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5673600000021

第21章 领导没有“说”出口的话——察言观色,教你读懂领导的心(2)

说话感悟

服装不仅是人的“第二皮肤”,也是一个人内心与性格的“化身”,它表现一个人纷繁多彩的内心世界。当你对自己的领导不太了解的时候,可以通过他的穿着来判断他的性格,从而使自己和他的沟通过程变得融洽、和谐。

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

泰戈尔说:任何人“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无尽的。”眼睛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心灵之窗,通过一个人眼睛的动态,你不仅可以洞悉他的喜怒哀乐,还可以了解他的脾气秉性。

曾经有一位叫做詹姆士·薛农的建筑家,为了防止他的几家商店在夜里被偷窃,他画了一幅皱着眉头的眼睛的抽象画,将其镶于大透明板上,然后悬挂在几家商店的门前。果然,在悬挂期间,商店的偷窃率大大减少。

虽然那并不是真正的眼睛,但是画中透露出来的眼神,对那些做贼心虚的人来说却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他们极力想避开这视线,以免被盯梢。他们不敢进商店,即使进来了,也不敢行窃了。因此,眼神虽不是有声的语言,却恰似有千言万语随心传播。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所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仔细观察,应该不难发现,两个人在沟通过程中,眼神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通过眼睛那扇窗户基本上就都反映出来了。

三国时期,曹操派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刺客非常聪明,在见到刘备后,他没有立即下手,而是先和他“套近乎”,跟他讨论如何削弱魏国的策略。刺客分析得头头是道,深得刘备的欢心。过了一会儿,刺客认为时机成熟,准备动手的时候,诸葛亮走了进来,看到诸葛亮,这位刺客心虚了起来,于是他借故上厕所离开了。

刘备对诸葛亮说:“依我之见,刚刚那位奇士,可以帮助我们攻打曹操。”诸葛亮却不同意刘备的观点,他连连叹道:“此人一见我,神色慌张、畏首畏尾,视线很低流露出忤逆之意,他那种奸邪的形态被完全暴露了出来,我断定他必定是一个刺客。”

于是,刘备赶紧派人追出去,但是那个刺客已跳墙而逃了。

这个故事的真假暂且不论,只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识破那位刺客,是因为刺客的眼神向他暴露了太多的秘密。俗话说:“欲察神气,先观其目。”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要想瞬间看穿领导此刻的情绪,就要多注意观察他的眼神,从眼神的动态中,了解他此刻的心情,为自己更好的沟通打好基础。

这里,从两个方面向大家传授一些关于眼神的秘密:

1.从视线的活动方向看对方此刻的心理

(1)如果你的领导在说话时,不看着你,这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种眼神说明他想用不重视来惩罚你,说明他不想去评价你。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然后认认真真地向他承认错误、表示歉意。

(2)如果你的领导看见你后,从上到下看了你一眼,则说明他很有支配欲,也比较自负。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让他另眼相看的本领,就最好顺着他。

(3)如果你的领导久久都不眨眼地盯着你看,表明他对你说的话很感兴趣,想从中知道更多的情况,所以此刻你就大胆放松地去说话,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

(4)如果你的领导在用锐利的眼光目不转睛地盯着你,则表明他在显示自己的权利和优势,这个时候如果你还在说话,就有“危险”了,此刻你应该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闭上嘴巴。

2.从眼球转动的方向看对方此刻的心理

(1)眼球向左下方转的人。眼球处在左下方,说明此时这个人的听觉在发挥作用,是情绪的内心对话,是一种自言自语的表现。这类人想象力和思考力都很强,他们喜欢自由,喜欢享受,经常会给人一种好吃懒做的错觉。事实上,他们比任何人都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在沟通中也喜欢听取别人的发言,更会把自己的见解坦诚地表露出来,所以和他们沟通时,千万不要给对方一种压迫感,否则他们会跟你保持距离,以后再取得他们的信任就很困难了。

(2)眼球向左上方转的人。眼球处在左上方,表示他在视觉回想,回忆过去所见的画面和脑海里的场景。当人在回忆过去的经历时,便会望向左上方。这类人时常喜欢在听别人说话时,翻来覆去地回忆自己的往事,所以对这样的人要有耐性。

(3)眼球向右下方转的人。眼球处在右下方,表示内心感受,情感的触动、身体的触觉。比如,摸仙人掌的刺有什么感觉?这类人的心思比较细密,思考力也很强。和这样的人相处时,要特别小心,因为他们的疑心特别重,只要有少许的蛛丝马迹,便会让他们想出很多东西来。但是如果对方只是偶尔才这样的话,那么表明他在此时所说的话不太可靠。

(4)眼球向右上方转的人。眼球处在右上方,表示他在视觉想象,想象从未见过的样子、创造新的画面组合。这类人比较喜欢做白日梦,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只会凭空想象,他们如果把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结合起来,发明一些惊人的产品并不奇怪。

说话感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关于眼睛做过精辟的阐述,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非焉。”这说明人的眼睛是判断人心善恶的一个基准。因此,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留意他的眼睛,它会告诉很多你想要知道的秘密。

酒桌上摸透领导不为人知的个性

在当今社会,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交际,很多人都是戴着“面具”在生活,他们每天都活在自己的伪装之下,让人很难摸透他们的真实脾气和性格,在职场竞争中更是如此。可能很多员工都有这样的感受:和领导相处了很长时间,都不知道领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他们即使想说一些领导爱听的话,想做一些领导喜欢的事情,都不知道从何开始。

那么如何能够破解这些比较隐蔽的,内在的个性密码呢?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揭开领导的伪装,让他们暴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而喝酒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俗话说:“酒后吐真言”,从酒桌上来看领导的脾气,会比平时更真切更直接。

陆强是某公司的老板。五年前,他从一个小作坊开始干起,到现在已经是一个资产上千万的企业老板。而他之所以能这么快就把企业做大,主要原因不是他有什么独门秘方,也不是他自己有多么高的才华,而是他懂得如何选择人才。在他的企业里,凡是他自己选择的人才,十有八九都是顶呱呱的。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据公司内部人介绍,他选择人才有一个独到之处:面试的时候不选择在公司,而是请对方喝酒,通过喝酒的过程来给对方面试。陆强在面试时,从来不看对方的简历,也不和他们聊以前的工作经历或者经验等等,因为他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喝酒来体现出来。

比如,如果这个人喝完酒后胡言乱语、信口开河,那么他就是一种怯懦型的人,有一种消极的倾向,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如果这个人喝完酒会哭,说明他是一个自卑感重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喜欢抱怨或者发牢骚;如果这个人喝酒喜欢划拳,那么说明他是一个孤独寂寞的人,也很可能是个工作狂,喜欢通过忙碌的工作来忘却烦恼和寂寞……

正所谓酒品如人品,陆强之所以能够做“伯乐”,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通过喝酒来解除对方的伪装,让对方暴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因为在酒精的麻醉之下,很多人都会原形毕露。所以,如果你想了解你的领导是不是平时也是在伪装,想了解他的真实脾气是什么,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从酒桌上摸透他的脾气。

酒桌小社会,社会大酒桌。请你跟随我的一些实际经历和总结,来认识一下在酒桌上接触到的领导,摸透他的真实脾气与性格。

1.口无遮拦型

在酒桌上,有很多人稍微喝点酒,就开始口无遮拦,什么话都敢说,这类人是典型的半真半假型。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人可以当真,也可以不当真,但是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领导,你还是当真为好。

2.酒后沉默型

有一些人在喝酒前谈笑风生,但是几杯酒下肚后,反而变得沉默寡言,对别人的发言最多也只是微微一笑或者点点头,没有什么明确的表态。这类人是典型的城府极深型,喜怒不形于色,关键时刻能够克制自己、把握自己,所以,和这样的领导在一起,说话一定要把握分寸,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不要说。

3.酒后大笑型

这类人性格比较阳光,生活潇洒、随意,万事以自己不受委屈为主,不太考虑别人怎么想。他们生性豁达,性格开朗,一般不会与人结仇。不仅如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乐于助人,只要你有求于他,他一般都会尽力帮助你。所以,在工作中,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或者需要什么帮助,都可以向这样的领导去提。

4.酒后号啕型

此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比较大,是典型的压抑型,这种人性格比较内向,即使受委屈也不愿意对人讲,总是喜欢默默地忍受,所以喝酒是他们最好的宣泄渠道,酒好比导火索,可以引爆他们的火药桶。大哭一场后,会感到心情轻松、舒畅。和这样的领导在一起。你要学会和他交朋友,说话也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说,这样时间长了,他会把你当成自己的至交,有什么样的好事,肯定也会第一个想到你。

5.酒后放歌型

喜欢喝完酒之后到客厅去吼上几嗓子的人,性格比较外强中干,他们说是唱歌可以散散酒气,其实是酒壮怂人胆,酒给了他勇气和力量。这种人对外界反应很在乎,你的掌声和夸赞会让他有非常惊人的表现,你的喝倒彩将会让其把本该做好的事做得一塌糊涂。所以,和这样的领导在一起交往,最多的应该是赞美!

说话感悟

仅仅从喝酒中来看透人品未必真实,但一个人在酒桌上的表现,常常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人品。和领导在一个酒桌上时,你不妨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酒后露真性,从喝酒中和喝酒后来看他的脾气和性格,要比平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

“测一测”领导的真实能力与前景

“现在不等于未来”,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成功往往伴随着失败,失败往往又孕育着成功,现在的失败不等于将来还会失败,而现在的成功也并不意味着就一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