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胜局
5680100000004

第4章 懂得授权,把权力授给最恰当的人(2)

不充分授权是指管理者向其部属分派职责同时,赋予其部分权限。根据所给部属权限的程度大小,不充分授权又可以分为几种具体情况:让部属了解情况后,由管理者做最后的决定;让部属提出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由管理者最后抉择;让部属得出详细的行动计划,由管理者审批;让部属采取行动前报告管理者;部属采取行动后,将行动的后果报告管理者。不充分授权的形式比较常见,这种授权比较灵活,可因人、因事而采取不同的具体方式,但它要求上下级之间必须确定所采取的具体授权方式。

要会弹性授权。这是综合使用充分授权和不充分授权两种形式而成的一种混合的授权方式。它一般是根据工作的内容将部属履行职责的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授权方式。这反映了一种动态授权的过程。这种授权形式,有较强的适应性。当工作条件、内容等发生了变化,管理者可及时调整授权方式以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但使用这一方式,要求上下级双方要及时协调,加强联系。

掌握制约授权。这种授权形式是指管理者将职责和权力同时指派和委任给不同的几个部属,以形成部属之间相互制约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如会计制度上的相互牵制原则,这种授权形式只适用于那些性质重要、容易出现疏漏的工作。如果过多地采取制约授权,则会抑制下属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力戒授权的程序错乱。一个企业即便人员不多,老板应了解全体员工的全盘行动,授权也不能万事皆休,否则,授权的结果只会带来负效应。

选择授权对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择可以授予或转移出去的那一部分权力;二是选择可以接受这些权力的人员。选准授权对象是进行有效授权的基础。

一个管理者授意之后,只有获得其部属对授意的准确反馈,才能证实其授意是明确的,并已被部属理解和接受。这种准确的反馈,往往以部属对领导授意进行必要复述的形式表现出来。

既然老板已把权力授予或转移给其部属了,就不应过多地干预,更不能横加指责。而应该放开手脚,让部属大胆地去行使这些权力。

追踪检查,这是实现有效授权的重要环节。要通过必要的追踪检查,随时掌握部属行使职权的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工作中的某些失误。

掌握以上授权的原则方法和程序,你的领导能力因此更进一步。一位管理者要想使权力生效,必须要靠有效授权来完成,否则就是霸权,而霸权只能导致孤立。

大度升职,让员工都当老板

下放权力,其方法多种多样,而大度升职是其中最有吸引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一个员工,几乎都有升职的愿望,这无疑是激发他们奋进的源动力。大度升职,其效果不仅达到了权力与责任的分散,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和创造力。

鲍勃·高尔文,1964年继承父业,担任摩托罗拉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他掌管公司以后,将权力与责任分散,以维持员工的进取心。摩托罗拉公司从而竞争能力大增,业务突飞猛进:1967年增加到15亿美元,1977年又增加到近20亿美元,2006年销售额为428亿美元。

高尔文之所以将权力与责任分散,主要是由于深深感到有维持员工进取心的需要。

高尔文说:“公司愈大,员工愈渴望分享到公司的权力。在比较大一点的公司,每一个人显然都希望能感觉到自己就是老板。因此,我们现在所做的,正是要把整个公司分成很多独立作战的团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大部分人都分享到高尔文家族所拥有的权力与责任。

“我绝对相信,一个人如果能操纵自己的命运,那么他一定会比较有进取心。所以,我们将仍然继续不断地去创造一些适当的环境及计划,尽量让员工多参与跟自己有关的管理工作。有一些特定计划可能通过执行而显得不切实际。对于这一点,我们将会见风转舵,改用较好的计划。但通常,我们计划的原则仍然是尽量创造机会,让比较多的人参与管理工作,分享权力与责任。”

为了将“权力与责任分散”,高尔文将权力下放给所属各工厂、各部门。

公司的一位负责计划、行销、设计、维持与政府关系及广告事务的高级职员说,我们公司的管理原则是,要把公司的各个部门当作相对独立的事业部门来处理。公司所属的每一工厂、每一部门都有自己本身的研究及发展单位,都有全权来决定一切营销活动。公司设有一个履行公共职责的部门,主要是代表公司与所属海外机构及外国政府建立联系。公司内各部门的方针及目标大致上都很协调,在具体运转上总公司不加干涉。

公司一位负责经营的副董事长说:“通常,只要我们在营业额、利润及研究发展经费所占比例等问题上与各部门、各工厂的经理取得协议以后,他们都可以按照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去自由支配经费。”如果他们在自己的预算内想推动一项工程计划,那么大可放手去做而不必把详细情况报告公司或上级主管。只有在计划进行到最后阶段而突然发生重大偏差时,总公司才会加以过问。同样,各工厂和部门也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认为适当的营业项目。事实上,只有当他们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总公司才会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帮助。“当然,在公司的总预算经费很紧时,我们也会采取行动,告诉他们将允许做些什么,不允许做些什么;同时,也会特别规定一些非常重要而必须执行的关键计划。这些计划如果没有得到我们的同意,各部门是绝对不能更改的。但不管怎样说,我们的管理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干涉。”

为了设法让员工分享权力与责任,高尔文建立了一套明确的升迁制度。

在摩托罗拉公司,只要员工在履行责任中创造性地工作,就能获得相应的权力。例如,当某一项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眉目而需组织力量进一步突破时,公司就授予你全权。所授权力之大,一般相当于公司的高级主管,有的甚至于接近公司的总经理,被称之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怪人们赞叹说:“摩托罗拉公司是技术本位者的晋升阶梯。”

总而言之,公司的原则就是尽量减少干涉,给员工一片自由的天空。

将权力与责任分散,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及创造力,这也是发展公司业务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对下属的支持中把授权落在实处

有在企业工作经验的人不缺乏这样的工作体会,上司安排任务时总是再三强调:放手去干,我绝对信得过你。但在工作过程中却又一百个不放心。也许上司确实授给了你一些权力,但这点权力得不到上司的有力支持,工作照样难以展开。

假如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的下属和你的客户——你的客户是经销商——之间产生冲突,你会支持谁?不管干什么,只要与人打交道,“冲突”就会时常发生。“冲突”言者,当然是各有其道理。许多管理者面对这样的“冲突”,总是习惯上训斥自己的下属,向客户赔不是。其实,如果有这样的情况,管理者应该站在下属这边。在这个把“客户为上帝”奉为圭臬的世界里,这样的答案似乎很离奇。但管理者应该深信一点,下属员工才是公司最重要的客户,缺乏对员工的信任或者支持,他们失去的将是对组织的信任和工作的快乐,这种不信任和不快乐,百分百地将传递给公司的无数个客户,最终导致的是绩效低下。

许多管理者都在抱怨下属不是那个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抱怨员工懒惰并对公司不满。但回想一下,哪位员工是带着不满的情绪进入公司的?你想想他们当年加入公司时那种踌躇满志的样子,那种双眼都会放光的憧憬。你想过没有,使他们变得充满冷漠与怨恨的,正是管理者自己。

杰出的管理者一定会深信沟通的重要性并加以身体力行,信息通畅是一个好的管理者的重要标记。有些管理者不大喜欢沟通,有些事情也不愿意透明,觉得神秘管理更好。其实,所谓的“神秘管理”是另一种愚民政策,它除了能得到漫天飞的小道消息和日渐低落的士气外,什么也得不到。靠“神秘”不能伪装权威,也伪装不了管理者的低能。

俗话说“庶民用暗器”,大多数下属对付这些管理者的做法是“在职退休”。这种做法是相互的戕害:一方面,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得员工失去的是未来人力市场的价值和对未来的信心;另一方面,企业损失很多的人力资源,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

正如美国钢铁大王与慈善家安德鲁·卡耐基所说的那样:一个组织拥有的唯一不可替代的资产,就是它的员工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取决于员工能否有效地将自己的能力与雇佣他的组织分享。

高明的管理者不会把权力一放了之

绝对地看待问题是管理工作的大忌,就授权来说,把权力下放给下属,切不可做“甩手掌柜”,不管你对下属多么信任,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该过问的一定要过问。

许多管理者常常会将信任与放任混为一谈。放任员工的后果是:不但把放权的成绩冲得一干二净,还会殃及整个企业。身为管理者不可不防!

有的领导每次向员工交代任务时总是说:“这项工作就全拜托你了,一切都由你做主,不必向我请示,只要在月底前告诉我一声就可以了。”这种授权法会让员工们感到:无论我怎么处理,领导都无所谓,可见他对这项工作并不重视,就算是最后做好了,也没什么意思。领导把这样的任务交给我,分明是小看我!

不负责任地下放职权,不仅不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不满。

对放任进行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监督。

高明的授权法是既要下放一定的权力给员工,又不能给他们以不受重视的感觉;既要检查督促员工的工作,又不能使员工感到有名无权。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人,就必须深谙此道。

一手软,一手硬;一手放权,一手监督。这样的领导才算深谙放权之道。

一位在工作中经常成功地运用授权的公司主管这样描述他的工作职责:我每天的工作成分,有95%是为了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做预先计划。换句话说,是为未来而工作。至于那些已经试办并有成例的事我很少插手,最多只管5%的事务,其余都归常任人员负责,我只定期花少量时间去检查他们的进展如何。

授权之后,主管的角色由工作的实施者变成工作的控制者,只有完成这一角色转换,授权才能走上合理、有效运行的轨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主管都能意识到这种转变,他们还不知道怎样在具体工作之外,获取有关工作的重要信息,实施有效的控制。

当财务副总经理乔和总会计师杰克走进公司董事长兼CEO的办公室时,正碰上董事长大发雷霆,他吼叫道:

“为什么没有人把情况向我报告,为什么我不能知道这里的工作进展情况,为什么把我蒙在鼓里?没有人向我汇报过这家公司的情况究竟怎样?在公司的问题没有变成危机之前,看来我绝不会听到有谁向我提出存在的问题的。从今天开始,我要求你们两位设计出一种使我能够信息灵通的系统,并且还要求知道第二天你们将干什么。虽然我是要对这家公司负责的人,但我对必须知道的事情却一无所知。”

乔离开董事长的办公室时,他转向杰克嘀咕起来:“真是蠢货!他想要知道的,或者他可能需要知道的一切都有报告,就陈放在他的办公桌后面的文件架上。”

确实,权力的收与放是一对矛盾体,收之过紧则扼杀创造性,放之过松则会造成局面的失控。管理者不仅要懂得放松,还要懂得怎样去做、放到何种程度。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领导者既要分权,又要控制。要做到“有限分权,无限控制”。权力的分配应该像金字塔,只有做到相互牵制,相互支撑,才能达到相互平衡、和谐。

掌握必要权力,防止授权失控

管理者授出责权后,必须保留自己必要的权力和责任,防止放弃职权。总地说,管理者要握有指导权、检查权、监督权和修改权。这几方面的权力是从广义上讲的,是广泛适用的。但具体说来,对于不同性质的任务,不同形势环境和不同的授权对象,管理者应保留的权力内容不尽相同。但一般来说,管理者应该保留对该系统工作前途或该项工作任务结局的最后决策权。即当该系统工作或该项工作的最后目标达成发生意见分歧、莫衷一是的时候,管理者要能够正确综合全局,权衡利弊,当机立断,作最后决策。对直接下属和关键部门的人事任免权,即组织人事权也要保留。有了这一点,就能保证领导机构的正常运转和高效率。另外,还要保留对直接下属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权。协调下属之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他下属所不能替代的。

给自己保留一定权力,为的是防止授权失控。所谓失控有两层含义:一是权力授出后,管理者对下级没有约束力、修正权了;二是下级逐渐“翅膀硬了”,不听命于上级,甚至出现了侵犯上级职权——即“越权”现象。

如何防止授权失控呢?

第一,管理者对下属的权力要做到能放能收。这是防止授权失控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二,管理者要紧紧把握监督环节。防止权力失控的关键在于监督。监督可防止“钻口袋”,被下属牵着鼻子走。

第三,管理者授权不能失衡。就是说,在自己领导的组织系统内,对多个下属授权,权力分布要合理,不能畸轻畸重(管理者主要助手除外)。无根据的偏重授权,以个人感情搞亲疏性授权,是万万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