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鬼谷子》学生活
5652400000043

第43章 决第十一(3)

夏天天气炎热,池塘里干得一滴水也没有了。有两只住在池塘里的青蛙不得不离开那里,寻找新的住处。它们走啊走,终于来到一口井边。它们小心地趴在井口,探着头,往井下看。井水清澈见底,清凉的气息一股股地涌上来。其中一只青蛙没有细想,就高兴地跳了下去,对他的伙伴说:“喂,朋友,快下来吧,这口井水多好啊。我们就住这里吧。”另一只青蛙回答说:“这井这么深,如果它里面的水也干了,我们怎么样爬上来呢?”

在做出决定之前,必须权衡利弊,否则就会像第一只青蛙那样,只图一时的痛快,而换来终身的痛苦。

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全国。辽国皇帝非常愤怒,立即亲率70万大军前往讨伐,阿骨打率领2万人前去迎战。当金军进至瓦剌时,阿骨打亲自带领骑兵去侦察,却发现敌军已经撤走。为防止中计,他又进一步调查,得知辽国发生内乱,辽主迫不得已撤回军队。阿骨打探知这些情况后,决定变守为攻,日夜兼程,不久就追上了辽军。阿骨打没有立即下令进攻,而是细心观察敌军阵式,看到中军队伍整齐,士兵威武,从而判断出辽主必在中军。于是他断然决定调整兵力,集中力量攻击辽军所在的中军,几十万大军顿时乱作一团,首尾不能相顾。就这样,阿骨打以2万人马大败70万辽军,真正达到了“敌虽众,可使无斗”的境界。

《三国演义》中,也有不少英明决断的例子。在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后,刘表长子刘琦与刘备、诸葛亮相友善。当时刘琦被后母所忌,面临危险,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为试探其心,一直不肯为他谋划。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楼上饮酒,刘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楼梯。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诸葛亮见状,就以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典故指点刘琦。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防守,避开了后母,从而免遭陷害。刘琦走后不久,曹操进取荆州。荆州是三国时的重要州郡,交通发达,粮产丰富,成为三家的必争之地。赤壁战败,曹操只好逃出荆州。赤壁胜利是孙、刘两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刘备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将荆州占为己有。但为了孙刘联盟,刘备采取诸葛亮的两全之策,用一个“借”字,既获得了一块根据地,又不破坏两家的联盟。刘备长期占领荆州,并以此为根据地,向西取得了西川与汉中,为在三分天下中争得一席之地开创了基础。这两次成功的决断,充分征明了诸葛亮的大智慧。

经商之道

在经商活动中,要善于运用“智谋”,当然也要善于从鬼谷子的《决篇》中汲取养料,以做到勇决善断,这对于经商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运用“决术”时,要因情势而变通,要从全局着手而不要为一时的小利而受束缚,而且还要讲求诚信,做到有谋有道,如此这般经商方可成功。

瞒天过海乱而惑之

“瞒天过海”,“瞒”是关键所在,不仅不要让对手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同时也要求付出足够努力使对方不怀疑自己有其他意图,即解除其戒备,对其予以误导。

“瞒天过海”用于经营赚钱,其技巧和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将你赚钱的企图隐藏在明显的事物中,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一般人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不会怀疑,此计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错觉,来掩盖自己的真正意图。“瞒天过海”之计,是最常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正因为如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商家很容易在销售中达到推销其产品、占领市场的真实目的。

我们熟知的麦当劳的掌门人克罗克原先是美国的一个穷光蛋,没读完中学就出来做工,以养家糊口,维持生活。当他增长了见识,积累了大量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后,他开始越来越不满足于给别人当雇员了,一心想创办自己的公司。他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当时美国的餐饮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变化了的时代的要求,亟需改革,以适应亿万美国人的快餐需求。可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于一贫如洗的克罗克来说,自己开办餐馆又谈何容易呢?他想到他在做推销员工作时,认识的开餐馆的麦克唐纳兄弟,他找到麦氏兄弟,恳请麦氏兄弟让他留在餐馆做工。为尽早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他又主动提出在当店员期间兼做原来的推销工作,并把推销收入的5%让利给老板,麦氏兄弟见有利可图且又考虑到眼下店里确实人手不足,便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克罗克进入快餐店后,很快就掌握了快餐店的经营情况。为取得老板的信任,他工作异常勤奋,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他曾多次建议麦克兄弟改善营业环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并提出配制份饭、轻便包装、送饭上门等一系列经营方法,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获取更多的营业收入;他的每一项改革都使老板感到满意。由于他经营有道,为店里招徕了不少顾客,生意越做越好,老板对他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了,餐馆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克罗克的手中。不知不觉,克罗克已在麦克兄弟的店里干了6个年头。他的羽毛渐渐丰满,翅膀越来越硬,展翅腾飞的时机日趋成熟,便暗暗加快了行动步伐。他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了一大笔贷款。他谙熟两位老板素来喜欢贪图眼前利益,为一时的需要常常会忘记原来最基本的要求。1961年的一个晚上,克罗克与麦氏兄弟进行了一次很艰难的谈判,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克罗克以270万美元的现金,买下麦氏餐馆,由他独自经营。

第二天,该餐馆里便发生了引人注目的主仆易位事件,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当地一特大爆炸新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快餐馆也借众人之口,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其在美国的知名度。到此为止,克罗克的“瞒天过海”之计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克罗克入主快餐馆后,经营、管理更加出色,很快就以崭新的面貌享誉全美,在很短的时间内,270万美元就全部捞了回来。他又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总资产已达42亿美元,成为国际十大知名快餐连锁店之一。克罗克实施“瞒天过海”计的成功,就在于他了解麦氏兄弟的脾气性格,仅以让利5%就轻易打入了麦氏快餐馆;随后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对老板的刻意奉迎,换取了兄弟俩的信赖,使兄弟俩认为他处处替自己着想,感到双方利益一致,便自动消除了对他的猜忌,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多种建议。经过逐步渗透、架空,老板早已“名存实亡”,最后一场谈判,克罗克给自己的“瞒天过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无论是刀光剑影的战场,权势之争的官场,或是为人处世,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并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力量,以对手常见的、没有威胁的形象出现,示假隐真,并在令对手放松警惕之后把握时机,往往能出奇制胜。故鬼谷子说:“符而应之,壅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诱之小利赚回大利

“平素术”是因鬼谷子的“有以平素之者”而得之,它也是一种权术。“平素术”是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势来做成事情。在现代经商活动中,此术运用得也比较广泛。

商人的天职就是赢利,而且是以最小的投资赚回最大的利润。不过,有许多人或许会持怀疑态度,认为投资最小的钱获取最大的利润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事实果真如此吗?显然不是这样的。其实,许多人对此之所以持怀疑态度,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思维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只要能转变思维,掌握市场,抓住机遇,确实不需要投资太多的本钱,就可以赚回最大的利润。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门多的一个青年,他是靠做家庭用品通信销售起家的,他最终取得经商的成功靠的就是典型的投资小钱赚回大钱这一招术。开始,这个青年在一家一流的妇女杂志上刊载了他的“1美元商品”广告,所刊登的供货商都是有名的大厂商,出售的产品都经济实用。其中20%的商品上货价格都高出1美元,60%的上货价格刚好是1美元。所以杂志广告——刊登出来,订购单就纷纷而至。

他没有用任何资金,这种方法也不需要资金。接到客户汇款,去买货就行了,然后再把它送往全国各地。

当然收到的汇款越多,他便亏损得越多,有人说这不是典型的傻瓜吗?错,他一点儿也不傻,他在寄商品给顾客时,再顺便寄去20种3美元以上100美元以下的商品名称和商品说明,再附上一张空白汇款单。

这样卖1美元商品虽有些亏损,但他以小金额的商品亏损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一个人有了信用,许多事就会迎刃而解。顾客就会信任他,所以也愿意买他的其他商品。这样昂贵的商品既弥补了1美元商品的亏损,也获取了很大的利润。

就这样,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1年之后,他成立了一家通信销售公司。3年以后,他的公司规模已经很大了。雇用了50多个员工,1974年的销售额高达5000万美元。在这样的鼎盛时代他还不过是一个29岁的小伙子。

在当今世界,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许多企业经营者由于受资金、设备、人才、技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预想的目标。上述事例就告诉了我们,自己没本钱不用着急,可以先用别人的钱建立信誉,然后买空卖空,也可获得成功。

出奇制胜守正出奇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而是为了能拥有全新的眼光。人生过程的景观是一直在变化着的,向前跨进,就会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向前去,又会是另一番新的气候。鬼谷子讲:“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只要你想象得到,你就能做到;只要你梦得到,你就能实现。出奇制胜,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所谓“常理”,就是当某一种情形发生的时候,大多数人所采取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行动方式。“不按照常理出牌”所描述的就是一种冒险、反常规行为,是一种对人们所熟知经验的跨越。

企业经营者要在经营上有所成就,不能被常规束缚住手脚,必要的时候要善于运用奇招、妙招。

打破常规。大量重复性的活动,使人们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比较固定的行为规范,会造成思维障碍,如果打破常规,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怕经营者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尤其是怕不去想。对社会经济活动而言,许多财富是建立在众多杰出企业家的经营谋略基石上;对企业经营者而言,亿万富翁的庞大王国都是由一些谋略网络编织起来的。有时一个好的谋略可使频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一家著名的大型超级市场曾经作过一个令人疑惑不解的决定——顾客们发现,在货架上尿布和啤酒竟然摆在一起,这在所有的超级市场里都是不曾有过的摆法。但是这个完全不合常理的奇怪举措却没有影响两种商品的销售,相反,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双双增加了。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发生在美国沃尔玛连锁超市的真实事件,并且至今为众多商家所津津乐道。

原来,美国的太太们经常嘱咐他们的丈夫,下班后要去超市为孩子买尿布,而丈夫们购物总是行色匆匆,不可能仔仔细细地在商场里逛上一圈。如果尿布同啤酒摆放在一起,那么,男士们在买完尿布以后,就可以顺手带回自己爱喝的啤酒了。有了这样的购物经历,他们就会一直光临沃尔玛。

异想天开。任何一个有悖日常生活常识或常理的想法,人们便会当作异想天开的笑话。现实证明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一般人想不到的大智慧,给人打开了创造思维的大门,使人走向成功。

有一家名为“沙漠之旅”的旅游公司突发奇想,搞了一个崭新的旅游项目:“自愿当人质。”这项旅游实施6个月来,生意兴隆,而且参加过这项旅游活动的游客个个都称“难忘”。参加这样的旅游,条件很简单,只要签订一份自愿当一天“受害者”的书面协议书、交500~1500美元就可以了。之后,游客便开始在也门的首都参观一些历史古迹。之后,这家公司就会让你遭遇一次“劫持”。“劫持”行动通常就发生在游客玩得起劲的时候,这时,游客会被不相识的沙漠游牧部落“劫持”到茫茫沙漠,而在这个游牧部落中,没有人能听得懂外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游客要跟着整个部落到处迁徙,晚上居住在帐篷里,白天得顶着烈日去寻找水源、挖井。还要在沙漠里寻找和准备食物,学习放养羊、骆驼等牲口,也要会使用部落里的人所使用的传统武器猎获兔子、沙漠硕鼠和野鸟等动物,这时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与沙漠“绑匪”们完全一样,时间被忘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经过72小时之后,旅游公司的人将会把你解救出来。英国曾经有人开发出让游客前往喀什米尔当3个月游击队员的旅游项目,据说报名者也十分踊跃。看来越荒唐怪诞的事,越能吸引不愁温饱的现代都市人。

走出求同的圆圈。有这样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建筑业大发展,泥瓦工人供不应求,每天工资涨到15美元,一个叫迈克的人看到许多“征泥瓦工”的广告,但他却不去应征,而是去报社刊登了一条“你也能成为泥瓦工”的广告,打算培训泥瓦工。他租了一间门面,请了师傅,教材是1500块砖和少量砂石。那些想每天挣15美元的工人蜂拥而至,使迈克很快就获得了3000美元的纯利,相当于他自己去当泥瓦工200天的收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他迈进了管理者的阶层。所以在思想上要敢于突破人云亦云的求同思维方式,寻找“大家都不做的事”或“未做的事”。

奇特的生意经。日本西铁城钟表为了在澳大利亚打开市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竟出人意料地采用直升飞机空投的形式,从高空把手表扔下来,落到指定的广场上,谁拾到就送给谁。结果引起轰动,成千上万名观众拥到广场,看着一只只手表从天而降,着地后居然完好无损,于是消息不胫而走,西铁城自此家喻户晓。总之,开发一些超出人们想象的奇特商品,往往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思维的盲区是奇迹的生长点。“出奇”是致胜的重要法宝。出奇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也意味着冒险。一件物品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意义;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对相同的你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一个机会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你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所以要谨记瞄准机会,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