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纪晓岚
5718300000032

第32章 终老宦途,身后美名扬(5)

文人的良知大多数与关心百姓有关。纪晓岚将自己的心紧贴百姓,博得了百姓的尊敬。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夏,京南河间、东光、宁津一带大旱,“飞蝗蔽天,田禾俱尽”(《清史稿?灾异志》)。五十七年(1792年),畿辅数府又逢春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灾情甚为严重。就在这年春天,纪晓岚第四次前往热河校阅文津阁中的《四库全书》。他们一行二十余人,于三月二十一日自北京出发,二十五日到达避暑山庄,二十七日开阁校书。因为要赶在五月中旬乾隆帝巡幸避暑山庄前校完,所以他们夙兴夜寐,尽心竭力,整整花了一个月,才于四月二十七日将七万多卷的《四库全书》校毕,然后匆匆回京复命。返京路上,正值芒种,然而,收刈者却和荒田里的庄稼一样少得可怜,倒是逃往关外谋生的流民,携家带口,饥渴号呼,不绝于途。五月初二,纪晓岚风尘仆仆回到京师,发现这里更是人满为患,难民们或沿街乞讨,或打工糊口,或鬻儿卖女,人情汹汹,社会为之骚动。

本来,朝廷已同意从北运京师的漕粮中截下五十万石,留作河间等四府赈灾之用;后来又增拨二十万石,并发放赈济金八十万两。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次贫之户,尚能坚持待赈,而近京极贫之户,早已背井离家,蜂拥入城,数以万计的难民嗷嗷待哺。京师原有定例:每年自十月初一起,至次年三月二十日止,五城所设十个粥厂,每天煮米十石,用以济贫。可是,自六月到十月,为期尚远,许多难民已经米粥不继,生命垂危。纪晓岚目睹此状,赶忙趁乾隆帝未启跸之前,上疏一本,请求先在京城官仓内酌情支取数千石,自六月中旬即行提前施赈,每天每厂煮米三石,好让羁留京城的难民能及时获救,不至于闯关远去,耽误明春还乡耕作。到了十月,于原额十石外,加煮三石,仍到三月二十日止。疏中,纪晓岚言辞恳切,剖析明当。“疏闻,下廷臣议,从之。”就此疏而言,的确是纪晓岚顾恤苍生、使乾隆子惠黎元;其实内中尚有一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庙堂之上不便高谈阔论的原因。这层意思,纪晓岚曾半遮半掩地巧借狐笔流露过一些。

三、着书立说,对劳动人民深表同情

《滦阳续录》卷五第十七则,记述了一只颇似战国时替孟尝君千金市义的冯谖式的智狐:它于岁欠之年,幻化为“富甲一乡,积粟千余石”、却“闭不肯粜”的主人翁,将历年储备,尽贷乡邻。在铝绐主人翁的一张纸条上,狐笔这样写道:“积而不散,怨之府也;怨之所归,祸之丛也。

千家饥而一家饱,剽劫为势所必至,不名实两亡平?”虽是“狐言”,却非乱语。正是基于这层认识,上自皇帝君王,下到地主老财们,才会逢灾施善,遇难解囊,明处落好,暗里调协缓和一触即发的阶级矛盾。这层意思,在一封名为《寄弟秀岚(遇水灾宜急筹放赈并施药防疫)》的信里,讲得更明白露骨:

“若不散放急赈,灾民不甘坐以待毙,蜂起而为走险之谋,则城市中之宦家富室,亦难高枕而卧矣。”话中道理却颇可资鉴。

体恤民情也好,缓解矛盾也罢,放赈在客观上总不失为一场周济难民的及时雨;何况纪晓岚对这次施赈的态度是很认真的。当赈济开始之后,他发现某些监赈御史,玩忽职守,不亲自督办,而是假手胥吏。那些人不顾灾民生死,只图中饱私囊,影响极为恶劣。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纪晓岚,眼看着自己上疏请求下来的赈粮被盘剥贪污,怎能不火?于是一本参上去,监赈御史们“治罪褫职有差”(清?李宗防《纪文达公传略》)。对能尽职尽责的好官,纪晓岚也不忘褒奖;监察御史王尧恒就是其中的一位。王尧恒,字秀岩,冀州南宫(今属河北)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当时他分管广宁门(今北京广安门)外的大井。此地路当交通要冲,流民络绎不息;而王尧恒指挥臂画,尤为尽心。负责稽察的纪晓岚起初以为王尧恒“籍隶南宫,情笃桑梓耳。”后来才知道,秀岩有一年逾七旬的老母在堂。刚开始,王秀岩每过几天,总要在傍晚时分公事办完后,快马回家探视,并给老人带些像样的饭食。老夫人每回都斥责道:“民转徙如是,圣天子忧民又如是,汝苟夙夜勤劳,使均沾实惠,我虽日不再食亦甘心,仆仆来往何为?”秀岩孝敬父母,言听计从,故而不敢再回去,一门心思扑在监赈上面。纪晓岚以后和同事们谈及此事,除了表扬王秀岩仰体圣心、用力经理之外,更对有古贤母之风的王老夫人赞叹不已。

这件事的不循旧规、善始善终,成了政绩平平的纪晓岚一生中的亮点。十一年后,纪晓岚的学生汪德钺在纪八十寿诞时写的《纪晓岚师八十序》中,特别言及此事,甚至拿它与宋代名臣范仲淹、陈尧佐二人的爱民事迹相提并论。据《宋史》记载,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江淮一带旱蝗严重,范仲淹请求朝廷尽快遣使巡察,满朝上下无人响应,范仲淹乃借机私下单独向仁宗“求教”:“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仁宗闻听“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宋史?范仲淹传》)。又据《宋史?陈尧佐传》,尧佐出知寿州(今安徽寿县)时,岁逢大饥,尧佐“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赈数万人。”纪晓岚的为民请赈,的确和范、陈二人慈爱为仁的育民思想很相似,所以不枉学生的高度评价。再后来,赵尔巽等也把此事当作人生事迹之典收入了《清吏稿?纪晓岚本传》。为民请赈一事,虽然是纪晓岚一手拟请操划,他却毫不居功。

他后来在作品中唯一一次提到此事时云:“乾隆壬子,畿南四郡麦不登。

皇上轸念灾民,既发帑币八十万、仓谷七十万,命有司溥赈;复虑就食京师者或窘生计,诏五城分设饭厂十,又于城外增设饭厂五,各以御史董其事。”(《德宏王公合葬墓志铭》)把功劳全数让给了皇上,自己并无半点矜得之意。

尽管纪晓岚的这次上疏,使得赈期较往年提前了一百多天,并额外多赈了八千四百石粮食;但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这刚够塞牙缝儿的。由于灾域广、灾期长,即便是从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到五十八年正月,朝廷对灾区多达十余次的免赋赈济,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大部分地方仍然像这一年的沧州一样,“大饥,野多饿殍。”

而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却记载了人吃人的真实事件:

《滦阳消夏录》卷二第十九则载,明末,山东、河南发生旱、蝗大灾,草根、树皮都吃光了,便发生了人吃人的事,官府也无力禁止。当时,将妇女、儿童反绑起来,公开在市场上出售,称之为“菜人”。屠者买去以后,像割猪、羊一样,随意宰杀。一次,周氏之祖从山东东昌做买卖归来,中午在一个饭馆里用餐。厨子说:“没有肉了,请稍等。”只见他拉着两个女子进了厨房。厨子高声呼叫:“客人已经等了很久了,先取个蹄来!”只听一声凄厉的长号,周某急忙闯进厨房,见一女子已被活活割下右臂,正疼得在地上打滚,另一女子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这惨绝人寰的悲剧,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有数处记载。纪晓岚一生博学多闻,为官清正廉洁,主张“为官办事,顺乎民情,酌乎事势”。他认为“教民之道,因其势则行之易,拂其势则行之难”。在那种伴君如伴虎的年代,有如此政治见地非常难能可贵。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奸臣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大臣许多都趋炎附势。在上有皇上、中有奸党、下有民情的形势下,纪晓岚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和机敏智慧、上得宠幸,中保哲身,下体民情。生活在这种夹缝中,养成纪晓岚诙谐的性格是不难想象的。

纪晓岚一生,既有得宠于皇上的喜悦,也有遭祸被贬的悲愤,更有体恤民情的心酸。因此他在乾隆五十七年任礼部尚书时,一次在上书房中值班,十分诙谐地模仿陶渊明作了一副自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这也算是纪晓岚一生真实而生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