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胜局
5680100000022

第22章 企业是船,员工是帆(2)

职场里可能经常上演这样的故事:一个新员工打算从一个职场老员工那里得到关于企业的一点信息,于是和他攀谈起来:“请问咱们企业的老板是个什么样的人?咱们的员工都好相处吗?我是新员工,还请您多关照。”

这位老员工看了一下他,回答说:“你刚离开的那个企业的人们,是哪一种类型呢?”

新员工说:“我刚离开的那个企业都是一些很无聊的人,老板特别自私,不能替员工着想,而同事也特别自私,我在那里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我才来这里。”

老员工回答说:“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我们这里的人,也跟他们完全一样。”

恰巧,另一位新员工也想向这位老员工了解情况,老员工又问他同样的问题:“你刚离开的那个企业的人们是哪一种类型的人呢?”

这位新员工回答:“那个企业的人都非常好。老板很公正,同事很融洽,但我想寻找一个更有发展机会的企业。我很不想离开那个企业,但是我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

老员工说:“你很幸运,在这里工作的人都是跟你们原来企业完全相同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很显然,第一个新员工既不能适应旧的企业文化,也不适应新的企业文化。在他的观点里,所有的人都在和他作对。而第二个人则能迅速融入到企业中,因为他能够认同自己的企业,认同自己的企业家,同时也能认同自己的同事,他是一个能适应企业文化的人。

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一般很注重所选人员适应企业环境的能力,避免提拔个性极端或理想太高的人。因为不能适应环境的人很难和同事和谐相处,很难融入企业文化,只会给自己和别人的工作造成一定的阻力,并影响到其他员工的情绪和土气。

家庭百货企业的首席行政执行官米尔纳说起企业在留住IT人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说:“从前,我们没有做出好的雇佣决定。”过去,家庭百货企业在雇佣人才的时候,并不关注他们要长时间地待在同一企业的意愿如何,或者能否适应企业文化,这样做的结果会产生很多问题。现在家庭百货企业做许多面试和测验来甄选求职者。“我们不希望雇佣那些不能适应企业文化的人,即使他是很有才华的人才。”米尔纳说。

适应企业文化是企业选择人才的依据,同时也是员工自觉培养的能力,适应了企业文化,也就适应了工作环境,也就在工作上先赢了一步。

企业是员工的另一个家庭,与企业的文化相适应,员工能够代表企业,企业反过来印证员工,这样的企业才是最有战斗力的企业,这样的员工才是最有创造力的员工。

像企业家一样为企业着想

职场上,人们都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只有老板比员工更积极,因为老板是企业的主人,而员工只不过是打工的。这种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员工不能像老板一样积极地为企业着想。

必须承认,老板与员工的心理状态很难达到完全的一致,角色、地位和对企业的所有权不同,导致了这种心态的不同。在许多员工的头脑中“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诸如此类的话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他们经常会对自己说:我只是在打工,如果我是老板,会把企业做得更好。但事实上,不能为企业尽力的人,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一旦自己开企业,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员工也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因此他们就会将所有的任务都承担下来,以免员工的工作对于企业的整体起了破坏的作用,而最终将自己送上一无所获的不归路。这是人性的弱点,它使得人们背上了沉重的悲剧包袱,但它是可以改变的。

有的人说我就不想当老板,只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就这样度过一生。这种人的工作哲学是:我付出多少就应该得到多少回报;自己的工作一定会完成;多余的工作绝不去做。他们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做事中规中矩,职责之外的事一概不予理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们工作的座右铭。综观所有的有这种心态的人,没有一个是事业有成的人,他们经常被拒在“职业门”之外,整日为找到一份他们认为的踏实的工作而奔波。

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还是一种提高能力的方法。好员工应该关注于可能性而不是局限性,即在工作中把目光盯住可能发生的机会,做好准备,努力让自己抓住机会。“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久而久之,你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自然离你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

如果每一个员工都以自己是老板的眼光及角度为出发点考虑问题,那么企业稳健成长及个人提升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当你以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应该对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你的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只要你深入思考,积极行动,那么你所获得的评价一定也会提高,你很快就会脱颖而出的。

当然,“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并不是说要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老板,而是向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知道,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成为老板或是拥有自己的企业,我们既是在为自己的历史工作,也是为自己的未来工作。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企业,最终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

你要做到像企业的主人一样,认真负责地对待企业中的每一件事。热爱企业,积极地处理企业事务。如果你只恪守企业中的规定,只做自己分内最少量的工作,一下班就赶紧回家,你就不大可能为自己赢得良好的声誉,也不可能有更好的机会。

能够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的人,工作潜力一定比普通员工发挥得更多,更出色。因为他们肯思考,愿意多走出一步。他们总是将老板交付的工作,多加些创意,多动点脑筋。无论那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同时觉得工作有趣,自然愿意投注更多的心力,因此更能发挥工作效能。

只有在工作中能够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的人,才是企业最需要的人。他们会在竞争激烈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用自己的知识、热情和勤奋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无论企业出于什么状态,他们都不会产生消极倦怠的工作态度,也不会抱怨不止,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工作。这种人才是企业的中流砥柱,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与这部分员工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的好员工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老板身旁实际体验一日。在这一日,无论老板做什么,去哪里,都跟在身旁听听老板怎么说、怎么做,和哪些人谈话,和哪些人会面,试着了解老板每日都处理一些什么样的事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你自然就能拥有如老板般地为企业着想的责任感了,也能了解企业现在的状况及问题,进而努力工作为了能让企业更好!

如果你将自己比作老板,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你就会发现你的能力是超前的,如果所有的员工都能够这样想,整个团队的生产力也会很快地得到提升。

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并不是要你成为老板的奴隶,最终受益者还是你自己。通过像老板一样为企业着想,可以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与此同时,你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

不要为薪水所累

有很多人认为,我为企业工作,企业就应付我一份相应的报酬,等价交换,否则我怎么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呢。因此,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住薪水,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

当然,任何人都离不开金钱,任何职场里的人都不能不考虑薪水,如果没有钱,就不可能有发达的文化、社会的文明。没有了薪水,员工也就无法维持生计。

生计当然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掘,这是比生计更可贵的。生命的价值不能仅仅是为了面包,还应该有更高的需求和动力,不要放松自己,要时刻告诫自己,要有比薪水更高远的目标。

一直想薪水的人会执著于金钱,工作起来会斤斤计较,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他们只想对得起自己挣的工资,从未想过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对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在于人们对于薪水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人因为自己目前所得的薪水太微薄,而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也放弃了,实在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