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走近北京
5644200000029

第29章 政坛落幕(1)

01占位

铃……

清脆的闹表声,把梁肃戎唤醒。

晨霞已染东天。

梁肃戎坐起身来,双手捋了两把脸,精神精神。

老伴孙郁走到身边,把两个煮熟的鸡蛋按在他的脊背上,说:

“来,滚滚运l”梁肃戎感到好笑,说:

“你这是干什么哪?”“今天是你的生日!忘了?”“啊?八月初八啦?”梁肃戎任老伴接着家乡的风俗在背上滚着鸡蛋,不再言语,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孙郁说:

“你在想什么呢?”“唉,儿过生日娘受苦啊!一晃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母亲也故去多年了。不知啥时能到老家,给老人家坟上添添土。”

女儿在街上买来的鲜花,放在爸爸的案几上。

餐厅摆上一桌丰盛的酒宴。全家人团团围坐,大儿子为爸爸斟上一杯日月潭牌酒。

女儿举杯,说:

“祝爸爸生日快乐!”每逢生日:家人都怕引起梁肃戎的思乡之情,总是故意离题地围绕着台湾的风土人情,侃天侃她。今天,儿女们和老伴劝饮了一阵后,二儿子开口说:

“爸爸,我看您的头发又白了那么多,都干四十多年,别再操那个心了。哪天打个报告,告老还家,享点清福吧!”女儿也接着说:

“老爸,风风雨雨大半辈子了,我们也都立业了,不用你操心了。陪我妈在家不也挺好的吗?现在,这台湾岛更不风平浪静了。”粱肃戎给老伴挟了一块鱼肉,望着儿子和女儿,知道他们是心疼老爸。这些孩子,虽然都生在大陆,但几岁就来到台湾,已淡化了对大陆的想往,他们不知道为爸爸的心哪!“我呀,不是不想这个事,可是现在还不能。大陆来的民意代表,随着年龄增长,死的死、亡的亡,再退,就更少r。台湾的代表一增多,台独的因素就增加啊!”儿子和女儿知道爸爸与“台独”分子势不两立,占据着位置,也是不给台独分子倒地方;爸爸年青时抗日,维护祖国的完整统一,现在,为了台湾不从祖国的怀抱里分裂出去,操心操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好几岁。大儿子默默地给爸爸斟上酒,之后,说:

“爸爸,我们理解您,支持您,祝您健康长寿!”今天,台湾部分人搞“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不能说与大陆籍“民意代表”的减少没关系,当年梁肃戎的存在,康宁祥、陈水扁、吕秀莲等人在通向“台独”的路上就多了一座难跨越的山,甚至走向死胡同。以后,梁肃戎走上“立法院”的“副院长”、“院长”岗位,就更使台独分子望而生畏了。

所谓的“民意代表”,就是“国大代表”,“立法委员”、“监察委员”。梁肃戎等大陆来台的“民意代表”,任期按大法官解释应到1992年12月前止,但国民党的政治统治需要他们继任。

蒋家父子认为:国民党政府代表的是中国,虽退居台湾,对大陆保有领土权、代表权,所有的民意代表,在法统上,在观念上,都应是全国的代表,到台后,即使不能召开全国的选举大会,也不能利用权力免了当年大陆时期全国选出来的“民意代表”,一旦免了,再补充的代表,恐怕就是台湾籍的了。要代表中国,不能只有台湾代表。土地没了,人口少了,连代表也没有全国性的了,再说自己的政府是代表整个中国,更无法自圆其说。

可是,老民意代表自然减员,总是要补充的。按选举规定:

每一省区每三百万人口选出五名代表,超一百万人口增加一名,台湾人口二千万,只能有二十名代表,由于缺额多,又找不到大陆代表补充,台湾代表比例不断上升,增至一百多人;原来国大代表是一个县市才有一名,最后导致一个台北县就有三十六名。这样发展下去,结果不言自明。

午夜,一阵电话铃声响起。他迅速地抓过床头电话,猜测可能是美国的朋友打来的,因为,此时的美国是白天时间,在中国的台湾,全岛正是沉睡的时候,又不是当年的戒严期,谁会来打扰呢?

不料,电话中传出一个男子的挑衅声音:

“梁肃戎,四十年不改选,你有什么代表性?”梁肃戎明白了,这是逼退的匿名电话,回答道:

“改不改选,是国民党和政府的事;在没改选之前,我就有代表性。当年,我是根据中华民国的宪法产生的,你说吧,如今,我的家乡除了我之外+谁经过选举可当国大代表?”对方骂道:

“梁肃戎,你是个活死人?”“我梁肃戎不想和你对骂!我只是告诉你,只要不改选,只要我是你认为的活死人,当年选民托付我的任务,我就不会放弃!我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体力,也有这个决心去执行我的责任!”梁肃戎说罢,无意再与对方纠缠,啪地挂断电话。

有人向李登辉打小报告,说粱肃戎由开明派变成了顽固派。李登辉找梁肃戎谈话,说:

“肃戎,你是立法院长,凭你的身份和地位,何必亲自出面,站在第一线和那些要求资深立委退职的立委,面对面地对抗?尤其是民进党的立委朱高正。”“主席,不是我不能容,这些人骂了我好几次r,在院会上,有的骂了我十二次,刘文雄说我不如他孙子,我…打听,他孙子只有二岁。陈水扁、朱高正带头骂,他们还打匿名电话,写匿名信骂我,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是非了,哪里的议长会遭到这样污辱?对这样羞辱,我不能无动于衷。不辩解,我何以为人。有人说我不退,是想当副院长和院长。即使我有这个想法,不也得党中央定吗?何况我考虑的是我是一位资深委员,是一位根据宪法产生的代表,在台湾有充分的代表性,他们没有依据逼我让位。”早在1989年1月26日,梁肃戎根据李登辉旨意,在“立法院”第八十二期最后一次院务会上,制定并通过了《第一届资深中央民意代表自愿退职条例》,以自愿不订期为原则,给予自愿者以巨额酬金,以鼓励资深民意代表退职。由于自愿是前提,尽管酬金很多,但要退职的人数远不及李登辉所希望的,这时,宋楚瑜等人说梁肃戎是反对退职的领导人。

《条例》颁布十五个月余,即1990年4月18日,李登辉操纵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做出决定:全体国民党籍“立法委员”一百二十五人务必于1991年底前分三期退职完:

第一期为长期居留海外者、久病未愈者、行动不便者、“立法院”本会期未报到者、或报到而未出席、或出席未逾五次者、或本会期全程请假者,依自愿退职条例第四条视自愿退职,由“立委”党部分别通知,并请“立法院”秘书处配合办理,于1990年6月退职;第二期为年龄八十五岁以上者,于1990年12月退职。其余的则列为第三期,于1991年年底前退职。

这样的退职速度,国民党“立委”党部仍不满意,根据李登辉的改革精神,责怪梁肃戎促进资深“立委”退职不力,由于资深“立委”站住位置,使计划增额10%的党籍立委未果。

李登辉听到有人反映梁肃戎阻挠资深“立委”退职,问粱肃戎“此事真否”?

梁肃戎说:

“绝无此事!我敢做敢当,我是东北人,是坦率的人,没有就是没有。事实可以做证。沈友梅是我在司法委员会里最好的朋友,郭中兴和江宝是我们cc的‘龙头,他们都退职了,我还怎么可能叫别人不退呢?”梁肃戎面对李登辉发了一顿牢骚,说:

“计划增额10%的党籍立委的选举失利,是大环境造成的,原因很多,不能只怪资深中央民意代表,更不能为了改革及本土化排挤别人。根据宪法,台湾地区只能选出二十七位立委,这次已选出一百零一位,难道还算少吗?”“事实上国会改革问题,‘立法院,在三年内自然可以解决;不出六年,七百位‘国大代表’也将自然凋谢,问题也可以解决。何必就此活题大作文章?我最无法释怀的是,民进党以‘退职问题’为攻击对象还有话说,何以国民党自己人也要苦苦相逼,予以限期和侮辱?四十年不改选是历史、政治及法律问题,党中央已决定在宪法之下采取‘充实方案,即自愿退职,因此谁有权逼退?或宣布多少人退职?党内同志竟然为选举失利指责资深民代,并说影响10%选举,这种说法毫无科学证据,过去我支持台湾本土化,但现在认为过分强调本土化是偏差的,尤其是台湾化我不赞成,‘台独’化我更反对。”话语中,对李登辉操纵的国民党急急逼退之举,透出不满。

粱肃戎占着位置为的是,不给“台独”分子倒地方。

02告别立法院

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主政,他违背“中华民国宪法”,利用权力,强行要大陆籍的这批“民意代表”在1991年5月退职,由于遭到各方指责,延期到年底,使本应在1992年12月任满的代表,提前一年。

“中华民国的国会”,台湾籍代表占了主导,种下了“台独”的种子。这怪责于谁?蒋经国选差了接班人;梁肃戎也过高地评估了李登辉。

1984年2月15日,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把李登辉定为副“总统”,曾经被各方公认的、应当接班的、几十年对蒋经国忠诚的、蒋经国也对他信任的“行政院长”孙运璇被冷落在一边,台湾各界一片惋惜之声,孙运璇九天之后,一股火,突患脑溢血倒下,从此退出政坛。

蒋经国看中李登辉,大概是自以为从大局出发的英明之举。因为李氏是台湾人士,又忠心耿耿地效忠蒋经国。蒋经国为了不成千古罪人,他选接班人的原则也就十分明确:无论谁来接班,也无论今后政治格局如何,这个接班人都要有利于祖国的统一,有利于民主。土生土长的李登辉在台湾人心中是本土人的骄傲,而他又和自己一心一意,他必然有能力统治台湾,制止“台独”;大陆籍的人,恐怕任何一个人都难当此任。

梁肃戎也把李登辉看成是老实人,当年康宁祥、陈水扁等人搞请愿游行时,要向副“总统”李登辉递呈子,梁肃戎劝阻他们说:“李登辉副总统老实忠厚,不要难为他”,使李登辉未卷入矛盾中。如今看来,李登辉与康宁祥等恐怕早就心有灵犀一点通了,他辜负了蒋经国的希望。

日升日落,人生,也是有落幕的,梁肃戎退职的日子临近。

“立法院”国民党党部书记长饶奇奇在1991年l2月9日主持召开了常委会,做出决议:26日举行对梁肃戎的盛大的欢送会,征求梁肃戎意见。

梁肃戎表示:

“未来,我将不再主持院会,月末,我就离开了工作四十余?

年的立法院;我希望我能在12月31日有始有终地主持最后一次院会,并在会上谈谈我的感想”。

12日,“立法院国会功能改革会”举办“薪火相传,经验交棒晚会”,欢送梁肃戎等资深立委。

梁肃戎代表退职“立委”和“院长”双重身份发表讲话,说:

“四十多年,资深立委无愧于党和人民,和台湾人民共同创造了台湾的繁荣,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12月18日,国民党主席李登辉主持召开了中央常委会,秘书长宋楚瑜把一张纸条递给李登辉。李登辉展开纸条看:

原来是梁肃戎写的,告诉李登辉:从明年起,自己将依倒不能再列席中央常委会了。

梁肃戎的纸条,虽然寥寥数语,但岁月无情,人生苦短的感叹,与中常会依依惜别的心情,勾起李登辉的许多回忆和联想,打动了李登辉的心。

梁肃戎不是中常委,是以“立法院院长”身份列席会议。李登辉破例,请梁肃戎在这个会上讲几句话。

梁肃戎感谢李登辉和各位中常委给他这个机会,发表了临别感言,说,自民国六十六年担任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副秘书长以来,历任政策会秘书长、立法院副院长、院长;在这十五年中,台湾正逢重大变革,在解严、开放党禁等政治改革冲击最大的阶段,我与党籍立委同仁均竭尽所能来维护法律及政策的安定,如今阶段性的任务已完成,台湾的革新也已全面展开,我对国民党前途,充满信心及希望,我也感谢国民党中央对我的支持。今后,我仍将以一个中国国民党党员的忠诚,对党的政策全力支持。

梁肃戎简短的感言结束,引起全场长久、热烈的掌声,李登辉也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握住他的双手对他一生的政绩表示祝贺。

31日,梁肃戎像以往一样,迎着初升的太阳,八点半准时来到立法院,直接进入会场院长休息室,今天,他不仅要主持人生中最后一次院会,还要做退职发言,他的心情很不平静,他再一次从怀中掏出退职演说稿。这份三千字的稿,在12月25日定稿前,他不知又修改了多少遍,反复斟酌,尽最大程度地避免情绪化的语言。梁肃戎审慎地反复阅着稿。

九点,开会的钟声响起,他环顾会场,只有四十多位委员,直到九点三十分,才凑够法定的开会人数。梁肃戎登台。

在这之前,民进党曾放风,要在梁肃戎退职这一天,搅闹会场,让他难堪。

梁肃戎当时警告他们:

“如果那样,我也要履行院长职权,行使警察维护法律和院规,直到我离岗前一分钟,决不手软”。

民进党的立委受到威慑。

这一天,九点三十分,梁肃戎首先站在主席台上,主持会议,顺利地完成了“立法院”组织法第五条修正案,和公平交易委员会组织条例两项法案的三读。三个小时后,梁肃戎走下主席台,以立委身份发表了题为《为历史作证言》的退职演讲:

“各位委员同仁、各位贵宾:今天是中华民国八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迎接光明的八十一年元旦前夕,亦是除旧布新的时候,肃戎兹声明依法自愿退职,包括立法院长职位,及立法委员的公职。肃戎与八十一位资深委员同仁一起集体退职,其中有台湾省籍增补选委员,这也是世界政治及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对未来台湾政治情势,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请院会准许本席表示几点意见。告别国会殿堂,同时,也为历史作证言。

刚才陈委员水扁、谢委员长廷表达的若干意见,我必须加以说明。人应该记取历史,今天台湾能有民主繁荣的成就,在座的诸位和台湾人民皆有尽力……1895年台湾被清廷割让给日本,1931年东北为日所占领,当时先总统蒋公在《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中表示,中华民国必须收回台湾和东北这两块失土。八年抗战,数千万人口的牺牲,亿万财产的损失,就是收回台湾和东北所付的代价,此一历史事实我们必须记取。

立法院资深委员,系于民国三十六年行宪时,依宪法产生的中央民意代表,于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在南京集会。回顾行宪以来,国家多难,处境特殊,政府来台,诸多历史的、政治的及法律的因素,使资深中央民意代表,事实上不可能定期改选,而出现宪政史上,合法但不合民主理念的民意代表长年任职现象。今天,国会改革问题获得解决,资深中央民意代表,依法而来,依法而去。本席欣庆宪政改革迈向成功,新国会时代终于来临。

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亲率中一国国民党仁人志士,历经十次革命行动,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挺身赴难,椎翻满清帝国,革命成功,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宪法是宪政民主国家的重要表徵,民国建立以来,经过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程序,终以实施宪政为目标。中华民国制宪的过程,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临时约法、天坛宪章、训政时期约法、袁氏约法、五五宪法、政治协商会议议决的宪法修正原则,历经十一次制宪运动,才成功地制定了中华民国现行宪法,于民国三十六年行宪。其间经过东北征伐、抗日战争等,艰辛奋斗,实施宪政的过程。真是千辛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