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选择决定人生
5736800000016

第16章 权衡利弊,舍小利为大利(3)

伊斯特曼致力于生产柯达相机,这为他赚进了数不清的金钱,也为全球数百万人带来无比的乐趣。

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物,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一个特定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大事者将之付诸实际行动,直到成功为止。

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成大事者的“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毫无用处。为什么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

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而且只要它是你最需要的,又合乎理性,并且你的渴望十分热烈,那么“专注”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

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成大事者的商界精英,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十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这会帮助你把它变成事实。

当你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幻想你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设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金钱报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准备将来退休养老之用;想象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唯有专注于这些想象,才有可能付出努力,美梦成真。

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精疲力尽。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

把你需要做的事想象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一旦你把一个抽屉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可以看出,专注的力量是多么神奇!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幸运的指数将大大增加。

如何放弃局部利益保全整体

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在欧洲,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谚: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去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不懂得及早放弃的恶果。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杨绛在《干校六记》中所记述的,就是面对人生际遇所保持的一种适度的跳高。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人之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叫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比如大学毕业分手的那一刻,当同窗数载的朋友紧握双手,互相轻声说保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止不住泪流满面……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能长相厮守呢?固守着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友情天空。

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点苦苦地守望呢?不如冷静地后退一步,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

人生选择不能脚踩两只船

据说近年来欧洲逐渐风行一种水上运动,可以让参与者尝尝脚踏两只船的滋味。如果你有很好的平衡感,在一只桨的帮助下,两脚各踩在一艘3.3米长的特制独木舟里,你就可以享受和八仙过海一样,行走在湖面的奇妙体验。个中高手甚至可以“走进”湍流,仍能履险如夷。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个俗语:“脚踩两只船。”先请看成语词典对此的注解:两边都占着,以观测风象,投机取巧。也形容摇摆不定。

大概发明这条成语的时候,人们对“脚踩两只船”已经认定是不太可能,也不太可取的,故而已经明喻“脚踩两只船”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舆论对此也大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小猫钓鱼”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然而,古往今来,“脚踩两只船”的人仍然不绝如履。因为大多数人是没有办法逾越自己的天性的。最普遍最容易做的就是青年男女在恋爱时,假如碰到两个条件相仿的对象,一时割舍不下,遂就“脚踩两只船”,今天同你约会,明天同他见面,再见机选择。这在初恋阶段,“短平快”地运用一下,也许不算坏事。但怕就怕,长此以往,见这个放不下,见那个又舍不得,剪不断,理还乱,一旦穿帮,其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里外不是人,很可能得不偿失。故而清代李绿园所着的小说《歧路灯》中有人就说:“若再有人提媒,你休脚踏两家船。这可不是耍的事。”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山不转水转。曾几何时,生活中“脚踩两只船”的事越来越多,而且有时不由你要“脚踩两只船”。君不见,有的人白天为公家干,晚上为自己干;平时在单位干,周末在外面干:“灰色”收入超过“正当”收入,而劳保福利一分不少。还有的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周转得滴水不漏;更有的家庭妻子留在国营单位,丈夫则下海闯荡,一家“两制”,整个家庭“脚踩两只船”。

凡此种种,都说明社会生活的剧变,使许多以前不可能的事变得可能了,就如同这水上运动,说不定会哪一天会被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呢!因而许多人为此情不自禁,跃跃欲试,大有“天降大任于斯”的感觉,唯恐错过了大好的机会。

然而且慢,虽然我们不再急于用简单的是非标准来判断任何事物,我们承认,现在是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代,有太多的机会,太多的诱惑,太多的追求目标,可我们毕竟分身乏术,无法同时走好多路。脚踩两只船还可以应付,脚踩三只、四只船恐怕就是妄想了。这其实也是上帝造人的时候就已经限定好了的,人不可能有三头六臂的。许多时候,得到就是失去,失去就是得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而且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就像“脚踩两只船”这种水上运动,并不是人人都能玩的。初学者除了要有良好的平衡感之外,还需要一位好的教练和一件救生衣。万一失去平衡摔落水中,则必须迅速让双脚与船分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再站起来得有非凡的能力。

原来“脚踩两只船”的运动也并不是好玩的。

不要怕便宜了别人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做事时一门心思只考虑不能便宜了别人,但却忽视了于自己是否有利。不便宜别人就得自己吃亏,所以做事要有心计,不要怕便宜了别人,便宜别人又自己得益自己何乐而不为呢?