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盗团队生存与共荣
5674700000005

第5章 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战线

有人说,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方向,尽可能地将自己置于主导地位;而平庸者却优柔寡断,等待着目标来敲门,总是在被动的形势中挣扎。

海面上,海盗船的出现不是凭空的,而是目标使然。有着目标的牵引,有着完美计划的依托,有着诸多团队成员的协作,为此才有了一个个猖狂的海盗团伙。

目标是建立在欲望之上的,同时也是影响团队行动与利益的关键,而正是欲望的驱使使得海盗们的目标确立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

让目标成为计划的一部分

早先的海盗团伙对于海面上的一切过往船只,均不放过,就连外出打渔的渔船也会遭到这样的大风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海盗们的目标逐渐开始明朗起来,他们更多地把目标放在了商船上。

的确,对于海盗来说,商船的利益无疑是最大的,钱最直接,货也可以换变成钱。而且,也只有一些为了争取更大利益进行海上贸易、海运的商人,才敢不顾海面海盗的猖獗冒这么大险。对于海面出现的船只,尤其是对于商船来说,海盗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明抢强夺,要想平静地渡过海面那简直是奢望。因此,但凡有胆量与海盗一较高下的商船,必定已经是全副武装,这对于海盗们来说无疑是加大了战斗难度,行动计划与战术也变得尤为重要。

一切行动都需建立在目标确立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现代存在残留的海盗团伙,他们的作案手法已经不是单纯在侦察、瞭望,而是已经发展到了主动去寻找、去创造。

在美国的一期刊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海盗分子已经不安分于海岛之中作案,而是把作案的范围延伸到了陆地。一些海盗组织会派专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与知识训练,然后以一个商业经济人的身份出现于市场之中,从而去与既定的目标搭讪,或是在加大自己交际圈的同时结识更多的商业人士,然后再选定目标下手。

当抛出了可观的利益诱惑之后,目标商人便会依计托运大量的“价值财富”上船,意在通过海运大捞一笔。然后,在海面上某个特定的领域已经有一个计划周密的海盗组织在埋伏了。

由此可见,“守株待兔”已经不再是海盗的主要行动方式,一旦被海盗盯上,即便你在陆地,也会有圈套等着你,出了海便难以掌握生杀大权了。海盗的这种主动出击、引导目标入套的演变使得他们更多地掌握了主动权,同时占领了主导地位,这样在万全的计划之中诞生的目标也绝对会成为囊中之物。

当目标成为计划一部分,才能统一规划行动,丝丝入扣,也便能以最少的耗损,换得更大的利益。也就是如今商界中所说的,以低成本换取大利润。

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

海盗们的作战方案已经演变为了计划式的行动,也就是把目标与行动统一都放入到计划之中,这样才能使自己充分占领主导地位。而这之中,统一的行动需要有统一的目标,对于海盗来说,铁一样的制度以及利益的驱使都使得他们必须将自己的目标与团队的目标相统一,如此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达到自己的个体目标。

那么,在企业中,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目标的统一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精神反映的是一个团队的特点,它与团队的利益是分不开的,团队精神可以较为深刻地反映出团队的个性特征,而且还能发挥出它在团队中的影响,并起到促进团队发展的作用。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精神内容是要有坚定的追求目标,强烈的群体意识,正确的竞争原则,一定的社会责任及可靠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目标就是利益,投入产出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每个企业的成员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收入的最大化。而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绝对的权威;而且还要制定一定的约束原则,对于利益的分配、员工的录用、设备的使用及员工的工作态度都需按规定的制度执行。因此,当今企业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统一的目标与战线,这更是一种精神意志上的统一。

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的差异

现代的市场形式中,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总是无法得到有效的结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企业与员工所处的立场不同,所以两者之间的目标难免会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说,企业的目标普遍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商业利益,而就员工个人而言,他们的目标则是使得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当两者均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忽略对方的目标时,两者便会出现相互冲突的局面。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再讲得细节化一些就是说:企业在为了实现自我的商业目标时,为了不断地放大自己的利益,一些高层决策者便会以忽略或牺牲员工的利益为踏板,从而达到企业的目标。如此一来,员工的利益受到损害,也自然会表现出排斥的情绪。

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急功近利的员工,为了将个人的利益放到最大,或者说为了实现个人的正当或不正当目标,从而不考虑企业的存亡或牺牲企业的利益,那么,企业也会排斥这样的员工,如此不为集体利益着想的员工是每个企业都不愿意接纳的。

当然,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目标虽然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导致企业与员工发生冲突的主要因素,当企业与员工把各自的目标与对方结合起来时,两者便会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一些聪明的企业或一些高明的高层管理决策者,他们为了让员工更加充分地帮助企业达成目标,于是便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一个绩效体系,即员工对企业目标达到的贡献越多,那么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质回报或是提升的发展机会。这样的一种方法,便是一种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有效结合,双方利益均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会促进利益的最大化。

从员工的角度说,一些真正聪明、正直的员工,他们想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无需动用一些损人利己或是不忠于企业的手段。因为这些人知道,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主动地去实现企业目标,并让管理层看到你为了企业目标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那么,你很有机会从企业获得最大化的报酬或发展机会,起码比一些投机取巧的人要来得实在与真诚。

总的来说,目标的统一与结合是需要企业与员工双方得到正确的认知与态度才能完成的。作为企业本身就必须有这样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目标的有效实现与达到只有靠内部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而作为员工个人也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员工个人也只有站在企业所提供的平台上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更多所期望的东西,达到所期盼的目标。

作为员工,如何通过企业目标达到自我目标

如果说一个处处为企业着想的员工,他将企业的目标放在第一位,在态度上将自身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这样既可以保证内心的平衡感,又可以全力为企业追求低价、规模化效益的发展,同时在合适的时机高价销售产品。如此这般为企业着想,将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员工,高层管理员自然不会怠慢了他,这样的员工不但会得到更多表现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还会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要达到这样与企业目标相统一的思想必有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认清企业的终极目标。企业的目标无非就是一些市场利益,作为员工,在了解了企业的发展需要后,不妨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尽可能地与其保持一致。这样一来,企业目标便会在员工的心中转化为个人目标同等地位的目标,如此巧妙的心理转移往往可以使得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企业给予的最大收益。当企业目标得到最大化时,员工的目标也在提升,还可能会得到一些意外的发展机会。

其次,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论企业作出什么样的决策,不要总是断然地去排斥指责,真正聪明的员工会选择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去仔细思量这个决策,比如说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企业真正需要员工做什么、如何才能与企业的利益保持一致等等。当员工学会换位思考后,便很容易理解企业的目标与需求了,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从而为之奋斗,当企业目标得到实现时,个人目标也会分得一杯羹。

最后,尽可能地做好本职工作。企业之中的每个员工都有着自己的岗位,比如销售人员需要为了企业的绩效作出最大的努力,而生产线上的员工就要拿出最高的技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企业所需要的正是一个个能够精益求精,把岗位职责达到最佳状态的员工。每个环节都无差错,企业的效益就大,那么员工的回报率也必然丰厚。

作为企业,如何通过员工目标达到企业目标

当员工把自己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时,作为企业必须考虑到员工的利益,比如在设置企业目标时,应当考虑到员工的具体需求,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才能达到双赢局面。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认清员工的利益。作为企业应当知道,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当员工目标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巨大损害时,员工必然会群起而反之,如此一来,企业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所以,企业要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其把企业与自己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先认清员工的利益是什么,也就是说员工渴望在企业中得到的基本利益保障是什么。一般企业中的员工利益主要包括:基本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物资奖励、荣誉称号以及提升机会等。

第二,重视员工的建议和决策。每一个员工都渴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为企业尽心尽力工作的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关于企业运作、产品研发以及市场的营销等等。这个时候,作为企业就必须对员工的建议重视起来,不要以蔑视的态度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员工的建议和决策对企业发展确实是有利的,那么不妨予以接受和采纳。因为员工在对自己提出的建议与决策进行实施时会更加努力负责,尽可能完美地执行,从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成就。所以,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时,不要吝啬将员工的愿望融入其中,不妨敞开胸怀,让员工也成为企业的主力军,一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三,帮助员工树立信心,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目标。员工相对于企业来说是弱势群体,他们肩负着家庭的经济重担,他们需要照顾自己的一个小团体,这个企业之外的团体难免会滋生出一些影响员工情绪及工作的因素,从而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应从小事抓起,从帮助员工树立自信心做起,对员工的心态进行积极的引导,制定一些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激情的激励政策,把员工的工资待遇与企业效益结合在一起,当员工的平均工资大幅提升时,企业的销售业绩也必然更高,这样便有助于企业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