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征服世界的私有银行
5626600000007

第7章 乌托邦实验:政府发行纸币(2)

在成立贷款处之前,由于可流通的货币短缺,宾夕法尼亚州的商业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人口也在持续减少。后来,贷款处向经济中注入了新货币,改变了这一切。从前,人们不得不从私人手中贷款,利率为8%;如今他们可以向当地政府借款,利率仅为5%。富兰克林说,这种货币体系是宾夕法尼亚州“人口增长如此迅猛”的法宝,取代了“麻烦的物物交换”,还“给了商业新生命,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开荒事业(给开荒的小额贷款者提供低息贷款)”。这种做法的诀窍就是:纸币发行不要过量,用政府贷款本息的形式循环使用货币。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评价宾夕法尼亚州的货币:

宾夕法尼亚政府没有增加财产(金银),而是发明了一种借贷的方法。当然,他们并没有借出真金白银,而是类似金钱的货币等价物。他们贷款给私人,使用的是以土地作担保(作为附属抵押品)的信用纸币……它和银行纸币一样能够流通,议会法案宣称这是法定货币,可在居民点之间交易。它产生了稳定的税收,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包揽了这个节俭有序的政府所有的开销……(宾夕法尼亚的)货币……价值从未低于殖民地原来使用的金银货币。

这是宾夕法尼亚的实情。然而,在新英格兰殖民地——马萨诸塞、罗德岛、康涅狄格、纽汉普谢尔,这种货币就没那么稳定了。尽管它们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它们就没有殖民地的发展进步,但由于信用货币和贷款的数量过于庞大,所以这些地方的货币都贬值了。而且它们既缺乏普遍监管,又缺乏估价标准:有的货币附息,有些却无息;有些货币只能用于购买,却不能用于还债;有些货币只能用于偿还政府债务,却不能用于私人交易。这些情况把贸易弄得一团糟。

英王乔治横插一脚

新英格兰纸币频繁贬值,那些和殖民地做生意的英国商人、银行业者的利益就遭到了威胁,所以他们请求议会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1751年,英王乔治二世出台禁令,禁止新英格兰殖民地发行新纸币,只能更新业已发行的纸币。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之后,这项禁令仍然有效。

176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来到伦敦,想要说服议会废除禁令。他颂扬了殖民地纸币给宾夕法尼亚人民带来的益处,向议员们保证“与此同时,纽约、新泽西使用纸币,也有了极大发展,所以(遭受利益损失)并不是因为它本质上具有破坏性”。

贾森·高德温在《绿背纸币》中评论道,说服议会解除禁令是件棘手活儿。殖民地此前一直在向母国哭穷,说自己穷得连发行货币的稀有金属都没有,只能印纸钞。富兰克林的报告反而让国会和英国银行业者明白,殖民地发行纸币的借口不复存在了。毕竟,开发殖民地的目的是令其向母国大量提供原材料,而不是发展殖民地经济。

根据当时的英国经济理论,政府应该向银行借附息贷款,但殖民地政府却没有这样做,反而享受着创造货币带来的利益,两者背道而驰。于是,银行业既得利益者们恶意反对富兰克林的请求,这使得议会不仅没有撤销禁令,反而通过了一项更为严苛的货币法案。该法案不但禁止新英格兰殖民地发行货币,还禁止更新现有的货币。法案中称:“英王治下所有美洲殖民地和种植园,不得推出任何法令、规定、议会投票,将创造或发行的任何种类,任何面值的纸币、信用纸币作为法定货币使用。”

殖民地不得不用金银或是由金银支持的英格兰银行纸币向英国缴税。由于殖民地没有金矿、银矿,所以只好向英国银行业者借债。

美国首任财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说,美国大革命前,纸币占货币总供应量的3/4。殖民者不能自主发行货币后,货币供应量急剧萎缩。受其影响,殖民地出现了大范围的失业、饥馑、贫困。

最终,备受压迫的殖民者无视禁令,重新开始发行纸币。在《失落的货币科学》中,史蒂芬·扎伦格引用了亚历山大·德尔玛1895年写的话:

革命的议会创造、流通信用货币……他们向王室镇压美国纸钞的努力发起挑战。对王室来说,这是轻蔑和挑衅,是无法宽恕的……王室只会走这条路:镇压、惩罚那些反抗行为。所以,这个时期的信用货币绝不仅仅是冒险的金融革命工具:它们就是革命!

这种具有革命导向的言论得到了彼得·库珀的回应。他是库珀联盟学院的创始人,美国财长阿尔伯特·加勒廷曾经的同事。他在1883年的著作《优秀政府的科学方法》中写道:

富兰克林的解释……让英国政府知晓了殖民地致富的原因,他们很快通过法律,禁止使用那种货币交税。这给人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和不幸,也是爆发革命的主要原因。同样作为全民起义的原因之一,剥夺纸币发行权的影响远胜《茶叶法》及《印花税法》。

历史学家查尔斯·布洛克也证实了这个观点。布洛克不是纸币的拥趸,他主张重新使用贵金属硬币,所以他的观点尤为可信。1900年,布洛克写道:

毋庸置疑,1751年和1764年的法案更严厉地压制信用纸币,对英美决裂起到了不小的作用……1776年,面对下议院的调查,富兰克林深思熟虑地把“禁止发行纸币”列为殖民地无法忍受议会、不再重视议会权威的原因之一。很少有历史学家注意到这点……各殖民地党派都依次围绕这个问题规划了路线。

革命的奠基石

殖民地人民与近一个世纪前的马萨诸塞人民一样,猛然发现自己在打仗却没法承担战争费用。第一次大陆会议的首项议案就是自主发行通常被称为“大陆币”的纸钞。这批大陆币价值20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革命政府的借条或债务,承诺以后用硬币偿还。战争结束时,大陆币贬值严重,几乎一文不值。尽管如此,许多外国观察家还是对它充满赞赏与好奇,因为它让殖民地人民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壮举。他们几乎没有“硬”通货,却成功地为战争提供经费,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在战争期间,他们还没有征过税。战时,富兰克林在伦敦写道:“我们用纸钞付账,而且没有预拨资金以保证纸钞的价值。对于政客来讲,这也是个谜!这种货币简直就像一台精良的机器那么易于操控。”托马斯·潘恩则把它叫作“革命的奠基石”:

桥上的每块石头都承载着我们,都能唤起我们的敬意。但是这块石头却是奠基石,我们永远不能忘却它的贡献。

可是,后来英国从中作梗,大陆币的贡献被遗忘了……

经济大战:银行业者的反击

当时英国银行业者攻击对方的货币,令其贬值,这种经济战战术成了反对林肯绿背纸币的19世纪银行业者,以及反对各种货币的20世纪银行业者共同效法的榜样。18世纪70年代,印刷纸钞很容易。只要用假币充斥市场,纸币就会贬值。稍后,我们还会谈到另一种作用相同的现代造假行为,即“卖空”。

革命期间,大陆币都是整船整船地运输的,只要付出大致相当于造币纸的价钱,人们就可以购买到任意数量的货币。据托马斯·杰斐逊估计,当时假币的数额约为2亿美元,这让货币供应量翻了一番;后来的历史学家则认为假币的数额远大于此。扎伦格引用了19世纪历史学家舒克斯的话:“英国政府狂热地制造美国假币,看起来就像在和造假钞者竞赛一样。”

大陆币遭到严重的打击,但是还能流通。舒克斯引用了一位英国将军写给上级的机密信件,其中谈道:“诸位提出的建议已实施,凡是用金子和造假手段能做到的事情都已做过,但是这种货币……还没有被打垮。”

打垮大陆币的是投机商。许多投机商都是美国东北部的银行业者、股票经纪人、商人。他们说服了人们,让他们相信大陆币在战后就将一钱不值,随后就开始低价收购大陆币。大陆币必须与其他货币竞争,所以很容易遭到投机冲击,今日在外汇市场上“浮动”的货币也一样(我们将在第21章、第22章讨论其详情)。大陆币的竞争对手是国家纸币和英国各银行的金银币。乍看上去,国家纸币有税收撑腰,金银也远比前途未卜的革命政府的一纸承诺值钱。

把大陆币定为唯一法定货币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大陆会议并没有执行此类法令的能力——它没有法院,没有警察,没有收税的权力,也无法赎回纸币或者缩减货币的供应量。而且各殖民地刚刚奋起反抗英国税收,还没打算接受新国会的税收。投机商抓住了这个弱点,用越来越低的价格购买大陆币,把它打压得毫无价值。由此还出现了一个新成语:一大陆币也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