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盗团队生存与共荣
5674700000009

第9章 敬业度决定团体的利益(2)

第三,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每个员工进入一个企业都怀着不同的期许,有些是为了养家糊口,有些则是为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有些人是希望可以做人上人,从而飞黄腾达。因此,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员工都希望自己可以在企业之中有所发展。晋升机会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几乎是每一个员工心中的梦,圆了这个梦,那么薪资、地位以及心中的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当员工能力得到肯定,地位得到提升时,心中的敬业度与责任感也会大幅的提升。

第四,企业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大多数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对于员工定期进行的工作情况的总结与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可以让企业认知到员工能力及工作状况的途径。一般来说,绩效考核的结果通常是直接与企业对员工的认可度挂钩的,然而,如果考核的结果达不到公平公正及合理的话,那么就会大大地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员工就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等不良情况,这不仅仅是其个人的心理问题,还是企业应该重视起来的工作情绪问题,也是敬业度引发的一系列不良问题。

第五,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精神力量与行事作风的体现,又是贯穿于企业内部的精神链条。它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员工的具体工作行为。如果说一个企业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那么便会使得员工的敬业度大打折扣。

第六,企业与员工之间价值观的差异。企业的文化及战略导向均会透过管理层的实施逐一表现到日常工作中去,从而传递给员工,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与接收配对。也就是说,当企业的行来与员工的价值观不相符时,员工就与企业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在差异,员工对管理层、对公司都缺乏认同感,就难免会有不良的情绪出现,而企业也容不得员工做出不利于工作的态度与行为,磨擦与纠纷也就由此产生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的敬业度会大打折扣,甚至消失殆尽。

提高企业员工敬业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敬业度的提高虽然不会立刻就反映在工作效益上,更不会因为前一刻员工敬业度的提高,后一刻企业的收益就提高数倍,但这并不代表敬业度可有可无。敬业度是一切高额效益的基础,只有在员工敬业的基础上,企业同时在绩效管理、授权、资源配置、培训等方面予以有力的支持,员工的“敬业”才会变成“有效”,企业才会赢得更高的效益。所以,企业应该花费一些精力在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并使之表现出较高的敬业度,积极努力地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出贡献这一问题上,这样才能为企业效益加分。

想从敬业度着手而提高企业的收益,那么就需要企业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提高员工的敬业度:

第一,从招聘环节就重视起来。敬业度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人的性格、生活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工作经历等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应该从招聘环节就把好关,避免一些不敬业且态度顽固不化的人进入企业。招聘的目的是招贤纳士,为企业征招有能力、有技术的有用人才,但是,招聘部门也不能单单只从这两方面入手,应当更为全面地了解应聘者,从有限的信息中发掘出更多的相关信息。比如,人才资源部在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时,可以通过应聘者的个性倾向、品德、求职动机、价值观、过去的工作经历以及个人态度与自我评价等方面去对他的敬业度进行初步考察。此外,企业在招聘时应当按公司需要严格要求应聘者与岗位匹配,如果说人与岗不匹配,即使是个人才也会因为难以实现自身价值而无法得到精神需求上的满足,自然也会降低他们的敬业度。

第二,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帮助员工不断提高。先成功录取进入企业,然后便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薪金,在工作趋于稳定之后,再开始谋求个人发展与晋升,这是现代员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从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员工除了薪资之外都渴望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契机,员工有学习向上的心,企业不妨满足员工,给员工提供一些持续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或者通过一些有效的培训提升员工的能力,以及稳定员工的职业安全感,让员工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而再为之而奋斗。这也是提高员工敬业度的良好办法之一。

第三,沟通与交流是提升敬业度的有效途径。员工的心理出现问题,对待工作的态度散慢不敬业,而作为企业是最不喜欢这样的员工的,然而,敬业度并没有一个标准或是测试仪,企业不能因为员工每天仅仅是做够了指定的量就散慢起来不再去多付出一些努力,就说这个员工不合格。总地来说,敬业度的问题对企业影响大,但是在工作中的表现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所以,如果企业管理者能够时常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并进行有效的疏通与指导,用一些潜在的语言让员工懂得他的工作是什么,他做得怎么样,他的工作对于企业有多重要,他所在的部门成绩如何,他们的发展发向是什么,他又能为企业做什么……当员工对于这些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之后,其敬业度就会大大提升。

第四,从企业自身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做起。一个在社会上拥有极高的美誉以及极强大的知名度时,员工会因为自己能够进入这样的企业感到庆幸,同时也会因此而倍感自豪。对于企业来说,这一点似乎是一些大规模的公司才能做到的。其实不然,企业只要在所在的一片区域中打出名号,主动向社会介绍自己的工作作风与严谨的创业态度;与此同时,企业只需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让更多的人看到企业的优良作风,那么企业便首先会在那个区域中受到广大好评,员工也会挺直了腰板产生自豪感,从而增强了敬业度。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让企业大力地去向外界宣扬自己的知名度,而是在强调企业要提高员工的敬业度,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条件,从而通过提升员工的敬业度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生产率和绩效,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第五,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是关键。薪酬待遇是员工普遍较为重视的一点,对于员工来说,辛勤的付出为的就是每月发工资的那一天,可以看到自己的劳动得到回报,心里便会涌上一种满足感与欣慰感。薪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员工工作的价值,甚至可以说是员工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员工对薪酬体系的满意程度越高,员工在工作中就会更加爱岗敬业,否则是对敬业度的打击,造成高敬业度员工的心理挫折感。不仅如此,薪酬待遇对于员工来说是生活的重心,所以它更能牵动员工的心,因此,企业不妨从此处着手,建立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以及一些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激情与绩效的制度,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员工的敬业度。

第六,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每个企业都想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员工,他们爱岗敬业,尽守岗位职责,凡事以大局为重,处处为企业着想。要拥有这样的员工并不难,前提是要有一个朝气、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够使员工乐于投入其中工作,让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得到应有的信任与尊重,并在工作实践和竞争中可以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那么,员工一定会以极高的敬业度来回馈企业。企业文化和环境是员工敬业的土壤,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确保员工与企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相符合,充分认可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在提升员工信心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敬业度。

第七,以上层管理者为榜样和表率激励员工的敬业度。敬业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动力,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普遍缺乏敬业精神,这无异于宣判了这个企业的“死刑”。“没有差劲的员工,只有差劲的管理者。”这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所提倡的基本理论。其实,对于员工来说,企业所任命的管理者就是企业制度与文化最直接的代表。因此,企业不妨从管理人员入手,对下级起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从而让员工敬畏佩服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敬业度。

第八,提高员工与工作的契合度。员工个人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契合度决定着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也影响着个人的工作行为,以及整个组织或部门的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应当从员工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符合程度来作为进行思想指导工作的依据。因为员工的心态会随着企业以及市场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企业更加要注意时刻留意员工新的动向,了解员工新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确保员工个人能够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实现与组织和工作的契合,有效地提升员工敬业度,从而使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