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5673600000029

第29章 细节决定职场成败——老虎屁股不能摸的七大禁忌(1)

细节决定成败,职场的成功始于细节,亦终于细节。一个人如果在和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注意自己说话中的细节,那么他就会拥有很多机会。相反,一个人即使再有才华,如果不注重说话的细节,那么机会很有可能从他身边擦肩而过,而他也只能是怀才不遇。

别拿老板的“软肋”开玩笑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经历,都有自己的缺陷、弱点。也许是生理上的,也许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堪回首的经历,这些都是他们不愿被人提及的“疮疤”,领导也是如此。在社交场合,领导会极力隐藏和回避自己的“疮疤”,防止别人击中自己的“软肋”。一旦有谁触及了他的底线,他都会采取方法进行反击,也求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因此,和领导交谈时,一定不要去触及他的“软肋”,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一旦你的话被领导听出一些端倪,那么倒霉的就是你自己了。

一天,尹明杰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聊天,聊着聊着他们开始聊起了自己的领导。有个同事突然问了一句:“你们说当领导好,还是当员工好?”有人开始回答:“当然当领导好啊!领导的薪酬福利比咱们好。”还有人说:“领导多好啊,人家有管人的权利,能指挥咱们。”

这时,尹明杰摇了摇头,抢话说:“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选择做员工,当领导太累了。就拿咱们的顶头上司来说吧,他的上面还有领导,你别看他一天在咱们面前牛哄哄的样子,到他的领导面前,他还不是要点头哈腰,跟个孙子似的。我觉得,一个人每天要装出两副面孔,一会儿当爷,一会儿当孙子,实在是活得别扭!”

很多同事不认同他的看法,认为尹明杰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尹明杰不屑地说:“你们还别不相信,他现在的风光都是一时的,要我说呀,要是哪天公司不行了,第一个该辞退的就是他!你想,他比我们拿的工资多,但是在技术上却什么都不懂!你说,公司哪天不行了,要他还是要咱们?”

尹明杰认为自己说得头头是道,应该会引起同事们的爆笑和认可,结果他看了看周围,发现大家都在低头干活。他不知道此时的领导正站在他的身后,而他还在说:“我有一个叔叔开的公司就是这样,刚开始领导一个个都牛得很。最后呢,公司陷入低谷,第一个倒霉的还不是那些做领导的!”

尹明杰边说边比划着,结果手一挥刚好打在了领导的身上,他扭头一看,吓傻了,连忙对正怒气冲冲的领导说:“对不起,我……”他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领导表情严肃地在办公室里宣布:“我是来向大家宣布一个消息的:刚才公司总经理开会时说,要我们部门在两个月内裁员两名,我看大家都挺努力的,该裁谁好呢?”此时,尹明杰感觉到办公室里所有的目光都一致投向了他,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果然,没几天,尹明杰就收到了辞退的通知。

办公室里是非多,在这里,你除了好好工作以外,尽量少说话,不要多管闲事。“言多必失”,尤其是当你谈论领导的软肋或者缺点的时候更是不行。不要以为很多话你的领导听不到,要知道“隔墙有耳”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给领导打“小报告”。

刘成的领导长着一副典型的“领导形象”,肥头大耳,个子不高,却腆着一个很大的啤酒肚。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对刘成一直很不错,所以刘成对领导一直也非常尊敬。

一次,领导带刘成去参加一个饭局。对刘成来说,这是一次可以和领导走得更近的机会,所以他很珍惜。饭局上是领导的几位朋友,都是经理级别的人物。他们在一起难免会开玩笑,说着说着,本来比较谨慎的刘成也加入了话题当中。其中一个比较帅的经理回忆起大学时的生活,说:“我当时喜欢我们学校的校花,可是她偏偏看不上我,和一个又矮、又胖,长得也不怎么样的男生在了一起。”而这段话让刘成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在大学的时候,他喜欢的一个女生竟然爱上了一个比他差很多的男生,这让他伤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勾起了自己的伤心事,刘成有点控制不住自己,说:“真想不通,有些人长得不怎么样,肥头大耳还有个啤酒肚,偏偏不知道从哪来的信心,追美女、办企业,结果样样都很成功。”

说完后,刘成发现,大家都安静了下来,眼神也很奇怪,他扭脸一看自己的领导,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说中了领导的软肋。但是此时的他却不知道该怎么收场,只能装着喝醉。

那次以后,领导对刘成的态度完全转变了。刘成虽然很后悔,但是却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

刘成虽然不是有意的,也没有说自己领导的意思,但是,因为他谈论的话题刚好触及了领导的“软肋”,只能自认倒霉!对于外貌上有缺陷的领导,最忌讳别人对他的外表加以评论,无论你是直接或者间接,即使是在说别人,他们也会认为你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因此而惹祸上身!

其实,下属也不希望自己触及领导的“软肋”。那么怎样才可以让自己规避这些呢?

(1)和领导沟通或者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应客观、准确,尽量不要带个人评价的色彩。

(2)领导的软肋一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理方面、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的,在来到公司的时候,要先通过同事或者观察了解领导的软肋是什么,防止日后因为不知道而吃“哑巴亏”。

说话感悟

中国人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在职场上,在不了解实际情况时,一语击中别人的软肋,乱指别人的缺点,会让对方在面子上过不去,从而诱发了你与对方的矛盾。如果对方是你的普通同事还好一些,如果对方是你的领导,那你的麻烦就大了。

绝不要替领导做决定,领导永远是领导

自做主张,替领导做决定是与领导相处的大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的领导没有授予你自己定夺的权利,你都不要替他决定任何事情,否则,吃亏的人肯定是你自己。自做主张是很多职场新人常犯的毛病,你必须知道:领导就是领导,下属就是下属,不要自以为聪明,就可以自做主张,真正好的下属是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糟了!糟了!我怎么没有想到。这家便宜的产品,质量根本就不合格,还是人家张经理公司的产品好。”放下电话,赵总就开始大声叫嚷,他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说:“我怎么那么糊涂啊,还写信把张经理臭骂了一顿,说人家是骗子。这下可完了。”

在一旁的秘书小诗听见后,说:“是啊!我当时让你先冷静一下,想好了再写信,可是你就是不听。”

“都怪我,当时想着那小子一定是骗了我,不然别人的产品怎么可能比他便宜那么多。你给我拨通张经理的电话,我要亲自给他道歉!”

这时,只见秘书小诗笑盈盈地回答说:“领导,不用了,那封信我根本就没有寄出去。”

“没寄?”

“是的”

听到小诗的回答,赵总如释重负地坐在了沙发上,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小诗:“我那天不是让你寄了吗?”

“是的,但是当时我看你正在气头上,想着你肯定会后悔,所以就把信压了下来。”小诗转过头一边工作,一边笑着说。

“压了半个月?”

“是的,您一定没有想到吧。”

此时,赵总的表情有些严肃:“我是没想到。可是我让你发信,你怎么可以压下来呢?那让你发给台湾客户的那几封信,你也压了吗?”

“那倒没有,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小诗露出一副得意的笑容。

没想到赵总突然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大声吼道:“既然你什么都知道,那还要我干什么,在这里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

小诗一下惊呆了,眼眶里两行泪珠往下滚落,她喊着说:“是我错了吗?”

“是的,是你错了!”赵总斩钉截铁地说。

因为此事,赵总在部门内部给小诗了一个警告处分,其他部门没有人知道。但是小诗心里很不舒服,她认为自己的好心被赵总当成了“驴肝肺”。她决定不再伺候这位“是非不分”的主管。

一天,趁赵总不在,她找到了公司的总经理,向其诉苦,希望能够给自己调到其他部门工作。总经理听了后,对小诗说:“你先回去吧,我会尽快处理的。”

过了两天,总经理果然对此事进行了处理,但是处理的结果是:小诗被解聘。

看完这个案例,你可能会认为这个公司的几位领导有些过分,明明是小诗救了领导,怎么他不但没有感谢反而恩将仇报?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就错了!

在公司里,领导之所以比你的职位高,就在于他拥有做决定的权力。假如一个下属可以不听领导的命令,自做主张地把领导吩咐的任务往后拖延,那么领导的权威何在,公司的决策又如何顺利进行,以后谁还敢把事情交给这样的下属去做?所以说,是小诗错了,错在不该替领导做决定,错在不懂得工作权限。领导永远是领导,大事小事还得由他做主。

杨宁是公司里的一名主力干将。一天,领导把杨宁叫到办公室说:“杨宁,你工作经验丰富,能力又强,这里有个新项目,你给多盯一下。”领导能够给自己任务,是对自己的重视,杨宁心里着实高兴了一番。

这天,公司决定去附近的某个城市进行谈判,杨宁在心里合计:这么多人,坐公交车太不方便,时间长了,人会受累,很可能影响谈判效果;如果打车,至少得需要三辆,费用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既经济又实惠。

决定以后,杨宁没有急于去办理,毕竟在职场待了几年,杨宁知道凡事应该向上司汇报一下。于是他来到了上司的办公室里,对上司先打了个招呼,然后把他的几个方案及其利弊给上司分析了一番,紧接着说:“所以呢,我决定包一辆车去。”

汇报完后,杨宁突然发现上司的脸色不知道什么时候黑了下来,上司生硬地回答说:“是吗?可是我认为你的几个方案都不好,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

杨宁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竟然被上司给否决了。

杨宁能够凡事向领导汇报的意识是非常可贵的,他错就错在不应该说:“我决定包一辆车去。”不应该替领导做决定。如果他对领导说:“老板,现在三个选择,各有利弊,我个人认为包车更好一些,但是您的经验更丰富一些,请您帮我做个决定好吗?”我想他的领导一定会答应他的请求。

其实,客观地说,单单就工作而言,下属有时候替领导做决定的后果往往不会很严重,也并非全是消极的方面。然而替领导做决定的行为所带来的对职场等级及人际关系常态的冲击,往往是十分明显的。领导反感下属替自己做决定,并不在于这种行为给工作带来多大的损失。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下属心中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你无意之中的一次擅做主张,可能带来的是领导以后的不信任,而这种误会,一朝一夕很难改变,对你的前途的损伤,也是难以弥补的。

说话感悟

职场中,你必须牢记:领导永远是领导,是决策和命令的下达者,无论你有多大把握,无论你替领导决定的事情多么细微,都不要忽略领导同意这一关键步骤。否则,当领导意识到自己该拍板的事情被下属越俎代庖,他在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厌恶感,足以毁掉你长期积累所换来的领导对你的信任和认同。

幽默感不是揭领导老底

在说话的艺术中,幽默无疑是最好的一种表达技巧。幽默是运用意味深长的语言再现现实生活中喜剧性的特征和现象,以此来传递某种特殊信息。一个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幽默的人,往往三言两语,就可以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并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智慧和哲理。

在职场中,轻松幽默的语言,往往能引起领导感情上的愉悦;只要有可能,最好能把让人感觉庄重严肃的话题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对方更快地接受,而且可以缓和周围压抑的气氛。

小刘是有名的“妻管严”,一天,领导在办公室里跟他开玩笑说:“你家里的事情,都是谁说了算?”小刘拍着胸膛说:“大事都是我说了算;小事都是我老婆说了算!比如像‘决定家里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样的小事都是我老婆说了算。”听完后,办公室所有的人都大笑了起来。

小刘非常懂得幽默,不仅是在平时生活中,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一次,在办公室会议开始之前,经理和往常一样要求大家把手机调到振动模式。小刘拿出自己的新手机,非常熟练地按了几个键后,就放到了口袋里。可是,就在领导讲得正起劲时,小刘的手机响了起来,而且声音特别大。顿时,领导的讲话停止了,整个会议室非常安静,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小刘和他的新手机。小刘当时脸刷地红了下来,不知如何是好。但是他很快就嬉笑着说:“非常不好意思,这是我刚买的山寨手机,初次使用,所以水平也是山寨机级别的,请大家谅解。”说完,向大家面带微笑地鞠了一个躬。同事们听了都乐呵呵地笑了一下,会场又恢复了正常,领导也没有和他计较,继续接着自己的讲话。

在社交场合,由于自己的不慎,我们很有可能使自己处于比较难堪的境地,这个时候,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只有自己救自己,我们应该像小刘一样,用智慧来展示自己的幽默,三言两语把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展示出来。

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的语言能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谅解和愉悦。如今大部分职场人员的压力都很大,一句幽默的语言可以减少周围很多不愉快的情绪,让大家感觉到生活变得更有趣味性和娱乐性。然而幽默也是要有个度的,如果你幽默过头了,就有攻击人身的嫌疑,就成了黑色幽默,而黑色幽默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很有可能将本来很好的人际关系一下子给拉远了。

刘妮是某公司的一名职员,非常聪明,脑子转得快、言语也犀利,并且很有幽默细胞,被大家称之为公司的“开心果”。可是,这样优秀的员工,不但得不到领导的青睐和赏识,反而经常被领导因为一件芝麻大的小事而批评。刘妮觉得非常委屈,她于是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同事问她:“你是不是平时在言辞上有对领导不敬的地方?”

经过有经验人的点拨,刘妮想起了自己以前的事情。刘妮平时喜欢和大家开玩笑,后来,看到自己的女领导对大家也挺和蔼、友善的,于是胆子大了起来,经常也和领导开玩笑。一天,领导穿着一身新衣服来上班了,一件短款雪白羊绒雪狐领外套,下配紫底碎花百褶裙,手挽白色精致的小坤包,刘妮看见后,夸张地说:“领导,您今天穿得可实在是太漂亮了!”领导微微一笑,还没来得及品味喜悦的感觉,刘妮就接着来了一句:“真是一个十足的妖精!”

还有一次,客户来公司找领导签字,夸奖领导道:“您的签名可真气派!真是字如其人啊!”这时,刘妮刚好走进办公室,她听了大家的夸奖,先是一阵坏笑,然后说:“能不气派吗?我们老板可是私底下练了好几个月了!”顿时,领导和客户都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和一个人开玩笑确实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缓和双方的人际关系,但是一旦把玩笑开大了,就会适得其反,让人感觉你的言语有“挑刺”的意思,从而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你是在和同事或者朋友这样玩黑色幽默也就罢了,但是如果冒犯领导,那后果就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