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鬼谷子学处世跟菜根谭学修身
5700600000021

第21章 保持自知之明, 弃非分之想(2)

半年之后,这位牧师又来到梅里特兄弟家里,一进门,他十分严肃地对兄弟俩说:“我的朋友是洛克菲勒,他早上给我来了电报,要求马上收回那42万元贷款。”

梅里特兄弟此刻哪来的42万元偿还呢,只好被逼上法庭。

原告律师说:“借据写的是考尔贷款。考尔贷款是贷款人随时可收回的贷款,所以它的利息要比一般贷款低,根据美国法律,借款人要么立即还清所借款,要么宣布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兄弟俩只好宣布破产,将产业出卖,买主当然是洛克菲勒。

在风云莫测的生意场上,相信人是应该慎重的。与人合作,要永远对你的对手保持警惕和戒备。我们有时会遇到别人对你甜言蜜语,给你种种好处的情况。然而,最甜蜜的举止,可能是最毒的药物。最大的好处,也许是最深的陷阱。收下免费的午餐,就得收下伴随而来的诸多麻烦,这就叫“吃不了兜着走”。

刘大妈曾跟人讲过自己受骗的经历。一天,她走在繁华的马路上,突然看到路边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钱包。钱包的拉链敞开着一半,里面露出几张百元大钞。她顿时就动了心,上去把它捡了起来。她正想揣了钱离开时,旁边过来两个人警告她说:“这不是你的钱,我们刚才什么都看见了,要想不让我们告发你,就得分给我们一半!这样吧,现在你口袋里有多少钱,随便给点就行!”

刘大妈一时心慌,她想都没想,就把口袋里的上千元钱全部掏给了他们。等他们走远后,她越想越不对劲,重新把捡到的钱拿出来仔细一看,发现竟然全是假币!

其实,每个人都有贪心的人性弱点,这样在警惕性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上当。免费的午餐会以各种形式出现,比如善意的面孔背后往往藏着恶心的要求,比如赤裸裸的交易,比如送上门的好事,然而接下来却麻烦不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请自来的喜报说不定就是陷阱。千万不要有贪图便宜的心理,这样做恐怕会使你失去更多,甚至生命。如果有人莫名其妙地送午餐给你,一定要动脑筋想想这午餐里是不是有毒?如果有陌生人无缘无故将一些“好处”送给你,也一定要怀疑,这背后的企图是什么?

天上如果掉馅儿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只要牢记这句话,你自然可以安全无险。

一事起则一害生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得与失也是相辅相成的,有时绝望中孕育着希望,失去意味着收获。

《菜根谭》中说:“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意思是,只要有事情发生就会有弊害跟着来。利害得失是相互转化的,今日的盛也许就是明天的衰,所以说,事多不如事少,事少不如无事,无事才是福气。拥有时,并不代表如意;失去后,也并不表示结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得与失的过程。

人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大都喜不自胜,而在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往往会神情沮丧,愤愤不平。但是那些修养高的人,在生活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把个人的得失记在心上。他们面对得失,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冷静达观地对待。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外出游玩,不小心遗失了他的弓。属下想要为他寻找,楚王说:“不必了,我遗失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楚王的这种舍得的做法令人顿生敬意,也值得我们深思。“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的确,与其抱残守缺,还不如痛快舍去,或许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同时也使自己心情舒畅。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领悟得失真谛的人,会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没有得到的东西,他们每天都会活得快乐轻松;而不懂得此理的人,只会焦头烂额地乱冲,他们不但最终达不到目标,而且每天都会陷于得失的苦恼之中。

有这样一个寓言,说的是由于一个意外的原因,苏哈和另外一人同时得到了命运之神的宠幸。命运之神说:我给你们一次中巨额奖金的机会,有花不完的钱币。

苏哈提出额外的要求:我比那人更有理性、更聪明,我应该在最后比他富有。命运之神勉强答应了。那人果然有了大把的钱财,他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中年以后,他穷极无聊,成为赌场上的常客。当钱所剩不多时,寿终正寝,结束了庸俗的一生。苏哈在死之前一天中了1亿美元的六合彩。命运之神满足了苏哈的要求。这说明有时好处求得越多,死得越尴尬。

苏哈第二次和一个极愚笨的人得到命运之神的宠幸时,他再加上额外的要求:我要和那人同样在年轻时富有,而且应该在最后比他富有。命运之神请求他收回要求,但未能如愿,就悲伤地答应了他。两个人同一天有了2亿美元。愚笨的人毫无创造性地当即过上了奢侈至极的生活,苏哈花了一天时间,拟订出比愚人高妙千倍的花钱计划,准备好好地享受生活。然而不幸的是,第二天,他竟然死了。命运之神再次满足了他的要求。这说明有时好处求得越多,死得越悲惨。

在得到命运之神的第三次宠幸的时候,苏哈仔细思考了无缺憾的要求,以便使自己完全能占愚笨之人的上风,他说:我要和他同样在年轻时走运,终生比他有钱,而且长命百岁,这样,才能对得起我的智慧。命运之神马上允许了。结果,愚笨的人得到了3亿美元,聪明的苏哈得到了一个精神病医生的护理。据说命运之神的一条准则是:如果一个人处心积虑要把所有的好处拢给自己,就有病了。

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源于得与失的矛盾。从人的生活整体而言,得与失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同一件事情。世间事,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什么都想到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人生一世,就是在得与失之间度过和完成。你得到什么,也可能失去什么;同样你失去些什么,也可能得到些什么。有时你在物质上作出了牺牲,看似亏了,但精神上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享受,实际上你并没有亏;有时你付出了,或者是少得了,看似亏了,实际上你表现出了高姿态、高风格,大家心中有数,佩服你、敬重你,可能在另外条件下、其他场合上,优待你、赐予你更多的利益或荣誉,使你赚得更多。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时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不停地诅咒,更不必苦苦地挣扎,应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只要在得到时常怀忧患意识,在失去时寻找解脱之法,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就不会欣喜若狂或失意徘徊。那么,内心的安然宁静,会一点一滴地丰满着自己的人生。

施人不责报,有功不可念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分享与给予,养成互爱互助的行为。使别人快乐,同时你也会得到快乐;我们要想追求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激的念头,只享受付出的过程。与其担心他人不知感恩,不如不予预期。

对此,《菜根谭》中说:“我有功于人不可念。”意思是,自己虽然帮助过别人,也不要常常挂在嘴上,记在心头。“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意思是,既然要施舍恩惠给别人,就不必要求得到回报,如果一定要求对方感恩图报,那么这施予也就变质了。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是非常高尚的品德,如果你有心积德,就要放弃自己的小算盘,施予别存心求回报,否则容易身心难安,自我折磨。

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曾碰到一个因施恩无回报而愤怒的商人。令他愤怒的事情是:他发给三十多位员工一共一万美元的年终奖金,但末了没有一个人感谢他。他很尖刻地埋怨说:“我现在很后悔,当初真应该一毛钱都不给他们。”

卡耐基衷心同情面前这个人,但又觉得他不应期望别人感恩。于是,卡耐基劝他说:

“可能有些人真的是自私、没有礼貌。也许是这样,也许是那样。但重点是:你指望别人感恩是一项一般性的错误,你实在不了解人性。”

“如果你救了一个人的性命,你会期望他感恩吗?耶稣基督在一个下午使10个瘫子起立行走,但是有几个人回来感谢他呢?只有一位。耶稣基督环顾门徒问道:‘其他9位呢?’他们全跑了,谢也不谢就跑得无影无踪!让我来问问你:像你我这样平凡的人给了人一点小恩惠,凭什么就希望得到比耶稣更多的感恩?”

“假如我们是如此的自私,一心只想得到回报,那么我们就不会给人任何快乐,不会给人任何真诚的赞美。假如我们的气度如此狭隘,那我们只会遭到应有的失败,而不会有任何成功和幸福。”

听了卡耐基的这番话,那人豁然开朗,如释重负……

其实,为自己找到幸福最有保障的方法,就是奉献自己的精力,努力使其他人获得快乐。如果你把幸福带给其他人,那么幸福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这是基本的真理。如果懂得付出不求回报,就能体会到人生中真正的快乐。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53岁的时候,得了怪异的消化不良性疾病,眉毛稀少,头发和睫毛都脱落。照医生的说法,他是罹患了一种神经性的秃头病。这是高血压、高度紧张的生活和烦闷所造成的。洛克菲勒虽拥有几百万的金钱,但他日夜在忧虑钱是不是会消失或赔掉,整个人一直担心着这些问题,因此损害了他的健康。为了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医生警告他要么立刻退休,要么只能任由生命之树枯萎。

洛克菲勒决定退休。之后,他不断反省检讨自己,他首次不思考如何去赚钱,而去思考金钱到底能带给人多少幸福。他逐渐能够主动关心别人了。他捐出大量的金钱,使人类发现了青霉素和很多奇迹般的事情。

那么,洛克菲勒贡献出他的财富,他的内心是否得到了安宁呢?是的,他得到无数的满足,洛克菲勒非常快乐,他的生活完完全全改变了,没有任何的忧虑,即使在他遭受最大的失败时,他也不会失眠。

人无论是否拥有巨额财富,是否拥有荣誉和地位,都绝对不能没有爱心。爱心能使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博大。长存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无论多大年纪,都会从其身上迸发出无限的活力。时时给别人送上一份祝福与关爱,这也是使人生变得更快乐、更有意义的方法之一。

美国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坚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建立了一家家盲人、聋哑人的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说得好:“我发现生活很令人兴奋,特别是当你是为他人而生活。”一个人只要肯为别人无私奉献,他就会生活在快乐之中。懂得奉献,人生会更有意义、才会有价值。只要愿意,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有能力就奉献能力,没有能力就奉献体力,没有体力就奉献财物,没有财物就奉献微笑。如果一个人能够无偿地给予别人以服务和帮助,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和快乐。

善行比滔滔雄辩更能打动人心;墓志铭不如善行更令人怀念。如果我们养成行善的习惯,并且不期望他人回报,那么我们就会真正拥有心灵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