己;

生活也很神奇,它是人的主宰,也能成为人的玩物。

七、好夫妻是“坏人”

人与人之间的过节,正是起始于这种小的裂痕,因着人际关系的互动,往往,你收割的苦乐,是你自己的播撒;你品尝的苦酒,是你种下的因缘。

人际关系,特别在两性关系中,人与人向来是相互塑造的,你塑造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塑造了你。一个旅游者的小故事讲述了人际塑造的美丽。

某旅游者来到一个加油站,问加油站老板:“你们这个小镇上的人怎么样啊?”加油站老板反问:“你们那儿的人呢?”旅游者说:“我们那儿的人都很坏。”于是老板提醒他:“你可要当心哟,我们这个小镇上也没有好人。”

另有一个旅游者也来到这个加油站,问了老板同一个问题,老板也做了同样的反问。旅游者答道:“我们那个小镇上的人可好啦!”老板也高兴地告诉他:“在我们这个小镇上,你也能遇见同样的好人。”

故事的内容不复杂,它阐述的道理却不简单:你想遇见好人,你自己得先好;你想让别人善良,你自己得先善。你上来就心存歹意,对方可能比你还要恶;你开始就不安好心,你也很难遇见善良的好人。

然而,这样的塑造在普通人之间也许不难,两人要是朝夕相处的亲爱者,反倒不容易实现如此的超越。特别是女人,又在她被迎娶后,很多时候,她心里的“应该症”达到理所当然的“水准”因为我是你的人,你理应对我负责;因为我把一生都给了你,你理应为我回报一切;因为我对你从一而终,你不能对我心猿意马;因为我为你做了太多的牺牲,你对我再好也是我的亏损。

综观我们的恋爱史不难发现,其实能做情侣的人多半都有缘分,能牵手的男女更是亲又亲、缘又缘。但为什么,开始的缘分总不能到头?开始的幸福总是半路搁浅?为什么,关系越密切,越没有当初的快乐?日子越久远,越没有以往的甘甜?

说零距离破坏了彼此的感觉也许有道理,扪心自问,其实是过高的欲望阻挡了我们快乐的双眼;说激情退去后暴露了各自的缺点是事实,仔细想,两人若都有接受的态度,就愿意为对方修为美善;说因为他先出轨我才出墙也许是理由,好好反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正好说明了你的不足;说得他先向我认错我才能放马也许是原则,静心思过,你要承认自己不完美,何必用“完美”的态度去苛求爱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也许能给你更好的提点。

两个家庭妇女一起聊天,一个对另一个说:我看你们夫妻总是那么和睦,从来不吵架,真让人羡慕。能告诉我秘诀吗?

另一个说:没有秘诀。我俩不吵架因为我俩是坏人,你俩老吵架因为你俩是好人。

这一个听了对方的回答以为对方在开玩笑讽刺自己,于是反问:怎么能这么说,怎么能说你俩是坏人我俩是好人呢?

另一个认真地说:我没有讽刺你的意思,我说的是实话。比如我家摔了一件值钱的东西,我和老公谁也不埋怨谁,都说是自己不好,自己不小心。所以你看,像我们这样的“坏人”怎么会吵架呢?反过来,如果大家都说自己好,指责对方不好,当然要争吵不休了。

然而,自我批评的道理并不难,难就难在是否存有一颗包容的心;承认自己的失误也没错,错就错在,即使你认了错,也还是放不下对他人的忌恨。

而人与人之间的过节,正是起始于这种小的裂痕,因着人际关系的互动,往往,你收获的苦乐,是你自己的播撒;你品尝的苦酒,是你种下的因缘。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是这么个理,你不尊重别人,你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你怠慢了别人,别人会给你同样的傲慢;你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别人会加倍轻薄你;你惩罚了别人,你自己的良心更加不安。更有甚者,普通人还能相互谅解呢,反倒越是亲近的人,彼此的伤害越惨烈,仇恨也越深远。

怎么办呢?

一本婚恋指南书告诉我们,上帝造女人就是为了让女人拯救男人。果真那样,每个女人都秉有使命,在拯救男人的途程中理应挖掘潜能,施展美善。弗洛伊德不是说过吗,在人类所有的行为动机中,除性冲动以外,“渴望伟大”是我们最受用的动机,也是每个人最想要的渴念。具体到我们和男人的关系,你不妨这么想,我凭什么嫁给他呀,还不是因为我想让他给我当领导吗?如今领导出了点小差错我就较真,那不成了我给自己挖墙脚了吗?这么一想,你对他的信任就没商量了,且根据吸引力法则,你越信任他,他越不会辜负你;你越是把他当根葱,他越不会把你贬成蒜。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懂得,为什么抢先付出的一方,没有跌份了:那不是你自我标榜的品质,是你提升良知的路径;那也不是你施与别人的美善,是你寻找快乐的出口:尊重别人,表面看来你实现了别人的重要性,其实你完善了自己的人格;抢先付出,看起来你很愚蠢,其实你修为了吃亏是福的大业。

如此的执着就不是痴迷了,那是你的美丽,因着你的超越。

而这样的超越也许比性冲动更胜一筹,特别在婚姻关系中。俞静子在老公出轨后,面对干了“坏事”却欲言又止的老公,她硬是抢先一步,用美丽的超越把老公引向好男人的行列。

“我……我想……”老公支吾着,满脸冒汗。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静子笑着,显出得意的自信。

“你……知道啦?”老公低语,张口结舌。

“那当然!你想说的是,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你老婆在你心里永远是最好的女人。”

说完,静子抬头,看见的是老公含泪的眼,突然地,这个男人张开双臂,把久违了的爱妻紧紧地抱在怀里。

“静子!”

就这么一声呼唤,改变了静子的人生,挽回了老公的爱恋。

这就是两性塑造的美丽,它来自于宽厚的情怀,归属于超越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