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读《金匮要略》学生活
5652100000023

第23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原文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释讲

各类属于浮数的脉象,应当要兼有发热的症状,但是病人却反而怕冷,像被冷水浇在身上一般,如果身体某处疼痛,表示此处即将要形成痈肿。

临症意义

外感疾病亦可见脉浮数而身恶寒,与痈肿初发之证同。但外感病的疼痛在全身,而痈肿的疼痛只在身体的某一处。

原文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释讲

老师说:要分辨各种痈肿是否有脓的方法,是将手按在患处上,有热感的,表示有脓;没有热感的,表示无脓。

临症意义

以手触按痈肿,辨别脓成与否,在临床上很有实际意义。后世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实践,创立了更多的辨别方法。如从痈肿的软硬、陷起、疼痛、颜色等各方面进行辨别,往往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从而对痈肿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对于痈肿治疗,虽未出方,但据其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在痈肿初期,脓尚未成,可用疏散以消痈;在痈肿后期,其脓已成,则可用托里以排脓。

原文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草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药后,小便应当通利。

释讲

患肠痈病,出现全身肌肤粗糙得像鳞甲一般,腹部皮肤拘急,按压时则柔软好像肿胀一般,但并无积聚肿块,同时身体不发热却兼有数脉,这是因为肠内有痈脓的缘故,应当服用慧苡附子败酱散治疗。

将以上3味药,捣为药末,取方寸匕,用水2升,煎煮减为1升,一次服下。服药后,小便应当通利。

临症意义

薏苡附子败酱散是治疗肠痈其脓已成的方剂,与下文大黄牡丹汤之治肠痈其脓将成未成者有别,此已正虚,彼尚邪盛。

原文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释讲

患肠痈病,少腹部肿胀痞硬,按压时疼痛牵引到阴部,像淋病一般,小便正常,时常发热,自汗出,又怕冷。如果出现迟而紧的脉象,表示痈脓尚未形成,应当用泻下法治疗。服药后,大便应当出现黑色,表示淤血由大便排出。如果脉象洪数的,则表示痈脓已经形成,就不能用泻下法,应当服用大黄牡丹汤治疗。

将以上5味药,用水6升,煮取1升,去药渣,加芒硝,再煮沸,1次服下,如果有脓则会从大便排出:如果无脓,则会从大便排除淤血。

临症意义

大黄牡丹汤是治疗肠痈初起、痈脓将成未成、邪盛而正不虚之证,故方后云“有脓当下”。此方今人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颇佳。

原文

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

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释讲

有人问:如果寸口部出现浮微而涩的脉象,原本应当出现吐血、下血等失血,以及汗出的症候,如果没有出汗,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是因为身上有金疮,是被刀斧砍伤而失血的缘故。

原文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蒴瞿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桑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

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附方:

排脓散方

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子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释讲

治疗被刀斧等所伤所致的金疮病,应当服用王不留行散治疗。

将以上9味药,王不留行、蒴瞿细叶、桑根白皮烧灰存性,不要使灰烧得过度,再将其他药物分别捣末过筛,混合制成散剂,每次服方寸匕,治疗小疮可以外敷,治疗大疮则应内服,产后也可服用。如果外感风寒,则不要用桑根白皮。前3味药都要阴干100天。

附方:

将以上3味药,捣为散剂,取鸡子黄1枚,将药物与鸡子黄等量混和,加水服用,每日1次。

将以上4味药,用水3升,煮取1升,每次温服5合,1日2次。

患浸淫疮(即黄水疮),如果从口部蔓延到四肢的(由内向外),可以治疗;如果由四肢向口部发展的(由外向内),不容易治疗。

患浸淫疮病,应当服用黄连粉治疗。

临症意义

本方是治疗外伤的有效方剂,临床上常用其加减变换而广泛使用。且本方调血气,和阴阳,故可用于产后气血不调,阴阳不和证。但对于产后虚损的证候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