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跟鬼谷子学处世跟菜根谭学修身
5700600000022

第22章 波折磨难逃不得,功名利禄急不得(1)

人生离不开磨难。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应懂得忍耐及自救。一时的忍耐是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能突破人生的困厄。世事多艰,易生浮躁,我们要以超然的心态做事谋生。在生活中不以名利为追求目标,积极主动地把眼前的事做好。这样不但能有所收获,也会让自己更快乐。

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

人生,免不了会有各种磨难。无论你是处于何种位置、何种地方,我们都应该明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人生,需要磨难。人们驾驭生活的能力,是从困境中磨砺出来的。

《菜根谭》中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意思是,要想拥有金玉般的品德,必定要经过逆境的锻炼;要想创造一番业绩,也必须要经过困境的磨难。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磨难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磨难确实可以使人精力耗竭乃至一蹶不振,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可以增强人的意志,更好地挖掘人的潜力。“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身边所接触到的全是有如针灸般的事物,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人增强意志。

一个人只要能够经得住贫困及厄运的磨炼,奋发努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正所谓“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其实,能有所成就的人,大都有过一段困顿的菜根生活。他们不以为苦,反而磨砺了操守和品行,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霍英东出身于贫苦家庭。在苦难中长大成人的他,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做加煤的工作,但没多久便被老板炒鱿鱼了。后来,霍英东在启德机场当苦力,每天能拿到七角半工资及半磅米。他说:“为了省钱,每天清晨5时就由湾仔步行至天皇码头,坐一角钱船过九龙,再骑脚踏车到启德机场。”可是由于体力不足,他在扛货时,一只手指被压断了。于是又被解雇了。此后,霍英东曾应征做铁匠,却因为太瘦弱而没有成功;于是又上船做锅钉的工作,但很快再次被炒鱿鱼;接下来,他又到太古糖厂做试糖的工作。

连接不断的失败磨炼了他的意志,培育了他坚强的性格。将近而立之年时,他终于时来运转,在战争期间将中国大陆急需的物资与药物运送过来,短短几年间就发了一大笔财。不久,他又向地产业进军,并参与航运业、娱乐业经营,终于跻身华人富豪的行列。

正是坎坷悲惨、多苦多难的经历,造就了霍英东后来的辉煌人生。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悲痛的打击,不要就此沉沦,而要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沉沦,在任何环境中你都可以选择奋起。一切顺境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用你的智慧、用你勇往直前的精神必能战胜逆境,造就理想的生活。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商界声名显赫,业绩辉煌,可是他的人生并不幸福,11岁因家贫辍学,13岁父亲就去世了,他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重担。当他觉得快支持不住的时候,他看到了农民洗甘薯,并从中悟出了一番做人的道理。在乡下,农民用木制的特大号水桶,装满了要洗的甘薯,然后用一根扁平的大木棍不停地搅拌。在木桶里,大小不一的甘薯,随着木棍的搅动,忽沉忽现。有趣的是,浮在上面的甘薯不会永远在上面;沉在下面的甘薯,也不会永远在下面。甘薯总是浮浮沉沉,互有轮替。

洗甘薯是这样,生活何尝不是这样!松下深有体会地说:“这种沉沉浮浮、互有轮替的景象,正是人生的写照。每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永远春风得意,也不会永远穷困潦倒。这样持续不停地一浮一沉,就是对每个人最好的磨炼。”

松下在17岁差一点淹死;20岁不但丧母,而且得肺病几乎亡故;34岁,唯一的儿子出生仅6个月就病故;他一生受病魔纠缠,常常因病而卧床。这就是松下幸之助的一生,他经历的磨难是许多人也都经历过的。然而,每当他遭受打击与挫折时,就会想起乡下人洗甘薯的那一幕,他认为好运、危机就是转机,逆境能变为顺境。于是,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最终转败为胜,化危为安。

漫漫人生路,没有谁是踏着鲜花,照着阳光走过来的,如果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轻易地退缩,到头来懊悔的只能是自己。要有意识地培养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可以从若干次磨难中站起来,踏出人生的前进之路。

磨难对真正的强者来说是一笔人生财富,它能把强者的意志砥砺得更加顽强,促使人不断向前。“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其内涵是,土里的虫子是最脏的,可一旦化为蝉却只饮秋天洁净的露水;腐败的野草原本不发光,可一旦孕育成萤火虫以后,却可在夏天的夜空中发出耀眼的光彩。由此而知,洁净的东西常常从污秽中产生,明亮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出现。现在多些沧桑,才有后来的灿烂。有了一次次磨难,人便会增加一份份战胜凄风苦雨、冷霜冰雪的力量,去创造自己的价值,辉煌自己的人生。

磨炼对生命来说,已变作美丽的阶梯,坦然走过荆棘,就必然置身于另外一重天地。

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生活中有许多人常抱怨自己时运不济,这样的叹息不能改变现实,对这些人来说,自强不息是成功的关键。《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要自觉奋发向上,珍惜时光,顽强进取,永不松懈。只有不断积极拼搏,勇于同命运抗争,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一生都在同命运抗争。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潜心着述。他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意思是,上天使我的身体劳乏,我就以安逸的精神来保养身体;上天让我的生活困窘不堪,我就虔心修“道”来摆脱困境。我能这样做,上天还能拿我怎样呢?这句话的确令人自警自励。人生一向坎坷不平,我们更应自我拯救。

德国诗人歌德在他的不朽名着《浮士德》中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其实,世上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于自强不息者来说,身体的残疾不是障碍,只要信心不垮,仍能奋发向上、做出令自己吃惊的成绩。当我们有想法但不能实现时,要自立自强,这样才能发现自身潜能,冲破困境走向胜利。

邓亚萍在我国乒坛乃至世界乒坛上曾经名声大噪,战绩颇丰。1986年,13岁的她拿到了第一个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冠军,之后,在短短的11年间,她一共拿到了153个冠军。这不但在中国乒坛,而且在世界乒坛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邓亚萍小时候,为了培养她成才,父亲曾将她送到河南省乒乓球队去深造。然而,去后不久便被退了回来,其理由是个子矮,手臂短,没有发展前途,这在少年邓亚萍的心灵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令人欣慰的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倔犟的邓亚萍并未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她更加刻苦地训练。此后,邓亚萍经过多次大赛的历练,最终登上了国际乒坛女霸主的宝座。可以这样说,是困难、挫折和毅力成就了她的事业。

邓亚萍有一段描述自己心理感受的话,她说:“我坚信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上帝不会把冠军的桂冠戴在一个未曾付出汗水、泪水、心血和智慧的运动员身上,我自己满身的伤病就是证明。”

世上没有救世主,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自救是摆脱厄运的唯一武器。是的,当你身遭痛苦与不幸之时,你可以诅咒命运的不公,但绝不可以放弃心中的勇气和希望。不要总是依赖别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最能依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所突破的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不信任。正是无端的自我疑虑,自我打击,将一个个美好希望和具有前途的人扼杀在摇篮中。有一则西方谚语说:“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不愿成功,谁拿你也没办法;自己不自救,上帝也帮不了你。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头猪的腰部脱臼,在那里费力地爬着,小强想要去帮助小猪,被爷爷阻止了,他爷爷拿起一个土块向那头猪扔去,那头猪吓得挣扎着奔跑起来,他爷爷在后面追赶它,只见那猪跑着跑着腰部便上去了,恢复了正常。人遭受挫折就好像小猪脱臼,真正能帮助你的只有自己。面对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则激发潜能,自己拯救自己。

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一味地将自己的命运交由别人主宰,在逃避掉所有的责任与打击的同时,我们还将失去做人的资格。要敞开胸怀接纳命运赋予我们的一切,要从过去的磨难中汲取智慧和勇气,然后用这些去开拓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每个人获取成功的支柱。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产生信心,排除千难万险,突破人生的困厄走向成功。

先留住根,才可能结出果实

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斗智斗勇的层层面试,职场新人终于带着无限美好的憧憬准备大显身手。然而被分配做杂活的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以至于产生了到底是人才还是苦力的疑惑。事实上,初涉职场的人由于缺少工作经验,很难被委以重任。当期望与现实发生矛盾时,许多人往往会丧失信心、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工作时容易采取敷衍了事应付的态度。因此,在职场生涯的初期,调整心态就显得特别重要。

《菜根谭》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意思是,潜伏得越久的鸟必定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也会凋谢越快。煎熬、磨炼、挫折,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明白了这个道理,既可以免除怀才不遇的忧虑,也可以消解急于求成的念头。

如何快速高效地走出职业生涯中的最初时期,为日后积累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是每个职场新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人只有先糊口,先填饱自己的肚子,才有可能有力量去追求发展。为五斗米折腰也好,吃眼前亏也好,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想成功的人必须学会忍耐。一时的容忍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也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对未来的铺垫和积累。

韦文军是深圳装修装饰行业的传奇人物。谈到自己传奇般的发家史时,韦文军毫不避讳:“其实我是刷马桶出身。”

第一天应聘时,韦文军忐忑不安,话还没说完,老板头都没抬一下:“出去!出去!我们不要刚毕业的!”韦文军当时感觉喉咙好像被石块堵住了一样,软磨硬泡之下,罗老板答应试用他几天。没过几天,罗老板又请韦文军走人,原来罗老板看出他只会点皮毛。

韦文军是个天性倔犟的人,他决心“赖”在这家公司不走了。他表示,自己只想学电脑,不要公司付任何报酬,只要管他吃住就可以了,并且每天为公司打扫卫生。罗老板最后开了个苛刻的条件,必须负责每天打扫公司的卫生间,包括刷马桶。

这家装修公司从此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韦文军每天要把近7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里里外外打扫个遍。从清晨一直干到中午,其间简单扒口饭,然后接着打扫厕所。等全面清洁工作完成后,大半天时间也就过去了。余下的时间韦文军便站在别人身后,看着别人操作电脑。等大部分人下班后,他再收拾一遍众人留下来的垃圾,匆匆吃过晚饭,趁着夜深人静看各种专业书籍,并且上机练习操作。

一年后,公司提拔韦文军做了设计总管,并放手分给他一些大项目做。此后韦文军又被提升为艺术总监,专门负责为3D图纸的艺术效果把关。

两年之后,韦文军带着积攒的50万元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装饰公司。

人生难免遭遇困境及冷落,明智者懂得忍耐。能忍得旁人所难以忍受的东西,才能使自己不断地积蓄力量,为将来事业的成功积累资本。经不住忍耐的考验,我们的人生将会是一片苍白。所以,不论是钻研知识、学习技能还是追求成功,我们都得逐步累积自己吸收的养分,进而培养出扎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