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辨经》学生活
5626100000049

第49章 释争第十二(4)

平原君在完成了使命之后回到了赵国,说:“我真是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材了。我所选拔的人材多说上千,少说也有数百,自以为不会遗漏天下的人材,现在,竟把毛先生给漏掉了。毛先生一到楚国,赵国的地位就比九鼎大吕还要尊贵,毛先生的那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大,我实在不敢再说我善于识别人材了。”

智慧金言

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毛遂说:“我就算是今天请求大王把我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大王放在口袋里,就会整个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完了。”

仁君与直臣

“君明臣直”,君主还是主体。看来,如果君不明就很难有直臣了。这是说君主的责任重大呢,还是说人性卑微呢?其实,这不过是在维护君主的虚荣心罢了。一句话,提意见要讲究方法,否则,以此惹祸,那真是活该!

无论在哪个朝代,要想实事求是都是很难的,有时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过,有时如果碰上“仁君”,情形似乎会好一些,但尽管这样,也还是会有风险。

在古代,太史的责任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要“秉笔直书”,要“不虚美,不隐恶”。但如果真的坚持这样做,有时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公元前548年,齐国的国相崔杼因为齐庄公与他的妻子棠姜通奸而派兵杀死了齐庄公,这的确是国君荒淫无道,死了也是罪有应得。但根据当时的观念,臣下无论如何是不能杀死君主的,不管他犯了什么罪责。更奇怪的是,臣下杀了君主或是儿子杀了父亲,不叫“杀”,而叫“弑”,就是杀人用词,也要分出等级来。

崔杼很有权势,他杀死了齐庄公后,暂时把持了齐国的大权。他按照当时必须遵循的习惯,把掌管记载历史的太史伯叫来,让他记载齐庄公死亡这件事。崔杼说:“你一定要这么写:先君是害病死的。”

太史伯说:“历史不能胡编乱造,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

崔杼绝未想到一个太史竟敢顶撞他,就恶狠狠地问他:“你打算怎么写?”

太史伯说:“我写好了你就知道了。”

等太史伯写完。崔杼拿过去一看,竹简上刻的竟是这样几个字:“夏五月,崔杼弑君。”崔杼说:“你还是另写吧,不然,就杀了你。”

太史伯说:“杀则杀了,写却不能另写。”崔杆就把太史伯杀了。

根据当时的习惯,兄死弟及,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听说哥哥死了,就抱着竹简前来接替哥哥的职位,书写历史。等写完一看,还是太史伯写的那几个字。崔杼又惊又气地说:“天下竟有这样不怕死的人,你不知道你的哥哥被杀了吗?”

太史仲说:“太史只怕写的历史不真实,不怕杀头。”

崔杼又把太史仲杀了。

太史仲的弟弟太史叔又来了,他仍如他的两个哥哥一样,照实书写,又被杀了。

太史仲的弟弟太史季是四兄弟中的最后一个,他照样写道:“夏五月,崔杼弑君。”写完后对崔杼说:“你越杀人,就越显得你残暴。就是我不写,天下人也会写。你可以杀太史,但却改变不了事实。”说完,伸长了脖子等死。崔杼实在杀得手软了,叹一口气说:“我是为了保全国家社稷,没办法才担起了这份罪名,后人是会理解我的。”说完。竟让太史季回去了。

太史季抱着写好的竹简回家去,路上碰见南史氏抱着竹简迎上来。南史氏说:“我以为你也会被杀掉,所以接替你来了。”太史季把写好的竹简给他看,南史氏才放了心,两人都回去了。

有时如果利用君主的心理进行巧谏,也许情形会好一些。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公元前408年)。取得了中山这个地方之后,就把中山封给自己的儿子。

其实,文侯自己也觉得这件事做得不合适,心里不踏实,于是问群臣说:“我是怎样的国君呢?”

大家都说:“是仁君。”

惟有任座不随声附和。固执地说:“君王取得了中山,应该封给弟弟,而封给自己的儿子,这怎能说得上是仁君呢?”

文侯很生气,任座害怕自己会被杀掉,就逃出去了。

文侯倒没有要杀他的意思,反而心里觉得更虚了,便又问到翟横,翟横答说:“是仁君。”

文侯还是怕他言不由衷,就穷追不舍地问:“为什么呢?”翟横说:“君主仁德则臣下正直。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您是一位仁君。”

文侯听了,非常高兴,就派翟横去请回任座,并亲自下堂迎接,待他为上宾。

应该说,翟横是一个良臣,因为他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机智善辩,而是既在无形中化解了矛盾,又有效地劝谏了国君。从这一意义上讲,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其实,任何人都有虚荣的心理,喜欢奉迎是人的本性,只是有人克制得好一些罢了。所谓千古明君李世民也不能脱此窠臼。有一次,唐太宗在宫廷上被魏征毫不客气地顶撞了,他嫌魏征总是与他过不去,下朝后说:“早晚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说后,立刻换上了朝服,给唐太宗道喜说:“我听说,君明臣直,陛下有魏征这样的直臣,正说明陛下是明君。”唐太宗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就转怒为喜,魏征因此避免了一场大祸。

智慧金言

“君明臣直”,君主还是主体。看来,如果君不明就很难有直臣了。这是说君主的责任重大呢?还是说人性卑微呢?其实,这不过是在维护君主的虚荣心罢了。一句话,提意见要讲究方法,否则,以此惹祸,那真是活该!

杯酒释兵权:平息纷争的要诀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削夺别人的兵权,集中和巩固自己权力的做法,但最成功和最有名的,莫过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了。赵匡胤所以要这么做,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个人的经历所决定的。赵匡胤出身寒微,到了二十多岁还没有什么“出息”,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他才投奔了郭威。当时,后汉名将郭威正拥兵自立,准备取后汉而代之。由于他作战十分勇敢,就被提拔为禁军中一名中级将领,在拥立郭威的过程中,赵匡胤表现十分突出,他也从此知道了禁军在维护皇帝安全中的作用了。郭威在将领们的拥立之下当了后周太祖,赵匡胤也被提拔为东西班行首,当了一个中级禁军军官,总算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在军阀战争中,赵匡胤有了用武之地,他作战十分勇敢,能冲锋陷阵,又兼富有智谋,为后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他对大将柴荣表现得非常忠诚,逐渐取得了柴荣的信任。不久,郭威病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周世宗一当皇帝,即提拔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这个职位是禁军的最高首领,和郭威当年在后汉所处的位置是完全一样的。不久,周世宗又病死,七岁幼子柴宗训继位,孤儿寡母秉政,其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而这时正是赵匡胤窃取帝位的千载良机。

赵匡胤在周世宗病死前就精心组织了这支禁军队伍,他受周世宗的委托,在军中选择最为精壮的军土编成“殿前诸班”,由于他亲自组织建立起了这支军队,再加上他尽心结纳军士和军官,因此,这支军队中布满了他的亲信,他也就牢牢地掌握了这支精锐之师。周世宗死后,后周王朝中就没有一个人能同他争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