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养之最高境界
5684100000027

第27章 内圣——以德立人(13)

这两下子达标,可以大致断定该人已经属于难能可贵的虚心者,但算不上“高僧大德”,高僧大德还得有两下子:看他能否忍受别人的屈辱;看他能否引导别人的进步。如果一个人有这两下子,毫无疑问属真正的虚心者,可登菩萨之位,因为他不仅虚心,而且使人进步,是当之无愧的“虚心使人进步”!

4天地以人为主宰,人以心为主宰。天地以人而神,人以心而神。舍此心,宇宙便无着落处。每一天,无论你是一个百万富翁,还是一个贫穷乞丐,一个人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获取理应得到的内心情感的快乐。

人之心性,能时时以静养而涵融之,使其不为外物所动,外境所夺,常惺惺,常寂寂,常存而常无,常无而常存,则自能虚明灵觉,神光独耀,而与道合矣!良以静则虚,虚则明,明则灵,灵则觉,觉则智,智则慧,慧则悟,悟则通,通则化,化则圣,圣则神!此一功夫历程,过来人皆可证得,并非虚语。

5夫修内圣功夫,全在从心性起修。心性之修持炼养,二者功夫只是一个,举心则性在,举性则心在;修一得二,修二得三,综三合一,复归于无;守一生三,复妙及万;其化无穷。夫善修其心者,在虚极静笃中,声臭俱寂,体相两无,内外双泯,乾坤共合;由全体打成一片,而至纤毫不立,一点也无。至此则可透出宇宙之外,而契得浑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无我无人无物无相,亦无天无地无念无心。

在此混沌中,只是一气流行,亦即是一道流行。在此流行中,便可证见心光普发,而性光普耀,了然无遗,无尽无边。而此心与天心,亦浑然无别矣。此即所谓可由修而得之“人应于天”、“人人于天”之天人合一境界。

6古人常说“心猿意马”,大凡众生之心,时时刻刻都易散乱、浮动,以心灵本自具有一种“放射能”,如太阳之无时不放射光者然;心一向外奔驰,永无止境,便难于收拾矣。所以要用“收放心”功夫,将心收拾好,放在腔子里,使其寂然不动,这即是“圣学功夫”。唯不可用散乱心去收拾散乱心,用浮动心制止浮动心,用奔放心去勒束奔放心;那是以水益水、以火济火功夫。

7一个人越是伟大,越是神圣,越是有真性情;越是渺小,越是丑恶,越是无真性情。周元公的“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逐四时凋”之偈,可以说即是讲一个人的皎洁而无瑕,纯白而不染的真性情。有了真性情,才有真心意。

8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一个人扪心自问,三省吾身的心理环境。这时候去妄求真,那迷失本性之“妄”容易被捕获,而回归本原之“真”容易显露。人就在这样的清净独处中认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既然真性回归,妄性被克,那知耻悔过并且改过的忏悔之心自会油然而生。

9清净心是在清静的心理环境中获得的。一个人静静地,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地独处,是对症浮躁烦恼的一剂良药。独处才能“禅悟”,才能“坐忘”,才能“返朴归真”。没有想清楚的事情不说,也不做,至少不会“事倍功半”,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清楚了,悟透了,再去说,再去做,才能说到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总希望烘云托月似地在一群吹吹捧捧的人中间热闹风光,静不下来的人,是注定得不到清净智慧,注定办不成什么大事的人。

静,并不是“死静”,而是“活静”。静不下来的人像雷鸣电闪、风吹灭灯一样,想要他不躁动也做不到。过于孤寂的人像死灭的灰尘、枯干的木头一样,毫无生气。有清净心的人,应当与上述两个极端都不同,他的内心世界像静水中有彩云飘动,天地间有鱼跃鸢飞,生动活泼、生机盎然。静气中有大气,有灵气,有浩气,不惟死静,方称清净之境。静,也不一定非要锁定夜间,非要独处一静室。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即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对于心性未定的人如青少年来说,应当象孟母三迁那样,选择可以静心学习的环境,使他们远离尘嚣,坚定淳朴善良、好学上进之心,而对于已经具有了清净心智慧的人,则应当让他们“混迹风尘”,到复杂纷纭的现实中去磨炼心性,使之增强抵抗力、免疫力,以使这种清净心更圆润更充实更有实用功效。前者为“静中静”,后者为“动中静”。“心静志乃专”,清净心就是在心静状态下,不为环境迁化的“精神独处能力”。

10清净心是冷静地观察事物,冷静地看待外部世界,冷静地处理外部信息,冷静地思考问题。清净心的特性是“冷”,亦作“凉”。清净心是甘凉的,甘凉如泉。“冷眼观人”是“热闹中着一冷眼”,但“冷落处存一热心”。即在滚滚红尘中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平等之心去看待失落了爱、失落了平等的人与事。

清净心是悠凉的,悠凉如月。“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当听到不顺耳的言语,感受到了顺意境遇时,坦然面对,悠然处之,自求心安。“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不受拘牵;此心常放在静中,利害是非谁能瞒昧”。

清净心是鲜凉的,鲜凉如藤上瓜、棚间果。“冷心思理。”那经过冷静思索、反复论证而由自己寻觅到的真理,充满了清新气息,完全没有趋时应景的做作,没有生搬硬套的古板,没有人云亦云的复制,没有言不由衷的虚伪。用清净心发掘出来的真性,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自自然然,天真无邪,从容乎曲践乎仁义中道,给人以感动和濡染。

11你观察过盲人走路吗?盲人走路,细心而恬静,谨慎而安祥,走路就专注于走路,心无旁鹜,步步踏实,故而摔跤少,避开的危机多,很少听说盲人出交通事故的。这就是很典型的“动中静”,盲人用于走路的专注和沉实,便是清净心。

12静中静可能只是身静,动中静才是心静。乐处乐可能只是形乐,苦中能乐必是心乐。

13《大乘无量寿经》讲弥勒佛的清净相:“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外表温文尔雅,动作缓慢,而内心精进不歇,心体虚怀若谷,可以容纳一切。而在运用时能做到适得其中,身心相应,自然而又严谨。这段经文对于我们领会“动中静”的真境有很大启发。

14凡能做到“动中静”的人必定是具备了清净心的得道之人。“外若迟缓”是从外表看,他遇事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甚至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任何时候都一如平常,镇定自若。“内独驶急”是说在沉静的背后,他的内心世界早已作了迅速反馈,脑子里面已转了好几个弯,把各种情况,最好的、最糟的都作了判断、权衡,可以应变自如。“容容虚空”,心体的容积非常大,可以同道体、同天体一样博大宽广。“适得其中”是说对外界的反映和适应。外有多大,内就有多大,就象孙悟空的变身术,说声“变变变!大大大!”就在倾刻间顶天立地,变到需要的高大程度。有这样的“容容虚空”,装得下天地宇宙,过去未来;有这样的“适得其中”能够以变应变,灵活地反馈调节,怎么会做不到“动中静”?

15与“动中静”同理,“苦中乐”也是清净心的运用,而且是一种功力、定力。佛家说:“一心不乱,功夫成片。”具备了清净心的人就是一心不乱、功夫成片的人,“苦中乐”只不过是他磨练心性的必修功课而已。

16现代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群中,生活在功利性社会里,不可能遁入深山,也不可能遁入地下。那么如何在纷繁的、喧嚣的、烦恼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向度就成了一个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难题。常常听一些年轻的朋友谈到“顺逆两难”的问题,他们在处理外部世界的事务时常常觉得自己成熟在违心地说自己不想说的话,说完之后心里就总想哭;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做完之后心里很痛苦。《易经》教给我们一个高招:“心遁”。你的心里一定有原则,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但你生活在他们中间,你又无法身遁,那么你就可以内恶而外迎,内正而外顺,将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应付从俗分别开来,这叫同流不合污,人俗心不俗。这又是一种玩家心态,好比小孩子戴着猪、狗面具做游戏,他自己并不是猪狗一样。有了这种心态,你即使进入三角裤成堆的场合,也不会觉得难堪了。

17陶渊明有“心远地自偏”的名句,讲的就是这样一种自然心态。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的“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也是讲这种处世方法。佛家的说法更妙,叫做“默摈”,口念施主心念佛陀,对来意不善者只需内心上保持距离,而不需要脸谱化摈弃,不亦宜乎?

18清者,除尘涤垢,使内心世界如清澈透明的镜子和静水一样,则无事不使人自在。净者,返本还原,使内心世界如丽日蓝天、光风霁月之本然,则无人不令其快乐。所谓清净,就是这样一种使人回归善良本性的根本方法。

19仁爱心,平等心是本体论,讲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清净心是方法论,讲寻找、护持、回归仁爱心、平等心的途径。

20但丁的《神曲》实际是用象征手法描述自己追寻人类真性的心路历程。这种追寻的方法用我们的语言来表达,就叫修清净心。但丁的探寻不是秉承上帝的意旨,而是出自本体自身的需要,是为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幸福安宁的快乐。因此他与中国的“乐感文化”是殊途同归的。“乐感文化”既不同于西方的“罪感文化”,也有异于日本的“耻感文化”,他运用清净心去直悟事物本原之“道”,获得“法喜”,也就是求道和得道的快乐。包括追寻本性之乐,定静生慧之乐,返回生命原点之乐。

21“清净”二字,包含着“破”与“立”两方面的内容。“清”是“破”,即“扫除外物”。“净”是“立”,即“直觅本来”。为要“直觅本来”,必须“扫除外物”。

22“外物”有两种。一种是堆积在我们头脑中的垃圾般的知识。许多号称知识分子的人,他们实际上是被知识蒙蔽而陷于愚昧平庸的可怜虫,他所懂的是人家都懂的东西,所以叫“残编断简”。“知既知为不知,知不知方为知”。而大多数人是知既知就固步自封,而且拿着残编断简中寻章摘句的所谓知识作为教条去经营别人,把别人也误导进他那混浊不清的世界,贻误一生。《论语》中有“一言可以丧邦”的说法。一个被僵死教条封闭而失去了清净心的人是不可能兴邦的,他只会丧邦。

23另一种“外物”是对人的感官有强烈刺激的物质诱惑。“妖歌艳舞”就是诸如金钱、美色、名誉、地位等外物的代名词。李泽厚先生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我与你”的世界总被“我与它”的世界阻挡。这句话中的“它”指的也就是这一类物质诱惑了。“它”是横在人与人之间友爱、平等关系的魔障,可以令善良变为丑恶,正直变为虚伪,纯洁变为肮脏。只有用清净心清除了这种魔障,才可以由“我与它”重归“我与你”,恰如从寒冷的冬天重新回到温暖的春天。

24人的天性既非全黑,亦非全白,而是两种颜色的奇妙混合体。顺利时,他可与贤哲相比;而身陷逆境时,也会变成坏蛋。人都受自己环境的摆布。……饥饿的人自己还饿着肚子,不可能与狗分食。不满足会使黑色变得更黑。

24清代张潮著《幽梦影》中说:“无损于世,谓之善人;有害于世,谓之恶人。”一个人在外部世界与人相处时,只要做到无损于世,人们便会认为你是一个好人了,不必要处处表现自己有益于世。如果因为表现自己而被人认为你有害于人,把你视为他生存发展的阻力,你在别人心目中就变成了一个坏人,一个恶人。

25一个人只因一念贪心私欲,就会使本来刚正的性格变成懦弱怯虚,使本来聪明的大脑变得昏庸愚莽,使本来善良的心肠变得冷酷残忍,使本来纯洁的品性变得污浊肮脏,结果坏了一生人品。所以古人以不贪作为做人的法宝,并依靠这个法宝度过自己圣洁的一生。

26贪欲即是“独吞”、“吃独食”之欲。贪欲之所以必戒,我们从公私两个角度看便会清澈见底。

27从“公”的角度看,贪欲是外部世界事功方面的大忌。什么叫公?一人为私,二人为公。二人以上共同参与的事就叫公了。“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菜根谭》)能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人,才能托付他处理万事万物。能将普天下人赋与的权力为普天下的人服务的人,才能用超越尘俗之心来做尘俗之事。“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菜根谭》)当一个人掌管一部分权力的时候,切记两句话,那就是:只有为公,才会正大光明;只有廉洁,才会享有威信。如果手握大权的人,一心想着将手中的权力变为个人的资源谋取私利,别人满足不了他的贪欲就用这种私利来泄私愤、搞报复,这样的人是迟早会遭到恶报的。凡贪图小利者,必失之大道。一项事业刚刚出现希望,有人便急不可耐地想多占、独占,于是业衰人散,败象立见。这是最常见的散伙现象。

28从“私”的角度看,贪欲是内部世界的大毒。贪欲是心魔之魁。一念贪欲,火烧功德林,毁了仁爱心,毁了平等心,毁了清净心。毁了一棵树的树根,任是摩天的凌云宝树,雄姿勃发,一旦根死,则枝枝叶叶尽会坏死,变为槁木枯叶。刚为柔、知为昏、恩为惨、洁为污是必然的了。根子坏了,连复苏的可能性都没有了,还做什么人呢?

29事业成功了,有了钱,有了社会地位,对一个人是最大的考验。为什么有的人在逆境中可以迎难而上,化险为夷,在成功时却把持不住,很快走向失败?原因不在别处,仍在“根”上,即在一片赞扬声中只想着外部世界如何不停顿攫取,却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内部世界存在,忘记了仁爱心、平等心、清净心的回归和完善。

30一个具有双向人生意识的人,他对周围的人应当有着双重意义:自己活得快乐,也让别人活得快乐;自己活得有价值,也让别人活得有价值。因此从古到今的大成功者,在事业成功之后都注重于“守”:修功德、蓄人才、积善行、固根基。

31从事业角度看,这样做是防止盛极而衰的举措。“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菜根谭》)事业兴旺、荣耀辉煌时应有激流勇退的心理准备,以免将来陷入进退两难的祸患;在着手新一轮发展计划时要巩固好现有的基础,以防止新项目上不去、老项目又耽搁的骑虎难下危机。因此延揽人才,多听取不同意见、反对意见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结纳贤豪、招徕宾客等应酬工作是要做的,周济和扶植对事业发展有利的孤寒之士却可能更有实际意义。

32从成熟角度看,一个成功者的事业是各方面因素促成的,参与事业的每一个人都是生产要素。经营者在大家心目中应当是一位长者,或是一位平等相处的朋友。既是同患难而幸获成功,就应同享受而使大家分享成果。决不可一阔脸就变,变为一只吃人的“猛虎”。动物对猛虎无可奈何,只能逃跑或躲开。而人对“猛虎”是会动刀动枪的。因此应当妥善地处理好分配关系。当然给人好处要恰到好处,不轻给、不乱给、不吝给,责利平衡,奖罚分明,才能体现经营者的智慧和人品。而特别关注和照顾那些擅干实事而不擅言词、不擅逢迎的人更是经营者根本智的突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