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征服世界的私有银行
5626600000025

第25章 经济的“润滑油”:罗斯福、凯恩斯和新政(2)

我们很快便会被逼入绝境,政府不得不额外发行货币,这就是我们唯一的办法。它本该是复兴计划的第一步,可一旦经济有所好转,政府增加了货币供应量,我们很快又会重新落入精心策划的阴谋当中。这个阴谋是按照一小群国际银行业者的设计进行的。两个世纪以来,他们吓得文明世界的人们都不敢自己发行货币,因此无法提供足量的货币支持必要的商业活动。他们这些“钱商”就像一群寄生虫一样,寄生在这个忙于创造和交换财富的世界里。他们用这种简单而又异常奏效的方法,保持了发行货币的次级替代品的排外垄断特权。他们还利用对交易物品和服务的迫切需求,催眠了文明国家,让它们使用替代品。我们永远无法还债,尽管我们可以拿到这种货币,但是它易变、不可靠,不能与需求的增长相协调;而且因为某些原因,它也与商业、生产的需要出奇地矛盾着……在我们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另外发行货币是唯一的出路。

亨普希尔说,政府需要发行足量的无债货币取代损失的货币。国会议员莱特·帕特曼则更直接:他催促政府接过银行的管理权,自己运营银行。在1933年3月13日向国会发表的演讲中,他用考究的言辞问道:

为什么必须让政府拥有并运营银行?让我们回到美国宪法上来,遵从它的指导……美国宪法说国会可以发行硬币,并且规定它的价值。这并不是说……美国国会由人民正式选出的代表组成,有权将这份特权移交给银行系统。然而,现在少数银行业者控制了货币的发行与分配,而这本是美国宪法认为国会必须做的事情。

右翼的传统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根本不该干预货币的供应和银行计划;左翼的激进改革家则认为,政府应该自己创造货币,甚至接管银行系统。在两面夹击之下,罗斯福选择了走中间路线,转而采取凯恩斯的赤字支出策略。他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但也没有让私有银行卡特尔落下马来。

罗斯福扩大了胡佛设立的某个公有筹资机构的职权范围,绕过了银行卡特尔。1932年,胡佛建起了复兴银行公司(RFC),一个属于联邦的银行,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救助商业银行;然而,胡佛的策略失败了。那些银行不需要更多贷款,因为它们早就债务缠身,它们需要的是愿意拿出钱来投资的客户。后来,罗斯福利用胡佛的新政府贷款机构,将贷款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房产业、农业和工业。RFC建立并资助了许多新的联邦贷款机构,其中包括HOLC(房主贷款公司)和房利美(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当时还是个国有机构)。20世纪40年代,为了满足美国参加二战的需求,RFC竭力运转,为基本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为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工业的领军者装备了必要的设施。尽管RFC是个国有银行,绕开了私有的美联储,但是在借出基金之前,它必须先借入资金。RFC靠发行政府债券、重新借出贷款的收益来获得资金。

罗斯福没有试图废除私有的美联储,而是想法改组它。1934年,旧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解散,由政府官员组成的7人委员会取而代之。该委员会由美国总统任命、任期为14年,得到了更多的权力,其中包括任命12家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权力。罗斯福还设立了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家联邦储备银行为它提供一名代表。这个委员会得到了授权,可以通过用购买政府债券的方式为市场注入新创造出的货币;还可以用出售政府债券的方法将货币撤出市场。(第19章将对其进一步讨论。)

这些措施更有效地保护了货币供应;但是美联储仍然是个等级森严的堡垒,自上而下地进行统治。今天,即便是拥有美联储的商业银行业,也没有普通投票权。这个系统由一小群指定的银行代表控制,它们在秘密的帘幕之后进行操作。美联储主席常常来自私有的银行机构,仍与原来的机构的利益结盟。美国坚持将民主作为理想,却处于一个古怪的境地:它的经济系统由独裁者统治着。这个独裁者非但不受公众制约,也不受美联储股东的制约。现在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来自学术界,而不是银行机构。他因不接触真正的经济情况而饱受诟病。现在看来,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前任给他留下的银行机构,实际上是个即将走上兴登堡号飞艇老路的热气球。本书后面的章节将讨论这个问题。

改革改到了金子身上

1933年,罗斯福让美元退出了金本位制,这个举动引起了许多争议。1931年时,英镑退出了金本位制,这刺激外国人去美国寻找黄金。当时,美元有40%的黄金支撑。这意味着每兑现2美元的黄金,银行要额外再收回3美元的贷款。对美国黄金储备的挤兑缩小了黄金储备量,让货币供应量减少。如果允许所有美元持有者把美元兑现成黄金,美国就不再会有黄金支撑美元了,货币供应也会彻底瓦解。为了止住这个令人警惕的趋势,1933年,罗斯福宣布国家正式破产,还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在一波总统命令中,罗斯福把联邦储备券由支付黄金的承诺变成了货币。这样,支撑美元的便不再是黄金,而是“美国的十足信用”;黄金价格的明显上涨使得美元贬值,促进了美国的货物出口。在黄金价格上涨前,政府先用罚款和监狱作为威胁,命令公众将手头的金币、金块、金券交回财政部。很明显,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黄金持有者趁金价上涨收获意外之财。黄金持有者每交出一盎司黄金,政府就付给他们20.67美元的美联储纸币;然而,当时的金价已经达到了每盎司35美元,这意味着公众用黄金换来的货币立刻贬值了40%。联邦储备局也不得不交出黄金,不过,美联储上交的是可以兑换黄金的金券。

国会议员麦克法登震怒了。他争辩道,国家并不需要用私人储存的黄金重建货币供应,因为美元已不再由黄金支持,但美联储仍有义务用黄金赎回外国持有者手中的联邦储备券,所以可以用上调金价的办法来减轻这种负担。不过,这些是美联储的问题,不是公众的责任。他指责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它的外国操纵者,说他们蓄意让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外流。“罗斯福做了国际银行业者吩咐的事!”1934年,麦克法登在国会演讲中这样控诉:“他准备用欺诈取消战争债务!”

麦克法登坚持认为,使用黄金赎回美国公民手中的联邦储备券,是联邦储备局的法律义务;但是它不负责任地让外国人吸走了黄金,便造成了违约。美联储是因为自己的不正当行为破产的。他告诉国会:

罗斯福上台时,并没有什么国家紧急状况,只是美联储破产了……在暗地里,国际银行业者疯狂掠夺,偷偷转移美联储债务,将其转嫁到财政部和人民身上。他们抢走了美国的房产和田地,为自己的偷窃行为提供酬劳……美国的货币不再由黄金保护。因此,美国需要用人民的黄金保护货币的说法,是个纯粹的谎言……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强迫公众为国际银行业者还赌债。

严格管束华尔街

尽管麦克法登指责罗斯福向国际银行业者借债,但实际上,FDR让支持罗斯福的富有阶级很是烦恼,因为FDR不为他们服务。在罗斯福上任的头几个月里,他就出台了严厉的法规,对抗华尔街的掠夺和腐败行为,防止由此造成的经济下滑。在兴旺的20世纪20年代,政府实行自由放任主义,使得托拉斯和垄断集团重新掌握了权力;罗斯福就将目标锁定在它们身上。1929年发生了大约1200起合并案,涉及6000家原本独立的公司。合并过后,6000家公司只剩下了200家,控制着美国工业的大半壁江山。FDR用新的法规扭转了这个局势,复兴了罗斯福的叔叔泰迪的政策。罗斯福还对华尔街严加监管,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该法案限制投机,禁止银行用客户交托的资金赌博。为了防止银行业者进行股权融资,再大肆吹嘘、销售股票,便将商业银行与交易股票债券的投行分开了。银行要么是商业银行,要么是投资银行,不会再有“二合一”银行出现。美国禁止商业银行承销公债以外的大部分证券。《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对投机的恶习进行了监管。罗斯福还成立了证券管理委员会(SEC),设立了对潜在投资者的信息管理要求,出台了对凭保证金额度(或贷款)购买证券的监管条例,规范了对银行用于购买股票和公债进行的借贷行为,限制了可疑的“卖空”行为。(第19章将就此问题作更多讨论。)

不用说,华尔街的金融业者们很不开心。“他们都憎恨我,”罗斯福挑衅地说,“我欢迎他们的仇恨!”据传,有一小群金融业者和企业主极度厌恶罗斯福,还阴谋暗杀他。斯梅德利·巴特勒少将在国会面前作证,说摩根银行利益集团曾请求他主导这个阴谋。

他说,有一位摩根的中介人告诉过他:华尔街即将切断给新政的贷款。罗斯福“要是没法从我们这儿多弄些钱,就只能换个办法给政府弄来资金。我们不会看到他另想办法筹资了”。

怎么改变筹资的方法?亨普希尔催促政府发行自己的绿背纸币式货币,帕特曼则提倡把银行国有化。事实上,《托马斯修正案》已经允许了绿背纸币式筹资,如果联邦储备银行没法用债券筹集到30亿美元,总统就可以发行30亿美元的绿背纸币。政府没有实施这项权力,但它的虎威犹在。暗杀罗斯福的阴谋失败了,但是据斯梅德利说,这完全是因为他拒绝执导这个阴谋。

国会议员麦克法登想发起美联储的弹劾案,却一直没有得到机会。1936年,麦克法登突然去世,调查便就此中断。在他去世的那个月,一份名为《佩利周刊》的杂志这样报道:

在发表了反对逐渐渗透的国际银行业者势力的演讲不久之后,这位忠贞的爱国者驾鹤西去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遭受过两起意图夺命的袭击。第一次遭受袭击时,他正在华盛顿的一家旅馆面前下出租车。有人在那里埋伏着,用左轮手枪向他开了两枪。幸运的是,两枪都打偏了,子弹射进了出租车的车身。

还有一次是在华盛顿的政治宴会上吃了点东西后,他感到了非常强烈的不适。幸好宴会上有个做内科医生的朋友,说这是中毒,立即用洗胃器紧急治疗,才救下了他的性命。

麦克法登是在一阵“肠绞痛”后,神秘地死于“突发性心力衰竭”的。关于美联储欺诈、阴谋、非法占有、叛国的弹劾案就再也没有了下文。不过,莱特·帕特曼接过了麦克法登留下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