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征服世界的私有银行
5626600000074

第74章 飞跃彩虹:不征税无债务的政府(1)

“托托,我觉得我们已经不在堪萨斯州了,我们一定是飞跃了彩虹!”

——多萝茜对托托说,《绿野仙踪》

飞跃彩虹意味着视角的巨变,从而开始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世界。我们已走到了黄砖路的尽头,唯有转变看待货币与银行业的视角才能让我们不至于撞上尽头的水泥墙。如果我们允许纸币代表私有银行家持有的虚幻黄金,那我们的民众便会陷入债务迷宫。因为那些银行家们会借着“部分准备金制”放贷的幌子让债务翻倍,其结果便是庞氏骗局,将全球货币供给吹成巨大的信贷泡沫。正如债券投资人比尔·格罗斯在2004年2月的一份新闻稿中所言,我们已经“跳到了资本主义的黄砖路上,这条路不是由黄金铺就的,而是由一层又一层债务/杠杆铺就的,需要时时维护”。

债务堤坝预感到灾难即将降临,在2007年2月27日便显露了崩溃迹象。当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然暴跌至少500点,其诱因是如当年导致1929年大崩盘一样的一系列事件。中国股市跌了将近9成,从而引发了美国市场的大规模出售。因为投资者需满足“追加保证金”(要求投资者用信贷在其账户增加现金,从而满足特定的最低结余要求)。而中国股市的暴跌则是由中国政府施行的国际信贷紧缩导致的。中国政府担心中国购房者和商人为了在杠杆率过度的中国股市牟利,而将房产和业务抵押或质押为抵押品。评论人士认为,道指仅仅跌了500点是因为救火队,即交易对手风险管理策略组和美联储在幕后的援救。但这只是粉饰门面,是一场继续让投资者自鸣得意的盛大演出,从而诱使其在濒临崩溃的股市继续下注。下一场更大的危机不会如此简单地被隐藏在繁华的表象之下,500点的暴跌很快就会变成家常便饭。

如同咆哮的20世纪20年代尾声时那样,我们又一次俯视着“商业周期”的低谷,抵押到无可复加的地步并且面临着全盘皆输的风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能化为乌有:美元会崩溃,我们的存款也会消失;就连社会保险与养老金也会成为历史。在经济崩溃且带走我们的存款和保障之前,我们要逆转那建立起银行家庞氏骗局的操控之手。宪法关于“国会有权铸造钱币”的条款应得到修正,从而使政府有权发行任何形式的国家货币。这一简单的修正便可将美元从榨干被奴役的国民血汗的恶魔,转化成实现先父们所憧憬的共同富裕的福音。政府可以在削减税收和联邦债务的同时,增加其为民众所能提供的服务。

完整的货币拼图

货币拼图零落的各块在400多年里被层层欺骗所深深掩盖,将其揭开需费时日。不过,现在基本脉络清晰,我们可以对真相进行简单概述。全球债务之网由一系列的欺诈、欺骗和操控编制而成,其中包括:

1.“部分储备金制”的银行业。1694年根据英格兰银行章程构建,现代银行机制包括私人银行家发放的信贷,此类信贷看似有“储备”作为后盾;这些储备有段时期是黄金,但如今只是政府证券(即支付承诺)。在此机制下,这些证券被数次重复借贷,其在本质上是伪造行为。

2.“金本位制”。19世纪时,政府被告诫不要发行纸质法定货币,因为会招致严重的通货膨胀。银行家坚持认为纸币应由黄金作为支撑,但他们没有披露的是:自己的金库里远没有足以支撑私人发行的纸质票据的黄金储备。银行家大大推高了危险的货币供给通胀,他们本着空泛的“金本位制”,依赖同样的黄金储备重复放出若干次贷款,且每一笔都收取利息。

3.“联邦”储备局。为创立国家货币而成立于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局其实并非联邦制的,并且如今其作为“储备”的只有政府债券和欠条。它拥有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是美联储成员银行在其区域成立的私有银行机构。这些银行有权发行联邦储备券并将其出售或出贷于其他金融机构。那些金融机构随后又将之售予政府、个人和企业。除了硬币(在全部货币供给量中所占比例不足万分之十)之外,美联储和私有银行现在发行着全部美国货币供给,而其发行的方式是向政府、个人和企业放贷。

4.联邦债务和货币供给。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取消金本位制,但“部分储备金”机制依然施行,其作为“储备”的是政府债券。作为此类证券形式存在的联邦债务,非但从未被偿清反而不断累积,构成了国家货币供给的根基。截至2008年秋天,联邦债务已超过10万亿美元。

5.联邦所得税。联邦所得税在一百多年来均被认定为不符合宪法要求,其表面上于1913年根据宪法第十六修正案合法化。其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偿还银行家所收取的政府证券的利息。至今,这仍是其主要用途。

6.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国际货币基金。美联储的主要功能是救助在部分储备金制的骗局中失足的银行,其利用的资金来自美联储在“自由市场”中创造的资金。随着美联储无法满足该救援要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国际货币基金应运而生,确保那些“太大了,不能任其崩溃”的银行无论参与何种无担保的风险均会得到救助。

7.“自由市场”。美国公司的兴盛皆取决于“自由市场”力量的理念,不过它只是个神话。对于小型的企业和资金不充裕的个人来说,如果错估了风险就会被扔在市场里自生自灭,但大型银行和企业则被认定为规模太大,不能任其崩溃。它们享有仅为富裕且有权势的群体提供的、特别的联邦福利。各种权势强大的实体所作的幕后操控也导致了其他的自由市场扭曲的情况。实际上,现在所有市场均有幕后操控,操控者可能是获得政府授权的机构,也可能是机构投机人士、对冲基金和在交易中共谋的大型跨国银行。

8.“救火队”与“交易对手风险管理策略组”。政府操控的执行者是金融市场工作小组,也被称为“救火队”。“救火队”有权动用美国国库来操控市场,从而“维持投资者信心”并保持一切都好的表象。大型纽约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私有联合会也会开展一系列操控行为。它们被称为“交易对手风险管理策略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救助其陷入金融困境的成员,手段是联手影响市场。它们有政府的支持,而在该等精心策划的交易中失利的则是小型的投资者。

9.“浮动”汇率。国际货币市场中也存在操控与共谋。1971年,美国违背其在国际市场用黄金赎回美元的承诺之后,全球出现了大量货币投机活动。各国货币被允许以“浮动”汇率兑换,它们像商品一样交易,而非只是固定单位价值的凭证。其结果是取消了衡量价值的尺度,货币在遭受潜伏于商业海洋中的投机人士的攻击时变得不堪一击。

10.卖空。为了拉低竞争对手的货币,投机人士采取了“卖空”手段——投机人士出售的货币并非其真正拥有的,而是其理论上为了该等出售而“借贷”的。与“部分储备金”放贷一样,卖空也是一种伪造。投机人士大量出售某一货币时,该货币的价格被认为拉低,进而也拉低了用该货币交易的商品价值。

11.“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在某一货币被投机型攻击拉低之前,该国肯定会诱迫将其经济体向“自由贸易”开放,并使其货币可以与其他货币自由兑换。于是该国货币便受到攻击并因而贬值,随后该国资本以超低价出售,该国进而破产。破产国必须向全球性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要求该国政府不能自己发行货币,必须向全球放贷人借款,并以此作为债务减免的条件。如果该国政府试图通过国有化的形式保护其本国资源和民众利益,就会被标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或“恐怖主义”的标签,其地位就会被另一个对“自由企业”更友善的国家代替。而反抗的民众则会被认定为是“恐怖分子”或是“叛乱者”。

12.通胀神话。第三世界国家遭受的一发不可收拾的通货膨胀,被归结于政府大开印钞机;而事实上,灾难的根源却通常是对其国家货币发起的投机性攻击。货币贬值导致物价一夜飙升。美国正面临的这种“爬升式通货膨胀”也被归咎于政府不负责任的印钞;而真实原因其实是私有银行通过债务推高了货币供给。以贷款形式发行新钞的银行要求收取利息,但该等利息却不在银行创造的资金内。银行必须持续不断地放出新债以获得支付利息的资金,并在掩饰新成本的过程中推高物价,进而将经济推入永久的物价膨胀漩涡。

13.“商业周期”。只要银行不断发放低息贷款,货币供给就会扩张,经济就会膨胀;但随着信贷泡沫规模过大,中央银行便会试图使其收缩。利率抬高、贷款收回、货币供给收缩,从而导致债务人抵押品赎回权被取消,他们的房屋和农场归银行所有。这被称为“商业周期”,就好像它是如同天气一样的一种自然状态。实际上,这只是货币机制的自然特性,货币作为债务产生,其成为私有银行的“储备”,而私有银行凭此重复多次放贷。

14.房产抵押琐碎。如今银行赚取的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于房产抵押的“货币化”。借款人认为其借贷的是事先存在的资金,而银行实际只是将其偿还承诺转化为有房产担保的“资产”。抵押贷款偿清时,借款人通常支付给银行多于原始贷款利息的费用;一旦违约,房屋便归银行所有,尽管用于购买房屋的资金只是由会计条目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